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打衝貨

作者 | 魏慶

——摘自魏慶老師的營銷專著《經銷商管理動作分解升級版》

對症下藥:千方百計打衝貨

八種類型的衝貨,我們要辯證施治。


一、良性衝貸施治

兩個城市門挨門,在這兩個城市交界的地方。有批發市場造成貨物流動,量不太大,價砸得也不太低,你作為當區經理,怎麼辦?

有人說:“把這個經銷商剁了。”有人說:“睜隻眼閉隻眼。”

我的看法是:這個眼睛閉,那個眼睛也閉。兩眼一起閉。

為什麼?管經銷商打衝貨靠什麼,靠殺氣。什麼叫做殺氣?舉個生活中的例子。

[案例]

上學的時候是高大的孩子打架打得多,還是小個子的孩子打架打得多?假如打人和被人打都叫打架,那麼誰打得多?肯定是小個子。為什麼?別的小孩一看那大高個的傢伙就害怕,沒人敢打他。小個的長得瘦小枯乾好像很好欺負的樣子,就有很多小孩想扁他。

所以殺氣就是平時讓他對你心存忌憚。管經銷商,我覺得主要靠造殺氣,你要告訴你的經銷商,我們公司打衝貨兩條原則,第一條原則“攘外必先安內”,第二條原則一旦讓我抓住你衝貨,只有六個字,“殺無赦,斬立決”。你平時把殺氣造出來,就沒人敢以身試法。

那麼我為什麼又要讓大家面對良性衝貨時“一個眼睛閉,另一個眼睛也閉”?這不是互相矛盾了嗎?不是,這是一種藝術。因為你們想想,良性衝貨你能不能根治?你能不能讓兩個城市之間一箱貨都不流動?不可能。良性衝貨你無法根治,你不可能看見一次良性衝貨就真的把客戶幹掉。所以遇到很小範圍的良性衝貨我們一個眼睛閉,另一個眼睛也閉——這次我沒看見。

如果你不裝作沒看見,介入了這件事,最後又不能履行“殺無赦,斬立決”的諾言,讓經銷商感覺到;“你看見我衝貨了,你也不管。”那麼良性衝貨就會變成惡性衝貨。

表面上虛張聲勢,要維護你的殺氣,號稱抓住衝貨經銷商立刻扣返利,而且“殺無赦,斬立決”,但是該看不見的地方,我們一定看不見,這跟殺氣並不矛盾。


二、仇家衝貨施治

兩個經銷商有仇,衝貨只是為了一口氣(尤其在二類以下市場仇家衝貨還蠻普遍的),廠家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兩個都是你的經銷商,他們兩個意氣之爭,砸價、衝貨,砸得雞飛狗跳,價格倒掛.嚴重危害市場秩序,怎麼辦?

幹掉一個?不對,做銷售沒那麼簡單。

斷官司?分清黑白?千萬不要。記住一個原則,千萬別蹚這渾水,千萬不要把你自己捲進仇家衝貨的恩恩怨怨中去。為什麼——本來這倆經銷商可能是小恩小怨,一旦你作為廠家介入“明判事非,聲張正義”,兩個人的恩怨,不但不會化解,反倒會升級。

[案例]

假如我有兩個孩子,一個六歲,一個四歲,某天我去上班,把他倆鎖在了家裡。下了班,我一打開門,發現這倆小子在房子裡面鎖了一天,打起來了。一個流鼻血,一個流牙血。你說我這個當爹的應該怎麼辦?滅一個?不可能吧。秉公辦理,伸張正義?你試試看,你問他們誰先動的手?誰不對?然後把那個理虧的惡小於罵一頓,教訓兩下。當然你可以這麼幹,但是第二天當你去上班後,他們會怎麼樣,肯定會打得更兇。

我的做法是:“你們倆,去,全都給我靠牆站著,站一個小時以後再吃飯!”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個當爹的有些糊塗,但我自然有我的道理。罰站中先把老大叫過來,“老大,過來,我問你今天打架怪誰?”——注意語氣要嚴厲,有時候你同樣一句話用兩種音調,用平聲還是仄聲效果不一樣,你把老大叫過來,和顏悅色:“老大,你說今天你們倆打架怪誰?”他肯定說:“怪弟弟。”你一拍桌子,厲聲說:“你說怪誰?”他肯定哆哆嗦嗦回答:“怪怪怪我!”

