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愛情始於五分好感,成於五分盤算,終於十分遺憾

提出"成名要趁早"的張愛玲一生創作過無數佳作,其中《年輕的時候》是她的作品之一,但是並不像她的《白玫瑰紅玫瑰》《半生緣》《金鎖記》《沉香屑》等小說有名,不過這篇小說在今天卻很有代表性。

《年輕的時候》:愛情始於五分好感,成於五分盤算,終於十分遺憾

《年輕的時候》:愛情始於五分好感,成於五分盤算,終於十分遺憾

《年輕的時候》講的是男主人公潘汝良和一名俄國女子相遇相戀然後又分開的故事,男主人公潘汝良習慣於在小書上畫小人,畫來畫去就是一人的側影,後來他在校長辦公室見到了沁西亞,他見到她的那一刻驚呆了,她和自己畫了幾十年的小人側影竟然一樣,而這恰恰激起了潘汝良浪漫的喜悅。沁西亞發現潘汝良畫的小人後主動和他搭話,後來兩個人相戀了。

《年輕的時候》:愛情始於五分好感,成於五分盤算,終於十分遺憾

有多少人在戀愛中愛的並不是那個人而是戀愛的感覺

看過這篇小說你會有一種錯誤的朦朦朧的感覺,男主人公潘汝良真的愛俄國女子沁西亞嗎?或許是,也或許並不是,而是他更愛的是那種戀愛中的感覺。女主人公有很多非常明顯的缺點,而對於此男主人公是非常討厭的,但是他假裝不睬,讓自己刻意去回味她身上值得自己關注的地方。男主人公愛的是自己的想象中的沁西亞而已,把巧合當緣分是很多年輕人的通病,而在這場感情中,男主人公明明不喜歡對方,卻還是強迫自己去維持想象,維持想象中的那份美好,沉迷於自己想象中的那個戀人模樣,但是這樣子的硬撐終究是撐不了太長時間的。

《年輕的時候》:愛情始於五分好感,成於五分盤算,終於十分遺憾

故事的最終兩個人還是走散了,說不上傷感,倒是有幾分秋風涼。這世間又有多少人的愛情是始於五分好感,成於五分盤算,而終於十分遺憾的。

失去的總是美好的

後來女主人公最終沒有嫁給潘汝良,而是轉身嫁給了和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年輕而帥氣的警察,潘汝良在失去女主人公之後方才將女主人公視為那白月光似的美好。大概這就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真實的愛情寫照吧,渴望著期待著,可一旦得到了就會馬上厭棄,內心深處美好的愛情就會變成一地雞毛,放棄之後又甚覺惋惜。在愛情中人們大抵都是如此吧,緊緊握住手裡的愛情遠不如沒有結局的愛情來得更加刻骨銘心,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朵白玫瑰和紅玫瑰。

《年輕的時候》:愛情始於五分好感,成於五分盤算,終於十分遺憾

《年輕的時候》這篇小說雖然不是張愛玲的名作,也不是很有名,可能讀過的人也並不多,但是在今天,這篇小說仍具有其現實意義,因為我們眾人要不就是曾經年輕過,要不就是正在年輕著,要不就是正在走向年輕、嚮往著年輕美好時刻的到來,大家都會遇到那樣的時刻,也都會經歷那樣子的愛情吧,只是有的走在了一起,有的人在人群中走散了而已。

《年輕的時候》:愛情始於五分好感,成於五分盤算,終於十分遺憾

當主人公放棄理想(也可以說是幻想),迴歸現實的時候,是幸還是不幸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告訴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