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技在世界處於什麼水平?

十三天的思考


我不評論其他行業,我給你講講石油行業。1目前最火的頁岩氣對吧,美國幾十年前開始玩,10年前開始火,我們才起步,沒有斯倫貝謝、殼牌這些外國公司的鑽井、壓裂技術,我們的頁岩氣不可能成功。2不知道山西人有多少,山西的煤層氣搞了幾十年還是幾乎為零,但是歐美都是很大的產業了。3知道在南海我們為什麼以前只能抗議越南開採石油麼?因為我們沒得深海鑽井技術,越南跟老外合作著採,光明正大搶你石油。4我們現在用的很多鑽頭都是日本進口的,國產的只能應付一下常規地層岩石,對於特殊岩層成本太高。5現在美國都說要出口頁岩氣了,可見其技術、規模,中國目前基本處於初期。6中國的鋼材質量差,做不了高質量鑽頭;中國的儀器精度差,測出來的數據不敢信;中國的技術,國企都是招收一幫本科生碩士生到現場守井、鑽井,研究院一幫大媽+幾十年前的專科生成長起來的專家來研究哪兒有油,不是說老專家不行但是不能一幫大媽能換成新人培養不呢?7行業怪現象,都說中國沒有石油,後來搞出一個大慶,整出一套陸相生油理論;都說天然氣資源匱乏,後來又找到很多緻密氣;到底是資源匱乏還是技術、理論落後?


愛吃烤魚


個人觀點目前中國大致處於第三梯隊 美國歐盟 日本。俄羅斯之科技後 但是後勁十足中國內政不出問題的話照現在的勢頭科技水平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之內 將處於第一梯隊先說說目前 影響科技水平的高低的因素是一個很宏達的概念。這與人種。社會環境。國家制度 教育水平等等等等都有關係。我們先來看看教育 首先我並不認同中國的中小學教育理念不如西方 為什麼有機會以後再詳說。真正起作用的我們來看大學水平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每年的大學排名。2016-2017世界大學排名 學校名稱 國家/地區

1 麻省理工學院 美國

2 斯坦福大學 美國

3 哈佛大學 美國

4 劍橋大學 英國

5 加州理工學院 美國

6 牛津大學 英國

7 倫敦大學學院 英國

8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瑞士

9 帝國理工學院 英國

10 芝加哥大學 美國

11 普林斯頓大學 美國

12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

13 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坡

14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瑞士

15 耶魯大學 美國

16 康奈爾大學 美國

17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美國

18 賓夕法尼亞大學 美國

19 愛丁堡大學 英國

20 哥倫比亞大學 美國

21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英國

22 澳洲國立大學 澳大利亞

23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美國

24 清華大學 中國

24 杜克大學 美國

26 西北大學 美國

27 香港大學 香港

28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美國

29 曼徹斯特大學 英國

30 麥吉爾大學 加拿大

31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美國

32 多倫多大學 加拿大

33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法國

34 東京大學 日本

35 首爾國立大學 韓國

36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

37 京都大學 日本

37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英國

39 北京大學 中國

40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美國

41 布里斯托大學 英國

42 墨爾本大學 澳大利亞

43 復旦大學 中國

44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45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加拿大