這個技巧在銷售工作中也有用。假如康佳的人到超市裡面,想了解王牌彩電的銷量,你去問那個促銷小姐:‘小姐,你們王牌彩電,一個月賣多少?”她會不會告訴你?不會。怎麼辦?我告訴你一個方法,你黑著臉過去,把她工牌一看厲聲問:“姓什麼?叫什麼?站好!看你半天了,做導購做成這個樣子,衣服扣住,工牌帶正,把各個品項的價格給我背一遍,我是你們總部大區總監下來看市場,你告訴我你上個月賣了多少?”你猜她說不說?肯定說。導購是一個公司裡面職位最低的,她怎麼知道大區總監長什麼樣!

大兒子看我臉色兇惡,忙不迭地認錯“怪我怪我”。我又問:“為什麼怪你?”你猜他知不知道為什麼怪他——知道——他回答:”因為大的不能打小的。”

我說:“對嘛,你大的不能打小的,尤其不能打自己家的!”

大兒子立刻會說:“對,我不能打小的,尤其不能打自己家的。”

這時候我語氣緩和一點:“那你說你跟弟弟打架錯在你一個人,我為什麼讓弟弟陪你一起站,我為什麼不讓你一個人站,為什麼讓你們倆一起站?”(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有兩個孩子不容易,我平時非常注意培養我這兩個兒子之間的感情,常常教他們兄弟要互相幫助,老爸有一天會走的,老爸走了以後,這個世界上,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互相幫忙的只有他們倆。)

大兒子一看老爸的情緒在好轉,說話也開始順溜了:“爸,我知道因為你有一天會走的,你走了以後,這個世界上互相幫忙的就我們倆了。”我一聽這個孩子夠實在的,但是聽著氣人:“好了.你知道就好,老爸也沒那麼快就要走,知道錯就要認罰,回去繼續站!”

接下來,又是老辦法,厲聲問:“老二過來,你說怪誰?”

二兒子:“怪我,”

老爸:“哪裡怪你?”

二兒子:“我小的不能打大的?”(原來他也知道)

老爸:“對嘛!小的不能打大的,尤其不能打你打不過的.你四歲打人家六歲的,你又打不過人家。”

老爸:“你說怪你,你小的不能打大的,其實你哥也不對.不能以大欺小,下次他打你你就說他以大欺小,聽見沒有?我再問你.知不知道我為什麼讓你們兩個人站,不讓你一個人站,也不讓你哥一個人站?”結果這個小的比大的聰明,有一次回答了一句話,我覺得這小子長大一定有出息——

二兒子:“爸,我知道,因為上次你讓我哥一個人站,沒讓我站,第二天我哥把我打得很慘。”

老爸:“他敢打你你告訴我,我再扁他。”

二兒子:“他說你再扁他,他扁我更慘,你讓我們倆一起站.我比較安全,我樂意。”

當兩個經銷商仇家衝貨的時候,你千萬不要瞠渾水,不要追究他們以前的恩怨誰對誰錯。如果廠家產品夠強勢,你就各打50大板;如果廠家不夠強勢,你就只管和稀泥做老好人,為什麼?我們的經銷商,他們兩個仇家衝貨砸價不為錢,為的是氣,其實幾年打下來他們倆衝得累不累——累。他想不想那麼一直衝下去——不想。他早想有人調解了。

仇家衝貨,怎樣和稀泥?

張哥,你是我大哥。李哥,你也是大哥(你千萬不要說他是二哥,他會不高興)。先告訴張老闆“你不要跟他一般計較”,轉過身給李老闆說“你不要跟他一般見識,他這些年跟你打,都是因為死要面子,實際上已經後悔了”。你們都是我的經銷商,都是我的朋友,冤家易解不易結,咱們做生意求財不求氣,今天就當給我面子,我給你點促銷補償一下,我也給你點促銷補償一下,咱們就一起賺錢,不要再計較以前的小事了。

