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時間已經溜到了2019年的尾巴,這一天,在上海浦東圖書館的學習讀書會上,陳尚君老師和姜鵬老師一起就《資治通鑑》及司馬光的相關問題和讀者展開了互動。

現場的討論進行得非常熱烈。話筒在人群中傳遞來傳遞去,讀者們求知若渴,兩位老師有問必答,妙語連珠,臺上臺下,其樂融融。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講座現場

就在這熱烈又祥和的氣氛中,話筒傳遞到了她的手裡。只聽她款款問道——

“你們做學問這麼多年,一直這麼清貧,沒有物質享受,沒有經濟利益,你們後悔嗎?”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原本熱烈的氣氛在一瞬間降至了冰點。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可憐的主持人嘴角微微抽動,眼角悄悄瞥向兩位老師端坐的方向。臺下的觀眾們也屏息等待著兩位老師的回應。情況有點尷尬。

老師們應該是遇到高手了。這群高手平時“大隱隱於市”,她們一般都燙著一頭小卷發,穿梭在大街小巷,談笑風生間讓你脊背發涼,脖頸變粗。她們對於眾生的寬、窘、達、困、戀、婚、房、車、孩兒、二孩兒等問題,都極其關心,

真情掩不住,大愛在人間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順便提醒各位打工仔和單身狗,春節快到了,高手們可能會成群結隊出現在你面前,讓你戰戰兢兢瑟瑟發抖……平時我們惹不起,躲得起。兩位老師顯然沒這麼幸運,今天,阿姨已經當眾亮劍,避無可避了。

姜果然還是老的辣,在人生路上已經走了六十多年的陳尚君老師率先單手接白刃:“

學習使我快樂,我已經快70歲了,比小姜還是多積累了幾年,所以和其他老師比,我還不是最窮的。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陳尚君老師說完,趕緊把話筒扔給了坐在一旁的姜鵬。誰知小姜也不是吃素的。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大家知道我是怎麼認識陳尚君老師的嗎?” 姜鵬清了清嗓子問道。他要逃避話題了,阿姨臉上一副不屑的樣子,觀眾席裡也出現了陣陣私語。沒想到,隨後是長達40分鐘的溫情回憶,硬生生地把想上廁所的聽眾拉回了坐席——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只見小姜把頭轉向老陳,問道:“陳老師,你還記得我第一次跟你說話是什麼時候嗎?”陳尚君老師心裡一驚,暗道:小子你不會把話筒扔回給我吧!

然鵝,並沒有。

“在我念書的時候,陳老師就是我的偶像啊!話說2006年的那個春天,我剛剛完成博士論文後不久,在書店閒逛的時候,恰好偶遇陳尚君老師。

那時候,陳老師的代表作《舊五代史新輯會證》剛出版不久,可謂技壓群雄,震驚海內,我當時就一窮學生,逛書店居然遇到了偶像,那個激動啊,如果在座的各位有追過星的,大約能明白。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當時我想,如果買一套《舊五代史新輯會證》,就可以請陳先生簽名,就有機會和偶像搭訕啊!一翻價格,這套書380元……那時候我一個月的生活補貼是271塊5毛。買一套,一個半月的飯錢沒了……正在猶豫,買還是不買,買,不買,買,不買……忽然瞥見陳先生正在往門外走,啊,再不買就沒機會搭訕了!一咬牙,一跺腳,買!搶在陳先生離開書店前要到了簽名。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買書籤名一時爽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錢包瞬間空蕩蕩

在復旦任教以後,最初的工資是3300元/月。其中1300塊交房租;1000塊寄回老家給媽媽;還剩下1000塊,買書餬口,勉強度日。可是時不時呢,就會有一些意外的情況。

關心我的七大姑八大姨很多:‘唉,姜鵬,你怎麼還不交女朋友啊?哎呀,阿姨知道,你這個小夥子就是太靦腆,這樣可不行啊!來來來,阿姨給你介紹一個,我和你講哦,這個姑娘我從小看著長大的......’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阿姨們的熱情總是令人無法拒絕。不相親還好,1000塊錢還能花花。一個月相兩次親,1000塊就沒有了!”

放眼當時的觀眾席,很多人都被這段深情的回憶打動了。然鵝,人們卻忽略了,小姜用一張感情牌掩蓋了一個不爭的事實:窮,說到底還是窮!只有提問的阿姨,在嘴角邊露出了一絲笑容:正所謂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那麼,你想不想知道,姜鵬老師到底有沒有後悔過呢?

