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在距今2500多年前,伊朗歷史上著名的居魯士大帝經過繼承父輩的基業及自身的東征西討,建立了地跨亞非的波斯帝國,他接受尊號為“巴比倫之王,蘇美爾與阿卡德之王”。由於他採取十分寬容政策對待那些被他征服的國家,與之前的迦勒底王國的高壓統治正好形成對比,因此在波斯帝國統治期間,西亞得以保持和平狀態,文化藝術得以興盛。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居魯士大帝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波斯帝國版圖

1971年,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國王為了在國際上展現伊朗悠久的歷史及巴列維王朝統治下伊朗的當代成就(主要為白色革命),舉辦了“居魯士大帝建立波斯帝國2500週年”的一系列慶典活動,其中包括髮行了兩張面額分別為50及100里亞爾的紀念鈔。

然而從票面上無法看出與“波斯帝國”有任何關係,也許只是時任國王將自己的功績與居魯士大帝相媲美希望伊朗更多的人支持他的“白色革命”吧。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居魯士大帝建立波斯帝國2500週年”慶典的官方logo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巴列維國王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波斯帝國2500週年紀念鈔 》50里亞爾正面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波斯帝國2500週年紀念鈔 》100里亞爾正面

兩張紀念鈔的正面都是由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國王作為主圖,與同時期的其他伊朗鈔票並無區別。

穆罕默德-禮薩沙·巴列維,巴列維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也是伊朗的最後一位沙王,通稱巴勒維國王。1919年10月26日出生於波斯德黑蘭(波斯為1935年前伊朗的正式國名),1925年底被立為王儲,先後在英、美等國接受西方教育。1941年英、蘇軍隊進駐伊朗,父親遭放逐,王儲登基為王。1941年美軍進駐伊朗。二戰後他在聯合國的支持下將蘇聯軍隊趕出伊朗,並於1946年12月攻佔了由蘇聯控制的阿塞拜疆共和國。1951年穆罕默德·摩薩臺出任首相後,他被軟禁在王宮。到1953年8月在美國中情局的支持下奪回政權。1965年後進行了自認為是改革的白色革命,但因個人生活的奢華與敵視伊斯蘭宗教勢力,引起了下階層人民和伊斯蘭教徒的不滿,爆發了反對王室的抗議行動。到1979年1月被霍梅尼所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逃亡美國,1980年7月27日病逝於埃及開羅。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波斯帝國2500週年紀念鈔 》50里亞爾背面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波斯帝國2500週年紀念鈔 》100里亞爾背面

兩張紙幣的背面皆表現自1965年所開始進行的“白色革命”。巴列維國王有意通過“白色革命”對伊朗經濟與社會進行改革,非暴力的重塑伊朗社會。

白色革命由19個改革計劃組成並逐步的實行,19點計劃有:

1.土地改革計劃與廢除封建制度:政府從封建地主處以合理的價格購得土地並以低於市場價30%的折扣售給佃農,用於購買土地的貸款可以以較低利率在25年內付清。這使150萬的佃農家庭可以擁有他們曾耕種一生的土地。考慮到每個佃農家庭的平均人口為5人,土地改革計劃帶給九百萬人自由,佔伊朗人口的40%。

2.森林與牧場的國有化:推行了許多法令,不僅是為了保護國有資源並停止森林與牧場的破壞,更是為了進一步地開發與耕種它們。超過九百萬的樹被種植在26個地區,創建了環繞城市和主要高速路的70,000英畝的「綠帶」。

3.國有企業的私有化:製造廠與工廠將其股分出售給舊封建地主,從而創建了一個全新的工廠主階層,並能幫助使國家工業化。

4.分紅制針對的是在私有企業工作的的工業工人,給工人與員工他們工作單位的淨利潤20%的股分,並保管其他因高生產力或成本減少所產生的獎金。

5.給女性以選舉權:女性原本沒有話語權並受伊斯蘭傳統的壓制。但這個政策廣泛地被伊斯蘭教保守的神職人員所批評。

6.成立識字軍團:有高中文憑並需要服義務兵役的人員,可以選擇在山村從事掃盲以代替兵役。

7.成立健康軍團:以使公眾健康服務貫穿伊朗的山村與農業地區。在3年中,約有4500個醫療小組被訓練;近一千萬病例被健康軍團處理。

8.成立復興與建設軍團:教授村民以現代方式耕作與畜牧。1964年到1970年的農業生產由此在噸數上提高了80%,在價值上提高了67%。

9.成立公平議事廳:5位年老的村民會被所有村民選舉充當仲裁者以解決小的違法以及衝突行為,任期3年。1977年在伊朗全境分佈著10358個公平議事廳,為超過一千萬的民眾服務。

