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種怎麼選擇,稍微有點露芽的姜做姜種好嗎?

用戶6698754040638


前天我閒得發慌,去菜地裡轉悠,看到鄰居大媽在種姜,就上前去詢問怎麼種姜,於是技術學到了,還拍了個視頻,當時我老開心了。



經過我的觀察,其實種姜並不難,撈溝後,在溝裡澆透底水,撒入複合肥,再把姜種輕輕按入泥中,使姜芽與土面相平行就可以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叫做豎播法,就是在不管什麼方向的溝裡種植,芽一律朝上就可,而那天我看到鄰居大媽種姜的方法就是後面這種。

那麼,姜種怎麼選好呢?稍微有點露芽的姜做姜種好嗎?這肯定是不行的,要知道用來做姜種的姜,定是要經過嚴格的挑選和催芽的。

其一,姜塊要肥大豐滿,皮色光滑,肉色新鮮,不幹縮,不腐爛。其二,質地硬,無病蟲害。其三,留下健壯的芽,抹去其它芽珠,一塊種姜上只留一個芽。


要知道種姜通過休眠後到幼芽萌發,此期幼芽的生長全靠種姜貯藏的養分來給予,稍露點芽的姜芽珠雖小,但對以後整株植株的發育生長有著重要的影響。

所以,在播種時,要進行科學有效的催芽方法,而不是見有芽的姜就做姜種。爛了的姜也會發芽的,但終究種塊不好,會影響後期生長,那就等於白種,將會無所收穫。

到了種植的季節,可進行一些催芽措施,譬如把姜堆放在室內催芽,可在曬姜後用稻草焐蓋。還可以在當陽處挖陽畦,把放在裡面,用松毛,稻草遮蓋,再蓋上塑料膜提溫。


當然,一個地方的催芽方法和一個地方的各不同,也有的人家也沒有催芽就直接掰開直播的,但若想未來高質高產的話,我建議還是要嚴格進行選種才行。


泥糖小丫


你好我是大西北阿文,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姜種怎麼選擇,稍微露芽的姜做姜種好嗎!答案是肯定的,好著裡,因為姜種都要催芽在種植,下面豐幾部介紹催芽過程

、姜種的催芽注意事項

1、曬種

將掰好的種姜放在潔淨的地面上曬種。在姜種曬種時,我們需要攤薄,最好只攤一層,並且需要勤翻動,以促進種姜受熱均勻,連續曬種6-7天即可。曬姜的主要目的為提高種姜溫度,有效打破休眠,並減少種姜體內水分,預防各種病害。

2、浸種

生薑浸種的目的為打破姜種自然休眠,促進姜芽迅速分化,以便預防多種病蟲害。一般可用15毫升海綠素+20克亮盾對15公斤水噴淋姜種。浸種的時間以姜種溼潤為宜。

3、拌種

將選好的姜種與72%農用鏈黴素攪拌均勻,注意隨掰隨拌,以減少浪費。

4、困姜

在種姜晾曬之後,我們在晴天的下午裝入網袋,用草氈或棉被覆蓋嚴實,堆放在室內3-4天,以促進姜種體內養分的分解和轉化,這一操作過程就被稱為困姜。

5、催芽

將曬好的姜種按照6-10層,集中堆放在溫室內,上面加蓋塑料薄膜,使其保持75%-80%的溼度,約20天后,姜芽就會長成黃豆粒大小,隨即可以定植到大田中。

露芽的姜做種子再好不過了,可以直接種植,




大西北阿文


姜,是廣大農民群眾喜愛的生活必備調味品。冬天冷,大姜是我家最愛吃的。就在今天我還到樓下的小超市去買了4大塊姜回來爆鍋做菜,冬天吃薑特別好,可以泡薑茶,炒菜呀,可以切薑絲兒,味極鮮醃製當小鹹菜吃,燉點肉類什麼的吃食,放點姜也是極好的去腥贈鮮,補腎壯陽的作用。


萊州西由那塊,叔叔嬸嬸家種姜的農民比較多。農村生活那些年也看過公婆中過大姜。大批量的姜都是在菜地裡挖個地窖保存。姜種選擇方法跟土豆差不多,就是要選擇那些顆粒飽滿的外形無傷,壯實飽滿,沒有凍傷,沒有蹭刮,沒有腐爛的姜。姜發芽了是可以做姜種,即使不發芽,人們在種姜之前也要進行催芽的。姜經過人工催芽發芽才能種到地裡的。

