有些古代皇帝被權臣要挾的時候,為什麼不一劍殺了權臣,還要小心翼翼的鬥智鬥勇?

渋匯仁


皇帝想殺權臣,自然是有機會,因為權臣勢力再大,也不可能每次面見皇帝時,都帶上一支護衛隊在身邊吧,而皇帝即便再傀儡,他身邊總有一些願意替他衝鋒陷陣的死士,在這種背景下,等到權臣單獨來見皇帝時,皇帝只需要把酒杯往地上一摔,然後衝出十來個拿著刀劍的死士,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把權臣殺掉。

但問題是,皇帝把權臣殺掉後,權臣的手下們帶著大批人馬衝進皇宮要求報仇,皇帝靠什麼來阻擋,就靠他這百八十個死士嗎?如果皇帝不能夠給權臣手下們一個合理的交代,那他恐怕只能給權臣去陪葬,如果是這種結果,那皇帝殺死權臣,又所謂何事呢?

最經典的就是,北魏孝莊帝成功殺死了權臣爾朱榮,結果呢?自己很快被他的手下給殺死償命,後來爾朱榮手下們很快博弈出兩個新的大佬:高歡和宇文泰。然後兩人各自擁立一個傀儡皇帝,於是北魏帝國從此分裂成東魏和西魏。



事實上,權臣之所以是權臣,絕不是他個人有多麼厲害,而是他身後有一個強大且穩定的利益集團,皇帝想單純殺某一個人很容易,但想擺平這整個利益集團,恐怕就會很困難。

所以,除非皇帝身後有一個更強大的利益集團,否則他冒然殺死權臣,所帶來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身死國滅。

好,即便權臣們的手下處於某種目的不讓皇帝償命,但皇帝的下場,恐怕也不過是從一個權臣手裡跳到另外一個權臣手裡,比如漢獻帝,先是被董卓控制,後來董卓被殺後,又被董卓的手下李傕郭汜控制,再後來李傕郭汜被殺後,又被曹操控制,其命運根本沒有多大變化。

當然,漢獻帝和北魏孝莊帝還算是玩做得好的,要是做得再差些,那恐怕就是高貴鄉公曹髦的下場。



所以說,皇帝在受到權臣要挾時,最需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殺掉這個人。因為身份相近的人,誰殺誰也不是多難的事。所以,他最需要考慮的事情,就是殺掉對方後,能不能善後?如果皇帝知道,殺了對方,註定無法善後,從情理上,他是不可能殺對方的。

當然,任何例外都會出現,因為人畢竟是情感動物,皇帝有可能會幹出不理智的事。但問題是,皇帝想殺權臣,肯定需要找很多幫手,這樣就需要眾多人共同密謀,而參與者,如果都很清楚殺了對方,是註定無法善後的;那這種不理智的事,應該是不會發生的。

因為,單純的爭權奪勢,偶爾出現一個人想不開,願意與對手同歸於盡,這是可以想象的;如果說眾多人都願意這樣做,這本身就是無法想象的事。在這種背景下,類似的密謀就是無法進行的,更是無法進行執行階段的;因為這種背景下,類似的密謀一旦出現,告密者分分鐘鍾都會出現的。這也就是絕大部分皇帝不願意冒然殺權臣的原因。


我是趙帥鍋


權鬥不是擂臺比武,輸贏不在臺面上,皇帝落到被權臣要挾的地步,本身就很說明問題:順從皇帝的人很少,順從權臣的人很多。

所以皇帝要想鬥贏大權臣,難點不在於殺了他,而在於搞定順從他的人,這就只能靠鬥智鬥勇。少年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遠不是表面看到的那麼簡單。

小康熙之所以敢動手,正是因為低下面的事情已經辦差不多了。甚至可以說,少年康熙只是鬥倒鰲拜最後一擊的執行者,真正在幕後鬥智鬥勇者另有其人。

康熙登基時實歲只有6歲,親政時實歲只有13歲,從親政到除鰲拜中間用了三年,當時他才剛滿15週歲。歷史書上寫給我們的是這個少年皇帝,帶著一群小侍衛在宮中玩了兩年“布庫”之戲,然後就成功除掉鰲拜!這期間完全不用做幕後工作嗎?

