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的路實在太堵了,市區工作上班就需要1-2小時,天天遲到,你怎麼看?

卿齋文苑工作室


怎麼看?一說到呼市的修路那真是心裡賭上了一坨屎的感覺。

剛開始幾年修路,是因為城市發展,出行需要,市民認可。慢慢的,大家都發現修路的過程不是一勞永逸,而是東拉西扯的返工無限循環。光可憐的昭烏達路在我08年上大學開始就一直在修,下水道增容,燃氣管道維護,自來水等等,只要地底下有的東西都會挖開修修改改,關鍵不是一次性搞定,而是大家輪著來!

這種腦回路大家怎麼看?

修路多年來並沒有改善市民駕車出行(私家車保有量確實逐年也在猛漲),倒是實實在在浪費了大家生產勞動的時間,浪費油氣,爛路對車輛造成更多傷害浪費保養費用,降低市民出行體驗,降低城市文明形象,降低呼市宜居指數。

就拿頤和家園北門這條嶄新的雙向八車道來說,開上去那叫一個舒心,眼見著他安上了紅綠燈,慢慢的畫上了虛實線,慢慢的紅綠燈亮了,真是一條美麗的風景線。可是不到兩年,挖開一半,施工一年了還圍著呢。當時完好的柏油路面被挖開的第一傷,心裡的感覺唉暴殄天物,又一條路被糟蹋了,還是萬劫不復!將來修好也不會再有開始的美感啦。

類似這樣的路段,大家還有補充的吧?


達芬不出奇


呼和浩特市民心中都有一份希望,那就是今年修完路,明年就不堵了,然而年年修路,年年堵,修路是為了不堵車,越修越堵,何時是頭!!



現如今呼市有新華大街,海拉爾路,昭烏達路,哲里木路,巴彥淖爾路等主幹道修路同時開啟修路模式,而且都屬於市區內的主要道路,市民出行的道路空間被壓縮到了有史以來最低,許多市民不僅被堵在路上,更有甚者被堵到小區中無法出行,真是怨聲載道叫苦不迭。


如今已經到年底了,之前承諾的完工日期或許都延期了,以現在的進展今年是一定不能完工了,而且工程進度緩慢,完工日期也是個大大的問好,所以上下班期間所有路口道路擁堵嚴重,致使上班上學人群大量時間耗費在路途上,不僅耗費了油氣資源,更加耗費了人們的時間成本。

馬上將要進入冬季了,許多道路施工的戶外作業也變的不現實了,希望能在入冬之後將可以臨時開放的路段能夠通行,減少即將到來的更加嚴重的擁堵狀況。



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僅體現在不斷提升的市政規劃建設,更體現在規劃的科學性上,市民的幸福感也是對執政者的重要考核標準。


安貝七和七


呼市的路年年一到秋天,必定大修,然後到冬天了,修不完就放在那,留下一堆圍擋,堵的人心煩,地下的管道每年都在換,前年用600,去年換成800,今年換成1000,總是不能一次到位。呼市無論春夏秋冬,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電動車,不用等,不用排,一加油門就能換來車裡羨慕的目光😂😂。鼓樓立交橋成了大家都不敢去的禁地,去了沒有一個小時就出不來😁😁。每到週一上班或週五的下班,各個路口更是首位相接,忙的交警手忙腳亂。2008來呼市念大學,見證了呼市的交通,僅工業大學路口就遭遇幾次大修,不用說各個交通要道,比如新華大街,比如海東路,比如哲里木路。不知道修好了地鐵,修好了3環,修好了南北高架,修好了東西高架,下一個又因為什麼破開整條路。我的車已經在家裡的車位上長了毛,電動車車帶磨破了皮但是還是沒等到路路暢通😁😁。其實呼市並不大,但是想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明明幾公里,但是想去一定要提前1個小時出發,因為不一定哪就能堵上個半小時。這就是呼市,這就是呼市的路況,名副其實的“賭城”。


土豆絲麼土豆


堵車很正常,已經這麼多年了,早習慣了。關鍵是堵車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沒有緩和的跡象。首先這兩條地鐵,不知道改了多少次方案,本來是個地下工程,因為施工方案調整,嚴重影響了地上交通出行。藝校十字路口那個小樓不知道拆拆,地鐵出口應該是向東轉移了。這個方案以前是沒有的,現在把藝校門口圍起來,整條新華大街的出行都受到了影響。其他路口的情況差不多,反覆修改,路面工程短時間很難結束。高架就更不用說了,堵車小事,路兩邊的商戶可慘了,生意全毀了。海拉爾大街的工程全長15公里,已經修了兩年,到了冬季工程完全停了下來,明年3月份才能恢復施工,等到完全通車至少還要兩年時間。奉勸各位,能坐公交的坐公交,有車的騎車,每天窩在路上的感覺太難受了。


