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怎麼緩解長期在家的壓抑心情?

Mr大通隨心記


您好,關於這個問題,我還是蠻有興趣。

今年的疫情對我來說,應該是人生最最難忘的春節。春節前選擇與男友分手,本想利用春節療傷,結果碰上疫情。好像全中國同胞都在跟我一起,渡劫!在面對:失戀,春節,疫情放在一起的我是怎麼過的呢?

一:聽音樂,各種自己喜歡的音樂,音樂能讓自己安靜下來

二:練毛筆字,養性修身,再發下抖音,朋友圈,感覺心情會好些

三:做手帳,春節前買了本手帳,感覺很適合宅家失戀的人。

四:養花,給花兒澆澆水,裁枝很舒心的事。

五:開直播,瞭解各平臺直播,學習新鮮有用的業務開拓方法。

六:做下公司總結,及2020規劃。

七:練瑜伽,做操,春節不僅沒長肉,瘦了近十斤。

這就是我與別人相同又不同緩解疫情的生活!




林雪蓮


這個問題我太有親身經驗了,因為直到現在我還窩在家中。為什麼?

因為我是一個自由培訓講師😂,這上半年做線下培訓估計都難。

疫情期間本來就惶恐,如果沒有錢進,房貸車貸,日益減少的存款真會讓人分分鐘焦慮,睡也睡不好。

後來想著不能長期這樣,所以就做了一些改變,目前來說心情尚好,沒有太想七想八。

1. 改掉以前天天關注和討論疫情,每天可能就花個10分鐘看一下疫情的最新消息。現在疫情有好轉,所以呢,對心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2. 多想一些可能的其他收入形式。比如將原來的線下培訓做成線上微課,現在在開發課件,談客戶。同時開始自媒體寫作,專注自己擅長的領域,找一個或多個流量比較大的平臺開始。

其實講課和寫作本質上都是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結構化輸出,底層邏輯都一致,亦相當於是在反覆的強化訓練。

3. 做好時間管理,什麼時間段用於工作,什麼時間段用於休閒娛樂。休閒娛樂的時候可以看一些治癒系的正能量的電影和書籍。

我們的祖國將這次疫情期轉為危機,作為我們個體,更要學習這種精神,就把它當做是修煉吧,觸底之後必有反彈。疫情期是最好的修煉期😊。


夢想擺渡人


在家壓抑嗎?

沒有。

因為我是二胎寶媽,全職 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疫情之前都是喪偶式。

疫情之前,我們就是時常呆在家裡的,平時在家做什麼?

早上5:00早起,看會兒書,聽聽課,修生養性,琢磨琢磨怎麼復出賺錢。

早上7:30-8:30孩子起床前做飯,差不多做好了兩個娃起了,一起鬧鬧,玩玩。

吃完早餐,就要開始陪娃玩了, 過家家,做遊戲,畫畫,一起琢磨稀奇古怪的東西,再給他們拍小視頻。

午餐後,玩鬧一會兒消食,午休。

我就做自己的愛好,美圖 ,視頻剪輯等等。

晚上抽空寫寫日記,覆盤。

設置手機鎖,鎖掉手機陪孩子做遊戲,講繪本,玩玩鬧鬧。

晚上我不睡,娃不睡,所以我要早點休息,大概十點。

疫情之後呢?感覺還好點,疫情給了很多家庭互相瞭解的機會。

曾經我一到晚上就很累,偶爾不做飯,大多數晚飯做得也不好吃,會被罵“廢物”這樣的詞呢,現在很少啊,基本不被罵了。

因為只要休息天讓對方帶兩個娃一天,他就會的瘋掉。

但是也要承擔更多一個人的情緒,其實也不好,如果對方上班,我還有自己的空間。

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可以不用天天承擔另一個人工作上的情緒,家裡緊張兮兮的。

就這樣。



九胖說事兒


壓抑能夠通過哪些方法得到釋放?

我們所說的壓抑,其實是負面情緒積累的一個狀態,壓抑一般不是短期內形成的,並且,即時我們認為並沒有什麼事件發生,它依然會出現,那麼,會有哪些原因可以解釋這種壓抑呢?

當然,我只是說幾種可能性。

對於大多數悶在家裡的人來說,每天我要做點什麼事情可能會帶來困擾,和上班不同,在家裡待著會面臨

無所事事、生活不規律、缺乏自我實現感等等狀態,看似這些和壓抑沒有太大關係,但它們就是會帶來負面情緒。

1、無所事事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大多數人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都會選擇放飛自我,可能會一時覺得輕鬆,一週過後就有可能會不適應,根本原因是我們的心理或者身體層面都需要通過工作、交際等方式進行活躍,否則思維就會陷入“生鏽狀態”,主觀上並不會有太多不適,這種壓抑是潛意識帶給我們的。

所以,即時在家裡,無所事事並不是唯一的選擇,當然,說出來可能有點雞湯,但是,讀書、運動或者做志願者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個問題。

