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習慣》:每天一個微小的行為,生成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亞歷山大帝國時,有一個人,發現了一張薄薄的羊皮紙上寫著點鐵成金石的秘密。

所謂“點鐵成金石”,是一塊小圓石,能把任何普通的金屬變成純金。這塊奇石在黑海邊可以找到,但是它的外觀跟海邊別的石頭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之處在於奇石摸起來是溫的,普通石頭摸起來是冰涼的。

《微習慣》:每天一個微小的行為,生成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於是,他變賣了財產,帶著簡單的行囊,來黑海邊找奇石。

為了避免重複撿到已經摸過的石頭,他每撿起一塊冰涼的石頭,就往海里扔,一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一年,二年,三年……十年過去了,他還是沒有找到那塊奇石。但他不氣餒,繼續撿石頭、扔石頭。

有一天早上,他撿起一塊石頭,一摸是溫的,仍然隨手扔到海里。因為他已經養成了往海里扔石頭的習慣。

這當然是一個寓言故事,但是故事後面的哲理卻值得我們思考。

哲學家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我們也意識到了習慣這麼重要,各種習慣培養的培訓班、書也賣得很紅火,這時候,又有誰沒有立過幾個flag呢?結果啪啪打臉的不在少數。

如何養成一個好習慣

“微習慣”策略被證明實是一個有效的策略,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你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完成它。微習慣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而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也因此成了極具優勢的習慣養成策略。

《微習慣》:每天一個微小的行為,生成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微習慣》這本書的作者斯蒂芬·蓋斯,跟我們一樣只是個普通人,並且他還是個天生的懶蟲,立下各種誓言,結果總是堅持不了多久。

從2012年末開始,斯蒂芬·蓋斯每天至少做1個俯臥撐,這成了他培養的第一個微習慣。兩年後,他擁有了夢想中的體格,寫的文章是過去的4倍,讀的書是過去的10倍,於是便有了這本書。

微習慣策略

微習慣策略就是強近自己每天實施1到4個“小得不可思議”的計劃好的行動。這些行動小到不會失敗,小到不會因為特殊情況就被輕易放棄。

這些行為具有雙重作用——激勵你繼續做下去;最終成為(微)習慣。

徹底改變行動8步曲

1、 選擇適合自己的微習慣和計劃

作者想要健身,從“1個俯臥撐”開始,我們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計劃:比如每天學5分鐘英語、每天閱讀2頁書、每天寫作50個字……這些微習慣都超級小,每天只需要少量的意志力和自律,我們就能輕鬆完成。

《微習慣》:每天一個微小的行為,生成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微習慣的目標是100%成功,而不是95%。

如果不滿足於每次培養一個,也可以同時制定多項微計劃,可以是健身、閱讀、寫作等等。

2、 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很多人都想要有健康的身體,但並不是所有人願意為了達到最理想的健康水平而辛苦付出。

想知道習慣是否值得我們付出努力,最佳方法是認清來源。

列好習慣後,問問自己為什麼想要實現它們,不斷問下去,直到形成循環和重複為止。

3、 明確習慣依據,納入日程

可以根據時間或行為方式,制定日程;

也可以是一些非具體習慣(就是有多個行動依據的習慣)。

4、 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

回報會激勵我們重複某種行為,能激勵我們繼續行富力城、幫我們恢復意志力,讓我們堅持良好的微習慣。

5、 記錄與追蹤完成情況

當想要做某件事時,立刻寫下來,然後隨著計劃進展檢查進度。

可以藉助數碼產品,比如智能手機裡的APP來記錄和追蹤完成情況,還可以設置具體完成的時間每日提醒等等。

6、 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我們設置更容易完成的目標,這樣能減輕意志力的損耗;總是超額完成,這樣能激發動力。

7、 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我們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在堅持目標上,而不是對任務量抱在太高的期待。

《微習慣》:每天一個微小的行為,生成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8、 留意習慣養成的標誌

代表行為已成為習慣的信號有:

沒有牴觸情緒;自己認同該行為,並且自信自己做到了;行動的時候不須考慮就可以開始;常態化……

總結: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當一滴水不斷重複滴在一塊石頭上,最終產生的力量卻是巨大的。好習慣同理,給我們帶來的改變也是驚人的。

《微習慣》不只是一個培養健康新習慣的策略,還是一本自控力指導手冊。我們可以把這些技巧用在任何想展開行動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