恰恰相反,有大量的幕後鬥智鬥勇工作要做,這個工作的真正推手正是康熙的祖母孝莊,孝莊才是當時清朝最高權力的實際掌控者。

康熙在親征詔書中就直接說了:“朕承太皇太后之命,躬理萬機”。這並不是場面話,順治、康熙父子兩代皇帝的成長,都離不開孝莊的扶植。在順治時期,孝莊依靠上三旗中的兩黃旗與多爾袞抗衡。多爾袞死後,孝莊成功拉攏蘇克薩哈,又將正白旗這支精銳力量牢牢掌握在手中。

鰲拜最後那幾年雖然專擅跋扈,但在武力上是無法與孝莊抗衡的。所以康熙在祖母孝莊的指導下收攏人心,取得大多數朝臣的支持後,對鰲拜的最後一擊就水到渠成了。

與此相反的例子,當數曹魏的倒數第二任皇帝曹髦,他在權勢日漸削弱的情況下,不願意做鬥智鬥勇這種細活,直接帶著宿衛奴僕去殺司馬昭。

但是一個被架空的傀儡皇帝,想殺權臣能辦到嗎?不僅辦不到,還會加速自己的滅亡。這就是皇帝被權臣要挾時,往往坐以待斃而不敢奮起反抗的原因,畢竟像曹髦那種壯烈的死法,並不是皇帝們願意接受的。


讀歷見聞


皇帝被權臣要挾的時候,有沒有跳出來打算一劍殺了權臣的呢?有。不過結局不是皇帝將權臣殺了,而是權臣將皇帝殺了——這裡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曹魏第四位皇帝高貴鄉公曹髦之死。

曹魏雖然開場輝煌,但傳到曹髦這一代,權力基本被司馬家族架空了。曹髦性格並不懦弱,對司馬專權極為不滿,“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他說出來的。於是這個極有勇氣的皇帝決定帶著自己手下那一點點甲士,打算“親征”司馬昭。結局當然是個悲劇:曹髦連司馬昭的面都被見到,就被司馬昭手下的成濟刺死了。死後,司馬昭以曹髦“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禍”為由,連他的帝號都剝奪了,所以曹髦一代帝王,卻只能叫高貴鄉公,這就是皇帝憑意氣用事,撥劍而起的下場。

古代本以皇權為貴,一個皇帝被權臣要挾,說明皇帝的權力已經基本消耗,這時候不小心行事伺機而動,吃虧的一定是弱小的皇帝。康熙為了除掉鰲拜謀劃了數年,這才是帝王面對權臣時當有的舉動。


切割地球


皇權看似高高在上,實際上對龐大的官僚體系經常是無可奈何的,他需要他們,同時又不得不防著他們。

權臣之所以為權臣,來源於多年培養的利益集團的效忠的加持,這個利益集團佔據了朝野力量的基本盤,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效忠自己的利益集團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不要引起皇帝的察覺和警覺。

皇帝要殺權臣,切不可操之過急,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培養起自己的勢力,爭取得到最大範圍的支持,這個時間會很漫長,但需要耐心和小心,尤其不能引起權臣的警覺和察覺。

下面分析幾個古代著名的相關案例,失敗的,成功的,各有得失,且做簡單分析。

最著名的自然是漢獻帝和曹操的關係,漢獻帝做了40多年的傀儡皇帝,雖然性格懦弱,但作為400多年大漢朝的君主,說沒有一點雄心壯志是不可能的,他甚至有過所謂的“衣帶詔”,最後相關將軍董承被滅三族。曹操對獻帝始終保持極大的戒心,一絲一毫都不給皇帝機會,最後還把皇后給殺了,把自己的女兒塞給獻帝做皇后。漢獻帝最後身邊一個可靠的能用的人都沒有,如果持刀殺曹操,無疑是自尋死路,整個北方早就被曹魏勢力控制,漢獻帝唯一值錢的就剩下一個大漢朝合法君主的身份而已,曹丕登基時要用。

