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裡幾首詩,道出御前侍衛的柔情,訴說著容若心中的愁思

本欲起身離紅塵,奈何影子落人間"這是他的惆悵;"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這是他的悲思;"西風一夜剪芭蕉,滿眼芳菲總寂寥"這是他的孤寂……

他出身高貴,是上三旗之一的正黃旗;他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年紀輕輕就考中進士;他可悲可嘆,而立之年就告別人世,他就是納蘭容若。

《納蘭詞》裡幾首詩,道出御前侍衛的柔情,訴說著容若心中的愁思

一本《納蘭詞》說不盡他的柔情,幾首詩詞也概括不了他的風流,他是御前侍衛本該豪氣沖天,卻做了詩人傾訴著離愁傷感。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故鄉安置不了肉身,從此有了漂泊,有了遠方。異鄉安置不了靈魂,從此有了歸鄉,有了故鄉"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雲南平定,康熙帝出關東巡,祭告奉天祖陵,作為御前一等侍衛的他隨從左右。一路苦寒交加,使得容若心中的思鄉之情驟然增加。

《納蘭詞》裡幾首詩,道出御前侍衛的柔情,訴說著容若心中的愁思

奉旨跟隨的他無可奈何的離開家鄉,來到這個風雪交加的關外,狂風的呼嘯讓所有人都夜不能寐。此時心中湧現出的是家鄉的種種美好,他是那麼寧靜,溫暖又美麗。

我們總是在離開家鄉之後才能意識到家鄉的美,在此之前我們總是嚮往外面的世界,嫌棄家鄉的渺小,渴望外面的精彩,卻總不知道走遍千山萬水都不如家鄉半分。

《納蘭詞》裡幾首詩,道出御前侍衛的柔情,訴說著容若心中的愁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想讓一個人明白故鄉的珍貴,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遠離家鄉。

紅燈綠酒的都市讓人懷念家鄉的寧靜,燈火通明讓人渴望漫天的繁星,爾虞我詐讓人渴望家鄉的質樸,鶯歌燕舞讓人思念家鄉的那位單純的姑娘。

一提起家鄉,人們總是想起心中最乾淨的角落。忙碌時無暇顧及它,但一個人孤單寂寞時,總會一遍遍的擦拭,不想讓它蒙上一絲灰塵。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正是轆轤金井,滿是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這是正值風流少年時的納蘭容若對錶妹的一見鍾情;"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缸。憶生來,小膽怯空房。"這是他在愛妻去世後的悲傷寂寥。

《納蘭詞》裡幾首詩,道出御前侍衛的柔情,訴說著容若心中的愁思

人世間最可悲的莫過於愛而不得,多情敏感的納蘭容若偏偏經歷了多次的愛而不得,他不拘於世俗想要找一個長相廝守之人,但命運似乎就是喜歡捉弄他,讓他從始至終都沒有實現。

黃泉深處有一種花名曰:曼陀羅,這種植物有葉時無花有花時無葉,花與葉生生世世不得相見。用來形容那些愛而不得再合適不過了,可不免有了些許悽苦。

從古至今多少痴男怨女因為有緣無分而被迫分離,他們不得不祈求下一世,可誰又能預料到下一世的命運如何呢。

湘靈等了白居易半輩子,也沒能如願以償的在一起,最後心灰意冷的她還是出了家。陸游與唐婉到是情投意合,卻也始終抵不過世俗,除了嘆息也就只有一首《釵頭鳳》。才女李清照到是和趙明誠修成了正果,但卻沒能躲過國破家亡。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浮生若夢,別多會少,不如莫遇。"這是納蘭容若在失去摯愛之後的感慨。兜兜轉轉,受盡悲苦,若是在一起還好,若是沒在一起豈不讓人徒增遺憾,所以有此感想也理所應當。

《納蘭詞》裡幾首詩,道出御前侍衛的柔情,訴說著容若心中的愁思

此時的容若心想,哪怕唐明宗最後負了楊玉環,最起碼他們還有華清宮裡山盟海誓,而自己卻連一個誓言都沒來得及與自己心愛的姑娘說。

多好啊,人生若只如初見,就沒有最後愛而不得的苦,沒有有緣無分的相處,就沒有不得在一起的傷。

人生若真的如初見一般,你我之間僅僅保留最初的那件美好,那該有多好。茫茫人海,你跨越層層障礙,忽略身邊各種美景,不管山水路遠,最終走到我的面前,我們就這樣保持著這樣的關係,不悲不喜。

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夢裡那個長髮飄飄的姑娘就在眼前,又有誰會害怕最後的結果而視而不見呢,何況我們又總是懷抱美好去接近所愛之人。

到底被傷的多深才會有這樣的感慨,唯願以後的一切都不復存在,以為是自己先失了初心,誰料想變卻的是故人。我想寫下一首《相見歡》,誰料想結局卻是淚滿裳,不必細細思量,過往自是令人難忘。

《納蘭詞》裡幾首詩,道出御前侍衛的柔情,訴說著容若心中的愁思

一本《納蘭詞》道出了容若所有的孤寂與柔情,也許你我本就無緣,一眼萬年不過是年少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