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秦宓和諸葛亮相比,誰的答辯能力更強?

基辛勒德


諸葛亮的答辯能力更強

秦宓是和諸葛亮都是三國時蜀國的大臣。

秦宓官至大司農,此人確實善舌變,劉備和諸葛亮都十分欣賞他的才能。曾經力阻劉備東正,因此遭到牢獄之災,後因諸葛亮求情,得以釋放。後因巧答張溫,官拜大司農。

諸葛亮是劉備的丞相,可謂是三國裡最出彩的人物了。他有很多的才能,今天咱們就說說他的辯才。有名的隆中對,舌戰群儒,智激周瑜,柴桑口弔喪,罵死王朗。這些經典橋段每次都看得我熱死沸騰。

所以說綜上所述,還是諸葛亮的辯答能力強過於秦宓




一介書笙


諸葛亮是一位有雄辯天才的政治家,歷代政治人物中唯有我們的開國總/理可與之媲美;秦宓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天才辯士,宛如今日外/交/部那些妙語連珠仍新聞發言人。

前者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是政治智慧的化身,一曲秋風五丈原,長使英雄盡沾襟;《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秦宓"始慕肥遯之高,而無若愚之實。然專對有餘,文藻壯美,可謂一時之才士矣″,可謂一語中的,終於司農之任。

兩人在《三國演義》中都有精彩絕倫的表現。

諸葛亮隆中答對,為劉備集團定下戰略目標;舌戰群儒,建立孫劉聯盟,為天下三分奠基;罵死王朗,令敵人聞風膽寒。

秦宓最出彩的則是"難張溫逞天辯"(故事情節在拙文《慧哥拙口笨腮說文才口才和辯才》中有所描述),以其豐富的知識和雄辯的口才令對手摺服。

慧哥以為:二人都是難得的優秀人才,他們的智慧要遠非後世的紀曉嵐之輩所能比擬,但相比而言,秦宓則要稍遜諸葛一籌。

諸君以為如何?


寧陽慧哥說事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介紹一下兩位人物吧!

秦宓是三國蜀漢時期的謀臣,年輕時就非常有才華,最善長的便是舌辯。初仕益州牧劉璋,劉璋投降。劉備派簡雍出使,但簡雍十分傲慢無禮,於是就遭到了秦宓的怒斥。劉備稱帝后,提升秦宓為學士。孫權一直想偷襲取得荊州,殺了關羽,對此劉備非常憤怒想要討伐孫權,秦宓苦苦勸阻不要討伐,劉備對於秦宓的不從十分憤怒,想要將其斬首,眾人都為秦宓求情,才能暫時暫時被囚禁起來,後來諸葛亮向劉備求情解救秦宓,但劉備不理會諸葛亮的求情。後來蜀漢和解,東吳遣派張溫出使蜀國。在酒宴上,張溫認為秦宓是蜀國的學士但才能肯定不如他,而且秦宓已經喝醉,所以想要用自己的才華為難秦宓,不料卻被秦宓反駁的啞口無言,於是對秦宓表達了自己的敬佩。

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曆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介紹完兩人的生平事蹟,就應該瞭解到,兩人的學識都很出眾,秦宓能得到劉備提拔,也是足以證明。諸葛亮有出使江東舌戰群儒的名場面,讓後世傳頌,可見兩人在舌辯之處都是不相伯仲。





陌唯影視


根據史實記載來看,諸葛亮的答辯能力更強。

三國人物中,秦宓也是答辯能力很強的存在,他很有才學,可是一直避不出仕,這點和諸葛亮有點像,後來仕於益州牧劉璋麾下,後又降劉備。說到秦宓,不得不說著名的“秦宓論天”,他舌戰東吳來使張溫,把張溫說的啞口無言,可見舌辯能力非常強。

但是論答辯能力,諸葛亮要強於秦宓,著名的隆中對,為劉備釋疑獻策,草廬三分天下,鞭辟入裡;還有諸葛亮出使東吳,為聯盟孫權抗曹,舌戰群儒,駁得東吳名士一個個啞口無言,真可謂三寸之舌能抵百萬雄兵;再有陣前罵死王朗,針對王朗的謬論逐條駁斥,有理有據,義正言辭,王朗氣急攻心,墜馬而亡。

因此,諸葛亮答辯能力要強於秦宓,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不當,還望指出,一起討論。