到了曹魏中期,朝廷逐漸被司馬家把持,高平陵之變後,曹爽、曹羲被殺並夷三族,朝中許多忠誠曹家的大臣都被誅滅三族,曹家的皇權徹底名存實亡,朝政大權全部落入司馬家手裡,而後續曹髦實在無法忍受司馬昭的大權獨攬,在留下了那句“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的千古名句後,親自帶兵討伐司馬昭。最後,曹髦被弒殺,年僅20歲(虛歲)。

五代裡的後漢皇帝劉承祐,他老爹死後留下5個顧命大臣,分別是楊邠、史弘肇、王章、蘇逢吉,郭威,蘇逢吉任宰相,楊邠在朝內掌管機要,郭威則負責在外征伐打仗,史弘肇掌管禁軍,負責京城警備,王章則主管全國財政。

劉承祐登基時正好18歲,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自己的權力被5個老謀深算的權臣把持著,心裡自然不爽,他不願意被架空權力,就找機會開始殺這些老臣,他首先把郭威調到前線,以方便自己幹事情,隨後他在一天早朝時直接命令武士把楊邠、史弘肇、王章三個老臣推出了斬殺。

皇帝留下了蘇逢吉沒殺,畢竟總得要有人負責政事,統領百官。

他感覺內部就這麼搞定了,就派人去殺郭威,郭威哪是這麼輕易受死,馬上帶兵造反,直接殺回京師,劉承祐也不說好聲安慰,反而下令殺光了郭威的家屬,連郭威尚在襁褓中的小兒子也殺了。

郭威自然順利率軍到汴京城下,劉承祐見勢不妙,棄城而逃,最後被殺,郭威於是做了後周的皇帝。

有實力的時候自然可以為所欲為,沒實力的時候最好忍著,不然皇帝這個位置,誰都能做,大夥不就找個利益代言人罷了。


雲中史記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小時候我也常想,那些傀儡皇帝,為什麼不一到殺了囂張跋扈的權臣呢?不就是一把刀的是嗎?

長大了才明白,要做好一件事情是多難的困難。考個大學都那麼難,更何況是奪天下!

那是腦袋別再褲腰帶上玩命的買賣,哪有那麼容易啊。

從中國歷史經驗看,皇權一旦旁落,基本沒有重新奪回的可能!

因為權臣一旦架空皇帝,威脅到皇權。其實就已經犯了不赦之罪!想回頭已經不可能。這一點曹操說的很直白。他說他之所以不放鬆對漢獻帝的控制,甚至辭去官職、放棄權力,就是怕被害。

所以,權臣一旦架空皇帝,就會千方百計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們會打擊異己,擴大在朝堂上的勢力,從而控制朝政。他們會掌握軍隊,用武力碾壓一切。他們會加強個人防衛,不給皇帝一派留下刺殺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刺殺權臣是非常冒險的事情。失敗的可能性高達90%以上。它是一項系統工程,一著不慎就會滿盤全輸。

就算成功誅殺權臣,他還有很多黨羽,控制著軍,隊和要害部門,這些人如果反戈一擊,皇帝照樣還是傀儡。而一旦失敗,則小命難保,皇位難保。所以,歷史上很多的皇帝,雖然早就被權臣架空控制,但是很少有人有勇氣動手。


上將噯福斯


並非全部如此,歷史上也有一位直接一刀結果權臣的,他便是秦三世子嬰。

秦二世時,趙高已經除掉了韓非,李斯,又靠指鹿為馬排除異己,使朝廷上下全都成了自己的人。後來趙高殺了胡亥,迫於壓力又不得不立子嬰為帝。但子嬰稱病不去,暗中另一個太監持刀躲在門後。趙高無奈只好親自去請,接著便被安排好的太監一刀殺死了。之後子嬰登基,宣佈趙高的罪狀,誅了三族。

子嬰除掉趙高直接殺掉,看似很簡單,但也冒險:

