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軍隊打仗是否還用得上拼刺刀?

於無聲處34


有些人不懂現代戰爭,現代戰爭雖然是導彈飛機坦克大炮是戰爭的主旋律,但是要想獲得控制權必須是由人去佔領,巷戰又成了守軍和攻佔一方的主戰場,飛機大炮坦克派不上用場,所以靠輕武器和刺刀進行爭奪戰,因此我軍恢復了停止20多年的刺刀刺殺訓練,士兵也配發了手槍,這就是經過對近年來其它國家發生戰爭進行綜合研判做出的決策。


正義之劍158318193


前兩年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例:

美軍佔領伊拉克以後,也扶植起來當地的政府軍。然後對他們進行訓練,聯合作戰。有一天晚上,一名美軍士兵和兩名伊拉克士兵共同站崗。這兩名伊拉克士兵要吸菸,美軍士兵說這違反規定,不許他倆吸。然後三人發生衝突,這個美軍士兵1V2,用刺刀幹掉了這兩名伊拉克士兵。

從這件事上我們能看出來,美軍還是很講軍紀的,很專業。他們刺刀的使用,也一定是經過嚴格的訓練,遇到突發事件,本能的就發揮出來威力。這也說明刺刀以及刺殺技術依然很重要。

當時的情況應該是突然發生衝突,距離很近,然後來不及開槍。如果刺刀技術不過硬,雙拳難敵四手,到時候死的就是落單的美軍了。不考慮和伊拉克聯合執勤的問題,單說這種特徵:突然近距離發生戰鬥。在戰爭中,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一定會存在的。如果發生這種局面,刺刀,無疑還是多了一項殺敵保命的技能。

2004年,一支英軍巡邏隊在伊拉克被什葉派民兵包圍,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就是靠拼刺刀殺出的重圍。2018年在阿富汗的英軍,戰鬥中也曾用鐵鍬殺死恐怖分子。

很多朋友談現在和未來的戰爭都會說核武器、導彈、炸彈、飛機、大炮一通炸,然後電磁壓制,信息戰,坦克、戰車和成千上萬士兵再推過去,根本不可能再有白刃戰的機會。這麼想,恐怕你是落伍了。你說的這已經是被淘汰了的作戰模式。

未來作戰的模式一定是:特種作戰。

未來作戰不會有明顯的前線和後方區別,敵我混雜在一起打。每一個士兵都是特種兵,每一個戰士都是戰場上的一個信息節點。未來的士兵不會是像以前那樣,炮火覆蓋之後,跟著班長往前衝就可以了的那種模式。他們面對的局面會非常、非常複雜。

對面山頭上有1000敵人守著,我們這2000人在山下,發起衝鋒,把山頭打下來,這種情況不可能再出現。未來打仗就是這3000人都在這山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混戰。

就像朱日和演習,紅軍剛過去,藍軍扔了顆核彈。為啥扔核彈炸你呀?還不是因為你人都聚堆了嘛。你搞2000人在山下集結,再來個戰前動員,那不就是找挨炸呢嘛。未來打仗,人員一定是非常非常的散。這一片區域可能就一個兵兩個兵。他們發現敵人,呼叫己方炮火來個覆蓋。

在這種局面下,士兵很可能周圍都是敵人,然後這些敵人的周圍也都有自己人。

這就非常容易發生我上面說的情況:突然近距離遭遇敵人,發生戰鬥。來不及開槍,有刺刀你就多個機會。他剛端槍,你刀先刺過去了。

現在軍事科技進步,逼著大家打特種戰。而打特種戰,刺刀就依然有市場。你摸到一個敵人身後,不想驚動周圍的人,手裡剛好還沒有消音器,那就是用刺刀。再說就算有消音器,那玩意也不完全靜音啊。

未來,刺刀不但不會消失,恐怕還會變得更加重要。而其他的冷兵器,譬如弓弩、戰斧、盾牌都會有一定的增加。

未來戰場情況會更加複雜,戰士面對的情況會更加複雜,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其他的也就無需再論證了。士兵,你就得是掌握越多的技能越佔優勢,包括刺刀。