46 悉尼大學 澳大利亞

46 紐約大學 美國

46 韓國高等科技學院 韓國

49 新南威爾士大學 澳大利亞

49 布朗大學 美國

51 昆士蘭大學 澳大利亞

51 華威大學 英國

53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美國

53 巴黎高等理工學院 法國

55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

56 東京工業大學 日本

這是節選自百度。大學排名有很多不同的國內外機構提供每年都有浮動。但是仍然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國目前的大學教育水平仍然和美歐我們存在較大差距 其次中諾貝爾獲獎人數也是一個重要指標。當然很多人都說看這個沒什麼用。其實諾貝爾獎作為頂尖的科學獎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你的基礎科學的研究情況。這與商業化的科學成果研究也有很大的關係 很明顯。中國的礎科學研究尤其在關鍵節點上的研究仍然落後美歐。但是進步很大 再看專利申請數量。這個我們數量第二但是質量明顯不高 如果高的話。那麼我們企業出國反制對方包括專利流氓在內的手段應大部分該比現在高很多 。國際權威期刊的論文引用數量我們是前三。數量和水分就不談了 畢竟現階段是合理的 出了學術基礎科學我們再來看看科技產業 中國目前的特點就是全而不精 科技產業從低端到高端全覆蓋。這點獨步全球 可是大部分產業的核心技術仍然在西方手裡。這個老調重談了 我們現在的突破包括手機芯片。電腦芯片。液晶面板。發動機。變速箱登登在內都是取得了突破。仍然落後這是事實綜合看來中國的科技水平目前處於第三梯隊這是我個人認為比較客觀的 我們先說說問題在談談優勢 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整個社會的心態從一窮二白進入暴富之後的畸形變化。這個問題每個國家都有。問題在於我們全球最大的體量和市場。這個問題就被無限擴大顯得如此嚴重和致命 為什麼前面不談論文的水分。前段時間爆出來權威醫學雜誌我們中國有一百多篇論文被撤回涉嫌造假 批量複製 由此可見這個社會浮躁到了什麼地步 德國五萬家企業 可是上市的有多少家 800家 中國呢。我們現在所謂的科技創業者想的是什麼?先弄一個概念。包裝的高大上吸引投資。然後融資上市 套現。賺的是熱錢快錢。這樣的所謂科技創新。名副其實麼?。現在的發明科技創新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需要靜心。積累 因為這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你看看上世紀四十年代的諾貝爾獲獎者平均年紀40多 現在呢70多 現在的科技創新最需要的就是積累了專致了 而且我們的虛擬經濟。互聯網炒的太過熱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製造業才是立國之本更是科技大發展的依託所在 你沒有一個強大的良好的製造業。沒有原始積累談科技發展就是空談。 比如無人駕駛汽車最好核心的是什麼?激光雷達。你可以比過國外麼我們現在的製造業說實話不容樂觀 美國去年已經取代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了。這是很危險的信號。製造業的困境再不重視。中國會出很大的問題 為什麼製造業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原因就不細說了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以後的優勢。第一這個世界上只有中國和美國才能提供支撐所有科技成果發展的巨大國內市場第二隻有中國和美國才有無與倫比的人才儲備優勢第三隻有中國和美國才能提供的資金投入 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產業除了美國都是各有所長比如日韓電子科技很強大。汽車產業 造船和強大。可是大飛機產業 衛星導航 軍用航天航空產業 航空航天發動機。前沿互聯網包括大數據。雲計算產業都是弱項 這就是為什麼能夠加工圓珠筆筆芯的機床只有瑞典的一家企業提供 西方發達國家體量太小 只能提供為數不多的科技產業發展環境 就是通俗一點偏科。所以中國的前途不可限量。問題就是要根治這社會的浮躁以及怎麼樣重新重視發展製造業 不然前景就是空談


愛吃冰淇淋的小詩人


我國目前是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績,但是還不是該嘚瑟的時候,我們還有半個世界的敵人。好比,美日從中國進口衣服,有人就得出結論說美日不會做衣服或者美日做的衣服沒我們好。這是什麼幼稚的邏輯?事實可能恰恰相反。我一直是做機械出口生意的,事實求是的說,我們製造的大部分機械只是達到了能用的水平,我們整體在量上可以,但在質上整體水平還不及格。特別是日本和德國的設備跟我國的對比下,你就會發現人家的設備比較精密,精美,耐用。德國的機械,電子電氣,日本的精密製造,電子電氣整體上遠遠領先我們。我們出口到國外的機械設備,但凡客戶要求稍微高一些,就需要配進口的電氣原件或系統,比如西門子,施耐德,安川,德力西,利雅得,等很多品牌如雷貫耳。