經過你的調解,這兩個仇家經銷商,很有可能會化敵為友。

仇家衝貨要注意,要點不在錢上,也不在理上,關鍵讓當事人的氣順了就行。


三、庫存衝貨施治

經銷商庫存量太大沖貨怎麼辦?這種情況比較好處理,平時多關注經銷商庫存數字,運用1.5倍庫存法則下訂單,警示即期品,一旦發現有問題,儘快做促銷幫他把庫存分銷掉。


四、空白片區衝貨施治

經銷商市場做得粗,有幾個斷貨的地方被人家衝怎麼辦?要不要告訴經銷商,“人家衝你的貨,我幫你一起打他”,不要。我在做銷售總監的時候,經銷商也會跟我訴苦說:“魏總,我們這個鄭州市場就沒法幹了,到處衝我的貨。你看陝西衝我的貨,山西河北都衝我的貨。”這個時候你說我應該怎麼回答?我告訴他:“衝貨可恥,被衝無能,到處都衝你的貨,看來老張你一個人做不了鄭州,我給鄭州再開一戶,幫你一起做。”他一聽,立刻大喊,“不用不用,我能摘定。”

衝貨可恥,被衝無能,的確如此。如果有一個市場,經銷商做得很差,空白片區被人衝貨,怎麼辦?鼓勵衝貨——沒錯,就是鼓勵衝貨,用衝貨刺激當地那個不爭氣的經銷商,帶經銷商去看市場、去看衝貨,告訴他:“老張,你看你管的市場,你以為你太原管得很好,就在你眼皮底下,好幾個批發市場照樣斷貨,被人家衝貨衝過來,我已經統計過了,每個月人家衝的貨有700多箱,這個700多箱的數字,對你意味著什麼銷量。如果你把自己的市場做好了,這700箱的量是你的。現在是你的市場你沒做細,讓人家來白白搶走700箱的量。”

特別提示:

空白片區被衝貨,我們說“鼓勵”只是一句氣話,目的是用這衝貨來刺激當地那個不爭氣的經銷商。一旦當地經銷商表示悔悟,願意把市場做細彌補漏洞,我們還是要遵守市場秩序,跟進當地經銷商的精耕市場行動計劃,幫他把衝貨擠出門去。


五、帶貨衝貨施治

由於帶貨衝貨(經銷商把名牌產品壓低價格打開通路,然後順著通路賣雜牌產品賺錢)是一種最普遍的衝貨方式,危害也比較大,因此治理這種衝貨的方法也比較複雜,要從預防、取證、治理幾個環節人手。

1. 預防帶貸衝貸

大體上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預防帶貨衝貨。

(1)建立預警系統,及時掌握衝貨信息

我給匯源果汁做培訓時,跟他們內部的經理做訪談(瞭解企業內部的問題),其中一個經理自我介紹時告訴我,他是“打竄(衝)辦”的,我當時沒聽懂,後來才知道匯源果汁為了打竄貨專門成立一個“打擊竄(衝)貨辦公室”,由此可見匯源果汁這個企業對打擊衝貨的重視程度。公司對沖貨有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從它的機構設置上就可以看出來。

[案例]

我在給一個很大的日用品企業做培訓時,發現這個企業內部有一套很獨特的管理方法。這個企業總部有一個叫監察部的部門,監察部有幾十個人,清一色剛畢業的學生,在公司裡沒有任何人際關係背景。他們的工作任務只有一個:罰款,每個月開完月會,監察部幾十個人就做“鳥獸散”——有的留總部,有的下市場,一旦發現員工上班沒穿工作服,罰;經銷商衝貨被抓住了,罰;業務員帶老婆一起出差,罰;業務主任住130塊錢的賓館,報銷280塊錢的發票,罰;開會打瞌睡,罰……

甚至新品種上市期間,因為全國各地有比較大的促銷費用投入,監察部罰款竟然帶任務量,啥意思?這個月給我罰2萬,罰不夠從你工資里扣。你們想像一下這些年輕人帶著任務量下去,怎麼罰款?可能會瞪大眼睛到處找:“怎麼還不出事呢?趕緊出事,我沒罰夠兩萬呢。”

更可笑的是這個監察部最後成為一個“創收部門”——每個月罰的款,比他們這40個人的工資高得多,年底一核算,監察部利潤率比銷售部還高。

這些招術外企是死也想不出來,想出來也不敢用,但是中國企業敢用,而且往往能夠出奇制勝。我不知道讀者覺得這40個人的監察部有沒有必要設立,我的看法是這個做法可供中國企業學習借鑑,中國企業最缺的就是稽核,督辦、覆命意識,雖然殘酷了點,但絕對有用。