農村公婆種姜就是在村裡分配的半畝菜地裡,三月中旬我們先下地窖,把地窖裡的姜種,用藤條框子把它拿轆轤頭搖上來,然後仔細挑選那些個頭大,。沒有凍傷,沒有破損,沒爛完好無損的姜種,然後把它掰成大小合適的小段兒,在日頭底下曬一天。廂房裡有個不睡人的土炕,公公婆婆就把炕堰用兩層磚頭圍起來,鋪上一層塑料布塑料布上面鋪上10公分左右的稻草。把挑選晾嗮好的姜塊擺放整齊,然後上面再蓋上一層黑色的塑料布,塑料布上面再捂上一些稻草,然後再蓋上一床大被子。土灶燒點火讓土炕它的溼度和溫度上升,然後過一個周左右,扒開看看那姜就能開始鼓出花生米大小的白突突的新芽來,不過還沒有尖芽,讓後再捂上一個周。等光滑的新芽長出三釐米左右來,就可以到地裡去開始種姜了。



所以說,稍微有點肉芽的姜,只要沒有破損沒有靡爛,品質完好沒有黴菌汙染,完全是可以做姜種種植到地裡的,但是如果發芽姜有破損,潰爛,抽抽的簡易不要做姜種,容易爛根,傳染整個土地的姜正常生長。


豔陽之美


稍微有點發芽的姜做姜種是完全可以的,種姜要選擇節短塊大,色澤新鮮、無傷、無病蟲害的肥大的姜塊為種姜,種姜在播種前發芽,芽是長成幼苗的基礎,發芽的姜可以選肥壯、芽頭飽滿、大小均勻,無腐爛、無損壞的進行栽種,省去了催芽的麻煩。

生薑一般在溫度高於15度的時候會發芽,我們這邊是皖北地區,都是選擇在4月底或者是5月初開始種植。種姜選擇好了以後,我們要把種姜掰成一塊一塊的適合種植的大小。最好是每塊姜上面有2個姜芽,重量在60克左右就行。掰成小塊以後要曬種,一般要曬一個星期左右。是為了殺死有害的病菌,促進傷口癒合。曬得過程中可以經常翻動一下。曬好之後早進行催芽了,催芽有多種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電熱催芽。大概三週左右種姜的催芽就完成了。

下面就可以播種了。





鄉村小妹365


大姜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常見調味品,具有去腥、驅寒的作用,所以不少農村家庭習慣上在自家的菜園地裡種上幾棵大姜,吃起來方便,如何選擇姜種就是種植的關鍵一步,生活中稍微有點露芽的姜用來做姜種可以嗎?

像我們北方農村,大姜都是在窖內存放,姜窖內保持10°以上,15°以下恆溫,因為高於15°的話,大姜就會發芽,而低於10°的話,大姜就會受凍而變質。像我們這邊露地種植大姜基本上是在清明節前後的,那時候溫度環境適合大姜的生長。而如果覆膜種植的話,則可以提前一個周左右。

姜種的選擇

農村人在選擇姜種的時候,都會將那些個頭大,沒有破皮的品相好的大姜留著,存放到姜窖裡,留著來年當姜種種植。因為大姜從催芽一直到生長到三股杈之前,這期間生長所需的養分,全靠母姜提供。這個大、沒有毛病的種姜才能夠提供給大姜植株生長足夠的養分,所以種植大姜選種很關鍵。

種植前姜種需要催芽

在種植大姜前,都需要對姜種進行催芽處理。我們當地一般是選擇室內催芽的方式,等大姜的姜芽長到接近1釐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種植了。催芽通常是在用土墼壘成的方形池子中進行,在池子底部和周邊鋪上10釐米厚度的幹麥秸草或者毛草紙,把曬好的姜種堆放入池子裡,等熱量稍微散去之後,再在姜種上面鋪上10釐米厚的幹麥秸草。然後用一床破棉被捂嚴實,使池內保持20°至25°左右的溫度。這樣,大姜用不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發出嫩芽了,等到姜芽長至1釐米左右,就可以掀去被子及麥秸草,拿出來種植了。

當然,像農村家庭小面積種植的話,有不少人家採用將簍子裡放上麥秸草,然後將大姜放入其中,然後封嚴放到農村鍋臺上方的棚子頂上。平常日我們一日三餐燒火做飯產生的熱氣烘烤之下,大姜便會發出嫩芽。也是姜芽長到1釐米左右的時候種植,把握好種植時間,不要等姜芽形成大芽,錯過播種時機。

綜上所述,稍微有點露芽的大姜是可以做姜種使用的,只需要稍微再進行催芽後種植即可。之所以進行種植之前催芽,也是為了保證大姜的發芽率和成活率,保證大姜的產量。


建行漸遠


姜種怎麼選擇,稍微有點露芽的姜做姜種好嗎?