美軍到現在也得拿這玩意當傳家寶,根本不敢扔。


銳度何老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說。

刺刀是用不上的。

大家都知道單手換彈匣吧。

採用單手換彈匣,更換一個彈匣只需要二三秒時間。

如果不等到彈匣子彈打光,就直接單手換彈匣,甚至只需要一二秒。

同時,現在很多軍隊將2個彈匣連在一起,交火時打光了子彈,只需要一秒鐘就可以換好彈匣。

因為以上原因,即便是單兵也幾乎不存在火力中斷。

我們可以計算一下。

以我軍81式自動步槍為例,30發的彈匣,只要士兵心理穩定,近距離一二槍放倒一個刺刀兵,毫無問題。

白寶山這小子在烏魯木齊大街上,用81式一共開了14槍,打死打傷13人(打死7人,傷5人)。

由此類推,老兵一個彈匣就可以放倒20個刺刀兵。

關鍵現在可以快速換彈匣,火力根本不會中斷,再多刺刀兵也只是來送死而已。

這還是單兵,如果是一個火力小組,裝備機槍之類,士兵之間可以互相掩護,刺刀兵千軍萬馬也衝不過去。

所以,現代作戰是用不到刺刀的。

我國在中越戰爭中後期,56式自動步槍已經直接拆掉刺刀。

在差不多10年的邊境戰爭中,只有一個戰鬥的幾個士兵用到了刺刀。

不過,刺刀訓練在每個國家都是有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官兵的勇敢精神。

美國士兵刺刀訓練。在美國士兵進行刺刀訓練是必須要進行訓練的,因為美國士兵的宗旨就是:“無論發生任何的情況都必須要戰鬥到最後一刻!”而美國新兵們在入伍之前都需要進行刺刀訓練,鍛鍊著他們的意志力。而且拿著刺刀進行刺殺的時候都必須要刺進指定的位置內,不能有絲毫的偏差。


薩沙


先說答案把,不排除有這個可能,但是概率極低,多數為極端狀態下的,沒人會主動拼刺刀的。

無論是二戰還是現代,拼刺刀這種作戰方式,大多數都是在一方彈盡糧絕之後,被迫上刺刀和敵人拼了的,這屬於是一個被動打法,畢竟沒人願意有子彈的時候和人玩刀吧。之所以一戰或者二戰時期刺刀戰比較多,主要原因在於,那會兒的戰爭都是要接觸著打的,面對面開打,一戰前期是非常流行刺刀衝鋒的。但一戰後期開始,刺刀衝鋒就已經逐漸落伍了,當美國人來到歐洲玩刺刀衝鋒的時候,還被德軍冷嘲熱諷。這裡面根本的原因其實是武器方面的變化,戰爭機器的演進,壓縮了刺刀的空間。

如今的戰爭屬於是非接觸作戰,天上的飛機導彈打來打去的那種。拼刺刀的可能性已經是非常低的了。就拿海灣戰爭為例吧,聯軍空襲42天,伊拉克軍隊被打成了殘廢,後來美軍地面出兵100小時解決戰鬥。

美軍空襲期間,不止有空襲,還有戰鬥評估,評估每一天空襲下的戰果,伊拉克的反擊力量有多少,以及自己地面出兵會遇到多少抵抗。等到時機合適了,伊拉克能反擊的能力降到了最低,美軍地面出兵了。這個時候,伊拉克的軍隊已經是一群烏合之眾了,美軍來了就立馬就作鳥獸散的那種,打起來也是一個單方面屠殺。這會兒,也不存在說伊拉克士兵端著刺刀衝向美軍坦克的了。

但是很多國家都依舊保留著拼刺刀的科目,要訓練士兵的拼刺刀的能力和勇氣,不光有拼刺刀,還有格鬥等方面近距離搏殺的科目。其目的,就是為了應對短兵相接的情況,為了應對那些極端情況。

什麼樣的情況屬於是極端情況呢,就是一夥士兵出去出任務,比如巡邏、搜捕什麼的,結果和敵軍遭遇了,彈藥打光了,支援部隊沒上來。一般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都屬於是情報出現了嚴重失誤,準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遇到了一個血崩式的潰敗的情況。你要是彈藥打光了,後援也沒上來,你能等死麼?還不是要上刺刀和對方拼了。

有人說軍隊保留拼刺刀項目是為了培養血性,其實並不只是這樣,也有原因是為了訓練在極端情況下的戰鬥能力。這種極端情況雖然很少出現,但是並不代表不會出現。一旦這種情況出現,你至少要有能力去應對,總不能直接投降吧。

隨著現在戰爭的變化,刺刀這種東西都屬於是一個備份了。現在的刺刀也不只是為了白刃戰用的,更多的是一個多功能軍刀,能砍能鋸能開罐頭能劈樹枝,同時也是一個匕首,可以拿在手上用,裝在槍口當刺刀無非就是一個附帶作用,真到白刃戰的時候有的用。


軍武文齋


未來戰場,強大的海空火力打擊、無影無形的網絡戰電子戰,拼刺刀離戰場漸行漸遠。兩次海灣戰爭,號稱“中東雄師”的伊拉克,坦克、步兵等地面部隊,連敵人的面都見不到,就已經潰不成軍。地面現場連敵人都見不到,怎麼拼刺刀?