想防止衝貨,先看你有沒有設立打“竄”辦公室?你有沒有設立監察部?從組織機構上,你有沒有對這件事情給予足夠重視。

(2)注重網絡的均勻性和有效性

什麼叫網絡的均勻性?如果你的經銷商網絡不足以覆蓋你管轄的市場就叫網絡不均勻;如果你有50個經銷商,月底一看銷量,三大經銷商的銷量佔了一半,也叫網絡不均勻。銷量過分集中在大客戶身上,往往就是衝貨砸價造成的。

怎樣監控網絡均勻性?你是個區域經理,你管的經銷商只要超過五個,最好每個月都做客戶月度銷量排名,隨時監控銷量的異常變化,防止個別經銷商通過沖貨做大而不好“收拾”。

[案例]

某區域經理管了20個經銷商,每個月把這20個經銷商按銷量從大到小排名,如果發現經銷商張三上個月在20個經銷商裡面銷量排在第18名,下一個月卻突然上升到第二名,說明其中必有緣由,很可能就是竄貨造成的,那麼立刻要查公司上個月是否有給張三做促銷(促銷會使銷量增長,這是正常現象),如果沒做促銷,但銷量增長,就要問原因了,“老張,怎麼上個月銷量這麼好”,如果他能回答出來“上個月為什麼銷量好?因為上個月我新開了兩個縣城客戶,因為上個月我做了一個新品種的鋪貨,因為上個月我新進了兩家超市……”,只要他能給你一個比較合理的理由就好,如果他沒有合理解釋,說明他可能就是衝貨砸價的教父。接下來就要明查暗訪,開始“摧殘他,折磨他,蹂躪他”。

如果你只看區域總任務量有沒有完成,不去監控每個經銷商每月的銷量,等你發現問題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一個大戶衝貨時,雖然別的經銷商的銷量在下降,但他的銷量上升,所以整體銷量暫時不會明顯下降),最後就會出現網絡不均勻,一旦大產銷量寡佔現象形成,這個時候你再想動他,就動不了了,他所佔的比例太大了。在小老虎變成大老虎之前把他幹掉,這就是網絡均勻性監控的目的,是一種預警機制。

網絡有效性又是什麼意思呢?

即我們是要監控客戶的月進貨次數(每個月不但做銷量排名,還記錄每一個客戶這個月進了幾次貨,防止出現“死客戶”現象——號稱100個經銷商,一到淡季88個客戶不進貨,只有12個客戶進貨),在監控客戶的進貨次數時,如果你發現某個客戶上個月進貨兩次,這個月進貨九次,那麼這個客戶的進貨次數增加的同時,他周圍客戶的進貨次數在減少——這個客戶一定是衝貨的“嫌疑犯”,然後“摧殘他,琢磨他,蹂躪他”,斷他的貨,斷他的促銷品,斷他的人員支持,減少對他的廣告支持、旺銷品,少給他發貨等,直到他收斂自己的行為為止。

(3)注重經銷商選擇和管理的質量

a. 注重經銷商選擇的質量。我們知道,經銷商選擇不能以對方的實力大小為標準,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經銷商。

選擇經銷商質量很重要,也常看到一些經銷商,在大廠家面前賭咒發誓(因為他們想做大品牌,他也知道大廠家不要他是因為他全是八噸車):“我們以前是主要靠做外埠市場,我跟你合作後我就改。”你信不信他能改?絕對不能相信,一個經銷商不會因為跟一個廠家的合作而改變他的生存模式。

b. 提前“洗腦”,前文講過這個知識。

c. 收押金,籤協議,團隊制裁。做銷售一定要“庸人自擾”,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找事做,做工作凡事要往前多走一步。

[案例]

我在可口可樂一個縣市級辦事處做業務員的時候,可口可樂經常做一個促銷——買幾箱可樂,送一把太陽傘。該促銷並非面向所有商店,而是隻針對十字路口的位置好的商店,目的是為了把可樂的廣告傘插起來(在一些大城市裡插太陽傘還得倒給商店錢)。

