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細節!一起看看第七屆中國農民歌會上發生了啥!

更多細節!一起看看第七屆中國農民歌會上發生了啥!

更多細節!一起看看第七屆中國農民歌會上發生了啥!

載歌載舞農歌會,歡天喜地豐收節。在全國上下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熱烈慶祝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滁州分會場、第七屆中國農民歌會在“大包乾”發源地滁州唱響。本屆農歌會以“希望的田野——頌改革、慶豐收、興鄉村”為主題,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突出豐收元素、注重群眾參與、推進改革發展,整個活動主題鮮明、形式活潑、內容豐富,處處充滿農民豐收、鄉村振興的時代氣息,體現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抒發人民群眾共享繁華盛世的喜悅之情。

突出豐收元素

齊唱鄉村振興歌

今年,滁州被確定為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六個分會場之一,第七屆中國農民歌會作為“豐收節”的主要活動之一,突出豐收元素,展現出豐收帶給農村的繁榮、農民的喜悅。

9月23日上午,中國農民歌會廣場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主題演出的舞臺設計獨具匠心,由琅琊山和醉翁亭組成的體現滁州元素的舞臺背景格外引人關注。同時,玉米、南瓜、花生等農作物布在舞臺四周,營造了五穀豐登、瓜果飄香的濃厚氛圍。整臺演出由總片頭、開場舞和禮讚改革、慶祝豐收、振興鄉村三個篇章組成,在喜慶熱鬧的歌曲聯唱《東西南北慶豐收》中拉開序幕。由國家一級演員李丹陽演唱的專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創作的歌曲《豐收中國》首次亮相,為豐收禮讚,贏得觀眾的熱烈掌聲。歌曲《我相信》表達的是農民從小城市回到鄉村發展,相信農業發展有前景。一曲完畢,演唱者農民歌手付鷹說:“今天我們迎來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豐收是農民最喜悅的時刻,他們辛苦流下的汗水得到了回報,這種歡欣鼓舞的心情,一定要通過歌舞表達出來。 ”而其間穿插播放小崗分會場的節目《我們的祖國歌甜花香》時,讓人感受到正處在豐收喜悅之中的小崗人那種喜悅與自豪。 “小崗村作為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在‘大包乾’40年後,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小崗又迎來了大豐收,豐收節演出送到村裡,作為小崗人我們倍感自豪。 ”小崗村種糧大戶程夕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本屆農歌會採取“1+X”模式,即一場主題演出和若干系列活動組成。除了主題演出,其他諸如農村現代戲展演、“希望的田野”大合唱、中國農村改革40週年攝影展、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書畫展、滁州農村改革40週年成就展、滁州花博園燈光秀等活動中,都能聞到濃濃的“豐收味”。

注重群眾參與

共享盛世幸福果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盛世歡歌也應由人民群眾共唱共享。本屆農歌會增加了群眾參與的環節和活動內容,體現了為億萬農民群眾打造的“國”字號文化品牌的魅力。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歌不同。本屆主題演出的一大特點就是增加主持人和觀眾的互動性。周濤、張光北、李洪濤、餘聲4位主持人帶領四大觀眾方陣分別演唱了《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大中國》《愛我中華》,四個方陣士氣高昂,不分上下,最後所有方陣團隊一起高唱《歌唱祖國》,全場氣氛熱烈高漲。在歌曲互動PK《搶豐收》中,農民歌手鍾麗燕、付鷹、吳非華、張羽、楊曉和3位觀眾一起參與猜歌比賽,不僅讓觀眾和演員體驗豐收的喜悅,也充分展示了滁州豐富的農產品資源。

本屆主題演出還專門邀請了“大包乾”帶頭人、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優秀共產黨員、扶貧專幹、大學生村官等代表,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國美麗鄉村的代表們前來觀看。“能被邀請參加農歌會我感到很高興也很激動,我們還坐在第一排,這充分說明了各級黨委政府對好人的高度重視。”安徽好人方懷成告訴記者,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他本人也是農民出身,如今農民越來越富了、農村越來越美了,人們需要更多的精神文化產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

