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閱讀的人都有哪些不一樣的收穫?

包紙玩機


我是一名讀書愛好者,這兩年,每年的讀書量都在一百本以上,讀書帶給我了很多收穫,三言兩語說不完,看到這個問題,回答一波:


1.持續的自我更新

前兩天和閨蜜打電話,閨蜜說,你雖然一年多沒上班,但是我覺得你的知識量很大,而且也很有自己的見解。


我的閨蜜在深圳一家上市公司做投資,接觸的都是最新最前沿的信息,而我兩年前從北京回到四線城市後,基本就一直在家裡,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也沒什麼朋友,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書籍。


閨蜜之所以如此感慨,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一直都在閱讀,每年都能讀一百多本,而網絡也讓我接觸到了大量的新鮮訊息,所以,對於外面發生的事情,我並不陌生。


而且因為長期閱讀,和閨蜜每次聊天的時候,也有很多話題,有時候還能和她一起分析和探討一些問題,雙方都能有所收穫。這些都是因為閱讀所帶來的成長。


私以為,一個人保持自我更新最好的方式,就是堅持閱讀。


2.獲得安身立命的資本

我之前分享過多次,因為堅持讀書寫作,我在回到小城市後,不僅工資水平沒有降低,反而因此實現了經濟獨立,時間自由。


17年10月開始,我陸續簽約了幾個大平臺,每個月的收入都在8000-1000左右,工作量並不大,按時寫幾篇稿子交上去就行,做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也能獲得不菲的收入,所以那段時間,我還是挺滿足的。


後來,18年底開始,知識付費開始不景氣,但因為我同時還在運營自媒體,也能獲得收入, 而且因為有孕在身,精力已經開始下降,所以收入比之前少了不少,但畢竟也算是有技能傍身,餬口還是可以的。


這些都是因為堅持閱讀帶給我的收穫。


所以,千萬不要聽別人說讀書沒用就不去讀。無論做什麼事情,長期做,堅持做,都一定能獲得回報。


要麼豐富你的精神,要麼提升你獲取物質的能力。讀書一定是有用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如果覺得對你有用,可以點個贊或者關注我哦!我是笑薇——一個從帝都回歸四線小城,靠讀書寫作月入過萬,實現自由生活的姑娘。

笑薇讀書


對於一個堅持閱讀了一年半的人來說,我的收穫滿滿,下面我簡單列舉四點。

一:養成了每天讀書的的習慣。

從我堅持閱讀以來,讀書已成為我每天生活中必做的事,每天吃完飯,稍加休息就看書。有時班都不想加(我們加班是自願的),就想看書,特別是遇到自己愛看的書時,這種慾望就更強烈。

二:堅持閱讀讓我從一個手機迷變成了一個書迷。

在沒喜歡上讀書之前,我是一個典型的手機迷,吃飯,上廁所玩手機,下班途中,回到宿舍還是玩手機。我對於手機已經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但自從我堅持閱讀以後,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我就慢慢的擺脫了對手機的痴迷,逐漸地迷上了讀書,下班後有空閒時間就讀看書。

三:思維更加理性穩重。

在我沒喜歡上讀書之前,我總喜歡跟人大聲爭論,只要我認為是對的,它就是對的,思想非常狹隘。經常聽風就是雨,別人說的話很容易就相信。

自從經常看書以後,我遇事變得冷靜了,在不瞭解具體原因的情況下也不隨便與人爭論,因為沒底氣,怕笑話,不像以前那樣無知無畏。

四:知識量的增加。

這一點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在我的寫作上,雖然我的文章質量差強人意,但最起碼詞能達意。在沒有喜歡上讀書以前,要讓我寫一篇800字的文章,我都覺得困難,因為不知如何下筆,心中所想無法用準確的文字表達出來,經常詞不達意。這一點在我堅持讀書以後,得到了改變。


無偽雜談


說一說我的親身感悟。

1)

沒有認真讀書之前,我覺得我是一個十分迷茫的人。

今天不知明天事,不僅今天不知道明天要幹什麼,連今天也是迷迷糊糊的過去了。

沒有自己的思考,別人說什麼是什麼。別人說好的,片面的信息,自己也照信不誤,最終的結果是錯失了兩個很好的工作機會。

不讀書的時候,容易無聊。一無聊就會感覺生活一點樂趣都沒有,感覺整個世界都是灰茫茫一遍的。

經常懷疑自己,能不能把一件事做好,做不做得出來,焦慮、煩躁~

以上這些情況是我之前經常都有的~

2)

