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意味著什麼?

SHlNEE闊


經濟觀點,大眾的觀點,關注經濟觀點,每日為您推送好觀點。

投資,出口,內需,帶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但是擴大內需意味著什麼呢?

經濟發展找到新動力

現階段,我們國家的出口下降,內需不足,經濟發展很大程度是靠投資拉動的,但是,現階段靠投資拉動的經濟發展出現了增長乏力。所以如果能夠擴大內需,在現階段意味著我們能夠找到新的發展動力,跨過中等收入陷阱。

產品核心競爭力加強

為什麼內需不足,無非是產品不夠硬唄,解決了吃飯問題的人們,需要跟高水平的物質生活,但是國內提供不了,低端領域產能過剩,而高端領域產能不足,自然內需上不去,如果內需擴大了那麼說明我們國家的產品步入高精尖行業,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增強。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

內需擴大,肯定是要花錢的,這說明人們除了解決基本生存能力的資金以外,有能力可以購買其他的產品,說明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綜合而言,就是內需擴大意味著國富民強,但是這是理想化的,至少現階段是,房地產不倒這種理想化的狀態就不會變為現實,只要將投資(房地產)仍然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這種理想化的狀態就不會實現。


經濟觀點


《擴大內需意味著什麼?》

01

有人問:

擴大內需意味著什麼?

關於擴大內需的問題,其實一句話,擴大內需就意味著大量花錢……

有人說了,根本沒錢,怎麼花錢?

兄弟,我們要睜眼看世界,不能閉門造車……我們要想到,自己沒錢,別人有錢啊!

所以啊,如果你有錢,擴大內需,就是鼓勵你花錢……

如果你沒錢,擴大內需,就意味著,鼓勵別人花錢……

如果你和大家,全國人民都沒錢呢?

那也不要緊,我們可以印錢,讓後通過漲工資,發給大家,讓大家花錢。

這樣,大家都有錢了,就有錢花了,擴大內需,就實現了。

02

但是,擴大內需,印錢,大家都有錢花,雖然花錢很開心,但錢多了,意味著通貨膨脹。

因為我國擴大內需,一般就是通過大規模的工程建設,房地產投資等等。

這必然導致鋼筋,水泥等建材價格上漲,也會導致房價上漲。

而通過漲工資擴大內需,就會導致社會物價普遍上漲……例如豬肉價格就上漲了好幾倍。

所以啊,不管是用任何方式擴大內需,都意味著漲價。

03

建議:

為了避免財富縮水,建議有錢就購買各種資產,房地產等等;以避免財富大規模貶值造成自己貧困。


屠龍有術


非常好的問題,說的再直白一點,擴大內需需要怎麼做,有什麼結果。

從好的方面講,內需增加意味著消費增加,現在經濟需要轉型為以消費為主導,靠基建和房地產拉動經濟的效果已經越來越小,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越來越大,所以擴大內需就要拉動大眾的消費增長。

從實際情況來看,擴大內需該採用什麼辦法是個難題,在居民債務逐漸增加的情況下,社會出現了消費下沉的現象,經濟增速下降時,大家更不敢隨便花錢了。

事情往往會朝著最簡單,同時也是最差的方向發展,增加消費不是一定要多吃豬肉多買衣服,為了擴大消費,還有很多辦法,讓你不得不花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漲價。

道路擁堵怎麼辦,增加收費,高鐵虧損怎麼辦,提高票價,一些關鍵領域,比如醫療,教育,養老之類的,可以提高門檻,水費,電費,油氣價格,都可以漲價,這樣一來,消費就增加了,經濟又增長了。

擴大內需,一定要擴大需求空間,提高消費,是要提高消費種類,但這是很困難的事情,事倍而功半,所以漲價成了最常見的辦法。

擴大內需,任重而道遠。


海色民生


投資,外貿,內需是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鐵公基(房地產)投資已經發揮很多年力了,外貿佔比也在下降。目前內需已經成為主導力量,佔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以上了。

擴大內需意味著:”1.經濟增長主導要素的轉變,以內為主,以我為主,受外部波動影響更小。2.對世界經濟的內需拉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內需即大市場。3.經濟增長動能轉換。4.人均GDP過1萬上兩萬,進入高等收入階段,主要內生動力在內需大市場。


內向的修煉


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形象的表述。

內需是指內部需求,即就是本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它是經濟的主要動力;投資是指財政支出,即政府通過一系列的財政預算包括髮行國債,對教育,科技,國防,衛生等事業的支出,是輔助性的擴大內需。

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過本國企業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擴大自己的產品銷路。

在出口方面,儘管名義出口增長額維持正常水平,但剔除出口價格變動的實際出口增長率都在趨勢性的下降之中。毫無疑問,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以及中國主要貿易伙伴經濟減速都在影響著中國的出口表現。

由於傳統三大投資領域全面減速,產能過剩和債務約束問題嚴重;傳統“衣食住行”消費也在一定程度上趨於飽和,官方說法是“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

全球總需求增長放緩以及國內勞動力成本優勢消退,也使得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減弱。我國的經濟增長逐漸從靠老的三駕馬車拉動,轉向新三駕馬車。新的三駕馬車則是深度城市化、消費升級和“一帶一路”。


