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考研,書準備好了,但決心不夠,大齡青年如何調整心態?

寶鯉說說看


對於你這個問題,我覺得其實是你並沒有瞭解人的自制力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

對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轉化一個問題,你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身邊很多男同志整天高呼著自己要戒菸,但是最後的結果是99%的男生最後又跑去吸菸。你身邊的女生也有很多,整天嚷嚷著要去減肥,結果最後幾乎沒有一個真正減肥成功的。其實我覺得你的問題和以上的兩個例子幾乎是完完全全對等的問題。說白了,樓主,你就是想說一個人到底怎樣才能獲得自律。

假如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吸菸可以讓人當場斃命,你猜一猜還會不會有人去吸菸呢?其實我覺得樓主你對考研這個問題可能自身還沒有思考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去考研?考研到底對自己的未來意味著什麼?考研成功到底需要花費多少的精力和心思?

我覺得樓主你把以上的問題思考清楚,你在下決心來去考研。我是一個理科生,我覺得考研你想成功,就必須把考研進行量化數字化。首先你得清楚你所要備考的學校大概多少分才可以考得上?然後每一科的分數大概需要考多少分兒?考這些分數一般人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合理的規劃時間。我希望你不要在家裡複習,最好去學校複習,這樣有學習的氛圍。通過營造學習的氛圍提高自己的自制力。

樓主我之前還寫過一篇關於自制力的文章,我會在明天在這個問題上給你留言,因為有2000多字比較長,我在這裡就不給你寫下來了。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90後財經講堂


2001年我從師範大學畢業的時候,發現班裡有一多半的同學都考上研究生了,而且大都是名牌大學。我則回山東老家當了一名高中語文老師。

兩年後決定考研,幾乎所有工作之後決定考研的人大都有這個原因:對現狀不滿。

我的現狀則有更強的普世價值:

工資低、沒女朋友、沒錢買房子、小地方講關係且平臺小,根本無法安放我躁動不安的青春。

2003年我選擇了清華大學,對一個文科生來說,為什麼這麼選,是因為我心裡還有一個隱藏很深,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我想證明自己。那些考上名牌大學研究生的同學天天在校友錄裡各種秀,你們能考上,我憑什麼考不上。

那時候我沒有當班主任,一天兩個班的語文課,不怎麼累,那個學校的管理還是很人性化的,用今天時髦的話就是彈性坐班,只要你出成績,沒課來不來學校無所謂。所以一天下來,還是有大把的時間,甚至你還可以去球場打會籃球。一天四五個小時複習下來,還是蠻有感觸的,很充實,也很累。

第二年春天出成績的時候,我傻了,289分,英語43。我也沒當回事,給自己的解釋是沒有報輔導班,沒有同學和導師給你建議,而且考的是名牌大學,就這麼心安理得地失敗了,甚至還喝了場酒安慰自己。

反正還有工資養活自己,再來一年吧。

2004年,我帶高三畢業班,時間就沒那麼充裕了,但是我比以前更有目標了,王長喜的英語單詞已經快翻爛了,北京的朋友給我找了前幾年的專業課真題,每天十二點睡覺前寫一篇考研日記,砥礪自己。又是一年春來到,英語53分,總分343,清華的線沒有過,我同學說可以調劑到重慶或者成都。我想了一個晚上,拒絕了他的善意。

一年進步了五十多分,我還是肯定了自己的付出,那年夏天,我所教的班級有兩個同學本科考進了清華,深深刺激了我。

我決定再來一年,只是天不遂人願,那年冬天我父親查出了癌症,我從學校辭職,一方面打理家庭的事物,四處籌錢給父親看病;一方面還要考研,家人看我辭去了公職,也沒有退路了。置之死地而後生吧,總分361,英語61,政治73,依舊沒有清華的面試的資格。

父親去世後,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為什麼考研,它改變了現狀了嗎?看到那些研究生畢業之後輾轉人生的同學,我大概也能看到自己研究生畢業後的生活。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小心卑微地開始了自己從前的生活。它證明自己了嗎?這樣的證明有什麼意義,考上了清華又能怎樣?家的責任與未來的營生擺在你的面前,漸漸老去愈發無奈的母親還能指望孩子嗎?