生薑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調味品,同時也可作為蔬菜單獨食用,而且還是一味重要的中藥材。生薑可將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滲透到菜餚中,使之鮮美可口,味道清香。具有健胃、促進食慾、溫中止痛等功效。

姜種選擇

那麼姜種該怎麼選擇?姜種的選擇應該是健壯、乾燥、無病菌、無蟲咬、無瘟姜、無黴爛,有芽頭。像有些市場上出售的姜種,看上很肥壯,而且溼潤的,這種姜種千萬不能買。那是人家浸泡過水的,種植下地以後芽苗沒有力道,一時很難出土。如果長時間下雨,浸泡後這種姜種很容易會爛掉。

所以,在選擇姜種上,一定要選擇健康、強壯、乾燥有芽頭的姜種。這樣的姜種下地後吸收了營養和水分,出土便有了力道。千萬不能買市場上吃的生薑拿來當姜種,這種生薑基本上沒有芽頭。如果不進行催芽的話,種到地裡一二個月都出不上來,等人家新姜都上市了,而你的還都不能全苗。所以,不能貪便宜,再貴也要買催芽過的生薑做姜種。

生薑種植的八大要點:

根據我多年來的生薑種植經驗,我總結了八大技術要點,供大家參考。

一、生薑種植前先整地,最好選擇蔬松瀝水的紅紫沙地,而且還要新地,往年沒有栽種過的土地。這樣的土地不會有病菌,也不會發生薑瘟。

二、地整好後要開溝,直播條播都可以,但要注意密度。溝底要施足基肥,最好是農家肥。

三、姜種不能掰得太小塊,一般一斤姜種可以掰10小塊右,太小了對出苗不力,太大了又太礙本,所以掰姜種要按照芽頭掰,也不能太大,也不能過小,要有分寸。

四、下種的時候不要把姜种放在化肥上,防治化肥燒壞了姜種。

五、姜種最好要斜放,芽頭要緊貼溝邊的泥土上,這樣新芽出土後便於在土裡生根。

六、姜種播種好後蓋上一層簿土,上面再用毛草或者稻草覆蓋,這樣既保持土地溼度,也不會讓雜草叢生。

七、播種一星期後,在生薑苗沒有出土之前,先噴施一次除草劑,把萌生的雜草殺死在明芽狀態,這樣會省了很多除草的時間。

八、生薑齊苗後,施一次追肥,然後培一次土,這樣的生薑收穫後不會發青,永遠是白白嫩嫩的那種,討人喜歡。

關於姜種怎麼選擇,稍微有點露頭的姜做姜種行嗎?這個問題,老孃舅認為:在姜種選擇上一定要選擇健康、強壯、乾燥、芽頭有力的生薑做姜種最好。不要貪小便宜選擇那些市場上沒有芽頭老薑來做姜種,更不能選擇哪些水裡浸泡過的姜種來做姜種就可以了。此外姜種不能掰得太小塊,小塊的姜種不利出土和齊苗。謝謝你的拜讀,歡迎你的評論,關注、點贊、轉發、分享。


老孃舅說事


稍微露芽的姜做種姜好嗎?