但針對小規模的特種作戰、敵後滲透偵察、打掃戰場單兵近戰短兵相接、單兵彈藥消耗殆盡等特殊情況,還是可能派上用場。



目前世界各國雖仍舊沒有丟掉刺殺訓練,因為刺殺訓練是一名戰士最基本的近距格鬥技能。美國也不例外。



我軍也傳承了老革命“拼刺刀”精神,我們練刺殺和防衛技能的同時,更是練的士兵膽氣、血性,養成不管面對任何對手,都勇於迎敵、敢於戰鬥,刺刀見紅、死磕到底的“拼刺刀”精神。



不管是執行重大任務,還是未來的信息化戰爭,有了這種逢敵敢於亮劍的精神,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第一哨兵


我是嶺南通途,我來回答!

在我們的印象中,拼刺刀是一戰二戰時期的情形,到了現代戰爭,我們腦海裡想到的更多是導彈、飛機、衛星等等高科技武器,似乎拼刺刀不會成為現在戰爭中還會出現的場景。其實這個想法是不對的,或者說是很片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力量相當的戰爭最終都是人與人面對面的戰爭

為何我們腦海裡總覺得拼刺刀不會成為現代戰爭出現的情形,那是因為幾場現代戰爭都是不對稱戰爭,美國利用完全超過對手的高科技信息化技術輕鬆就將對方打倒了,但即便如此,在戰後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區駐軍依舊會受到當地極端組織的突襲,造成了大量美軍士兵的傷亡。如果是兩個國力相當的國家打仗,其實高科技武器很快就會用完,畢竟那些是燒錢的,根本不可能長期使用,最後還是會迴歸常規戰鬥,人與人面對面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當兩個分隊彈藥耗盡相遇時,白刃戰無法避免。


二、拼刺刀訓練有助於提高軍人的血性

我們處於和平年代,最近的戰爭離我們也已經有40年了,如何保持軍人的血性,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在平時的訓練中,最能提高軍人血性的訓練之一就是拼刺刀訓練,這是近戰搏殺,能夠刺激人的反應能力,並且通過人與動物的搏殺,能夠見血,也能使得軍人能夠適應戰場殘酷的環境。

三、刺刀訓練是特種兵必備的技能

一把軍用匕首,到了特種兵手裡,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第一滴血等等電影當中,刺刀其實作用是很大的。到了野外,是獵殺食物的工具,到了敵方陣地,是潛伏殺敵的好武器,也是破處各種障礙的好幫手。

綜合以上幾個原因,刺刀依舊是戰爭的重要武器,刺刀訓練依舊是各國軍隊保留的訓練科目,拼刺刀依舊會在現代戰爭中上演!


嶺南通途


軍人與刀劍的緣分是永恆的。比如三軍儀仗隊必以指揮刀指揮軍人隊列和禮節動作,比如上了刺刀的槍更有威懾力。比如練習拼刺刀鍛鍊軍人的毅力和膽量。

槍刺的作用很多,比如三稜軍刺是著名俘虜刀,彈盡時的軍刺是拼命倚仗法寶,夜襲不準亂開槍時軍刺是暗夜殺手,甚至遇上野獸野狼群,軍刺更是格擋利器。所以軍刺是現代軍人的寶貝和最後倚仗。

只要戰爭還是面對面的對抗方式,軍刺上槍就是必然的。






雲靈尋道


現代戰爭高科技武器的數量非常多,不要說步槍上面安裝的刺刀,就連步槍在戰爭中的地位都已經大大下降。拿1991年的海灣戰爭來說,在海灣戰爭時期,真正能夠決定戰爭勝負的就是高科技武器。美軍先使用隱身戰鬥轟炸機,摧毀了伊拉克的大部分防空力量,隨後又使用普通戰機對伊拉克進行狂轟濫炸。一直到了戰爭最後階段,美軍的陸地部隊才參與作戰,可以說在這場戰爭中士兵使用步槍的機會非常少,就連坦克都只是戰場上的配角而已。