2013年我們參加一個印度港口集裝箱吊的投標,但對方要求集裝箱吊必須是有轉向系統的輪胎,而我們國內響噹噹的起重機廠家不會做這種轉向系統。能做的廠家都是合資企業,起重行業比較牛的廠家還是人家合資的,像利勃海爾,德馬格,科尼,特尼克斯,馬尼託瓦克,甚至和新加坡合資的紐科倫等。國內的三一重工這幾年才會做輪胎轉向的起重機,ZPMC的吊具和港口起重機不錯。

如今我們製造業雖然遍地開花,但是在質上還有很大的空間,而且現在製造業發展面臨很大的非利好因素,比如,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增加,競爭白熱化,產能過剩,稅收高,利潤低,研發投入不足等問題。有列舉了很多我國高科技如何先進,而不難發現那些大都是舉國之力才創造出的成績,我們不可能在每個行業都傾全國之力去發展。民營企業的科技水平才是國富民強的指示燈。

所以說,雖然我們現在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千萬不能盲目自信和膨脹。就像易經中所說的,潛龍勿用,不要急著表現自己,要學會保護自己,養精蓄銳,以免最後出現亢龍有悔的後果。


jayabc


經過幾十年的投入和發展,中國的科技在許多方面已經走到了世界頂尖的水平,其他回答中已經有很多例子。而我想增加的一個,是關於中國科學家理論預言並在最近被成功合成的T-碳。看到這個消息時,我禁不住從小開始回憶。

我小時候在山區,冬天要燒煤炭取暖,這會產生炭黑,小孩調皮就用來亂塗亂畫。炭黑是一種無定形碳,所以我對碳元素的這種基本存在形式從小就有認識。

到上小學時,經常要用鉛筆,也瞭解到鉛筆筆芯的成分是石墨,當時覺得這東西和炭黑很像,只是沒有從深層認識到它們從根本上說是一個東西。

到了中學化學課,終於學到了“同素異形體”這個專業概念,認識到炭黑、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而特別硬的金剛石,也就是鑽石,居然跟它們也是同素異形體。

化學書上還有一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足球烯”。我倒不是喜歡踢足球,就是因為書上畫的這個圖示很好看,介紹說這是很不容易才發現的一種新的碳元素同素異形體。相關科學家因此獲得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

上大學後又聽說了碳納米管等更多的碳的同素異形體,當時我就想,碳這玩意兒還能變出這麼多花樣來,再把它怎麼弄出一個新東西,不知道還能不能得一個諾貝爾獎。

沒想到等我參加工作,2010年在英國當科技記者的時候,曼徹斯特大學的兩名科學家就因為製備出石墨烯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不過嚴格說來,石墨烯的結構早有預言,他們厲害的是找了一種方法把它做出來。

終於到了今天要說的這個T-carbon,也稱T-碳。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蘇剛教授研究團隊於2011年通過理論計算預言的一種新型三維碳結構,當時論文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他們指出,將金剛石的微觀結構中的每個碳原子用一個由四個碳原子組成的正四面體結構單元取代,將會形成碳的一種新型三維立方晶體結構。

2017年9月,英國學術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西安交通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聯合團隊的成果,他們通過皮秒激光照射懸浮在甲醇溶液中的多壁碳納米管,成功合成了與理論預測的T-carbon完全一致的結構。我查了論文,第一作者的署名是西安交大的。

你看,這種新型T-碳,理論預測是中國科學家做出的,最終合成也是中國科學家當主力。當年上化學課時看那些發現“足球烯”的科學家,都是一些外國名字,現在終於是中國科學家搞出這種成果了。

至於T-碳的應用價值,研究人員說根據其在密度、硬度、結構等方面的性質,可在光催化、吸附、儲能、航空航天材料等領域擁有廣泛的潛在應用。蘇剛甚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很長時間以來,天文學家就觀測到宇宙塵埃中碳的含量只有太陽系物質中的60%,並長期致力於研究碳危機之謎。而T—碳的密度恰好為石墨的2/3。這似乎提供了一個啟示,如果星際塵埃中的碳大部分是以T—碳的形式存在的話,這是否就是碳危機這樣一個重要科學問題的最終答案呢?”


