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最有錢的機構——內務府

清朝的衰敗是從乾隆而起的,在雍正套路康熙讓他看到孫子後,他便認為弘曆定成大器,還查了他的生辰八字,說弘曆是大富大貴之人,帶在身邊撫養,然而他一人的富貴,卻是千萬家的不幸。他的確是個命好的人,一生享盡榮華,當國庫都滿足不了乾隆的花費,他就開始公然用違法手段充實自己的小金庫,而他的小金庫,就是內務府。

順治入關後即設立了內務府,主要職能是管理皇家事務,諸如皇家日膳、服飾、庫貯、禮儀、工程、農莊、畜牧、警衛扈從、山澤採捕等,還把持鹽政、分收榷關、收受貢品。內務府主要機構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廣儲司,專儲皇室的金銀珠寶、皮草、瓷器、綢緞、衣服、茶葉等特供品。

就是對皇家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的大包大攬。是肥缺中的肥缺,大量經手銀錢,內務府總機關稱“總管內務府衙門”。最高長官為內務府大臣,必從滿人親信中選出。主要員工為常年家用的包衣奴才,皇帝認為親信之人才刊用管理最日常最親近的事務。

內務府收入眾多,關稅,正稅,戶部撥款。更別說那些灰色收入。

歐洲最黑暗的中世紀,教會出售贖罪券,民眾怨聲載道,他們出於私利,用神欺騙民眾,最終引發宗教革命。

乾隆時期,和珅成了內務府總管,內務府更成了腐敗基地,因為皇上自己就在貪汙。為了過好八十大壽,和珅出了議罪銀這個禍害百姓討好乾隆的主意,論罪行定價格,等於是從自己的身上挖肉吃啊。本來腐敗的清朝變得更加混亂,從那個時期起,清朝的滅亡就已經不可挽回了。

上行下效,有了皇帝親自做典範。之後,內務府便再也無人能管了。還公然套路,忽悠皇上,比如,道光的湯餅事件,以節儉著稱的道光只是想吃點片湯,內務府就要設立專門的機構,要花幾萬兩,道光知道價格只要幾文錢,讓太監去買,都說買不到,一個皇帝也不可能因為一時想吃片湯就大老遠跑出去自己買,所以明知道內務府忽悠,可是畢竟是老家奴了,根基深厚,也沒法撕破臉,也只能作罷。

到了後來光緒時,內務府報價的天價雞蛋頂了市面三千倍,以至於帥哥光緒都不敢多吃。

即使忽悠慈禧那種精明的人他們也絕不手軟。

據說,清官閻敬銘見內務府皮箱報價的價格比實際高出十倍,便把這事彙報給了慈禧。慈禧命令閻敬銘去置辦,半個月辦妥。並且說要嚴懲那幾個狗奴才。誰知,他跑遍整個京城都買不到一個箱子,派僕人到天津採買,但是僕人再也沒有回來。在這場宮鬥中,他被反咬一口,還成為了邀功的小人。

閻敬銘還是不瞭解內務府的腐敗和無底線,天真的他沒有鬥過這群老狐狸,不知道他們在北京城竟然有這樣的勢力,所以,自以為高高在上控制別人的人,往往被人所控,古往今來,多少貴族,名人被人架空,曾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的唐玄宗也自以為是神,掌控者一切,可誰知到了宮外卻那麼落魄,才知道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天天號稱忠心的人,隔斷他與外界的聯繫,沒有人跟他說實話。

其實無論知與不知,也改變不了什麼,因為地位名聲也都是雙刃劍,地位使他們擁有權力,也遠離了人群,不接近人群,就不知道真相,你得到什麼,也相應會失去什麼,這便是帝王的悲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