這個政策到我手裡,我就跟公司申請不這樣執行(我要想起銷量,有的是方法,不必用廣告傘來做贈品),我要達到目的——把廣告傘插起來。於是這個政策變成了讓客戶先交一百塊錢押金,我就免費送你一把傘,然後你要跟我籤協議——保證這個夏天每天把我的傘插在商店門口,廠家會不停地派人來檢查,如果發現有一次傘沒插,扣你五塊錢,發現20次傘沒插,這個傘的押金就不退了。

這其實是我自己給自己找罪受,比起買可樂送傘的方法,工作量又大又得罪人,要搞上幾百份協議,然後派人裝模作樣去查一查,碰見不插傘的客戶就嚇一嚇,勸一勸,雖然客戶不會每一個都真的天天把傘插出來,但效果一定會變好。

結果,在別的辦事處,可能發了一百把傘,街上一把也找不到,但在魏慶這個辦事處,發了一百把傘,一走出去則“鶯歌燕舞”,一片都是紅太陽(可樂雨傘是紅色的)。

做銷售必須往前多走一步,必須學會“庸人自擾”,“收押金,籤協議,團隊制裁”就是一個典型。每年到了旺季,我會再做一件事,把我的經銷商全部召集起來開會,在開會的時候我講:“各位,咱們去年砸價砸得都沒錢掙,今年能不能不砸價了”。他們口頭上當然答應:“能,絕對不砸價。”我就赴熱打鐵:“好,大家同不同意,咱們今年在這裡籤一個君子協議,我們共同承諾絕不砸價。”他們當然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同時也標榜自己是沒砸價的“良民”,都同意籤協議。但是一看協議上講要交“砸價保證金”,立刻不願意了,然後我就給他們做思想工作:“保證金不要交給我,交給廠家你們也不放心,咱們這群經銷商成立個協會,協會會長就讓經銷商老周來當,周大哥德高望重,在當地大家都信得過,你們把錢交給他,我們廠家做公證人。交這個錢給會長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保證各位不砸價,我相信你們誰都不想砸價,你們每個人都是‘怕別人砸價,所以還不如我先砸價’,你們把錢交給週會長,然後咱們籤君子協議,今年這個旺季,我們在座的經銷商絕不砸價,如果發現哪個人砸價,一旦確認,老周直接扣他的保證金。而且咱們君子協議上籤清楚,有人膽敢帶頭砸價,其他經銷商聯手一起‘砸死’他。”

保證金數目不大,又有廠家做擔保,沒有砸價企圖的經銷商立刻就響應表示願意,個別不交錢的可能就是“犯罪分子”,至少也是“嫌疑犯”。我就當場拿話擠兌他:“怎麼啦,張老闆,別人都交,你不交,你這不是給自己勝上抹黑嘛,你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說實話,交了保證金他也未必絕對不衝貨,不砸價,只是我給衝貨者製造了障礙和成本,讓事情逐漸好轉。

還有一個更狠的方法,就是團隊獎金,什麼意思?這是被逼得沒辦法我才想出來的“陰招”,打衝貨打得太累了,最後想了一招“團隊獎金”。

[案例]

假如把廣東一分為四,粵東,粵西,粵南,粵北,粵東區可能是十個經銷商,你們十個經銷商組成一個小團隊,今年一年下來,如果粵東區沒有發生惡性砸價,你們十個經銷商,每人5000塊錢和平獎。反之如果你們十個經銷商中間有一個人砸價.那麼十個經銷商的和平獎全部取消。

我發現這一招效果太好了,“寧犯天條。不犯眾怒”,經銷商寧可跟廠家“掰了”——大不了我不做了,我做另外一個廠家做,也不敢惹惱周圍一片同行。因為如果周圍十個經銷商真的恨他,都要“砸”他,他絕沒有活路。

d. 合理的經銷商壓貨量和利潤額。我們講過,決定一個區域市場銷量的是終端啟動,經銷商完成的只不過是進貨量和庫存轉移,讓經銷商過多壓貨有沒有好處?有,唯一的好處是搶資金,旺季前搶資金、在競品的新品上市前搶資金,只有這一個好處。

但壞處無窮:積壓過期、經銷商周轉率下降產生抱怨、貨款無法回收,因為客戶庫房裡有太多貨造成廠家不敢“剁”他等等。經銷商壓貨量一定要合適,如果他自己的貨剛好夠賣甚至不夠賣,哪裡會發生衝貨。

