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起源於哪裡?有何依據?

富文九門


陳家溝陳王廷年輕的時候當兵從軍隨部隊換防很多地方,不知向何人學了套拳法,但並沒有說自己所創,但也沒有對外說跟誰學的。在這之後陳家有一兄弟來到山西省洪洞縣定居,傳練陳家拳名為“洪洞通背拳”,所傳拳譜和陳家溝陳王廷所傳拳譜一字不差。也就是說最起碼這代人之前不叫太極拳,否則山西省洪洞縣的這個拳法最少也是“太極通背拳” ,但是從風格上看和現在的太極拳根本就是兩碼事!有意思的是跑到山西省洪洞縣的這個陳家兄弟據說當年是個武林高手,爭鬥之中失手打死人才跑到山西省洪洞縣躲避的。既然是高手一定是陳家親傳,可就是為什麼沒有傳他本門法寶“太極拳”哪?(以上內容可以查看度娘,質疑部分只是本人觀點)


普通人7128


我是武林人物誌作者,平心,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問題,已經爭論了很多年。存現今的證據來看,因為陳家溝保留了家譜,所以太極拳起源於陳家溝比較合適。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太極拳的成名完全依賴於楊露禪宗師,但是從現今流傳的楊家太極與陳家太極的風格做下縱向比較,我們就會發現,風格差別很大,所以這種說法一直被質疑。

從一門的拳術的風格形成來看,並不是一人能夠完成的,楊露禪宗師以及他的兒子班候,建候,孫子少候,澄浦根據有力證據記載,三代人不同拳,而今天我們看到的楊家太極多為澄浦大師所改編的大架太極拳。從楊家三代不同拳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楊露禪宗師所學的太極拳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武學體系,或者,楊把之前的武學體系進行了改編,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武學體系。所以說,楊露禪從陳家溝學藝回來之後又經過了武當道士的傳授,是站不住腳跟的,如果經過武當道士的傳授的話,從楊家一代到三代的拳路不會差距這麼大。

當初楊露禪將太極拳在北京打出名聲,大家所知道的太極拳,也僅僅是指的楊露禪的拳術。這時候陳家的拳法還叫做綿拳。在楊之前,並沒有出現有關太極拳的記載,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太極拳是由楊露禪所創。那為什麼後來會出現陳,吳,武等門派的太極拳呢!因為太極這個名稱太響亮了,多少與楊沾上關係的都把自己的拳術稱為太極拳了!


武林人物誌


中國自古就有“柔弱勝剛強”的老子哲學,這一哲學體現在武術上就是“以短乘長”“以弱勝強”。“以短乘長”主要體現在劍術上,“以弱勝強”主要體現在拳術上。劍術雖然多數失傳了,但文史資料上還是依稀可見的,但拳術卻不見記載。

不記載不表示沒有,可能是拳術不如劍術更實用,所以劍術有更多的光環。但元朝禁民間執兵器後,劍術逐漸失傳,但拳術大興,張三丰就是拳術集大成者。

劍因為不耐磕碰,又比較短,所以使用時注重四兩撥千斤,注重身法,以巧取勝,以小力勝大力。劍被禁止後,劍術的理念傳移到拳術上,促進了拳術發展。張三丰就是在此背景下創造了十三式。十三式是太極拳的母拳,最初在武當山流傳。

據說張三丰最初是學少林拳的,後來悟出了內家拳,創造出十三式這個新拳種。當然,我們應該相信,智慧的中國人民早就將老子道家哲學運用到拳術中了,只是沒有流傳下來罷了。道是統領一切的,武術上不能“證道”,誰還信道呢?就如同武術不能“證禪”,誰還信禪呢?

