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所有的相聚

壹------總角篇

小學的時候,我們家養過一隻小土狗,小狗剛會吃東西便被送到了我家。因為母親不太喜歡小動物,所以我領養的過程並沒有被她發現。

直到有一天早晨我在被窩裡聽到母親特別驚慌的說:“那是誰家的小狗啊,一直在院裡活動,萬一不小心跑到馬路邊上怎麼辦,這麼小的狗,也不知道是誰家的。”


我聽到母親的話後馬上起床去一看究竟。果不其然,是我自己養的那隻小狗。它竟然自己從我給他蓋的“別墅”中逃了出來。由於不能再隱瞞事實,我就去向母親說明了事情的緣由。奇怪的是一向嚴厲的母親並沒有怪我,後來我想大概是因為她擔心我上學遲到吧。


自從給小狗“正名”之後,小狗便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每天放學後都親自餵食,寫完作業小狗就和我一塊散步,奔跑。雖然它沒有寵物狗那麼機智乖巧,但是卻陪伴我走過了大半個童年。


日子不急不緩地走著,突然有一天一輛陌生的車子停在了我家門口。車子上的人下車後指著小狗說,政府有規定,所有的寵物都必須有寵物證明,不然就算違規領養,是要被罰款的。於是,我們又不得不遷移小狗的家,從原來的家門口搬到了後院一處閒置的豬圈裡。


自此以後,雖然小狗擺脫了脖子上的鎖鏈,卻也被限制在了那個彈丸之地。我能為它做的除了每天定時的餵養外,就是在黃昏後去溜溜它,陪它玩會。


說也奇怪,查寵物證的那幫人,再有沒有出現過。


於是我又“偷偷摸摸”的將小狗養在了我家門口。就這樣,小狗被無緣無故的關了大半年的“禁閉”。後來想想,為什麼鄰居家的大狼狗在這期間一直都不受影響呢?

世間所有的相聚


小狗在出“禁閉”後不久,有天早晨鄰居起床後將小狗鎖鏈打開,讓小狗自由散步,結果因為誤食了有鼠藥的雞爪而中了毒。


我可能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一幕:上午陽光明媚,小狗卻突然莫名其妙的開始狂吠,然後自己奮力掙脫了脖子上的鎖鏈,向後院奔去。我著急忙慌得跟去,只是小狗見到我便不住地狂奔,並不斷向一切可能容下它身體的縫隙和窟窿鑽去。


小狗一路奔跑,口吐的白沫也在地上畫出了長長的曲線,像一條蜿蜒曲折的漫漫長路。只是我知道這條路的目的地叫做天堂。


終於找到了一處縫隙,小狗奮力一跳,鑽到了縫隙裡。一直“嗚嗚”的發出哀鳴,我站在遠處,一邊揪心地抹著眼淚,一邊看著小狗瑟瑟發抖的身體。多想走近去看看,見小狗最後一面,但我知道我不能過去,也沒勇氣過去。就這樣,直到小狗離開了我......


我抱著小狗的腦袋,看著它頸毛上掛著的白沫。由於一直在奔跑,白沫被甩的幾乎整個脖子都是,像一條白綾,緊緊地勒住了它的脖子,並在悄無聲息間奪去了它的生命,甚至沒有挽救的可能......


我撫摸著它,內心無比後悔,它還那麼年輕,如果不是我自作主張抱回它,可能它會在母親的關懷下快樂地度過一生,不會被限制自由、東躲西藏。如果不是我在它臨終奔跑的時候追逐它,或許它可以不用跑那麼遠,那麼痛苦。


明知道事情已成定局,我卻還是在後邊不停地追......或許分離早已命中註定,能做的只是珍惜。而它奮力奔跑的背影告訴我:不必追。

貳------弱冠篇

中學的時候,我曾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他陽光開朗,而我內向文靜,他平日裡喜歡開玩笑,而我總是習慣安靜。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卻在高二文理分班後認識了。那天我們一塊去餐廳吃飯,一邊吃,一邊聊,他說:“既然我們分到了一個班,那以後就做好朋友吧。”


我不假思索,點頭嗯了下。其實原因我也不知道,可能那時候的我只是單純的對他有一種欣賞,又或許是我內心深處渴望成為像他一樣的人。


就這樣,我們總是一塊去吃飯,一塊回寢室,一塊去書店。他總會給我講一些自己最近讀的書、看的電影、聽聞的趣事。當時的我雖然覺得有時候的他咋咋呼呼,但大多數時候我總是習慣默默地聽著,或許是故事很生動,或許是這種感受我之前從未有過......