另外,也要給經銷商創造合理的利潤空間。大多數情況下,只有當經銷商都做你的產品無利可圖的時候,他才會考慮通過沖貨來賺取額外利潤。如果經銷商有比較合適的利潤,他的衝貨動機就會減小。那麼,怎樣幫經銷商創造更多利潤額呢?除了鼓勵經銷商做高毛利渠道(如團購、餐飲)以及對經銷商進行促銷支持市場推廣之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一定要幫經銷商完成全品銷售,很多經銷商是暈頭暈腦做生意——你問他這個月賺了還是賠了,他不知道!他一定要到年底盤賬才能知道。你要幫他算賬,教給他品項銷售觀念:“老張,你目前的狀況,賣我們產品‘小康100’,一個月大概能掙四千塊,你現在不要急著把這個利潤已經很低的老品種使勁衝量,你應該把高利潤品種再推一個,比如你推‘小康120’的第二個口味(原來賣的是牛肉味,現在再推一個排骨味,同品種第二口味推廣難度比較小),你賣‘小康120’一箱的利潤比‘小康100’要高四倍,你多推一個排骨口味的‘小康120’,假如賣到100箱1個月,你算算利潤增加了多少。”

e. 市場精耕細作。對於經銷商來講,的確是“衝貨可恥,被衝無能”。但各位也不要以為批發商都願意從外地接衝貨,只要有頭髮,沒人願意做禿子。從外地接衝貨,其實是需要很多成本的:運費、貨物有質量問題對方不給退換的成本、跟當地的經銷商反目成仇的成本等,實際上只要當地經銷商能夠精耕細作,上門訂貨,上門換破損,上門做促銷,而且維

護好價格秩序,讓大家層層有錢賺,服務夠細緻,市場做得夠完整,二級批發商大多不願意從外地接衝貨。所以說市場精耕細作,加強服務力度,是預防衝貨的最好方法。

2. 已經出現帶貸衝貸怎叢辦?

(1)抓黑手

假設發現最近有個姓張的客戶正在往你這個片區衝貨,你(廠家業務員)跟當地經銷商兩個人一起去找他:“老張,你怎麼衝我的貨呢?”他會說;“我沒衝啊?你怎麼能懷疑我?你看我這張誠實的臉!”中國有句古話叫“賊無贓,硬似鋼”。

打衝貨第一要抓黑手(抓住對方的衝貨證據),抓住證據再去找他:“張老闆,你衝我的貨,人贓俱在,你自己說怎麼辦?我用更低的價格給你衝回來,還是我上報廠家制裁你?”他一定不敢再囂張了。如果沒有證據就去找這個經銷商就會打草驚蛇,就相當於告訴對方“老張,下次衝貨小心一點,別被抓住了”。

有人會說:“衝貨的黑手不好抓,因為衝貨的經銷商一般都會把他的痕跡掩蓋起來。”好,現在跟大家做個小遊戲,教你怎麼迅速抓住衝貨的黑手。

第一步:把你的手機面板朝下反扣在桌子上;

第二步:在心裡默默回答我幾個問題.“這手機是你買的嗎”“不是偷的吧”“用了多久了”;

第三步:如果你確認自己的手機不是偷的.是自己的.而且已經用了半年以上,請你回答如下問題.並把答案寫出來:

您的手機屏幕上有幾種顏色?

你的手機右上角第一個鍵是什麼字母?

你的手機左上角第一個鍵是什麼字母?

您的手機鍵盤由幾種顏色構成?

第四步:把手機拿起來,對著自己剛才寫下的問題答案,看自己答對了幾個’

我想如果我是個糊塗的法官,可以把99%的讀者送進監獄——你自己的手機怎麼自己不認識,一個問題都答不對呢?