從去年開始,保持了一個月至少讀一本書的習慣,變化也慢慢的產生了。

那種經常隔三差五就煩躁、鬱悶的情況變少了。遇到問題後,第一時間是想辦法解決和補救。以前的時候,我肯定會先埋怨,然後找各種理由和藉口去掩飾這件事發生的原因。

到現在為止,讀了有三四十本書吧。這幾十本書,讓我自己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能夠判斷某些事發生所需具備的條件,某些人所講的信息是否有足夠的證據去證明,讓我對自己有了清楚的認識,有了人生的目標。

有人說,說得這麼懸,聽不懂,看不明。我舉個例子吧。

之前我想跳槽,一個朋友說某某單位很不錯。我一聽這單位,立刻網上搜集了相關的信息,並且做了一些相關的調查,發現並沒有什麼發展前景。但我朋友一味的安慰我說,這個單位的工資待遇怎麼樣,他認識一個人在裡面做,每個月有多少錢到賬,比我現在的福利好很多。

於是,我親自打電話問問在那個單位做的人。打完電話後才發現人家根本沒在那單位做,只是聽說而已。

到了這裡,我自己就大概知道怎麼回事了,想去的話就得親自去這家單位問問這裡的員工了。

這些思考,都是我讀書以後才有的。要是以前的話,我肯定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簡歷丟過去了。

3)

還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是,學會了包容,學會心平氣和地接受身邊的事和事

以前見到身邊那些穿金戴銀的人就特別的反感,討厭,覺得他們都是那些膚淺的、虛偽的人。見到就想遠離。

有一次,有個病人問我,幹嘛對他態度那麼冷淡,剛剛對其他病人還有說有笑的。我說,看到你就不舒服。他問為什麼?我說看你脖子上的,手腕上的金條金錶就不順眼。病人愣了一下說,仇富啊。

我也不解釋什麼跟什麼,就是不願意跟他們說話了。

現在的話,看到這樣的裝扮,都就習以為常了,甚至還與其中的成為了朋友。

4)

有人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你看到了不一樣的自己,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六月思諾


作為一個骨灰級的讀書愛好者,雖然現在的我很喜歡閱讀,但不可否認,以前是很不喜歡讀書的。

而堅持了這麼就以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到底收穫了什麼,思來想去,覺得是有3點:

01

找到了一種個人成長方式

讀書的最大好處就是自我成長。其實,每個人最牛逼的時代,就是高中3年。那時的你,上懂天文地理,下知生物化學,對唐詩宋詞信手拈來,甚至能彪幾句自己現在也聽不懂的英語。
這就是因為那時的你在不停的讀書、學習。而為什麼很多人上班後都覺得自己停滯不前了呢?歸根到底就是因為不讀書了。

一旦你停止了讀書,就是停止了自我成長。而一個人一旦不成長了,那等待他的將是一日又一日的反反覆覆。

02

獲得了更強大的“能動力”

注意,此處是“能動力”,而不是“能力”。一個人的能力,是可以隨著不停地工作而提升的。但“能動力”卻不一定如此。
能動力是一種主動性,它需要一個人從主觀角度改變看法,並逐步開始做自己以前沒做過的、想過但不敢做的事。

而不讀書前,我其實很缺乏這項能力。但經過大量的讀書,“心能沉下來”,這才能反思自己的主動性和能動力。

03

獲得更多的進步空間與機會

這麼說吧,如果不是讀書,估計我也不會在頭條上寫作,你也不會看到我今天寫的內容了。
而正是因為大量讀書,堅持讀書,我才能持續在頭條上輸出內容,持續在一個領域裡深耕,並獲得了一點成長。
這些成長,有物質的、有精神的、有思想的,各個方面都有一點,加起來,就是更大的進步與成長。
我是千城,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歡迎【關注】,一起讀書、寫作、賺錢!

