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標高和結構標高是什麼意思?能不能通俗一點的解釋一下?

冬秋夏春11


在理解建築標高和結構標高之前,我們要先理解標高是怎麼回事。

一般情況下,標高是為了控制建築的整體高度以及層間高度,從這一點上看,建築標高和結構標高的作用似乎沒什麼差別。標準層的上下兩層標高差(也就是層高)兩者都一樣,屋面的標高兩者也一樣。

那為什麼不能合成一套標高系統呢?

早先的建築,樓面澆築完後拉毛,再抹2cm的找平層抹光,就完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建築標高和結構標高沒多大差別,兩公分的差值是可以忽略的。畢竟門窗洞口、外牆皮的建築和結構尺寸差,我們一直都要忽略掉的,標註這些部位,建築尺寸就是結構尺寸。

原因是,這些部位建築做法的精確度,既不好在現場控制,也不好在圖紙上繪製。

所以,在主體完工之後,門窗的製作都要現場測量尺寸,而不是依照建築施工圖上的標註。

有一點值得注意,樓板找平抹灰是水平面施工,我們有水準儀,可以比較準確地把高程點引到施工部位,樓面抹灰完成面的精確度是可以控制的。

更關鍵的是,在住宅設計規範和住宅建築規範上,都有對住宅淨高的要求,這相當於對建築標高的精確度有了要求,只要樓面面層做法厚度稍大一點,超過允許誤差,建築標高就應該從結構標高體系中脫離出來。

隨著建築的發展,建築的整體性能(防火、防震、防水、節能等)不斷提高,相應的建築做法增加了許多。比如,外牆的保溫板,樓面上埋設暖管的填充層。這些變化,導致建築的整體尺寸和樓層標高的原有表述產生了錯誤,因為建築輪廓和結構輪廓的差值變大了,超出允許誤差太多。

對上述結果的修正體現在兩個方面:

1、在計算樓間距的時候,要考慮保溫板的厚度,比如多層住宅的防火間距規範要求是最小6米,在總圖製圖的時候,我們至少要留出6.1米的間距,其中的0.1米是兩個樓的外牆保溫板厚度,各50mm。但其實仍然不需要考慮抹面的厚度。

2、樓面面層要有精確的做法表述,然後得到準確的計算式:面層厚度=建築標高-結構標高。

對於做地暖設計的建築,面層厚度通常是10cm。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個矛盾的地方。屋面的面層需要找坡,厚度不受控制,屋頂建築標高還是標註在結構面上的(僅限平屋面)。如果要獲得相同的室內淨高,頂層的建築標高要減掉一個樓面面層的厚度,但在立面圖上看,頂層的層高會比其它樓層小一個面層的高度。有時候,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解釋,層高還是按建築標高定成相同的尺寸。結果是,頂層的淨高比標準層會高一個面層的尺寸。


設計勞斯基


機構標高是沒有裝飾摸面的高程,地面抹灰/鋪設地板磚/木地板完工後就是建築高程!


大海撈針149207265


結構標高是建築承重體系的標準高度,也是受力結構尺寸控制高度。建築標高是在結構標高基礎上完成建築裝飾的尺寸標高。


折多山雪


通俗的講,建築標高就是你穿著鞋子帶著帽子的高度,結構標高就是你脫了鞋從腳底到頭頂的高度。


用戶87637565358


建築標高=結構標高+結構面各做法層厚度合計數值。


鄉老坎5


簡單的,結構標高就是沒有粉刷層,建築標高就是做成的毛地面標高


用戶5912898020


去看圖紙,一看就知道了


laughing先生


建築可以理解成一個人,看上去是由外形,骨骼,內臟組成。結構設計相當於人的骨骼設計,起支撐作用。

那麼您提到的標高可以理解為實際高度,以人為比喻的話,建築標高是含了外形的高度,也就是肉體的厚度。結構標高就是純骨頭的高度,不含肉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