黃作夢


可以很確定的說綜合科技實力,除了美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不是說其它國家弱,是因為其他國家有體量的沒錢,有錢的沒體量,所以他們只能在個別領域取得部分成就。而中國坐擁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和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綜合科技實力僅此於美國。在未來科技方面,例如量子,核聚變,可燃冰等,說獨步天下也不為過。頂尖科技,例如5g,物聯網,人工智能,超算等,可以跟美國平起平坐。弱項在基礎科學,不過狠補了幾年功課也發展的不錯了。從國家這幾年科技成果產出可以預見未來一定是我們的!


用戶55529743729


簡單如下:中國科學技術水平,客觀地講在古代領先,在近代落伍,在現代趕超!



中華民族有5000多年光輝燦爛的文明史,值得我們每一位炎皇子孫大喜大慶!A.老子《道德經》、孔子《易經》的唯物主義哲學思維體系,博大精深!在全世界各個國家有著一定的獨特影響!


B.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火藥、造紙、印刷和指南針,等等實用技術,也大大領先於其他各國!

C.《皇帝內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防病、治病和保健的經典,在無數億人身上得到了“正確性的實踐驗證”,其中“陰陽、五行、天地人合一,基礎理論體系的思維!”也早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深層次,至今西方基礎科學理論研究的思維,還是在表層,光看現象,不求本質!

D.客觀地說,中華民族只是在明末清初,走了下坡路,讓西方科學有了長足發展!其根本原因是由:最初的自大自封,科技平臺隨步變小,後來,不重視基礎科學研究的資源開發和利用!造成了科技尖端人才的外流!近年來,已經引走了國家高層領導的重視!

E.在國家政策文件的引領下,許許多多的基礎科學理論和應用成果,都趕上和超過了,世界先進水平!全國“科技創新,萬眾創新,驅動源能,傳承中華基礎科學理論寶典,陰陽、五行、天地人合一”的大浪已經開起!中華民族,無論“無論官科,還是民科,都爭先為中華民族的大復興,盡心盡力,獻計獻策!”

F.《宇宙物質全性學》在綜合了古今中外基礎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再次登上了世界前沿基礎科學理論研究的寶座,結束了西方科學引領,暫停封頂的局面!為東方基礎科學研究,啟開了新的航程!




袁博士,在基礎科學世界前沿上,有了重大發現,並且首創了巜宇宙物質全性學》這門綜合科學大體系,其基礎理論能填補世界前沿基礎科學研究的多項空白:
1.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和規律是什麼?
2.引力波的本質和規律是什麼?
3.宇宙的來源是什麼?
4.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5.宇宙間萬事萬物產生髮展和變化的總規律是什麼?等等! 併為世界基礎科學研究的路子,指明瞭方向!
目前各國科學家,都在明性宇宙客觀現象上,找根源?找到原因?找規律?講定律!勞半功倍,五六十年來盤旋不前,沒有大的突破和革新!
關鍵原因就是思路和方法的問題!真根源和真規律是深藏在萬事萬物內部的,是任何高端儀器地探測不到的!
中華在復興,民族在掘,科技攀頂峰!

東方易達2018-1-26日共商共享!

東方易達安成


中國科技樂觀的來說總體都不差,屬於二流,優點是全面,完整,山寨能力強,少數尖端領域能夠做到後來者居上,比如高鐵之類的綜合整合能力強,大多數核心部件能夠做到自主,在傳感器,高精度控制器,特殊材料還是有差距離一流水平。缺點就是研發深度不夠,可靠性實用性,還需技術沉澱,從無到有,需要10年,從有到尖需要百年,所以跟美國,西方發達國家差距明顯。