答案是可以的,但是也要結合以下的要求來選留,在提高品質產量上要稍微好一些。

選擇生薑種應注意的事項:

1.選擇好優質高產的姜種

選擇姜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植株生長比較健壯的姜塊,然後來進行收藏。以色澤鮮亮,個大,塊粗,並且單塊重量在100~150克並且沒有受過病蟲害危害的姜塊作為姜種。大姜在催芽到三股杈期之前所需要的營養都來自薑母,薑母足夠大,提供的營養足夠多,才能夠保證大姜根系在吸收到足夠的營養之前,植株長勢健壯,不會出現營養供應不足的情況,從而保證產量不會降低。

2、給姜種消毒

選擇好種子以後就開始進行對種子消毒處理,可以採用草木灰溶液來將種子浸泡15---20分鐘左右或者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泡消毒,就可以有效的預防腐爛病的發生,種姜消毒後,先曬2—3天,即可堆放,用稻草覆蓋進行保溫催芽,要求保持溼潤,溫度控制在20~25℃,當姜芽長到1釐米時就可以播種了。生薑播種期為四月下旬至5月初。

播種實行條播,行距35~40釐米,株距26~30釐米,溝深10—20釐米,再經過合理的種植以及科學精心的管理,會讓你得到更好的收成!





苗音藝園


種植方法

1、選地、選種

生薑可以說是對水分敏感,一般情況下它的抗旱能力不行同時抗澇能力也不行,所以我們選地的時候儘量選擇滲透能力較強的沙質土壤,同時也需要靠近水源,這樣到時也方便灌溉和排水。至於生薑的選種就是選擇健康的、塊莖比較壯並且色澤比較好的姜塊,並且要仔細觀察姜芽是否有生機,沒有出現枯萎的狀態即可。

2、播種、密度

播種的時候可以將姜塊放在藥劑中浸泡十來分鐘,然後用沙子拌一下,放在一個較小的空間裡然後用塑料薄膜密封起來,一般五天之後就可以進行播種了。在播種的時候按照每株間隔三十釐米,每行間隔四十釐米的距離進行播種,然後儘量就是將發芽的那一面朝上,這樣一排一排的擺過去,擺好之後蓋上一層薄土,最後在上面鋪上一層稻草即可。

3、基肥、追肥

在栽種的之後一定施足基肥,一般一畝平均需要有機腐肥三千千克,另外還需加三十千克的鉀肥進行輔助。第一次施肥是在姜苗有二十五釐米高的時候,在農村可以使用糞便兌水進行澆灌,或者是用二十千克的尿素兌水進行噴灑。等到快進入秋天的時候,也就是九月初進行第二次施肥,這次主要是為了讓塊莖壯大,所以主要施複合肥還有鉀肥,肥料用量分別是四十五千克和三十千克。最後一次施肥是在塊莖稍微長到三個大拇指大的時候,也就是第二次施肥後一個月,此次施肥的種類與第二次一樣,只不過用量減半。

4、病蟲害防治

危害生薑生長以及影響生薑產量的主要病害是腐爛病和斑點病。腐爛病一般是在夏季七八月份甚至持續到九月初,發現有發病的植株要及時拔除,並且要將這植株旁邊的土壤挖去,以免細菌感染,然後撒上一層石灰,再用土將地填平。斑點病的防治方法是噴灑50%百菌清8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影響質量的蟲害主要是姜螟和姜蛆,我們一般使用敵百蟲或辛硫磷進行葉面噴灑防治。

5、採收

一般採收的季節是秋末冬至的時節,也就是十一、十二月份,我們需要觀察田野中生薑的莖葉是否已經變黃並且出現枯萎,這就就可以採收,不過最好是每隔兩年才採收一次,不是有句話叫做薑還是老的辣,所以也就說明姜要稍微老一點比較好。這裡小編還要提醒一下哦,就是生薑的莖也是可以吃的,可以用來做榨菜或者是直接炒著吃,也是很美味的哦。

用根莖(種姜)繁殖,穴栽或條栽。秋季採挖生薑時,選擇肥厚、色淺黃。有光澤、無病蟲傷疤的根莖作種姜,下窖貯藏或在室內與細沙分層堆放貯藏備用。南方於1-4月,北方於5月,取出種姜保溫催芽,然後把種姜切成小塊,每塊保留1-2個壯芽。

穴栽按行株距40cm×30cm開穴,深13-17cm,先澆糞水於穴中,待滲透土後,每穴平放種姜1塊,最後覆蓋細堆肥與土。條栽按行距40cm開溝,施入基肥後,按株距27cm下種,上覆土與地面平。四川產區很注意播種的深淺度,播種深(挖穴30cm左右),並不斷培土而成某姜,為生薑來源;播種淺(挖穴5-10cm)而成藥姜,為乾薑來源。

田間管理

出苗後發現缺株,及時補栽。全年中耕除草3-4次,追肥4次,肥料以有機肥和複合肥為主。生長期間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不能缺水,出現廠導要及時澆水保溼,收穫前10d停止澆水。