可能對於別人來說,窮是苦澀的,但是對於熟讀《資治通鑑》,並且被人稱為“司馬光代言人”的姜鵬來說,窮,是一項光榮傳統,是司馬光的精神遺產。姜鵬只是把這個“窮”發揚光大了而已。以下這段對話,摘自《姜鵬辦公室語錄》:

姜鵬:聽過司馬光diǎn dì zàng qī的故事嗎?

姜鵬:diǎn啊,就是那個“典當”的“典”,因為司馬光實在太窮了,妻子死了都沒有錢下葬,所以只好“典di葬妻”。

小編:啊?為了葬老婆把弟弟典當了?這也太殘忍了吧?

姜鵬:……地,“土地”的“地”!

說起這個窮,是司馬光的光榮傳統了。

怎麼說呢?“典地葬妻”,就是說明司馬光的窮的一個最好例證。司馬光為官40載,還做過大宋朝的高管,但手頭僅有三頃薄田。他的妻子張氏去世的時候,家裡連辦葬禮的錢都拿不出來,只好典當了在洛陽的職田三頃,才理喪下葬。

事蹟遠不止這一樁。說北宋時洛陽城內流傳著一句諺語,叫“王家鑽天,司馬入地”,說的是司馬光在洛陽編《資治通鑑》的時候,因為沒錢蓋新房,在家中挖了間地下室當辦公室用。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一個叫王拱辰的高官,他當時也住在洛陽。他很會享受,擁有一套非常豪華的三層小樓。在古代,三層樓已經算得上是高樓了,所以有了“王家鑽天,司馬入地”的說法(這個王拱辰,原本是一個19歲就以第一名的好成績進士及第的大才子,還被仁宗皇帝賞識,賜名“拱辰”,可惜因為這句諺語,和道德楷模司馬光並列,一直為人所薄......慘也是真的慘)。

而且,司馬光“少點菜勤打包”是出了名的。什麼意思呢?傳說司馬光請朋友吃飯,菜只上一輪,即便你沒吃飽,也不會再加菜了。這樣的飯局還有個別名叫“真率會”,意思是朋友相處應該見真實,絕不搞奢侈、裝土豪的那一套;別人請司馬光吃飯,他就“飽食攜其餘,懷抱不可虛”,就是把吃不完的菜都打包帶回家,每次別人請他吃飯,他都不會空著手回家。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其實司馬光不是沒有錢。我們在喜馬拉雅的音頻節目《中國歷史大變局》裡講到宋代時,講得非常清楚,宋代官員們的俸祿是不低的。而且單說朝廷對司馬光的賞賜,數量就很可觀。如嘉祐八年三月,仁宗詔賜司馬光金錢百餘萬,珍寶絲綢無數;元豐七年十二月,神宗降詔獎諭司馬光,“賞與銀、絹、衣和馬”等等。哲宗即位後,垂簾的宣仁太后也沒少賞賜錢物。那麼司馬光到底為什麼這麼窮呢?

原來,史料中記載的幾次賞賜,他嫌錢多燙手,都給拒了。僅有的一次,英宗將仁宗價值百餘萬的遺物頒賜群臣,司馬光獲得近千緡。千緡是什麼概念呢?一緡錢約等於現在500元,千緡那就是50萬人民幣呀!這可真是宋朝版的“噓寒問暖,不如打筆鉅款”了。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可這筆鉅款,司馬光拿到手裡還沒有焐熱,馬上就把錢交給諫院作公使錢了。嘖嘖,這覺悟!有一句話說得好,我們活在這人間,只是一個能量轉移的通道罷了。司馬光把自己當作了一個“錢財”的通道,左手進右手出,把人間富貴看得非常通透。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你看,搞歷史的,窮都窮得這麼畫風清奇。在司馬光一千年誕辰的現在,我們也能驕傲地宣佈,司馬光先生的衣缽(窮)後繼有人!復旦的姜鵬老師,作為緊緊追隨在司馬光身後的男人,風餐露宿都只是小事一樁。窮,壓不垮我們,我們的精神是富足噠!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我們口號是:治史要學司馬光,心胸學問書裡放。要想歷史搞得好,家中兩件破棉襖。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搞歷史就得窮。同學們,讀史學史無“窮途”,姜鵬老師等著你們後來居上哦!

這一期的內容就到這裡,同志們,我們下期,再見!

一個搞歷史的,究竟可以窮到什麼地步?

各位,戳戳鏈接,支持一下“窮”途跋涉的歷史老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