2007年,我一個人來南方,決定完成生命的自我救贖,我要力挽狂瀾。我先在浙江當了一年半的老師,2009年夏來上海創業,來上海那年,我順便考了個研究生,389分,我去面了個試,算是了了一樁心願,然後並沒有去讀,一來沒錢,二來沒了心境。面試的時候,看著那一張張清純而稚嫩的面容,才知道他們夢想的種子是可以播在大學校園的,我自己的人生則在江湖風雨中岌岌可危。

2017年,我在上海一千多萬買了房子,現在有了兩家自己的公司,全國開了十一家培訓學校,一年飛行9萬多公里,這是我後來的歷程,始於考研,成於拼搏,其中個味,已淡然於心。

致十五年前考研與現在的自己




驕傲的七零後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在當前的人才需求背景下,考研是不錯的選擇,對於條件允許的初級職場人來說,通過考研也可以完成崗位升級,甚至是可以進行行業轉換。

對於大齡青年來說,要想堅定考研的決心,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其一是從自身的職場發展規劃入手,如果想獲得一個更廣闊的職場發展前景,讀研是比較現實的選擇,尤其是對於遇到崗位上升瓶頸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其二是從資源整合能力入手,要想獲得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或者是想具有較高的職場價值,也可以通過讀研來實現;其三是從提升自身的人才層次和視野入手,讀研能為職場人打開一個更大的視野,這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大齡青年要想考研,除了要有考研的決心之外,還需要有一個系統的學習計劃,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以下三方面因素:

第一:相對充足的學習時間。考研的複習內容是相對比較多的,所一定要有充足的複習時間,這對於職場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通常來說,如果有一年的時間來準備考研複習,那麼每天至少應該有5個小時以上的有效複習時間。

第二:有效的學習渠道。學習渠道對於大齡青年來說是比較重要的,由於離開學校的學習環境已經相對比較久了,所以應該為自己構建一個複習環境,尤其是當複習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能夠及時得到解決。當前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來提升複習效率,如果有專人指導會提升複習效率。

第三:慎重選擇目標學校。在目標學校的選擇上,要根據自身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來進行選擇,在具體學校的選擇上,應該更注重目標學校的學科實力。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我記得我回答過一個問題:準備2020考研,考研公認的8大失利原因是什麼?

而我的回答裡面有一個原因就是動力不足。真的考研特別怕三天捕魚兩天曬網,不僅浪費時間,還浪費錢。

有幾個小建議吧,給自己也給同樣在考研的你們

1、計劃表不需要多完美,但是一定要能夠真正的去完成。

2、考研是為了自己能夠有更多的學習機會,不是為了跟風,不是為了別人。

3、複習講究效率,不在於你有多少參考資料,而在於這份參考資料的實用性,以及你複習進去了多少。

4、複習要養成好習慣,該放下手機就不要給自己找藉口,度過這段枯燥的時光,你想怎麼玩都行呀。

5、專業課真的很重要!真題真的很重要!

最後希望每一個考研兒都能夠去到自己理想的學校!加油!


慕容琳雨


我當初就是非應屆生考研,我來說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非應屆生考研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首先年齡問題,年齡過大是阻礙很多非應屆考生的最大問題,但是你要知道考研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雖然年齡可能比較大,但是考上研究生所帶來的更好的前途是擺在那裡的。

其次,很多非應屆考生可能面臨著辭職考研,那到底值不值呢?當然是值得的,一個研究生的學歷意味著更高的薪酬和更多的升職加薪機會。

非應屆畢業生尤其是辭職考研的同學肯定會受到其他人的很多非議,真的不用管他們,其他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一個研究生的學位意味著什麼,現在每年考研人數增加的特別快,這就很順明研究生文憑的含金量了。

但是如果真的決定好了要考研就一定要堅持下去,苦一段日子換一個似錦的前程,到底值不值,心裡都要清楚。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興趣使然的阿展


我們在做媒一個決定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到很多的外在因數,尤其對年齡大和身份更多的人而言是更艱難的了。

考研也是個漫長的過程,這一路上心態和決心都很重要。

首先你可以分析一下考研與不考研的區別,找到你為什麼考研的理由。

其次你對上岸目標院校的把握有多大,儘量將自己的目標定的過高,這樣容易打擊自己的熱情。也不要將自己的目標定的太低,這樣又會使自己出現鬆懈懶散的心態。

選擇合適又心儀的目標有助於提高對考研的激情。

另外也可以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研友,互相溝通,彼此鼓勵,這樣不易產生疲憊厭倦的心理。也可堅定自己的決心。



JackeyZhg


書都買來了怎麼能不學呢?決定的事情就要將它進行到底,也許結果不一定美麗但是過程一定是值得回味的。加油😊,我也在備考一起加油


haiqing148


看看自己的存款


TM2-5


先努力考上,才有資格覺得讀不讀。


魚米姐姐


確立目標,緊盯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