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有怨正常,但要明白這是錯誤的,要改正

​ 子擊磬於衛,有荷簣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未之難矣。”

Boss曦爺解讀:

在衛國的時候,孔子有一天在家裡擊磬,磬是一種打擊樂器。

有一個挑著草筐子的人經過孔子住的地方的門口,聽到孔子擊磬,就停下來聽。

這個挑著草筐的人說,這個擊磬的人音樂不純正,有心事啊。

繼續聽,繼續道,這個擊磬的人鄙哉,鄙薄,修養不夠,德行不夠啊。

這擊磬的到底什麼心事呢?硜硜乎,固執,憤恨,難受啊。

固執,憤恨,難受什麼東西呢?沒人理解我啊,沒人知道我啊,沒人用我啊,我懷才不遇啊,就是這點事。

然後,荷簣者給出瞭解決方案,深則厲,淺則揭。這就是解決方案,過河嘛,深的河直接穿著衣服過,不用提起褲腳,淺河才有必要提起褲腳,挽起褲子,為什麼呢?本來就那麼深,您挽起褲子也沒用。啥意思?有人用就用,沒人用就算了,您這人心思這麼重幹啥?感覺自己懷才不遇幹啥?沒人知道您又如何呢?沒人理解您又如何呢?

孔子聽到了,說,這個荷簣者的判斷真是果決啊,我沒什麼好反駁的。

這段話到底什麼意思?

就是孔子擊磬,被挑著草筐的高人聽出了心事。

孔子雖然表面說,能用我就用我,不用我就卷而懷之,但是實際上內心裡還是有不滿意,畢竟到處求取權力,平臺,想要施展自己的報復,自己有本事,不用,也是難受。故而在音樂聲中給體現出來了。普通人可能沒這個能力聽出來,但高人聽音能辨人,知道了孔子的心態,於是批評他了。世道混亂,能行就行,不能行您嘰歪個啥?墨跡個啥?猶如過河,深河您挽褲子幹啥?過去不還是溼掉了?多此一舉。意思就是您的不滿,怨就是多此一舉。

所以啊,這個世道,您的政治理念是實現不了的,認命吧,別在這裡抱怨懷才不遇,沒人知道您,沒人瞭解您了。

孔子自己宣傳的是什麼? 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但是做到了嗎?可能表面做到了,但內心沒做到啊。

很多同學聽到這裡,可能就想了,孔子不是聖人嗎?還是有這個毛病,我看也沒什麼聖人不聖人的,跟我一樣了。

這是人之常情,我們不要高推聖鏡,這並不妨礙孔子是聖人。

孔子看這荷蕢者聽出了自己的心思,也大大方方的承認,您說的很果決,很對,我沒什麼好反駁的。

人確實是有兩面性的,表面上,我們都要尊重規律,去專研最正確的道理,去做到,比如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但實際上,我們內心裡會對人有怨恨,也覺得自己的環境不好,不公平,可憐,比如,為什麼我的父母不是首富啊?沒錯,您是有這樣的疑惑,再比如,孔子為什麼不是君王繼承人啊?我為什麼就要從小做到大呢?都有這樣的疑惑,怨氣,很正常。

但我們要認清現實,儘可能的去用正確的價值觀去武裝自己。因為抱怨別人,抱怨環境並不能讓我們過得更好。而把自己手上能做的小事都做到極致了,我們的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內心有怨正常,但是要明白這是錯誤的,要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