在下千城


閱讀確實能夠給人帶來很大的變化,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作為一個常年閱讀喜歡閱讀並沉迷於閱讀的人來講,我覺得堅持閱讀的收穫可能有以下幾點。


第一,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其實並不容易,而破壞起來卻非常簡單。讀書是一件需要耐得下性子靜不下心來的事情。而且他不是一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工作,而是必須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去做,這樣才能有收穫。

所以堅持了很多年的讀書習慣之後,已經深深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很多生活習慣都隨之而改變,變得自律規律,這種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僅能收穫知識獲得閱歷積累,還能夠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做出良好的改變。


第二,培養持續學習的能力。

堅持讀書可以不斷的充實自己,可以讓自己一直處於一個正確的道路上向前奔跑。即使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太大的難堪,也不用擔心過不去,因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要努力的讀書,不停的充實自己,總是能夠獲得機會,總是有能力去改變現狀,讓自己和家人變得更好。這種持續學習的能力,尤為難能可貴。

第三,獲得專業技能的積累。

讀書有很多種,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就是給自己充電,不斷的增強自己的專業技能,讓自己在職場上獲得更多的優勢。

比別人多懂一點,就會比別人多一點機會,而收穫也會比別人更多一些。俗話說付出就有回報,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只不過很多人並沒有真的狠下心來付出而已,所以他當然得不到回報。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一說您的觀點。


山九


我是 菠蘿愛嘮書,給大家分享有價值的內容。

三毛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堅持閱讀的人,知識更豐富

每本書都有每本書的價值,它總會教會我們一些我們原先不知道的東西。最近我在看汪曾祺的精選集,有一篇講的是京劇導演郭慶春的故事。


“京劇”這兩個字原先在我眼裡只是一種戲的名稱,看完汪老寫的這篇文章,我知道了要想學戲,需要立“關書”,表示“生死由命,概不負責。若有逃亡,兩家尋找。”

“若要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那些舞臺上行雲流水地動作,都是臺下苦苦練習得來的,耗頂,撕腿,開小翻、開虎跳、前撲、躥毛、倒插虎、烏龍攪柱、擰旋子、練雲裡翻……


要是沒有讀到汪老的這本書,我不知道我以後是否還會學習到這些知識,畢竟我的生活離京劇太遠了。


堅持閱讀的人,心態更平和

閱讀是一項很靜的活動,它急不得。不像是看電視劇,你可以調1.5倍速,2.0倍速,看書若是刻意追求快,收穫就沒有慢慢看來的大。因為在閱讀事你的思想完全被“快、快、快……”給搶佔來,哪裡來的空間去思考呢?


反過來說,喜歡讀書的人,一定是一個心態平和的人。他遇事不急躁,即使有困難,他也能最下來認真思索解決方案。因為平時讀書讀多了,坐冷板凳坐時間長了。


我喜歡讀李娟的文字,她的文字有一種神奇的魔力,簡直讓人讀快不起來!正如王安憶所言,“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記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難以忘懷。”

在我看來,李娟的文字屬於者,簡單、樸實、卻又充滿靈氣,她似乎生來就掌握了寫作的訣竅,否則無聊、瑣碎、乏味的生活為何在她的筆下那麼鮮活?


我喜歡李娟,喜歡她的文字,喜歡她的自嘲,喜歡她筆下的風景和人物。她的文字近似乎白描,比如

“自從我出了兩本書後,我媽便在村子裡四處吹噓我是‘作家’。可村民們只看到我整天蓬頭垢面地滿村追鴨子,紛紛表示難以置信。而我媽對他們說著說著,扭頭一看,我正趿著拖鞋,沿著水渠大呼小叫地跑,邊跑邊揮棍子,也實在不像樣,便覺得很沒面子。”

僅僅是“趿著拖鞋”、“沿著水渠大呼小叫地跑”、“邊跑邊揮棍子”這三個動作,就極具畫面感。

堅持閱讀的人,成功的機率更大

事實證明,成功的人都喜歡讀書。股神巴菲特從小就喜歡閱讀,在他小時候,他就將父親辦公室所有的書都讀完了,有的書讀了還不止一次。就連他的妻子蘇菲都說:“事實上,巴菲特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和思考”。

其實我們每個人最缺的不是“機遇”,而是“學習力”。看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書,你就說你眼睛疼,可怎麼沒見你玩手機的時候說眼睛疼呢?其實錯也不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現在已經對手機產生了一種依賴情緒,玩手機玩的太多,又使得我們注意力不能更好的集中。長此以往下去,我們就陷入了一種“想學習,學不下去”的怪圈。


“閱讀”是一個人擁有“學習力”的一種表現。不管在哪裡時代,讀書一直都被認為是學習的最佳途徑。因此,堅持閱讀的人,“學習力”更強,成功的機遇也就更多。


如果大家覺得文章有價值,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喲!