本屆農歌會從9月9日開始進行安徽省農村現代戲展演,大型黃梅戲《一個都不能少》、青春廬劇《美麗村官》、徽劇《禮莫往來》等在滁州大劇院輪番登臺,讓觀眾過足了戲癮。“希望的田野”大合唱比賽,來自全市政法、教育、衛生、老幹部、交通、供電、通信、高校、金融等系統的12支合唱隊近600人參加演出,1000餘名觀眾前來觀看,《走向復興》《我和我的祖國》《愛我中華》《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唱出了各行各業的愛國情懷。《火火的錢杆子敲起來》《讓祖國更美麗》《奶奶的蒲扇》……在廣場舞匯演中,該市8個縣(市、區)的16支代表隊載歌載舞,為觀眾送去了節日的祝福,帶來了歡樂。在滁州體育館和南譙區腰鋪鎮姑塘村體育館舉行的全國美麗鄉村籃球賽為期7天,共有來自全國的16支農民籃球代表隊參與角逐,鳳陽縣小崗村籃球隊代表安徽參賽。從9月21日開始,滁州花博園每天晚上花香燈美,絢麗迷人,滁州首屆大型遊園燈會吸引了大批遊客和市民前往觀看,燈會一直持續到10月15日。

推進改革發展

同心繪就小康景

9月23日下午,農村改革40週年攝影展、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書畫展、滁州農村改革40年成就展“三展”同時在滁州開展,共展出攝影佳作150餘幅、書畫精品100餘幅、成就展示圖片100餘幅,作品聚焦安徽暨滁州創新發展、改革先行、脫貧攻堅、民生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充分展示了安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改革創新、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攝影書畫展和農村改革成就展展期分別到11月6日和10日。 “滁州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同全國各地一樣,走過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改革路,抒寫了一部激情澎湃的改革史。用‘三展’的形式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重溫40年的改革歷程,見證40年的改革成就,更加堅定了我們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滁州市委書記張祥安致辭時說。此外,本屆農歌會還舉辦了滁州40年發展變化宣傳畫冊和“我的40年”徵文、報告文學《小崗四十年》首發式以及“大包乾”帶頭人見證者口述歷史座談會等活動。

以歌為媒,經貿唱戲。滁州市還藉助本屆農歌會開展旅遊推介、投資環境推介暨重點項目集中籤約活動,進一步宣傳安徽、宣傳滁州,推進改革發展。 “滁州是‘一本厚重的書’‘一幅多彩的畫’‘一座通達的橋’‘一曲奮進的歌’……”在滁州旅遊推介會上,滁州市市長許繼偉從歷史文化、自然資源、區位優勢、經濟發展等多角度推介滁州,讓全國各地的嘉賓更好地瞭解滁州、認知滁州、宣傳滁州,進而投資滁州、紮根滁州。該市先後謀劃了總投資達1500多億元的100多個旅遊項目,圍繞八大主題,精心編排了18條精品旅遊線路,發佈了大巴團、自駕遊和專列等滁州市旅遊獎勵政策,制定了新版《滁州旅遊交通圖+滁州旅遊景點示意圖》,改版升級了《滁非絕色》旅遊宣傳片,並組織來滁客商現場考察踩線。

在滁州市投資環境推介暨重點項目簽約儀式上,108個招商引資項目落戶滁州,總投資1072億元,簽約項目涉及家電電子、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旅遊康養、文化創意等多個行業,用累累碩果為本屆農歌會獻上了一份厚禮。惠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杭井強、達亮電子(滁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智生暢談了來滁發展的切身感受,對滁州良好的投資環境給予了高度讚賞。“受益於國家一系列惠農惠商政策,不僅我們的農民豐收了,我們的家電企業也豐收了,前三季度的市場數據顯示,隨著家電產品智能化升級帶來的消費紅利,智能家電產品的市場銷售業績同比均實現了快速提升。金秋歲月,碩果累累。我們更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科技創新推動行業發展,努力實現科技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雙豐收。”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安徽分院常務副院長張濤說。(記者 羅寶 張理想)

往期精彩

主辦單位| 安徽省政府新聞辦、省網信辦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安徽新媒體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