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美股歷史性暴跌觸發熔斷

週一(9日)美股開盤出現暴跌,標普500指數一度跌7%,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股首次因暴跌熔斷。

9日開盤,道指跌3.37%,納指跌7.21%,標普500指數跌5.88%。盤初跌幅急速擴大,道指一度跌近8%狂洩超2000點,跌破24000點;納指一度跌超7%,盤中跌破8000點大關;標普500指數跌破2800點,跌幅7%觸發熔斷機制。

罕见!美股历史性暴跌触发熔断

3月9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截至當天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013.76點,收於23851.02點,跌幅為7.79%。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跌225.81點,收於2746.56點,跌幅為7.6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624.94點,收於7950.68點,跌幅為7.29%。

板塊方面,標普500指數十一大板塊全線下跌。其中,能源板塊、金融板塊和材料板塊分別以20.08%、10.91%和9.26%的跌幅領跌。

何謂熔斷機制?

所謂熔斷機制,就是當股市跌到一定幅度之後,市場自動停止交易一段時間,可能是幾分鐘,也可能是全天交易就此終止。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防範恐慌情緒進一步擴散,給市場帶來更大的衝擊。

目前,在美國交易時段和非美國交易時段,甚至於部分個股,美國都有熔斷機制。除了非美國交易時段的股指期貨有針對上漲幅度的熔斷外,美國交易時段只對跌幅有熔斷機制。

在美國交易時段,熔斷機制可以分為三級。

(1) 一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7%

(2) 二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13%

(3) 三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20%

9日,標普500指數下跌7%,觸發的就是第一層熔斷。

什麼原因導致美股暴跌?

分析認為,由於投資者進一步擔心疫情會破壞全球供應鏈並使經濟陷入衰退,美股上週經歷了過山車行情,週末沙特再次打響原油價格戰成為全球金融市場暴跌的導火索。美股開盤的大幅下跌或預示著未來可能會進一步動盪。

據外媒報道,週六(3月7日)沙特大幅降低售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國外的市場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創逾20年來最大,以吸引國外煉油廠購買沙特原油。

三菱日聯金融的經濟學家魯普基(Chris Rupkey)表示:“降低油價的計劃將使更多的現金流向人們的手中,能夠帶動消費者支出及為經濟帶來提振,但此舉似乎並未緩解股市對投資者的打擊。華爾街的困境可能會給經濟帶來負面衝擊。”

截至發稿時,道指今年已累計下跌逾14%,納指累計跌逾9%,標普500指數累計跌近13%。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首次跌破0.5%至0.456%,再創歷史新低;而3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破1%至0.870%。

金融市場暴跌的不只美股

沙特降低出口油價及大幅增產表態引發“石油價格戰”,結合因新冠疫情引發的需求擔憂等因素,9日國際油價主力合約開盤重挫超30%,跌破30美元關口,並引發全球主要風險資產大幅回調。

罕见!美股历史性暴跌触发熔断

原油期貨等盤中跌幅情況。

高盛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稱,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最低跌至每桶20美元,這將考驗一些產油商。“價格戰完全改變了石油和天然氣市場的前景,高盛將第二、第三季度的油價預測下調至每桶30美元。”

金聯創原油高級分析師奚佳蕊認為,在利空因素疊加作用下,油價還未下滑到底,最終很大可能會在25美元之內。

受此原油價格戰等影響,9日亞太股市悉數大跌。日經225指數收跌5.07%,韓國綜合指數收跌4.19%,港股恆生指數跌超4%。歐洲股市亦未能倖免,截至發稿時,英國富時100指數跌6.31%,法國CAC40指數跌6.49%,德國DAX指數跌6.59%。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指出,金融市場之所以如此風聲鶴唳,根本原因還在於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政策空間受限、前期市場估值偏高等因素。在這種背景下,一旦出現突發情況,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很容易被觸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