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立體高效 服務增值便民——紹興港航應用船聯網動態監管平臺

執法立體高效 服務增值便民——紹興港航應用船聯網動態監管平臺

“東區海事所,‘浙蕭山貨13155’輪一直停在錢陶線與紹海乙線交叉口,該船進港報告單顯示是沈樊倉儲碼頭,所停位置附近有多處建築工地,有違章裝卸嫌疑,請你們趕赴現場調查。”6 月的一個清晨,浙江省紹興市港航部門直屬處綜合辦公室工作人員應登超,通過信息化系統發現有疑似船舶違章行為,他立即向基層站所發出協查通知。越城區直屬地方海事處東區海事所立即趕赴現場,經調查,違章行為證據確鑿,最後按規定向該船處以違章罰款5000元。

日前,東區海事所對“浙蕭山貨13155”輪船主未按規定報港的違章行為進行了結案處理。這是紹興港航部門藉助船聯網動態監管平臺這一信息化手段,協作辦結的案件之一。近年來,紹興港航在基層工作面大量多、人手有限的情況下,加大對信息化的投入、建設、應用力度,實現了工作提質增效。

執法立體高效 服務增值便民——紹興港航應用船聯網動態監管平臺

立體信息網絡實現24小時監控

“今年我們執法工作改變了以往只依靠現場巡查的單一模式,更多地開始應用非現場執法模式。”紹興港航直屬處副處長陳衛剛介紹說,非現場執法模式使得轄區執法效率大幅提高,僅直屬處1至5月就辦理處罰案件80件,同比增加25%。“越城區首次船舶防汙染違章處罰、首次船舶進出港報告違章處罰等,都是通過非現場執法發現的。”陳衛剛坦言。

信息化手段解決問題的突出成效還體現在泥漿船舶的管理上。紹興市越城區有泥漿船舶112 艘,主要為建築工地運輸建築泥漿。過去十幾年中,巨大的經濟利益使得偷排漏排行為屢禁不絕,河水汙染讓市民意見很大。為此,紹興港航制定了定點裝卸、定船載運、定線航行、定點處置“四定”管理機制,並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了24 小時監管,堵塞了以往晚上監管不到位的漏洞,近三年未發現一起偷排泥漿等違法現象,相關投訴舉報等應聲而停。

據統計,紹興港航目前在全市建成航道監控點280個、VHF(甚高頻通訊系統)基站12 個、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基站10 個、船舶流量自動觀測點3 處,413 路航道視頻監控網絡;另建設完成水位監測點16 個、流速監測點10個、自動氣象站1個。立體的監控網絡、及時的信息數據,為船舶安全預警、違章查處、事故判定、事故救援等提供了保障,也協助公安等破獲涉水案件提供可靠證據。截至目前,全市高效處理違法違章行為208起、應急救助出警38次。

執法立體高效 服務增值便民——紹興港航應用船聯網動態監管平臺

海事人員利用海事通APP進行檢查

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為服務增值

“利用信息化提高服務的附加值,經過實踐檢驗已經形成了共識。”紹興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鄭毅彪如是說。近幾年,紹興港航努力提高信息化應用,為轄區82家水運企業、863艘營運船舶和1616 名船員提供便民利民服務。

2016 年年底,紹興港航在浙江省率先研發、啟用船舶檢驗服務App,船戶在線上就可辦理船舶檢驗預約、結果查詢、證書領取通知等各類業務,實現船舶檢驗“零”次跑;在基層執法人員中推廣“ 海事通”執法掌上App,通過手機賬號登錄實現在執法現場即時查詢船舶和船員證書、電子船名牌、進出港報告及違章等各類信息,免去管理對象提供各類證明文件的麻煩。

執法立體高效 服務增值便民——紹興港航應用船聯網動態監管平臺

船舶進出港報告系統APP

據瞭解,紹興港航正在開發港口綜合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兼顧服務管理部門和企業,實行“兩版兩終端,一表一系統”,“即企業和管理部門兩個版本,電腦版和手機版兩個終端操作。該系統以各類臺賬數據為基礎、各項業務流程互聯互通,形成以企業信息、業務管理、臺賬數據為主的港口水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滿足管理部門和企業自身需求。”鄭毅彪解釋說,建成後,統一的表格和數據錄入將幫助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進一步規範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