明末,天下大亂,眾多道士下山傳拳。

明末清初,山西介休綿山有道士傳拳,從綿山傳出的十三式被稱為“綿拳”。河南博愛太極宮有道士傳拳,從太極宮傳出的十三式被稱為“太極養生功”。

綿拳後來又發展出三支。一支是洪洞通背拳,一支為澤州小王莊太極拳,另一支在北京白雲觀綿拳。河南博愛太極拳則主要在當地流傳,後發展出趙堡、楊式、陳式、吳式、武式、孫式、李派等各家太極拳。其中陳式太極拳與少林拳的關係最大,因為陳家溝距少林寺距離不遠,陳家溝最早是練少林拳的,後來陳王庭最早習練太極養生功。

太極拳當然是能實戰的,但因為太極拳實戰的難度太大,有“太極十年不出門”之說,所以能學會的也是寥寥無幾,“代不數人”,每代只幾個人而已。尤其是現代,打架是要坐牢的,而且大家都很忙,沒工夫靜下心來練太極拳,所以太極拳逐漸衰退。現在只保留了其中的養身拳架和兼具競技意義的推手。這些東西雖然離實戰有距離,但依然讓我們看到了古代太極拳實戰中的精妙部分。但太極拳不會消亡,因為她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不滅,太極不滅。我相信,當中國富強了,大家有了空閒,太極拳這種能不傷人的神奇拳術會重新興起。


l大夢先覺l


有一點是很明確的,太極拳絕不是明末創造出來的。後人曾考證出唐朝時就有“巴子拳"、"三七式"等,更有人考證出太極的說法出於葛洪。在民國時期,太極有南、北之流派,更有宋遠橋的後人落於京師,當時京師一些名家前去試手,均落敗。在今天的寧夏一座道觀裡還有三七式在流傳,在道家北派還有龍形太極,在天津還有猶龍太極在流傳(出自武當山),在遼寧閭山還有三峰太極流傳。這充分說明太極拳肯定早於明。但現行傳世的這幾大流派,不管傳人承不承認都與陳家有關聯。總之要想搞清太極拳之起源,那是武術史學家的事情(很可能成為一段公案),我輩只要知道太極拳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國粹,習之有益健康,陶冶情操;傳之功德無量,造福眾生就好了。


遠大187816845


前言:每個事物都有它時代化的概念、時代的侷限性。貧瘠的土地長不出豐腴的莊稼。


在中國古代冷兵器時代,無可爭議的是,武術起源於戰爭,歷代名將們為了提升軍隊的戰鬥力,都在研究團體作戰和單兵應戰的技術,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在抗倭練兵實戰中整理了一套兵書《紀效新書》,其中戚繼光彙集百家拳術之長,創編了三十二式的戚家拳,即《拳經三十二勢》,在其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太極拳(當時還不叫太極拳)中的動作名稱,如:懶插衣、金雞獨立、探馬勢、單鞭、七星拳、倒騎龍、擒拿、伏虎、指襠、獸頭勢、雀地龍、跨虎、拗鸞肘、當頭炮、順鸞肘等等。不難看出,陳氏太極拳從戚家拳中也吸取了不少精華。這對太極拳的起源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從這方面來講,中國傳統武術,包括太極拳是具有非常強的實戰價值。

另外,中國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為了吃飽飯,產生了以武謀生的職業,我們所熟悉的武狀元、鏢師、護院等等,試想,如果這些人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和高超的武藝,想必也都活不過第一集。包括土匪山賊,如果沒有看家本領,想必活不過第一集。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代又一代武術家們,以自身深厚的武術素養,兼容幷包吸收各家所長,並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理論基礎,不斷髮展,形成了不同的武術流派,各有特點,並在,時代社會的大煉爐中,一些適應時代需求的特點被社會認可,並反過來促進了自身的發展。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吃的飽,穿的暖,更多的是對健康和精神追求,因此,太極拳中修身養性的價值被人們認可,並開始對太極拳有了新的定義,這也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所以與其爭論太極拳有麼有實戰價值,能不能打,不如去挖掘其對人們有益的現代價值。不用擔心它的實戰性會不會失傳,丟失了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曉松奇談有期節目說了個事例,在英國戰火紛飛的年代,很多人以打馬蹄鐵為生,這很好理解,而如今英國照樣有很多人痴迷於馬蹄上的技藝,技藝甚至比以前更精湛,這就是“痴”,好這口,我們造物主,創造了很多嗜好的人,每個人都能在大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者說造物主已經為你安排好了最優的位置,這當然需要我們去尋找。每個人,每個事物都有最好的安排,如果一件事物逐漸消逝,說明它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了。


這就“道”,什麼是道?道就是我讓往東,你決不可能往西,即使你狠“直”,最終也會讓這個過程融入其他元素,不知不覺中把你掰彎,繼續往“道”既定的方向走。這就像迷宮一樣,通往出口的路只有一條,其他都會讓你回到原點。


遇見太極


靜坐而生動,是靜極生動的舉止。


棗園貧俠


起源於王佔軍他們家


懷豐風


河南溫縣陳家溝


太極小課堂


按我回答問題的習慣,先奔結果,再說細節!太極拳並非是一時一人於一地所創。因此,任何把太極拳的出現全全附會於個人功績的行為就是耍流氓!