1.太監如果不可靠,臨時突然反水,或本來是趙高的人,那計策就會失敗。

2.趙高懷有謹慎心理,特意帶了護衛前去,那就會很難殺了他。

3.如果趙高找個藉口不去,或派別人去就不行了。

4.殺了趙高而不能說出殺他的理由和拿出證據,難免會惹人非議。

皇帝的手裡的權力雖然很大,但也不能隨便殺人,哪怕他懷有司馬昭之心。一個權臣肯定會在皇宮裡到處安排眼線,知道皇帝一舉一動,皇帝自然也無法下手。倘若突然殺了權臣,又沒及時下詔和清除黨羽,這便又成了黨羽反叛的藉口,手上無權無勢的皇帝也是無可奈何。


靈虛子1


權臣不是普通的大臣,如果他們真的就這樣簡單的就被皇帝解決了,那麼他那麼多年的集權又有什麼意義呢?


皇帝要殺一個權臣,也就是意味著他要與一整片的利益群體作對,比如當時康熙皇帝要處理鰲拜的時候,實際上不就是和他們背後的一整片利益體作鬥爭嗎?甚至於到最後,鰲拜沒有相對康熙怎麼樣,他背後的人卻都開始蠢蠢欲動了。

鰲拜是一個忠臣,所以他對皇帝沒有反意,但是其他人卻是不一定的。


如果皇帝周圍的權臣有謀反之意,你再隨便動他,他將你的皇位奪了又能怎樣,歷史上李淵的皇位難道不是就這麼來的嗎?這麼早就有的歷史教訓,又有幾位皇帝不了然於心。

所以雖然他們高居皇位,但是實際上他們也是如坐針氈,既要考慮整體的利益,考慮天下黎民百姓,還要權衡勢力,防止其中任意一方做大。


是阿維啊


權臣之所以為權臣,自是有他的兩把刷子。我們先來考慮一下,權臣是如何產生的?

儒家理想的社會管理方式,是天下的所有權與治理權分開。因為皇帝體系的設計是“家天下”,依靠血統傳承,這樣能夠最大限度保證社會的穩定。可是,血統並不能替代治國能力。歷史上的昏君載入史冊的有很多,這就表明了“世襲制”對社會的危害性很大。那怎麼辦呢?儒家給出的辦法是,各司有專業人才負責治理,皇帝只需要垂拱而治即可。

(曹操:權臣的優秀代表)

這有點像現代社會里的董事長與總經理的關係,即企業所有權與治理權分開。這種制度最大的麻煩是專業人才很不好找,直到如今總經理治理公司最大的工作也是找人才。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丞相這個官職。在秦朝之前,丞相的官名叫做“相國”,如蘇秦就配六國相印。

在宋代之前,教育的成本非常高,民間識字率很低,專業人才都被世家大族壟斷,皇帝不想用他們也沒招兒。皇帝能夠想到最高明的招兒就是讓這些官僚們互相爭鬥,這樣他才能不至於被矇蔽、被孤立。一般能做到這一點的基本都是明君,做不到這一點的可能結果就不太好——權臣就出現了。

權臣往往代表著獨立於皇權之外的利益共同體,他們在很多地方與皇權是對立的。比如,皇帝就特別希望加強中央集權,可是世家大族卻希望做土皇帝。以太宗皇帝的威風霸氣,對待他的幾個宰相,還不得不掂量一下,要給幾分薄面。要知道隋煬帝被這些人坑的堵在揚州回不來,太宗皇帝說的“民可覆舟”中的“民”說的就是以這幫宰相為首的利益圈子的士紳階層。


(唐太宗:要給一些世家面子)

當權臣出現時,一般的情況是,帝國的政務系統已經不由皇帝的意志行事了,政令不出宮城,大權旁落。皇帝空揹著帝國所有人的名義,卻已經無足輕重。

皇帝肯定不願意就這麼樣被架空,他想奮力一搏,能夠依靠的只能是自小養在身邊的太監、宮女,以及幾個不肯與權臣合作的大臣。

這樣就可以奪回來權力嗎?很難。權力這東西,失去它很容易,可是再想得到就很難。即使殺了權臣,權臣背後的利益群體還在,他們也不可能改弦更張擁護皇帝,那意味著把身家性命交給了一念之差的皇帝。哪怕皇帝明著說,只誅首惡,其餘不究,鬼才信?一朝天子一朝臣,歷來不變的規矩。一旦變了心,就像鏡子破了,再想復原就難了。

所以,權臣死了,他還有接班人。利益圈子會推舉他的兒子或者他的戰友出來,繼續與皇帝對著幹。每殺一個權臣,會讓利益圈子越來越緊張,從而不斷縮小對皇權的包圍圈。他們太怕失去了,只有權臣成功上位了,他們才能作為擁戴之勳臣得到滿意的回報和妥善的安置。除此之外,都是不靠譜的許諾。

(高澄說:陛下為何造反?)