菠蘿愛嘮書


讀書,可以慢慢探索出一個真正的自己。

引用的是白巖松在央視公益廣告裡的話:

世界那麼大,總想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而人心是更加遼闊的世界,又該如何到達
還好,讀書就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不僅瞭解世界,還可靠近人心
更重要的是,越來越知道
你是誰?你該去哪兒?你到底要的是什麼?
的確,讀書並不會一夜間讓世界變好
但在書中,卻可以讀出一個更好的自己
那這樣,世界會不會變得更可愛一點呢
讀書,看到更好的自己

這答案非常精確的表達了讀書到底為了什麼。答案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湧現,而是在漫長的時光裡,逐步發現一個真正的自己。

我相信央視選擇白巖松來出演這一則公益廣告,就非常有力地證明了他本人就是一名紮實的閱讀者。而從他近年來在央視的表現也突出了就算站在金字塔尖的人,也可以通過閱讀來不斷提升自己。

那麼有人會問:為什麼我每天閱讀,但是我依舊每天擠地鐵,依舊操心著柴米油鹽,而工作也沒有升職加薪的希望,生活也沒有因此變地更好?

這就說明並不是所有閱讀都可以讓人進步,區別在於你是被動閱讀還是主動閱讀。

如果問出以上問題的人,基本就是屬於被動閱讀,這裡解釋一下被動閱讀:沒有目的性的去接收所有閱讀的內容。比如消遣或娛樂類的新聞或書,可能會給你帶來一時的愉悅感,但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收穫。再具體一點,今天你知道了文章和馬伊琍離婚了,昨天你知道林志玲因為結婚改名為黑澤志玲了,明天還會有誰誰誰出軌了。這些只是告訴了你一些不知道的事,而對你的成長進步沒有任何幫助。你要知道只有那麼能給你帶來深度思考的文字,才是真正有用的閱讀。

那麼主動閱讀就很好理解:帶著問題或者目的去主動尋找信息的閱讀。所以意味著真正的閱讀者並不是摸到任何一本書就讀,而是主動尋找那些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書籍來閱讀,來超越自己,提升自己。也就是說,主動閱讀者對書是有要求的,而這類書籍在市面上往往只有百分之一甚至更低。通過閱讀的累積,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能力邊界線,實現一次次地自我提升。

總而言之,閱讀可以讓你越來越清晰地認識自己,那麼大家平時的閱讀是待在舒適區呢?還是拓展能力圈?


悟空後


堅持閱讀的人都有哪些不一樣的收穫?

如果你是問堅持閱讀的人都有哪些收穫,我可能張嘴就可以說一大堆,但是我仔細看你的題目是,都有哪些不一樣的收穫?這個我就要好好的想一想。

我覺得第一個不一樣的收穫是永遠不會頹廢。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和書籍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

書裡面的世界,遠遠大於你的世界;書中的人生,也遠遠豐富於你的人生。無論你自己有多大的痛苦、悲傷,但是跟很多作家或者書裡面的人物來比,也就微不足道了。

而這些書的作者和主人公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對人生社會的洞悉力又會影響你,療愈你。你會覺得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得到解決。你自己的生活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

所以高爾基也說過: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第二個收穫是永遠不會無聊。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這話是一個叫孟德斯鳩的人說過的。

在我看來,任何無聊的生活,沒有是一本書不能打發掉的。你聽過玩遊戲玩夠的,打麻將打夠的,睡覺睡夠的,但是很少聽喜歡讀書的人會說書讀夠了。

有時候,幹別的事可能你會說是為了打發時間,但很少會有人用讀書來打發時間。只有為了讀書而擠時間,抓緊時間。因為只有讀書的時間能讓人覺得過得很充實,很享受。

第三個收穫是永遠不會無知,

這一點我想不用多說大家都能理解。

當今社會的發展,也告訴我們這一點。無論這個社會變化有多快,想要跟上時代的腳步,想要不被時代拋棄,你只有拿起書本。

而閱讀是一種性價比最高的門檻最低的投資自己的行為。一本幾十塊錢的書,被一些會讀書的人把書中的內容提煉加工,可能就變成了幾千上萬元的培訓課程。不是那些培訓的人學問有多高,而只是他們讀的書比你多。