大家懂我意思了嗎?這叫視而不見。你看,這手機你都用了半年多了,你每天看手機不下十次,但是手機的鍵盤有幾個顏色你卻不知道。

衝貨證據不好抓。但是,如果一個區域經理真的想抓衝貨的話,跟當地經銷商聯手,怎麼可能抓不住呢?方法太多了:

我們在可口可樂時,一聽說有人來衝貨,立刻給業務員配照相機,出去拍什麼,拍車牌號,然後順藤摸瓜根據車牌號查是誰在衝貨。

外地車來這裡衝貨,總有出貨單吧,這個出貨單上貨主要簽字,我想辦法從當地批發商那裡找到你的出貨單,查你的筆跡。

我可以派人上門去買。

我派人裝成另外一個廠家的業務員,跟你談經銷權,趁機鑽進你庫房裡看。

我可以蹲坑守株待兔,看是哪裡的零擔車來往發貨。

我可以晚上跟蹤你的車,看你的車去哪裡提貨。

…………

真想抓衝貨,一定有很多方法。有這樣的經銷商,他狡猾狡猾地,他衝貨的時候是半夜三點出發,拿塊黃布把車號蓋起來,出貨的時候出貨單寫個假名字,還把箱子上的編碼撕掉。經銷商衝貨的時候,會不會掩蓋痕跡?會。但是真的要把痕跡從頭到尾掩蓋住,不可能。

打衝貨第一件事是抓黑手。辦法有很多,原則就一條:只要想抓,一定能抓到。以後如果經銷商向你抱怨:“假如將來衝貨怎麼辦?”你怎麼回答?

我的答案是:“張哥,你給我們做鄭州的市場,結果被衝得一塌糊塗,您說怪誰?只能怪咱們沒把鄭州市場守住,我是鄭州經理,你是鄭州經銷商,鄭州被別人衝得一塌糊塗,是咱倆失職。咱們以後立一個君子協定,打衝貨你負責抓,我負責打,別人往鄭州衝貨,你只要抓住證據來找我,我一定幫你打。但如果你證據都抓不住,我就要追究你的責任。”

(1)建立價格圍牆

作為區域經理,這個區域有哪幾個客戶喜歡從外地接衝貨,你應該是心裡最有數的。

從沒聽說有哪個經銷商一次衝了3箱果汁的,不可能,最少也得300箱往上,因為衝貨沒多少利潤。

尤其在二類以下城市,一個區域能夠從外地大車接貨就那麼幾個客戶,那麼經銷商出面,把幾個有接衝貨嫌疑的二批商叫在一起開會。

[案例]

老張,老李,老劉,老馬,你們幾個,咱們一起吃個飯,今個我(總經銷商)做東。我現在做可口可樂的經銷商,你們幾個給哥哥我抬個面子,我做的貨,你們不要從外地接衝貨,好不好?我知道你們為什麼從外地接衝貨——便宜5毛錢。但是你從外地接衝貨,你一年無非接個三回五回,一回佔300塊錢便宜.一年你多賺3000塊就了不得了。這樣做沒啥意思,還搞得咱們兄弟見了面鬧矛盾。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給我個面子,你們幾個只要不從外地接衝貨從我這兒接貨,我以後,把你們定為一類客戶。我給你們上門訂貨,上門換破損,上門做促銷,上門做服務,上門貼海報,上門做陳列,上門做庫存管理,廠裡有促銷政策我先給你,廠裡有返利我先給你,廠裡有各種好處我先關照你……

這種做法對批發商有沒有吸引力?肯定有吸引力。也許有個別批發商拿著你的政策,繼續偷著去接衝貨,但是大多數批發商都不會再去接衝貨了。六個批發商被你這麼開會一煽動,一拉攏,有四個不接衝貨了,還有兩個接。衝貨的經銷商開車過來一看,還剩兩個客戶,他感覺這邊的市場突然沒量了,算了,我衝另一區域——衝貨問題就這麼解決了。

(3)換大箱

衝貨有的時候是從賣得不好的區域往賣得好的區域衝——因為賣得好的區域市場大,好下貨。

有的時候則是從賣得好的區域往賣得不好的區域衝,為什麼?一個公司賣得最好的區域,這個經銷商有比別人更高的返利。

如果賣得好的區域的經銷商往外衝貨,你不防把這個好區域的產品箱容擴大,換大箱。

[案例]

有一個果汁企業,其產品在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賣得非常好,但在長江以南的城市,賣得就比較差。鄭州和西安的經銷商就常常仗著自己返利高補助高,把貨衝到南方區域。該企業就用旺銷區域捷大箱的政策解決了這個問題。