再者說,能做到權臣,那思想有一個是簡單的嗎?皇帝身邊別說是太監、宮女,連他的枕邊人都得換成權臣這邊的。皇帝一般還有侍衛,這些人也都得換掉。曹操是權臣的代表,他有一次到宮裡,看到漢獻帝身邊有兩個侍衛,身材雄偉高大,嚇得他汗流狹背,趕忙結束了召對。回來府邸之後,就把漢獻帝的侍衛給換了,而且再也不單獨去宮裡了。

後來曹操還爭取到了特殊禮遇,比如贊拜不名,入朝不趨等等,最重要的是劍履上殿,賜班劍多少多少人。這樣一來,權臣行走皇宮跟自家大院一樣。

曹操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東漢皇帝太能發動對權臣的政變了。漢桓帝想搞死大權臣梁驥,找不到商量的人,只好跟幾個要好的太監趁著上廁所的時候密謀了一下,隨後策反了外朝的一個將軍,帶著1000多人就逼得梁大將軍自殺。後來的漢獻帝如法炮製,帶著劉皇叔上廁所,偷偷給了他一個衣帶詔,曹操差點被這個衣帶詔害死。所以,曹操才把漢獻帝身邊所有的人都換成了自己人。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這個古訓教的好啊!很快就有一個權臣因為疏忽大意丟了性命。北魏爾朱榮,是契胡(雜胡,不知道他是哪一撥的,就給他一個雜胡的名字),河陰慘案後榮登權臣寶座。可是他缺少權謀鬥爭經驗,雖然也做了一些防範措施(他把女兒嫁給孝莊帝以做監視),卻還是百密一疏,被魏孝莊帝騙到宮裡,一刀結果了性命。爾朱榮雖然死了,可是孝莊帝無法控制局勢,很快就被爾朱榮的親信給做掉了。可能爾朱榮到死也沒想明白,這位皇帝,怎麼不按套路出牌?


(爾朱榮:皇帝怎麼不按套路出牌?)

以後的權臣越來越多,皇帝能夠成功清算權臣,一般靠的是權臣囂張跋扈,惹了眾怒,然後裝孫子多年,一擊得手,迅速掌控局勢。這隻有北周的宇文邕做到過,其他時期的權臣都能夠保持對皇權的壓制。所以,在唐朝中後期以及五代十國,出現了很多傀儡皇帝。

趙匡胤做了皇帝后,不想這種情況再發生,就先從瓦解權臣為非作歹的基礎入手。他收攏了兵權之後,就開始興科舉,讓那些無權無勢的讀書人做官。讀書人沒社會根基,他們只能依靠皇帝。這樣,文武分治,皇帝即使垂拱而治,也不至於有被篡位的風險。可是南宋時,還是出現了很多權相,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讀書人開始了結黨,他們抱起團來跟皇帝叫板。他們以同鄉、同年為組織紐帶,組成了很大的勢力,皇帝發現時已經無力撼動了,只能再扶持起另一個文官組織與之對抗。於是,文官集團分裂,可是權力就只在那些文官集團的首領那裡輪流去轉。

明朝借鑑了歷史上的權臣故事,直接把丞相的位子給拿掉,等於董事長廢掉了總經理,自己親自管財務、人力、業務等。朱元璋做的還行,到朱棣時就吃不消了。看來文官集團還是得要有人來管才行,不能一棒子打死。於是,明朝的宦官就成了皇權的代言人,與文官形成了權力制衡的局面。由於宦官是皇帝的家奴,所以,明朝政治出現了明顯的家奴治國的情形,奴化情形已見端倪。