病蟲害防治

1、姜瘟病:為細菌性病害,是生產上普遍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病害。

防治方法:

(1)土壤消毒。按每畝用氯化苦25-35千克燻蒸土壤。具體使用方法為:播種前30天左右,以專用施藥器具按30釐米左右的間距,將藥液施入整好的地15-25釐米深的土層,每點注入2-3毫升,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3-5天,撤除薄膜15-20天后整地備播。氯化苦毒性極高,施藥時必須由專業人員操作。此外,還可以使用石灰氮進行土壤處理。

(2)農業防治。嚴格選用無病姜種,輪作換茬,施淨肥,澆淨水,結合精細管理,對控制姜瘟病的發生有顯著效果。

(3)發現病株及時剷除。當田間發現病株後,除應及時拔除中心病株外,還將其周圍0.5米以內的健株一併去掉,並挖去帶菌土壤,在病穴內撒石灰,然後用乾淨的無菌土掩埋。

2、根結線蟲病:又稱癩皮病、疥皮病,該病的病原為南方根結線蟲,是主要病害。

防治方法:生薑根結線蟲病病原在土壤中分佈範圍廣,發病週期長,防治較為困難。可用氯化苦燻蒸土壤,也可使用殺線蟲異丙醚3千克(可燻蒸土壤)。生長過程中若發現線蟲危害,可用1.8%阿維菌素2000倍液灌根,每穴灌藥100-150克,灌後可澆一次水。

3、結群腐黴軟腐病:又稱根腐病、軟腐病。

防治方法:防治策略及措施與姜瘟病相同,都要強調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抓好選留健種、種姜消毒,實行輪作和改進栽培技術等環節。由於本病由腐黴屬真菌所致,要選用針對性殺菌劑,可用50%甲霜靈可溼性粉劑800-100倍液或64%惡霜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50%瑞毒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可露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60%瑞毒鋁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灌根。

擴展資料:

姜原產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植株只能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是 25-28℃,溫度低於20℃則發芽緩慢,遇霜植株會凋謝,受霜凍根莖就完全失去發芽能力。

廣西主產區大部分縣的年平均溫度為18-19℃,7月平均氣溫為25.3℃,極端高溫為39℃;一月份平均氣溫為10.2℃,極端低溫為-4℃;全年無霜期330天以上。年降雨量900-1300毫米,空氣相對溼度為80%左右。

喜溫暖溼潤的氣候,不耐寒,怕潮溼,怕強光直射。忌連作。宜選擇坡地和稍陰的地塊栽培。以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為宜。






帶你一起回農村


生薑怎麼種、種植方法、栽培技術、種植時間、種植條件

隨著生薑種植時節的到來,姜農需要提前做好姜種的選擇。然而,在選擇姜種時很多人缺乏相應的知識,姜種選擇不當,會導致大姜出苗不齊,長勢較弱,嚴重影響大姜產量。因此,在選擇時,需要慎重。

選擇生薑種子的注意事項:

要選擇長勢好,產量高的優良生薑品種。以色澤鮮亮,個大,塊粗,單塊重量在100~150克的姜塊作為姜種。大姜在催芽到三股杈期之前所需要的營養都來自薑母,薑母足夠大,提供的營養足夠多,才能夠保證大姜根系在吸收到足夠的營養之前(三股杈之前),植株長勢健壯,不會出現營養供應不足的情況。姜塊較小,無法滿足植株生長的營養需求,植株必然比較瘦弱,產量降低。

另外,姜農在催芽時以使用泥姜催芽為主的,建議姜農先選購姜塊粗大,並且比較完整的薑片催芽,不要在催芽前將姜塊掰下,以防傷口多,病菌易從傷口侵入,影響催芽質量。應等到催芽完成後,再將適宜作為姜種定植的姜塊掰下定植為好。

總之,在在選購姜種時,姜農應該選用產量高、品質好、市場需求量大的面姜為好。下次您再選擇生薑種子應該就輕車熟路了吧。


四川張五


姜種怎麼選擇,稍微有點露牙的姜種做姜種好嗎?只要是農民的話,基本上都知道這個問題,姜種就是要露了牙的才做姜種,是最理想的我們種植的話一般沒有發芽的,我們不要,沒有發芽的不保險,發芽的每一棵都會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