別的地方一箱24包果汁,給鄭州、西安搞成一箱40包果汁。這個動作一做立刻不衝貨了,為什麼,因為第一,40包一箱的大箱子衝到外面,一眼可以看出來,很容易“抓黑手”;第二,在賣得不好的區域,24包一箱人家還嫌大,40包一箱更大了,零銷店老闆不要了。但在賣得好的區域,40包一箱並不影響銷售。

(4)查三證

可以利用行政條文來捍衛自己的權利。其實你翻騰翻騰條文,很細,一旦運用起來也很可怕。

假如有一輛卡車,卡車上有一個司機、三個工人,卡車上帶了三個廠家的貨,分別是可口可樂、康師傅和華豐面,這三個廠家的貨包括可樂、雪碧、芬達、醒目、華豐兩千、康師傅水、康師傅綠茶等10個品種,每一個品種有三個生產日期。

你知道就這一車貨來到你的地盤做銷售得帶什麼證?

首先第一個,這個車得帶駕駛證、養路費年檢,而且這個車在做銷售,還得帶一個營運證;如果是來北京做銷售,還得帶一個進京證;別的不說,就這四個證,你看看有幾個車帶全?

再往下看,一個司機,三個工人要帶什麼,身份證,還有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八加四,12個證了。

再往下看,三個廠家的貨,每一個廠家的貨,你都得帶三證複印件(工商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副本,還有法人代碼證),三三得九,加上前面的十二個證,總共已經二十一個了。

另外還有十個品種、三個批號,共計三十個單晶批號的產品,每一個單品的生產質量許可證、衛生合格監督證,還有當地防疫放行證,合起來一共一百多個證。你打死他,他都拿不出來。但是如果你去細摳工商行政條文,你查他一百三十個證,你並不犯法。

你可以在當地執法部門的幫助下,連人帶車拿下。

[案例]

當年西北有一個特大的經銷商。這個經銷商大到什麼程度;他卡車有30多輛,在各個地級市設立分公司辦事處,隊伍比廠家還大。他衝貨衝到什麼程度:露露、華奉、康師傅幾個廠的銷售總監都琅他談:“你別衝了,我們年底給你發顛外返制。”

但就是這個經銷商,後來卻叫我手下一個姓王的業務主任給治了。怎麼治的——就是這個經銷商往過沖貨,衝了好幾回,把這個主任給惹急了,就聯合當地緝私隊、工商、稅務,查。結果是連人帶車扣了,拿錢來贖人。當時小王是我的下屬,我們都替他捏把汗——你把這個經銷商整這麼狠,你不,怕他找人“弄”你?我們替他的人身安全擔心。後來發現,沒事。為什麼小王把這個經銷商整成這樣還能沒事?是不是這個經銷商“整”不過小王,絕對不是。這個經銷商的實力要比小王大不止十倍,但他為什麼不報復——因為他犯不上,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太好河山,我哪兒不能衝,我非衝你這塊小區域?他一看這邊不好惹,算了,我惹那邊。

特別提示:

藉助工商行政法規的力量打衝貨不但可以查他的證件,還可以向工商部門投訴衝過來的貨是假貨,或者告對方惡意低價傾銷,政府的做法往往是先把這批貨查封慢慢審理。需要注意的是這麼做會殃及當地接貨的其他客戶,還有可能引來政府把你的產品、執照查一遍,所以要計劃周密,三思後行。


魏慶原創 | 千方百計打衝貨

  • 實踐經驗:從基層業代做起,歷任可口可樂公司業務代表、銷售主任、銷售經理。頂新國際集團產品經理。內資企業銷售總監。
  • 培訓主張:“理念到動作” 營銷培訓創始人。“理念到動作”商標持有人。主張“培訓要把理念宣到落實到動作分解,讓學員上午聽完下午就能拿到市場上運用” 。
  • 專業資質:2002年進入營銷培訓諮詢行業,先後為可口可樂公司、臺灣統一企業、嘉裡糧油、蒙牛乳業、伊利冷飲、美的集團、TCL集團、九陽家電、立白集團、恆安集團、康佳集團、聯想集團、史丹利股份有限公司、金正大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雙彙集團、大自然木地板、聖象壁紙、歐普照明、富安娜家居、民生銀行等國內外五百餘家企業提供營銷培訓&輔導。
  • 暢銷書《終端銷售葵花寶典》、《經銷商管理動作分解培訓》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