很多現在販賣知識的知識網紅或大咖,其實唯一跟你的區別就是,他們把讀書堅持得夠久,甚至當成了職業。所以現在才有了名目繁多的各種讀書會拆書幫,講書聽書平臺……

第四個收穫是閱讀能改變一個人的容貌。

一個人的閱讀史,往往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和能力發育史。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好像是三毛還是林清玄說過類似的話。

書的薰陶能慢慢改變一個人的氣質,甚至容貌。有書卷氣的人怎麼都不會醜的,而且年紀越大,這種氣質越加分。到了四五十歲以後,人的美其實就是靠氣質取勝,靠讀書打底。

記得有一次跟一個發小去公園拍照。她把照片給她女兒看,她女兒說我比她漂亮。其實小時候得誇獎的是她,我一直是她的陪襯。只是後來她技校畢業進了工廠,我大學畢業當了老師。她就這樣給她女兒說的:那是因為你媽我讀的書沒有人家多。

最後用梁文道的一段話來結束:讀書到了最後,是為了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複雜。 世界有多複雜,書就有多複雜,人有多少種,書就有多少種。

書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但人的世界讓我們瞭解書的世界的真實;書的世界卻讓我們感受到人的世界的美好。堅持閱讀,哪怕這個世界再怎麼不友好,你都可以安之若素,你都會微笑面對。


92歲的姑娘


閱讀的好處不勝枚舉。譬如說,一本書成就一個公司。有個朋友,背後有人稱他是書呆子,要做一番事業,沒有一個人相信他能做的。他心裡七上八下,六神無主。這個書呆,望著天花板發呆,吃啥都是食之無味。一日他去了新華書店淘的一本書《怎樣說服人》,連夜讀了三個小時,茅塞頓開,一連三天,找了幾位領導。書中講就是談判的技巧,怎麼樣談,談什麼?難處在哪兒?怎樣以守為攻,什麼叫佯攻,什麼叫正面攻擊,什麼是進退自如?什麼叫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後來這位朋友大功告成!

閱讀莫以為只有讀書才是高,閱讀莫以為讀了就萬事大吉,閱讀莫以為書中有真理。其實社會是個大課堂,什麼樣的書,裡面是應有盡有。讀書、讀人、讀動物等等,因人也是一本書,動物也是一本書。 有朋友養了數只貓,他讀貓感悟人生。譬如說,老貓生了兩隻小貓,小貓長大了,甲貓一直給乙貓舔毛毛,乙貓從來沒有做過。後來老貓又生了一隻小貓,甲貓又給小貓舔毛毛。再後來貓咪多了,老貓就把乙貓趕走了。處處留意皆學問。讀貓咪也是讀人生,從中也可以給人們啟示的真諦。如果一個人什麼都是斤斤計較,沒有愛心,他會成就大的事業嗎?

閱讀的收穫可以說人人皆有之,區別不在於多少,不在於高低。在於書要讀的雜。因每一本書的營養是不一樣的,就像紅豆和黃豆。寫詩的或者寫小說的,假若只讀詩,只讀小說,他是肯定寫不出好的詩和好的小說來,因工夫在書外。譬如說一個寫小說的在讀音樂和畫畫的書,人家覺得不可思議,實際上藝術是脈脈含情,根鬚相通的。2019一7一-23(旅途中,甘肅隴西多雲,16-30度)

照片拍攝地蘭州博物館(2017年7月)讀書《讀社會》,品味人生。


山水容態


堅持閱讀,收穫的不僅僅是文字傳遞給我們的知識,閱歷,更重要的是靈魂的淨化與洗滌。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堅持閱讀,每天汲取一點知識養分,聚沙成塔,當儲備達到一定的程度,由量變到質變,逐漸專業,眼界變寬,格局變大,給生活工作帶來的有利影響不是一星半點.

物質世界的富足只能堪堪填充我們的皮囊,精神世界的滿足才能讓我們無處安放的靈魂得到洗滌昇華.

有句話說的特別好,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堅持閱讀,提升自己,從字裡行間洞觀大千世界.

堅持閱讀,能讓浮躁的心慢慢沉靜下來;

堅持閱讀,能讓不安的情緒漸漸平復;

堅持閱讀,能提升一個人的涵養與氣度;

堅持閱讀,能遇見一個不一樣的自己,漸漸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閒來無事,給自己列一份書單,許自己一個期限,試著堅持閱讀,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