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扶貧真硬漢:記臨洮縣鴻運養殖合作社創業殘疾人張鴻喜

整齊的廠房,忙碌的員工,有序的生產,精美的包裝......看到這些,臨洮縣鴻運種養殖合作社的負責人張鴻喜臉上露出了微笑,他感嘆道:“十多年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張鴻喜是臨洮縣康家集鄉湯家川村的一個普通農民,2008年,身有殘疾的張鴻喜作出了他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決定,他要創辦一個養殖廠,開始自己的創業。他的養殖場得到了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從最初的13頭牛、60只羊的小規模一直髮展到50頭牛、300只羊的規模。

创业扶贫真硬汉:记临洮县鸿运养殖合作社创业残疾人张鸿喜

在經營養殖場的這十多年,張鴻喜每天都在養殖場、市場、群眾之間來回奔波,他與養殖戶們互通信息,及時向養殖戶提供市場行情,帶動起周邊百餘戶群眾發展養殖,他也因此榮獲“種養殖示範戶”、年度支持地方發展先進個人等榮譽。

创业扶贫真硬汉:记临洮县鸿运养殖合作社创业残疾人张鸿喜

發展養殖為張鴻喜的創業之路開闢了通道,2014年,在繼續發展養殖的基礎上,張鴻喜又發起創辦了總投資300萬元的臨洮縣鴻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重心轉移到中藥材、山野菜的加工方面,合作社佔地面積8畝,建築面積700平方米,辦公室用房180平方米,養殖場陸續引進了野菜加工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客運車輛等。

创业扶贫真硬汉:记临洮县鸿运养殖合作社创业残疾人张鸿喜

為了能夠帶動群眾增收,張鴻喜一方面動員了20戶群眾入股合作社,並吸收了15戶貧困戶到合作社打工,通過“合作社+貧困戶+分紅”的模式,有效解決了部分群眾就業難的問題,從2018年6月起到2021年6月,合作社每年為入股的貧困戶進行分紅,每戶每年分紅800元。另一方面,張鴻喜還通過“合作社+農戶+殘疾戶”的發展模式,與周邊農戶、殘疾人簽訂養殖回收協議,有效帶動了周邊200多戶農戶、殘疾人脫貧致富。

创业扶贫真硬汉:记临洮县鸿运养殖合作社创业残疾人张鸿喜

從2016年起,合作社開始大規模向周邊群眾和鄉鎮收購蒲公英、苦苣菜、灰灰菜、地達菜、苜蓿菜等山野菜,帶動了周邊200餘戶群眾增收,戶均增收2000元。2019年,張鴻喜的合作社又領辦起全鄉第一個“扶貧車間”,有效吸納了10戶建檔立卡戶從事蒲公英茶葉、苦苣茶葉等新的銷售品種生產加工。當前,臨洮縣鴻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正朝著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创业扶贫真硬汉:记临洮县鸿运养殖合作社创业残疾人张鸿喜

康家集鄉|趙玲萍

編審|譚明強

總編|邊國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