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三張網”還得織密些

“疫情防控與應急管理:人民的答卷”主題徵文

經過全國上下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艱苦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步呈現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但還遠未到“鳴金收兵、大獲全勝”的時候,疫情防控仍然處在關鍵時期。當前面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科學安全有效恢復生產生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質保量完成經濟社會發展既定目標的挑戰。要戰勝挑戰,疫情防控的宣傳網、安全網、服務網還得織密些,才能鞏固和拓展這一來之不易的良好勢頭,力爭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軌道,為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創造條件。

織牢 “宣傳網”,消除心態放鬆。全體動員、全民參與是戰勝疫情最重要的手段,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宣傳教育是一切工作的“先鋒官”“鋪路石”,各級通過各種渠道、手段、形式,加強防控科學知識、政策規定、舉措要求、先進事蹟等的宣傳教育,以及防控進展、防疫信息、有關情況的及時發佈,起到了讓全民從思想上、行動上科學防控的作用,宣傳教育和信息公開的效果明顯。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步好轉,多個省市多天的確診、疑似病例實現 “零”增長,部分省市防控級別的調整,部分群眾思想認識上發生鬆懈,意識逐步淡薄,認為疫情風險已經不高,存在僥倖心理,降低自我防護要求,加之春暖花開,長期的深居簡出,群眾有著急切的迴歸正常生活、享受溫暖陽光、和親朋好友聚會的“衝動”,有的已經將心動變成了行動,比如,出現了不戴口罩、人員聚集等現象。因此,織密宣傳教育就是要讓群眾真實的瞭解防控新形勢、新要求,剎住思想認識“倒退”,避免出現放鬆心態,克服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一如既往地在思想意識上重視、在行動執行上落實疫情防控要求。

織牢“安全網”,堵住力度衰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始終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權。前一階段,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按照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的要求,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落實各種防控具體任務、具體措施、具體行動,從人員管控切斷傳播,到患者救治、科學攻關,以及整個國家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行政管理體系的完善,都取得了明顯效果。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步好轉,企業復工復產、農業春耕春種,人員流動加大,防控難度增強,基層防控表現出不同形式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防控措施執行存在走過場、應付了事的情況,執行力度衰減,出現防控漏洞,對疫情防控造成影響。我們可以看到,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主客觀兩個方面,防控具體工作人員思想認識不到位,存在懈怠情緒和僥倖心理,防控知識理解不深,對各行業、場所以及其他防控要求掌握不到位,連續奮戰身心產生疲態等等。當前的防控形勢來之不易,因此,必須按照各級防控要求,依法、科學落實防控措施,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防止浮在表面、盲目樂觀、錯誤研判 ,堵住防控力度衰減的情況。以不獲全勝不收兵的戰鬥狀態,再提高思想認識、再學習防控知識、再夯實防控舉措,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織牢“服務網”,避免“復”而不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對各級政府、行政部門、企事業單位乃至於個人都是一次“大考”,如何答好擺在我們面前的這份“考卷”,得到滿意的高分,解題思路就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化“疫”為機、迎難而上、科學施策,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點在於科學研判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找到科學防控疫情和有力有效發展經濟社會的“契合點”。可以說,各地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紛紛的推動企業復工復產、農業春耕春種,“開門營業”,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扶持,提升服務水平,推動企業復工復產、農業春耕春種。這個過程中,要避免一味的追求復工復產率,而忽視企業復工復產以後的安全保障以及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後的經營困難,不能出現“復”而不前、“復”而不進的情況。因此,必須增強統籌抓好各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因地制宜、分類科學施策,統籌做好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真正實現人財物有序流動、產供銷有機銜接、內外貿有效貫通,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實現既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確保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