(袁世凱:封建時代最後一位權臣)

到了清朝,家奴治國達到頂峰,普通人連當奴隸的資格都沒有,清朝皇帝的包衣奴才凌駕於漢人士大夫之上。漢人士大夫直到天平天國之後才開始掌握實際權力,直到形成最後一個權臣——袁世凱。攝政王載灃計劃在袁世凱進宮時做掉他,可是隆裕皇太后制止了他。袁世凱雖然放肆跋扈,可是畢竟還念著舊恩,要是革命黨來了,清朝統治者可就別想全身而退了。

當了權臣就要有權臣的覺悟,皇帝也應該有皇帝的覺悟。權利鬥爭從來沒有在宮牆之內停歇過,就跟《琅琊榜》最後一集那個見慣了春風秋月的老太監意味悠長地說:起風了。


而知而行的歷史


掌握國家軍政大權且權傾朝野,威脅帝王統治的大臣被稱為權臣。

封建時代出現權臣,無一不是君弱臣強或者孤兒寡母,君權旁落皇帝徒有虛名,權臣的出現基本上代表了王朝沒落。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權臣:

西漢:王莽 東漢:董卓、曹操

曹魏:司馬懿父子

北魏:爾朱榮、高歡

北周:宇文護、楊堅

隋朝:宇文化及

唐朝:李林甫、朱溫

宋朝:秦檜

明朝:魏忠賢

清朝:鰲拜



除了太年幼的沒有實權,作為皇帝肯定不甘心當個傀儡,很少有皇帝能夠成功除掉權臣,親自掌握大權。

為什麼不能直接殺了權臣?

權臣的背後有一大批既得利益者,況且成為權臣,必然有大功於朝廷,不光黨羽眾多,還得到不少大臣支持,最重要的兵權在手。

皇帝直接除掉權臣容易,權臣的背後勢力絕對反撲,甚至皇帝自身難保。

漢末王允設計除掉董卓,被董卓部將反攻長安,禍害遠超董卓;曹魏高貴鄉公曹髦一時興起,帶著宦官誅殺司馬昭不成反被殺;北魏誘殺爾朱榮,其侄子立馬血洗都城,高歡甚至問皇帝為什麼要造反……

比較成功皇帝有:北周宇文邕,宇文護北周文帝託孤重臣,三年內連殺三位皇帝,宇文邕也是在充分準備後才成功除掉宇文護。



權臣的下場也是非常慘,權臣不止一個,只要皇帝不甘做到傀儡,誰都對權利垂涎三尺,魏忠賢、劉謹、王莽、董卓等。

曹操雖是權臣也是為數不多善終的。

皇帝在沒有十足的把握,充分的準備,只能與權臣明爭暗鬥,表面逢迎,要不然吃虧還是皇帝自己。


最後的騎兵90


當然可以一刀殺了權臣,但是權臣也只是一個集團勢力利益的代表象徵,在未能全面的根除一個集團之前,等待也只是唯一的方法。

曹操與漢獻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曹操的霸業基本都是自己打下來的,親朋、家族,軍隊將領、謀士都已經與自己形成了利益裙帶關係,特別是軍隊將領,五子良將,夏侯諸曹,許褚程昱等都是曹操一手提拔的。曹操也只是這個利益集團的一個代表,他代表著這個集團的利益,就像黃袍加身一樣,手下的軍隊謀士將領都渴望更大的利益賞賜。這就在無形中“逼迫”曹操不得不距離“挾天子”,“奉漢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儘管有再多的無奈。

皇帝當然可以在朝堂上乘曹操疏忽,手藏匕首,一刀殺了曹操,但是也必須考慮後果。皇帝沒有足夠的能力,威望,權利駕馭全部以曹操為首的勢力集團,更需要擔心勢力反撲。再者,即使成功,利益集團也會再次出現一個新的首領――權臣。

基本上權臣弒帝者與皇帝殺權臣的例子都很多,其中最關建的一點在於是否可以為更多的人或者集團帶來更多的利益,以對抗權臣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