網逅餘生


今天剛從鄂爾多斯坐火車到呼市,一出站就感覺一個亂,出站口全部都是拉客的各類司機,站口的馬路上更是一堆亂停放的車輛,所有的出租車都在挑客,而且不坐滿不走,這些車不走,整條路雙向都基本癱瘓,附近的道路也肯定受影響。


問道53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還在城市總體規劃和建設。首先,城市總體規劃出現了誤差,服從眼前需要過多,長遠規劃少,沒能考慮到發展速度有如此之快。其次,城市建設一味攤大餅,總是一環套一環的建設。這樣,靠近中心以及密集區和老城區(受歷史條件影響)一定會成為造成擁堵的節點。這在北京等很多城市的建設中,已經早已被有識之士多次提出。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都沒有能得到認同。北京直到建成了六環,開始建設七、八環了,才發現這樣會有問題。現在開始建設新區進行疏解。如果我們還是照搬,不去疏解中心區的壓力,不去從整體規劃中入手。即使是建成了城中的高架橋,將會更加擁堵。因為從外向中心區的速度同樣也加快了。另外,就是交通管理和交通參與者的素質了。這需要時間,但是,儘快多方採取措施,合理規劃行駛道路,及時設立和完善,包括臨時的交通指示標識(如:適當延長和合理施劃利用導向車道線,加快路口通過效率;有條件路口改設環島和S型路,發揮緩衝作用,最近成吉思汗大街與興安北路口在環島的作用下,反而不堵車)加大管理和懲治力度,多方引導和規範交通參與者的行為。我們城市有些區域的道路條件還是非常好的。有時候出現堵車,完全是駕駛人不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造成的(如:稍一排隊,就馬上有開始逆行、隨意變道加塞的。路口左轉彎與直行交叉時,大多數都是要搶小彎通過,少有合理和按交規繞過中心點通行的)其實,在很多時候,如果駕駛習慣都好些,又能相互合理讓行,在很多路口和地段,還是能夠避免出現擁堵的。


雪山4521


提個建議吧,把呼市的路一次性都鋪成一寸厚的鐵板或鋼板路,都焊接成一體的,今後就不用年年修路了。路兩邊的地磚也弄成鐵的,要不然年年修路,年年換地磚,費用高多了。一次性搞成鐵的,十幾年或二十幾年不修路,費用也節省出來了。眼見的十幾年了,呼市每年都修路,馬路兩邊的地磚路修的更勤。很好的一個城市,讓修路搞亂套了。


聖睿昱


海拉爾高架,巴彥淖爾高架、昭烏達高架、新110國道、兩條地鐵、三環高架、和林機場

這麼多工程同時幹,人力物力財力都跟不上,市民怨聲載道,金川到金山因為修路把公交車都取消了,真是奇葩!


通風口通風口


以下答案可能角度不同,希望大家就事論事的探討。所有回答包括問題似乎都讓外人覺得呼和浩特很大,很擁堵,但是問題本身的前提是———開車出行。不管是答案還是提問,更多的代表了開車一族。既然堵車影響上下班,為什麼不選擇綠色出行呢?十公里騎行也就半小時。大家再吐槽呼和浩特交通擁堵的同時,是不是自己也成偉了造成擁堵的一份子呢?



巨呼市


剛剛思考了愚公蓋房時為啥偏要把房門對著大山呢(面山而居,出入之迂也),開個後門不就不用繞道了……看來“愚公”果然愚蠢。

剛看完,就看到你這個問題。

一個活人竟然快要被尿憋死了,真慘。

換個工作就完了唄!

“我們內蒙的浩特多,有烏蘭浩特,錫林浩特,往北還有二連浩特。不知你要去哪個?大娘你快說”-----咋蹦出這一段兒呢?一定有人知道我嘚咕的啥。

別告訴我,這個單位離開你就得關門,如果真那樣,單位搬遷,搬到你家附近。

這年頭,只要有本事,換個工作還不易如反掌?

尿吧,還等啥?等腎結石形成呢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