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做事先做人”,誰能告訴我究竟怎麼做人?

我們中國歷史悠久,積累起來的格言警句非常多,隨便拎出一句來,咋看起來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加上現如今信息技術發達,我們接收到了道理就更是成倍的增加。今兒個就說一個身在職場,或者將步入職場的人,都聽過的一句話:

做事先做人


都說“做事先做人”,誰能告訴我究竟怎麼做人?

做事先做人

但是,他有沒有告訴你這人該怎麼做呀?沒有!他有沒有告訴你為什麼要先做人呀?沒有!只講大道理不說細方法的都是耍流氓,於是各種職場厚黑學、腹黑術便應運而生。其實職場,本質上就是大家合作完成目標的場所,並沒有一些人臆想的那麼恐怖。

今天,磚家就給你講講為什麼要先做人,該怎麼做。

為什麼做事之前先得做人呢?這是由職場的生態環境、社會的現實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先來說說職場的生態環境,只要你留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職場上都有這麼一個現象:

“一個能琢磨人的大聰明人當領導,二三個能幹事的小聰明人當副手,領著一群勤快的笨蛋。”

面對一級一級能琢磨人的領導,作為職場中人,當然得學會做人。

接著說說社會的現實環境,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便浸透在了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職場就是更是如此,比如單位領導就是單位的家長,地方官就是父母官等等,就是這一思想的生動體現。

所以,職場也就變成了一個“家庭”,人情的線牽連著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所以在裡頭人得學會做人,正如在家裡總有長輩會教你怎麼做人一樣。


都說“做事先做人”,誰能告訴我究竟怎麼做人?

原來如此

明白了為什麼要學會做人,那麼接下來就是該怎麼做人了?

這些年來,關於職場的雞湯、教科書、“哲學”等等,不計其數,當然就連磚家的這篇文章也可以算進去。

看得人是眼花繚亂,這些雞湯有沒有用?實事求是講也還是有用的。

這麼教你怎麼做人的職場教科書、職場哲學有沒有用?同樣也還是有用的。

但是看多了就容易眼花,就容易忘。磚家認為在職場上要學會做人,就是要緊緊抓住一條主線:邊界感。

邊界感,就是要明確自己的身份,在自己現在的這個位置上,該說什麼話,該做什麼事。

邊界感,就是要看到別人的邊界在哪裡,從而不會越界;就是要看到自己的邊界在哪裡,從而不被人欺負。

身在職場,沒有邊界感的人容易討人嫌,容易被認為是“沒大沒小”,也容易被人欺負,影響發展。

這樣的邊界感,就是我們在職場如何做人的指針。

當然,不可否認身在職場,情況很多,絕非一句話一篇文章就能說明白的,本磚家此文權當是拋磚引玉。歡迎點擊關注、諮詢 助力我們更好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