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實施質量強縣戰略,力促全縣高質量發展——2019年民樂縣質量強縣工作綜述

2019年,民樂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全省質量工作部署要求,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和“六穩”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推進高質量監管,助力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認真落實“守住底線、營造環境、規範競爭、提升質量、促進發展”的工作思路,紮實做好了新形勢下的質量工作。

抓效能提升,質量強縣建設深入推進

民樂縣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質量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對質量提升工作把方向、管大局的主導作用,將質量強縣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質量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召開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建設質量強縣等工作會議,定期研究部署質量工作。研究下發《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民樂縣建設質量強縣實施方案》《民樂縣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實施方案》等指導性文件,全力推進全縣質量發展工作。制定出臺《民樂縣支持工業企業發展的十八條意見》、《民樂縣商標品牌發展戰略實施意見》、《民樂縣推動商貿流通業加快發展的十二條意見》等一系列產業、環境、科技、財政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措施,2018年度配套落實各項扶持資金1200萬元。實施品牌戰略,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全面提升, 2019年申請商標167件,註冊143件,有效商標總量達678件,其中馬德里國際註冊商標4件;申請專利245件,授權139件,其中發明專利8件;甘肅本草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民樂縣奧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甘肅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截至目前,我縣擁有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3戶,甘肅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4戶。

抓項目投資,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

把項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大支撐,突出續建項目抓進度、新建項目抓開工、儲備項目抓前期、招商項目抓落地,以項目拉動投資、補齊短板,為經濟轉型升級打基礎、增後勁。堅持精力向項目投入、重心向項目集中、要素向項目集聚,認真落實縣級領導包抓項目工作機制和“三個清單”制度,從立項審批、徵地拆遷、籌資融資等關鍵環節入手,強化項目聯繫幫扶和督查調度,及時協調解決存在問題和困難,不斷加快項目建設,年初落實的104項重點項目開工97項,開工率93.26%(其中:年度計劃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6項,5000萬元-1億元項目23項,500萬元-5000萬元項目65項,全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4億元以上)。張掖海升現代智能溫室工業化栽培生態示範項目,就是民樂縣政府與海升集團戰略合作的重點項目,是雙方多次溝通達成共識打造“戈壁農業”起到示範引領的項目。政府積極幫助協調銀行、稅務、擔保公司為張掖海升落實貸款、稅收減免、擔保的各項工作,使得項目順利實施推進。同時為進一步扶持推動項目實施,落實項目補助資金5000萬元,並積極協助銀行爭取中央和省上的項目補貼資金。其中一期工程現代智能溫室工業化生態示範項目,佔地面積466畝,總投資4.8億元。項目於2017年12月開工建設, 2019年底全部建成,目前已完成投資4.2億元,公司產品彩椒和串番茄不斷地銷往全國東部沿海及華南、東北地區中高端市場。該項目落戶民樂縣,不僅助推園區提檔升級,而且對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良好的示範作用。

抓改革創新,質量監管工作融合發展

通過機構改革,加快構建優勢互補、分工協作、溝通順暢、齊抓共管的“大質量”工作格局。將質量工作融入市場監管的各個業務領域,密切與執法稽查、信用監管、質量監管、新聞宣傳等業務的聯動配合,強化問題會商、橫向協同,實現工作銜接和有機融合,由傳統的分段式、分領域專業管理向綜合性、全鏈條管理轉變,把機構改革的成效更好地體現在推動質量發展的合力上來;依託市場監管部門對市場主體全過程、全生命週期監管的優勢,強化質量管理的疊加效應,進一步完善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健全質量信息披露機制,實施質量“黑名單”制度,讓優質產品暢行無阻,讓劣質產品寸步難行;加強產品質量合格率、製造業質量競爭力、公眾服務質量滿意度等質量指標的研究和應用,形成具有高時效性、高含金量的質量分析報告,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第一手信息。

抓制度措施,注重質量工作整體推進

民樂縣把質量安全管理和質量基礎建設放在質量發展全局中一體推進,形成齊頭並進的發展態勢。一方面,質量安全管理兜底託底。質量發展從過去單純的“正向激勵”向“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並重轉變,督促企業加強質量安全管控,形成推動質量發展的倒逼機制。加強質量安全信息歸集分析,堅持問題導向,深挖內在根源,找出質量短板,完善制度措施,從根本上消除質量安全隱患。另一方面,質量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加強質量技術服務的供給,進一步整合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技術資源,打造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企業需求和問題為導向,提供組合式、打包式服務,不斷提升服務效能。

抓基礎保障,在能力提升上下功夫

2019年開展各類質量培訓4場次,參加培訓人員100人(次)。充分發揮好專家作用、智囊作用和紐帶作用,為質量提升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轄區內甘肅錦世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外聘15位專家、教授、高工長期擔任技術顧問,進一步提高了企業技術中心各方面綜合能力,為做好產品開發研究,技術項目改進,推動公司科技創新發展和技術轉移,打下堅實後盾。公司高度重視企業技術質量創新的建設,科技活動經費投入均達到企業年銷售收入的5%左右。企業技術中心通過了省級認定,並與中南大學冶金工程學院,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院建立聯合實驗室,致力於鉻化合物清潔化生產技術和鉻化合物深加工技術研究開發,以開發新工藝、新產品為目標,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循環經濟示範企業、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甘肅省非公經濟先進集體、省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示範企業、清潔生產示範企業。公司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認定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質量標杆企業和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圍繞無鈣焙燒鉻鹽清潔化生產技術擁有62項發明專利軟件包,是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甘肅省知識產權示範企業,甘肅省推行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公司及下屬部門年銷售額近10億元。

抓責任落實,健全質量安全風險防範的長效機制

明確職責和分工,為風險防範提供堅強的組織領導保障。把質量風險責任落實到企業,指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和質量風險把關、防控能力,研究改進管理方法和生產工藝,最大限度消除質量風險因素;結合實際加強企業質量檔案庫建設,夯實風險管理基礎條件和技術支撐,不斷推動風險防範工作走上常態化、科學化、制度化軌道,形成了質量安全防範長效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