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之外的騙局與誘惑,請與孩子一起擋

  (作者胡欣紅,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課之外的騙局與誘惑,請與孩子一起擋

  湖南女孩小雪用媽媽的手機看完網課視頻,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名叫“XX粉絲後援團”的QQ群,喜歡追星的小雪隨後加入群聊,發現群主正在組織“紅包返利”的“遊戲”。落入騙子的圈套後,小雪先後轉賬14次共計27700多元。無獨有偶,福建晉江一名女生不僅被騙光了壓歲錢,還刷走父親16萬多元。長沙市反電詐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最近,上網課的中小學生成了騙子的目標,不少中小學生掉進了“紅包返利”等騙局。

  受疫情影響,學生們只能在家上網課。為了便於上課,曾經視電子產品猛於虎的家長們,不得不將手機、平板交給孩子,讓他們看直播做作業。可是,手機給孩子打開了“學習之門”的同時,也開啟了蘊藏各種誘惑與風險的“騙局之門”。對於涉世未深、純真懵懂的孩子來說,詐騙就在眼前而往往不自知。

  針對中小學生的詐騙案件,手段都不算高明,稍微有點防騙常識就能夠識破。為什麼孩子們會上當?因為本性單純,因為缺乏防範意識。這也提醒了老師和家長,在線教育不能只有知識文化的輸出,防騙教育同樣不可缺位。

  在切實加強對孩子的防騙教育之時,我們也要注意另一個現實問題:沉迷。一些孩子雖然沒有被騙子騙走錢財,但是卻主動把父母手機、電腦賬戶裡的錢打賞給了男女主播們,有些一次就打賞幾萬、十幾萬元。近日,媒體還報道了一樁痛心事:江蘇宿遷11歲的男孩和小夥伴打賞主播、玩手遊,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幾乎花光了家裡40萬的賣房款。

  網遊、直播為什麼能吸引孩子花費鉅額現金?直播平臺靠打賞吸金,網絡遊戲平臺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用戶充值購買裝備、升級技能等。為了盈利,網遊和直播平臺會使出渾身解數“誘導”用戶,直播間裡“遊艇”“火箭”“跑車”應有盡有,但這些都是需要用真金白銀才能換取的虛擬禮物。網遊的排名競爭機制,直播時不斷彈出“1元贊主播”“一元親吻主播”,這些對成年人來說都很有誘惑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自然更容易沉迷其中,甚至做出大把大把“燒錢”的瘋狂舉動。

  在快捷支付迅速發展的當下,很多孩子的金錢觀念尚未成熟,資金安全意識更是缺乏。購買裝備、升級技能、打賞主播,這樣的主動“消費”不能算詐騙,但對孩子和家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是十分可怕的。雖然法律界定未成年人沒有獲得監護人追認的充值、打賞行為均是無效的,但退款事宜一般都要大費周折。如果因此而耽擱了學習,更是得不償失。

  隨著大規模在線教學的實施,更多孩子使用智能手機有了正當性,如果父母的監護引導不到位,孩子被騙、藉機玩遊戲、打賞主播的事情就會成倍增加。對家長而言,上網課絕不意味著手機甩給孩子就可以不聞不問了。堵不如疏。防止孩子被騙,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需要家長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不斷增強防範意識,提升自控能力。如果可以,請家長們拿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通過這樣的契機,不僅可以有效監督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導孩子正確對待互聯網,在紛繁的網絡世界裡保持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