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春節的傳統食俗:七樣羹

潮汕春節的傳統食俗:七樣羹

閱讀提示:

本文約460字,預計閱讀時間2分鐘。


明天就是正月初七了,春節假期轉眼就將結束,許多人都將返回工作的崗位。

除了上班,初七對許多潮汕人來說,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

七樣羹

潮汕春節的傳統食俗:七樣羹

七樣羹,每個潮汕人都吃過 (圖源:網絡,侵權即刪)

關於七樣羹的起源,並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

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南朝《荊楚歲時記》裡,已經有關於七樣羹的記載:

人日,以七種菜為羹。

“人日”,便是正月初七。據此也可推斷,七樣羹這道菜最起碼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傳統七樣羹,是由七種特定的青菜做成的,這七種特定的青菜,也有其各自的含義。

(1)春菜:春風得意

(2)芥菜(潮汕叫“大菜”):事業興旺

(3)牛皮菜(潮汕叫“厚合”):貴人相助

(4)韭菜:長長久久

(5)芥藍:關係融洽

(6)青蒜:錢有盈餘

(7)芹菜:勤勞發財

潮汕春節的傳統食俗:七樣羹

七樣羹,飽含了美好的寓意 (圖源:網絡,侵權即刪)

而把這七樣青菜合起來念,就是:

新(芹)春(春菜)發(蒜)大財(大菜),

(韭)合(厚合)各人(芥藍)。


七樣羹的做法也並不困難,只需要先把各種青菜炒熟,再全部倒入鍋裡慢火煨熟就行了。

潮汕春節的傳統食俗:七樣羹

這樣一碗七樣羹,好吃又健康 (圖源:網絡,侵權即刪)

吃完了這道充滿著美好寓意的七樣羹,大家就帶著對新一年的期待,投入各自的工作、生活中吧!

潮汕春節的傳統食俗:七樣羹

感謝讀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