歷史是誰的專業?

當然是歷史學家的專業。武術門派自己“演繹”過的文化源流基本都是扯淡!當然都演繹過,所以都是扯淡!

年代遠了就演繹神仙皇帝:

京劇演員愛說他們的祖師爺是唐明皇;廚子愛說伊尹;木匠愛提魯班……你明白了嘛?

年代稍微近有可能露餡兒就演繹自家祖宗and豐功偉績!再近一些有據可查的,實在沒辦法演繹的,就編造武藝的精湛程度。什麼誰誰誰大戰三天三夜。(不吃飯不拉屎嘛?)所有的門派祖師,只要是死了的,基本或多或少都有演繹,而且故事特別簡陋,你信了你就入了“陣”了!你宣傳了,你就犯了病了,你拿來用了,你骯髒的目的就達到了。就是如此!武術歷史比民科的嚴謹性都差遠了,所以歷史學家的事情,別交給武術人。記得要尊重專業!

“國產”文化喜歡和歷史開玩笑。並且喜歡技術血統論(雖然技術和血統毛線關係都沒有,梵高他爸也未見得比梵高牛B)。由於有人認,商業價值高了就有人搶,所以“傳承”在推廣中有著很好的“廣告效應”,因此誰家能自證是源流,誰家能給人更正宗的感覺。誰家正宗,誰家在宣傳上就更佔便宜。很多傳承中就出現了“歷史”與“故事”混搭的事情。相比專業歷史學家研究歷史的學科嚴謹,這些混搭就顯得山寨得多了。

太極拳幾大板塊幾乎都是借來的。導引術是古代養生操,技擊術是古代軍體拳,陰陽是古代哲學理論,吐納術是原始氣功,運動強度屬性定義為“有氧與無氧”之間,但古代並沒有這樣的運動屬性觀念,所以就叫“經絡運動”。然後你能組合起來就是太極拳了!幾千年的零配件,版權肯定是過期了,所以誰拿來都是合法的!你要是說這些“舊有元素”都是你自己家造的,那麼你就和偷井蓋兒的賊沒區別!

門派可以立新,拳法可以進步,但老物件的元素該是誰的就是誰的。太極拳並非一人一時在一地所創。這是事實!至於“太極拳”這個稱謂的出現嘛,其實是從文人那裡叫起來的。因為文人覺得高雅,如同舞動的詩篇。

“太極拳一名長拳,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一氣呵成……”你以為我在作詩?非也非也!這句話是拳譜裡面的,對於技術毫無指導意義的“裝修類別的句子”,為什麼會進入拳普呢?你猜!

以前武術張三家的叫張氏,李四家的叫李氏,如同民營小企業。相互借鑑,相互監督,相互競爭。(雖然禁武,但是練武的個體還是有積極性的)後來好了,什麼都要“官宣”才有效。太極拳的“氏”也改成“式”了,你再好也是集體的,大鍋飯經濟!大發展大繁榮就別指望了。流於小眾者還能保有真實的武藝已經是不易了。至於官方協會,呵呵!你看看攝影家協會和書法家協會你就明白了。

以上就是赤裸裸的起源!

我是京朝派楊門太極拳創始人楊諾賓

願與您一道:

接觸傳統,感受文化!




楊諾賓


太極拳起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要說證據這天下各式太極拳無不是直接或間接的傳承與陳式太極拳,國家有關部門經過多年考證也證明太極拳起源於陳家溝,為陳氏九世祖陳王廷所創,但世上總有一些攀仙附道之人為了湖弄世人說什麼太極拳發明於張三丰之類的夢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