在他的影響下,我也慢慢開始閱讀。他讀川端康成的《雪國》,我讀沈石溪的《狼王夢》,他讀梭羅的《瓦爾登湖》,我讀老舍的《駱駝祥子》。


就這樣,我沉浸在青少年推薦閱讀書目中無法自拔,他卻在另一片我一無所知的天地裡樂不思蜀。但漸漸的我發現,聊天過程中,他偶爾會給我分享一些自己創作的小詩,而我卻只是會說一句:“今天的月亮真美”。


後來,我自己也買了一本自己眼中的“成人讀物”---《百年孤獨》,可事後發現連最基本的人物關係都理不清楚,於是,這本書也就慢慢被閒置了。緊接著我又開始接觸月刊《讀者》、《青年文摘》、《意林》,幾乎月月都買,花掉的錢幾乎可以和我每天的伙食費“平分天下”。


其實那時的我並不知道自己突然沉迷於閱讀的原因,可能是真的喜歡閱讀的感受,又或許是我也想變成聊天過程中故事的分享者。

世間所有的相聚


就這樣,慢慢的我們每天的閒聊話題變得越來越多,雖然大多數都以閱讀為主,但有時候也會聊一聊自己的家庭、成長的經歷......每次閒聊,我們可以說是無話不談,隨心所欲,一聊便是一個下午。


直到有一天下午,這段寧靜和諧的生活才被打破。我們相約去操場玩滑板,可是我不知怎麼的就突然特別困。於是就在沒有告知他的情況下獨自回到了宿舍。


本以為他玩一會應該也就回來了,結果幾分鐘後,他非常生氣,來到我的宿舍問我原因。我淡淡的說了聲:“我有點困,不想玩了”。然後停頓了兩三秒,他氣急敗壞的說:“以後你別來找我了”。


本以為他只是一時氣話,沒想到後來我們莫名的都當真了。那幾天,我突然覺得特別難受,像是一下子又回到了認識他之前的生活,生活一下子失去了很多樂趣。


後來,他找我道過歉,但我卻沒有接受。


不知道是因為好面子,還是因為那時的我還沒有從認識他之前的我當中走出來。


後來我以寫信的方式和他決斷過,也寫信道歉過,但是在畢業前我們再沒有像之前那樣暢聊過。這件事我一直耿耿於懷,討厭當時自己的意氣用事,後悔當時自己的自作主張。有時候,我想:因為自己的無能或許我不配擁有真正的友誼。


這件事後,我也明白,無論是友情還是親情,我們更多的不是去努力地經營,而是去用心地呵護。一旦我們之間有過一次對彼此來說真正的傷害,就很難再去修復關係。

或許,我們都是孤獨的人。

叄------結髮篇

世間所有的相聚,或許為的就是最後離別的那個時刻:我們相距或許不遠,但註定還是會分道揚鑣。都知道時間轉瞬即逝,但一切註定不可挽回。


自那以後,我們家再也沒有養過任何寵物。我時常還是會回憶起初高中校園裡“三點一線”的生活,卻幾乎忘了所有同學的樣貌甚至是名字。唯獨記得那個陪我度過高中最辛苦的那段時光的他,總是會想起他那嘹亮、不羈的笑聲。


漸漸步入社會,我見過,聽過太多的分分合合。也漸漸明白:走向社會,價值對等情況下的友誼都是虛構的,無論是何種類型的相聚都只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剎,因為最終都會以離別畫上句號。


我從小是一個從外地長大的孩子,回故鄉的次數甚少。但每次回到故鄉,看著父輩們曾經生長、生存過的庭院,總會倍感親切。

世間所有的相聚


幾乎每次回去都會發現庭院有所塌陷,漸漸地,或許連房子,院內的設施都會被土掩埋。


於是,我總是盡力的看著、記著,想要把這一切鐫刻到腦海裡,在一切還未消失之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