2、生活不規律

我們對於休息往往會有一個錯誤的理解,我們認為即時熬夜,第二天補覺是可以彌補的,但實際卻是,晚上沒睡的覺,白天睡在多也不可避免精力上的損失。

因為違反規律的休息時間就會帶來生理上的不平衡,雖然白天睡覺了,但是身體機能本身已經受到了損害。而休息不好通常就會帶來壓抑的感覺。

所以,一日三餐,早睡早起即使是休息也應該保持的狀態。

3、自我實現的缺失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一個人長時間處於缺乏創造的狀態中時,對自己的評價是逐漸喪失理性”。這句話簡單來理解就是,一個人必須通過工作、創造等方式來實現自己對自己的更多積極、正面的評價過程,缺乏這個環境,自我實現這個高層的心理需求就無法被滿足。

所以,無論是規劃新一年的計劃、列一個學習計劃或是投入到工作中去,找到一個能夠讓你自己覺得能夠提升效能的方式很重要。

很多時候,壓抑本身只是表象,其背後隱藏著的動機才能導致壓抑的根源,對於目前的階段來說,缺乏能夠充盈自己和時間的事情是很多人壓抑的根源。

所以,別讓自己太閒或者是做一些其實對自己本身沒有意義的事情都會是解決壓抑的好方法。


飛翔心理研習社


這個2020年的開頭給我們所有人都按了暫停鍵,使得我們不得不守在家庭這個小天地內,除了採購必要的生活物資,不能去任何公共場所,甚至對於需要居家隔離的人群來說,出門買菜可能都是被禁止的活動。時間久了,難免會感到鬱悶、煩躁、心慌、壓抑等等,加上疫情帶來的一些對於不確定的恐慌心理,對於無法找到有效的應對和緩解情緒方式的人來說,的確是一段特別煎熬的日子。\r下面我是和你聊聊一些有效的應對方式,希望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參考:

接納負面情緒

疫情期間我們有任何的情緒都是正常的,比如焦慮、抑鬱、敏感、擔憂等。嘗試去接納它,不和它對抗。可以帶著這樣的情緒去做當下的事情:比如做家務、看電視、與家人交流等等。

少看負面信息

每天關注與疫情相關的數字、負面信息,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替代性的創傷,增加我們的無力感。可以設置一個時間段去關注和了解,之後去做其它的事。也可以多關注一些積極和獲得信心的消息,尤其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疫情正在持續向好,復工復學的消息越來越多,一些公園也陸續開放,過去的日常生活正在慢慢恢復,這些無疑會讓我們獲得越來越多的穩定感。

適當保持運動

運動可以刺激內咖肽的分泌,使人的身心處在放鬆愉悅的狀態中。即使從廚房到客廳到臥室,來來回回走上半小時,也能釋放一些負面的能量,消除心理上的一些疲勞。喜歡運動的人會在家裡堅持仰臥起坐、跳繩,或者跟著網絡視頻跳操等等運動。

用思考代替情感

佛洛依德說,哪裡有情緒的大腦,哪裡就有智慧的大腦。在思考中,我們會看到這場抗疫戰爭不斷取得的勝利,以及疫情帶來的對我們生活和社會的反思。通過思考,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自身的強大,社會的積極力量和好的發展方向。

做些個人規劃

復工復學之後,生活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去不斷努力。我們是否準備好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規劃?我是可以按部就班,還是需要重新制定新的目標?

和他人保持聯繫

儘管親友同事相互之間不能串門聚會,但是現在我們都可以通過社交軟件保持與他人的溝通聯絡。尤其在這段時間之內,相互之間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一個電話或語音的交流,讓我們可以感受到他人的聲音和情緒,也可以獲得更多的穩定感。如果你有些感受與熟悉的人無法交流,也可以通過心理熱線求助專業人士,傾訴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在這段時間內,每個城市都有相關的心理救助方式和途徑,通過與專業人士的交流,可以獲得情緒的釋放、以及掌握更多放鬆技巧的機會。

在全國上下齊心協力的努力下,疫情終究會過去,讓我們一起期待,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裡,迎接自己的美好生活!


徐徐看心理


疫情當前在家你得學習啊,從學習中獲得快樂,。

有些愛學習的同學可謂是大獲豐收,

學會了做油條,做炸串,做奶茶,蒸包子,蒸蛋糕,貓耳朵,甚至還會種豆芽,多好,尤其是那些整天什麼都不做的小姑娘,現在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了。

所以學習豐富自己,或許你會感興趣哦


泉道


靜坐下來閉眼對自己默默地說:到底是我潛意識裡的哪些信息導致我現在感到心情壓抑,請潛意識對相關信息做清理,刪除、刪除、刪除,冰藍、冰藍、冰藍、冰藍……(持續默唸冰藍10分鐘以上)。

每當有這種情緒體驗時就這樣做。



通滿


我覺得可以在家做做美食,因為美食可以治癒焦慮!我每天就在家做以前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一些麵食,非常有成就感!心情美美噠[呲牙][玫瑰][玫瑰]











湖北湘女


長期在家是一個以後都不會存在的事情了,大部分人都擺脫了學校或者公司,在這個時間內,我們應該學習提高自身技能的課程,讀書看電影充實豐富自己,不要讓自己長期處於壓抑狀態


涼夕寶寶


在家做做運動、看下喜劇節目,和好姊妹視頻嘮嘮嗑,排解一下抑鬱的情緒!有寶貝的和孩子多些共情陪伴,同時要知道假期餘額不多了,好好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