10.國有化所有水資源:引入項目與政策旨在保護並利用伊朗有限的水資源。許多大壩被興建,至1978年,還有5個大壩正在建設中。這些措施使受灌溉的土地面積從1968年的兩百萬英畝增長到1977年的560萬英畝。

11.城市及農村地區的現代化與重建,藉助於復興與建設軍團的力量。建設了公共浴場、學校與圖書館;安裝水泵與發電機以運轉水和電力。

12.教學改革通過使課程多樣化以滿足現代生活的必需,提高了教學質量。

13.工人在聯合企業擁有股分的權利:成立超過5年的工業單位被轉變成為公共公司,原國有企業的股分的99%或私營企業股分的49%將會被優先出售給原來的工人,然後再面向大眾出售。

14.價格穩定化:工廠和大型連鎖店的擁有者被大量罰款,有些甚至被關押或吊銷執照。外國跨國公司被強制制裁,一些被故意囤積以抬高價格的貨物被沒收並以固定價格向消費者出售。

15.免費義務教育:給予學生每天免費的一頓飯,覆蓋從幼兒園至14歲的所有兒童。1978年,有25%的伊朗人在公共學校有登記就讀。同年,有185,000男女學生在伊朗的大學就讀。除此之外,超過100,000學生在國外就讀,其中50,000位學生在美國的院校登記。

16.提供貧窮母親免費食物,同樣也提供給所有兩歲及以下的新生兒。

17.引入社會保障和國家保險制度:該政策針對所有伊朗人。國家保險制度在退休時期提供最高100%的工資。

18.租/購住宅產權的穩定合理的價格:控制地價以及各種形式的土地投機行為。

19.引入控制腐敗的措施:在官僚體系內。成立了帝國檢查委員會,由行政機構的代表與被證明誠實的民眾組成。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白色革命官方logo

在50里亞爾背面表現出的是“土地改革計劃與廢除封建制度”。主圖為巴列維國王將土地所有證交給沒有自己地可以耕作的農民,希望藉由鈔票的流通使國內佔大多數人口的農民感到實實在在的實惠,進而支持國王的改革政策。

100里亞爾背面從左至右則表現出三項重要的改革,“健康軍團”、“復興與建設軍團”與“識字軍團”,三幅圖片分別為:對婦女及兒童醫療服務的提升、教受農民使用現代化生產機器耕作、對伊朗國民教育的落實。再三幅宣傳畫下分別是“健康軍團”、“復興與建設軍團”與“識字軍團”的團徽。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健康軍團”團徽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復興與建設軍團”團徽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識字軍團”團徽

在“波斯帝國建立2500週年”的紀念鈔上我們沒法看見任何與“波斯帝國”有關的事物。兩幅鈔票共四面有三面出現了巴列維國王的形象、有兩面出現了白色革命的重要政策,所以可以將這兩張紀念鈔視為是藉由波斯帝國成立2500週年這個契機為國王對於國家顛覆性改革所做的宣傳品,就如同“居魯士大帝建立波斯帝國2500週年系列活動”一般,目的在於項國際宣揚國威、向國內宣傳國王的功績。綜觀白色革命的內容,許多的政策都是希望將這個古老的國家重建為一個現代化的地域性強國,甚至是國際大國,但由於巴列維國王對於伊斯蘭教的不重視,甚至是蔑視(希望藉由改革降低伊斯蘭教在該國的地位進一步提升王權),導致了伊朗國內伊斯蘭教勢力對於國王一系列現代化(也就是西化)政策產生了強烈的反彈,最終促成了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的爆發,國王最終流亡海外,伊朗伊斯蘭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創建了政教合一的伊朗共和國。

回看伊朗歷史上關乎國運的改革——白色革命

1979年伊朗革命領袖霍梅尼

從這兩張紀念鈔及伊朗王國後來的覆亡我們可以會發現改革必須是要符合國情的改,不能將改革的大部分紅利都分給了國家的上層,也不能將國家的風俗民情抹煞,不符合國情的改革最終將導致政權的滅亡,無論改革的政策有多好、前景有多廣闊,不符合國情的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條,最終只能留下像這兩張鈔票的歷史遺物供人緬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