實際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上,雙方士兵拿著刺刀拼殺的情況都已經十分少見。二戰之前拼刺刀的作戰方式比較盛行,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步槍的射速比較慢,很難能夠壓制住蜂擁而上的士兵。在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經常組織大規模的萬歲衝鋒,而進行萬歲衝鋒的日本軍隊,損失的士兵人數往往是防禦萬歲衝鋒的美國軍隊的數倍乃至數十倍。從萬歲衝鋒的戰績也能夠看出,在二戰時期拼刺刀已經成為一種比較落後的戰術,只有在彈盡糧絕的時候才適合使用。

現在各國軍隊的自動化武器都非常多,即使是最普通的自動化步槍,也完全具備阻擋蜂擁而上的士兵的能力,因此拼刺刀的戰術在現代戰爭中已經不適合大規模使用。實際上現代戰爭中各國的槍械和子彈都比較的充足,在有足夠子彈的前提下,根本不需要使用刺刀作戰。況且現代步槍都是自動化步槍,不存在射擊完畢後上膛的問題,即使士兵拿著刺刀衝上去,也會被步槍打成篩子。

因此從大規模作戰的角度來看,未來戰爭中不會再出現雙方士兵拿著刺刀對拼的現象。不過刺刀在未來戰爭中也並非是一無是處,在打治安戰和游擊戰的時候,士兵們也會拿著步槍進行巷戰,如果在子彈打光後,也可能會用到軍刀。當然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現在大部分國家的制式步槍上都不會安裝刺刀。


軍武小咖


很少能用上了,因為在現代戰爭中已經不太可能會出現大規模刺刀作戰這樣的情景,最近一次可考的刺刀作戰應該是在2004年,當時是20多名的英國巡邏隊士兵對上百名的伊拉克武裝分子發起了刺刀衝鋒,然後結果就是以數人輕傷的代價幹掉了幾十名敵人,併成功突圍。如果再往前推,那就是在1982年的馬島戰爭中,福克蘭群島上的英國海軍陸戰隊對阿根廷軍隊的廢屋山陣地發起了刺刀衝鋒,在己方犧牲29人的情況下幹掉了阿軍50人,並奪下了據點。

除了這兩個例子之外,現代基本上已經找不到刺刀作戰的例子了,至於說美國在中東發動的那幾場戰爭,額,那就是一個現代化超級大國對落後國家的碾壓好吧,一波不對稱的火力輸出下來,根本就不會給對方短兵相接的機會,拼刺刀?不存在的,美軍的後勤保證能力完全可以保證他們的軍隊不會有和敵人大規模刺刀作戰的機會。

即使美軍現在仍然保留了一定的刺刀訓練,但是其重要程度也已經遠不及槍械訓練了,對於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來說,如何熟練使用M4才是重中之重,至於刺刀,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閒置狀態,而且現在的軍隊使用的都是多功能刺刀(軍刀),以前那種功能單一,只能捅刺不能劈砍的刺刀確實早已經被淘汰了,現在的可拆卸軍刀功能性更強,除了可以裝到槍上當刺刀使用之外,更多的還是兼具匕首的功能,這在執行特種作戰的時候更能體現。

總之,隨著戰爭形式的越來越現代化,刺刀在戰場上的作用只會越來越少,現代化軍隊的後勤補給能力以及火力密度,也保證了已經不太可能出現雙方都打到彈盡糧絕然後拼刺刀的地步。


哨兵ZH


刺刀曾經是步槍的標準配件之一,拼刺刀更成是軍隊的主要訓練內容之一,曾經是步兵的主要技戰術,但是現在拼刺刀已經是過時的了,現代戰爭當中已經不可能再有什麼拼刺刀的事情,在許多國家來說,早已經把拼刺刀這一項目取消了,即便依然保留著,性質已經成了軍事戰術訓練項目變成了一種軍事體育性質,主要還是為了進行一種心理訓練,或者說它只是一個體育項目,用於鍛鍊意志,培養品質等等,而不是作為一種戰鬥方式。

現代的步槍雖然還配有刺刀,但是設計已經更像於作為一個工具來使用,而不是一個戰鬥的武器,許多步槍已經直接取消了刺刀的設計,現代刺刀更像是多用途的刀具,而不是一個殺人工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