但實際上全球化的時代,除了美國超級大國可以領先全球,其它國家不可能也不存在有中國這樣的潛力與發展力量。德國,日本的科技工業水平除了美國以外算高端,但很多領也不可能像中國這樣全面,在軍事領域核能,空間技術,基礎建設,製造業,中國具有最全面的發展空間。


ny--ha


你說能在什麼水平???…1個提問不知道!19個回答都不妙!…腦袋智慧不行、眼神不夠用、玩嘴皮子還行、手腳不利索、差點兒!…專利不多!職稱不少!…斗大字不識1個!…腦力勞動不夠聰明、耍個心眼子還行!體力勞動笨的要命!…都是為了錢、混碗飯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要說中國科技、只在世界中水平!…只有坐飛機能超過珠峰!…或拿一本書畫、指點超過珠峰!…從廠家看中國!…科不圓滿、技不如意!水平超過80年代先進!…、…、回答完畢!


041186672549


中國科技在世界上比較,總的來說是:發展速度快,差距仍很大。

所謂發展速度快。一是從專利的申報量來說,巳列全球第一。二是其製造業巳逐漸由中國製造變中國創造,其經濟發展巳由數量型逐步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三是中國在許多領域已領跑世畀。比如在量子通訊,潛艇的無軸泵推系統,艦船的全電推進系統,高超聲速飛行器,人工智能,雲計算,高鐵等領域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四是近年來在外打拼的科技人員紛紛歸國發展,世界許多國家的科技人才也趨之若鶩。這也說明了中國科技發展前景喜人,形勢一遍大好。

儘管如此,從客觀上講,我們與美,歐,日的差距還是較大。一是在高端製造業中一些起關鍵作用的軟件還嚴重依賴歐美。象中國的中興通訊公司,美國斷其芯片的供應就使企業陷入困境。二是許多高精尖的技術我們仍存在很大的問題。象航空發動機就對我國航空工業制約很大。還有精密機床,高檔醫療儀器等都嚴重依賴日本,德國。在基礎研究方面我們的差距也不少。高等教育方面,全球高校100強中國僅北大,清華入圍,而美國就達30多所大學在列。

當然,中國要縮小這個差距只是時間問題,如果中華兒女時常臥薪嚐膽,奮起直追,一定會趕超美,歐,日的。


學無止境0912


科技是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當今世界只有中美俄是超級大玩家,也就是說中國至少在科技水平上是前三的,個人認為應該排在美國之後世界老二沒什麼問題。不用拿某些領域的某些商品的落後來說事,沒有什麼意義。

比如說中國的汽車不行,發動機變速箱都很差,這只是起步晚造成的,更何況已經要在電動車領域彎道超車了,未必值得大量投入過時的東西。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並不能說明中國整體科技水平落後。例如航天、航空、超級計算機、核武器等等,那絕對是世界前列的水平。

我把科技簡單分為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基礎科學我國應該在美、日、西歐、俄羅斯之後,估計應該在10名左右。應用技術,我們也不如上述國家、也不如韓國、澳大利亞、一些北歐和東歐國家,應該在30-40名左右。這裡大家講的什麼什麼產量第一和科技水平無關,只和國家大小、人口有關。另外,如殲20戰機,並非我國技術高過西歐、日本,而是我們國家體量巨大,搞得起。我們第一步讓人民慢慢富裕起來,第二步一定會讓科技發展起來。但就目前來看,我國應該在20名左右吧。

舉個例子,你知道中國進口最多的是什麼東西?芯片!還有,據我所知,基本上所有原創性的東西都是外國人發明的,從你吃的治病救命的藥,用的醫療器械,用的手機電腦,芯片,以及裡面的組件。中國為什麼會對被技術封鎖無可奈何?因為中國出了有市場是別人需要的,其他什麼都沒有是別人離不開的。

假如中國能像發達國家那樣,自己發明芯片,發明電腦,發明各種新技術,那何談被人封鎖之說?說這多沒有貶低祖國的意思,國家強盛還得靠我們,任重而道遠,我本身就是幹設的。只是希望能夠正視差距,做到頭腦清醒,才不會迷失了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