緣影俠


如果是答辯能力的話。諸葛亮一定大勝於秦宓。

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的答辯能力事蹟。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能言善道的人,一共氣死了三個人,一個是被人稱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的東吳都督周瑜。

一個是曹魏國中,官居司徒的王朗。另一個是曹魏大司馬、大都督曹真。

秦宓,字子勑,蜀漢前期謀臣,善舌辯。早年歸劉璋,後降劉備。劉備伐吳前,秦宓說明此行無天時地利,將必敗無疑。劉備大怒,欲殺秦宓。諸葛亮及時求情,才使秦宓保住了性命,但還是被關進了大牢。劉備病逝後,秦宓才被放了出來,升為左中郎將、長水校尉。吳蜀同盟後,吳王孫權派張溫至成都任職。酒宴之上,秦宓與張溫舌戰,說得張溫無言以對。

從上面他們的個人事蹟中不難看出諸葛亮的答辯能力遠勝於秦宓。








小起點娛樂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搞清楚秦宓是誰?諸葛亮有是誰?他們在辯才方面,都有那些出色的表現或者成績。

先看秦宓:

秦宓,字子敕。三國蜀漢劉備的大臣,善舌辯。

秦宓早年仕於益州牧劉璋麾下,後降劉備。最出名的舌辯就是,吳蜀同盟後,孫權派張溫至成都回訪。酒宴之上,秦宓與張溫舌戰,說得張溫無言以對。

看秦宓如何巧答張溫

吳蜀聯盟後,東吳派張溫前來修好。張溫即將返回時,文武百官都前往為他餞行。眾人到齊後,惟獨秦宓未到,諸葛亮幾次派人催他,張溫問:"他是什麼人?"諸葛亮說:"益州的文人學者。"

秦宓到後,張溫問他:"您學習嗎?"秦宓說:"五尺高的孩子都學習,您又何必小看人!"張溫又問:"天有頭嗎?"秦宓說:"有頭。"張溫問:"頭在何方?"秦宓說:"在西方,《詩經》說'於是眷戀西望'。由此推論,頭在西方。"張溫問:"天有耳朵嗎?"秦宓說:"天高高在上卻能聽到地下聲音,《詩經》有言,'鶴鳴叫於水澤,聲聞於天'。如果上天無耳,用什麼來聽?"張溫問:"天有腳嗎?"秦宓說:"有,《詩經》說'上天的步履那麼艱難,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沒有腳,憑什麼行走?"張溫問:"天有姓嗎?"秦宓說:"有姓。"張溫問:"姓什麼?"秦宓說:"姓劉。"張溫問:"您怎麼知道?"秦宓回答說:"當今天子姓劉,因此而知道天姓劉。"張溫問:"太陽誕生在東方吧?"秦宓說:"雖然它誕生在東方,而最終歸宿在西方。"一問一答如山中迴音,應聲隨出,張溫對秦宓十分敬服。秦宓的文才口辯,大都如此。

秦宓因為巧答章溫,而一戰出名,後來管升至大司農。

再看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最出名的辯才我總結有三次:

一、諸葛亮舌戰江東群儒

劉備敗走夏口,而孫權之前又派魯肅到來觀察情況,並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諸葛亮便自薦到柴桑作說客,與魯肅結為朋友。到達柴桑後,孫權有意先為難諸葛亮,讓江東的文臣出題考校諸葛亮,誰知諸葛亮才思敏捷,口若懸河一番話說得東吳第一謀士張昭啞口無言。之後,東吳的謀士一個接一個地向諸葛亮發難,先後有七人之多,都被諸葛亮反駁得有口難辯。

孫權怕再問答下去丟吳國的臉,就急召諸葛亮裡面說話。諸葛亮見孫權用激將法問道:“如果認為不能抵擋,為何不停止軍事行動,向北方稱臣呢!”孫權卻反問諸葛亮,劉備又何解不投降。諸葛亮便提高劉備身價,說劉備有氣節,絕不投降,以向孫權顯示劉備的決心。孫權大怒,誓言不會向曹操投降,但卻有所擔心,劉備還有多少兵力戰鬥。諸葛亮最後才分析兩軍的情況,先說出自軍散兵歸還和關羽水軍有萬人,加上劉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萬人,再說出曹軍遠來疲弊,追劉備時,又用輕騎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百姓又是被逼服從曹操,不是心服;最後肯定地說曹操必定可打敗。孫權十分高興,後又受到魯肅、周瑜的遊說,決定聯劉抗曹,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三萬水軍,與曹操開戰。