人際交往的藝術


第一,可以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平衡發展。中國經濟發展,靠的是三架馬車,一是投資,二是內需,三是出口。現在出口出現了萎縮,一架馬車遇到了問題,只有從另兩架馬車上下點功夫,把出口受到的影響,從擴大內需上補回來。 第二,可以減輕就業方面面臨的壓力。金融危機,影響到實體經濟,影響到我國的出口貿易。有些工廠和企業就要減薪、裁員,一些人就會失業。 擴大內需投資就可以解決幾千萬人的就業問題。那些因裁員而下崗的員工和新增加的青年和大學生,就有了新工作的機會。 第三,可以大力提升中國的基礎設施。 第四,可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第六項舉措是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建設和產業技術進步,支持服務業發展。從而減少對外貿出口的依賴。 第五,可以縮小城鄉和東西部地區的差距。十項措施中第一項就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第二項就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第六,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七,可以拉動世界經濟復甦。中國的財政刺激一攬子計劃突出說明,世界各大經濟體是緊密相連的。雖然中國仍然保持對美國和歐洲很大的貿易盈餘,但美國、歐洲、甚至亞洲國家對中國的出口也同樣是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擴大內需,就是對世界經濟作出的最大貢獻



武漢貸款大牛


擴大內需,經濟學名詞,即擴大某經濟體內部的需求。內需,即內部需求,包括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兩個方面。擴大內需,就是要通過發行國債等積極財政貨幣政策,啟動投資市場,通過信貸等經濟槓桿,啟動消費市場,以拉動經濟增長。

對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國內需求,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擴大內需主要是通過擴大國內投資和國內消費來帶動國民經濟增長。

擴大內需仍然是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擴張性經濟政策除了針對極其蕭條狀態之外,進一步的意義則在於,工業化過程中存在著大量剩餘勞動力亟待轉移,城市化進程具有不斷加速的趨勢,這些特徵客觀上決定了採取必要的經濟政策往往是有效的。

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逐步使我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





引領報6930


擴大內需,就是要通過發行國債等積極財政貨幣政策,啟動投資市場,通過信貸等經濟槓桿,啟動消費市場,以拉動經濟增長。

需求不足或者說無消費能力才需要擴大,總結一句話:擴大內需是因為經濟有下行的風險,以前主要是靠出口和投資,消費不振。現在想靠內部消費產能,但這也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搞定的!

所以,你說意味著什麼呢?


阿超重塑之路


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就是WTO,外貿出口大幅度上升,相應的進口也有上升但順差非常大,外匯成為中國增發貨幣的錨定物,外匯儲備最高達到4萬億美元。那時財政收入也增幅巨大,增長30%多是入世後幾年的常態 ,汶川大地震中央救災支出創造了歷史記錄。這時候的特點就是外需對經濟拉動作用極其強大。

次貸危機後,國際經濟陷入困難,對中國的出口拉動減弱;經濟增速出現下滑 ,而且長期增速遞減;與其他國家貿易摩擦增多。特朗普上臺後,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嚴重違背世貿組織規則。

次貸危機後我國經濟增速一路下滑,消費增速也基本上與經濟增速相似,在國際市場難以繼續拉動中國高增長的情況下,擴大內需成為經濟發展的抓手。

內需包括消費,提高消費能力關鍵在於提高收入:一方面工資水平要提高,這就需要改善產業結構,提高高附加值產業的比重,加快城鎮化,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增加財產性收入,讓資本市場給百姓創造財富。內需還包括投資,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正在如火如荼展開、創造良好營商環境吸引外資、重視企業家群體理解企業家困難、發揮國家產業政策驅動力。政府投資也是擴大內需的抓手,但要考慮赤字的風險。中國有14億人口,人均GDP突破了一萬美元,中國的內需是潛力巨大的。

我們既要在國際市場競爭,也要高度重視國內市場內需潛力,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把中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雲端美


擴大內需意味著開始注重消費與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當出口遇阻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需要提升上來,以彌補前者下行對經濟造成的壓力。

為什麼要擴大內需?

從需求端看,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即擴大國內投資、刺激國內消費和擴大對外出口。重提“擴大內需”,我們分析有兩個原因:一是當前外部形勢嚴峻,對外出口的不確定性增加;二是年內經濟確實存在一定下行壓力。

擴大內需從哪些領域開始?

  • 市場通常將擴大內需與基建和房地產緊密聯繫起來。誠然,無論是 2009 年的四萬億刺激還是 2015 年貨政寬鬆對需求端的刺激,基建與房地產投資都是支撐固定資產投資、維穩經濟增長的絕對主力。目前在房主不炒精神的堅決貫徹之下,房地產行業在走高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在經濟增速不斷放緩的背景下,對房地產的政策已經很可能會有適度的寬鬆。

  • 擴大內需意味著對新經濟的支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支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對於經濟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期的中國來說也意義重大。
  • 擴大內需意味著提高居民消費率。最終消費率的趨勢實際上由居民消費率決定。橫向對比看,我國居民消費率遠低於美日等國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具體措施為:初次分配中調整國民收入結構,向居民傾斜;運用個人所得稅和轉移支付等手段減少收入差距;促進消費結構升級,通過提升有效供給增加居民支出意願,採取降低特定商品進口關稅、消費稅等方式滿足中高端消費需求。

打造完美交易體系,歡迎進入懿財經專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