二、諸葛亮陣前罵死王朗

原文:我原來以為,你作為漢朝大臣老元,必定有高明的見解,誰會預料竟然講出這等猥瑣的語言!我有一句忠告,各位耐心靜聽:當年桓、靈二帝的時代,漢室被篡替,宦官造成禍害;國家亂了時日兇惡,四方敵人騷擾。黃巾之亂之後,董卓等亂臣賊子一個接一個,劫持漢帝,殘暴地對待百姓生靈。只因為國家朝廷上,都是榆木腦袋瓜子在為官從政;官宦之間,都是沒有良心的傢伙享用國家俸祿。狼心狗肺的大小官員,遍及整個朝政;奉承拍馬的傢伙,一個個把持朝政。使得國家成廢墟,老百姓遭殃。我一直知道你的來歷:世代所居東海之濱,開始是從舉孝廉進入仕途。按照道理應該輔助君主和國家,安定漢室的天下興旺劉氏的基業;怎麼會聊到你居然反而幫助逆臣賊子,與他們一同謀取篡位!真的是罪惡深重,天地不容!現在,天底下的人們,個個想吃你的肉!今天,幸運的是老天不讓漢室絕亡,我大漢昭烈皇帝繼統西川。我今天奉漢嗣君(劉禪)的旨意,帶著大軍討伐亂臣賊子。你既然成為溜鬚拍馬的佞臣,就老老實實地當縮頭烏龜算了;居然敢在我大軍面前,狂妄地胡說什麼“天數”!你個白頭老兒!白鬍子的老賊!你今天就將死到臨頭了看你有什麼臉面去見我漢室二十四帝!你個老東西快退下!可以叫別的反臣上來和我決一死戰!

所罵可謂淋漓至盡,所以王朗聽了之後,居然氣血鬱積,大叫一聲,一跤跌死於馬下。

還有最出名的比如隆中對,在這裡就不敘說了。總之,比較還是諸葛亮的辯才要高於秦宓,諸葛亮做為蜀漢的丞相兼軍師,經歷過大小無數次戰陣,每一次都思維敏捷,巧舌如簧說的對手該敗下風,拱手稱臣。

這是我的理解,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我是@閒吃土豆看三國,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謝謝!


閒吃土豆看三國


如果是答辯能力的話。諸葛亮一定大勝於秦宓。

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的答辯能力事蹟。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能言善道的人,一共氣死了三個人,一個是被人稱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的東吳都督周瑜。

一個是曹魏國中,官居司徒的王朗。另一個是曹魏大司馬、大都督曹真。

秦宓,字子勑,蜀漢前期謀臣,善舌辯。早年歸劉璋,後降劉備。劉備伐吳前,秦宓說明此行無天時地利,將必敗無疑。劉備大怒,欲殺秦宓。諸葛亮及時求情,才使秦宓保住了性命,但還是被關進了大牢。劉備病逝後,秦宓才被放了出來,升為左中郎將、長水校尉。吳蜀同盟後,吳王孫權派張溫至成都任職。酒宴之上,秦宓與張溫舌戰,說得張溫無言以對。

從上面他們的個人事蹟中不難看出諸葛亮的答辯能力遠勝於秦宓。





f夢飛翔f


除了諸葛孔明,誰敢稱三國第一辯手,一個人大戰江東群臣,說的他們啞口無言,一句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罵死王朗,唇槍舌劍亦不過如此



今宵夢散


秦宓,字子敕,是四川德陽人。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有才華,眾人都十分欣賞他。州郡徵召他,想要任命他,但他總是稱自己有病而不能任職,因此一直拒絕。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2],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如果真說他們兩個誰厲害,就諸葛亮吧,秦宓曾經被劉備抓過。


遊戲達人小海


如果從三國整體看,諸葛亮從漢朝為中心,以大漢民族為出發點,說服力更強。用語有理有據而且華麗的文采說服了近十幾人。秦宓在與吳國來使張溫的有關天問的問題回答非常具有一定答辯能力。秦宓出場畫面較少,而諸葛亮在三國裡出現遊說的情節比較多如舌戰東吳群儒、陣前饒舌王朗(王司徒)等,因為整個三國演義諸葛亮從三十幾回出場到一百零幾回謝幕,出場戲份比較足。在廣大的人們心中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

但是前段時間諸葛丞相與王司徒的饒舌在網絡上突然爆火,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至今印象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