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發文《關於進一步嚴控電網投資》,如何看待?如何思考?

國家電網發文《關於進一步嚴控電網投資》,如何看待?如何思考?

國家電網發文《關於進一步嚴控電網投資》,如何看待?如何思考?

國家電網發文《關於進一步嚴控電網投資》,如何看待?如何思考?

State Grid(下文簡稱“SG”)嚴控投資的文件一經傳出便一石激起千層浪,朋友圈、微信群 遍地轉載,各種公眾號“深度剖析”,頗有響徹環宇(“電力圈”)的意思。足見SG,作為全球最大公用事業企業(沒有之一),整體影響力之大、覆蓋面之廣、行業滲透力之深。

那麼,

(1)作為科層體系的SG,其內部投資衝動在哪裡?(控制什麼)

(2)SG嚴控投資的初衷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嚴控投資?(為何要嚴控)

(3)該文件下發後,電力行業的哪些層面將受到重大影響?(有何影響)

本文將結合筆者電力行業從業思考,嘗試回答以上三個問題,以拋裝引玉。


1、作為科層體系的SG,其內部投資衝動在哪裡?

SG是典型的科層管理體系。

科層制度是通過層層委託一一代理關係,遵照命令完成企業內部交易的組織形式,是企業內部形成的一種上下級之間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縱向命令關係,也稱為等級制度。

簡而言之,就是如讀者你所想的一樣,正三角形管理制度,站在三角形頂點具有最高的控制力,逐層向下,依次仿照。這種管理制度下,最具有投資衝動的往往是不具備投資決定權的那些部分他們的投資衝動來源於三點:1)自己最大做強的願望;2)與同層比較或者攀比;3)的確需要資金解決問題

迴歸SG,具有投資決定權的部分有:SG總部,省公司總部。不具備投資決定權的有:地市級單位。地市級單位極具投資衝動,希望更多的基建項目,更多的科技項目,渴望獲得更多的資金支配權。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在一個省裡面,地市單位們就如同省公司數十個兒子,嗷嗷待哺,都想爭取獲得更大的支持。和人性相似,在沒有當家的時候,都盡力爭取家長的資源。其中,基建項目佔據投資絕大部分比例。

當然,爭取到了更多的資金,有許多許多好處,主要有:1)有錢了,利於公司發展壯大;2)比別的兄弟更有錢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凸顯與眾不同,leader因此容易獲得提拔;3)在大投資期間,FUBAI案件也是頻繁發生的,所以你懂的。

那麼,爭取到投資,不但有利於單位leaders提拔出成績,而且有利於整個單位發展。當然,每年分蛋糕時,自然就激發了大家飽滿的激情。

在家長(SG)年富力強富得流油時代,大家(地市單位)的小慾望一般都可以滿足。一般操作模式如下:地市單位A上報,我十三五要求投資100個雞蛋,省公司爸爸審查了地市A大致情況,自己暗自算了一下賬,心理舒緩一下,大筆一揮說:地市A給你90個雞蛋。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嚴控投資),極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地市單位A上報,我十三五要求投資100個雞蛋;省公司爸爸仔細審查A的計劃,覺得前二十個簡直沒有必要(皺了皺眉頭),另外還有10個完全可以延期到十四五投資(眉頭緊鎖了),此外還有10個雖有一丟丟必要,但是論證還不夠,建議進一步論證。然後,慎重的寫下,暫時決定投資50個雞蛋,另外10個領導需再醞釀。


2、SG嚴控投資的初衷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嚴控投資?(為何要嚴控)

(1)前所未有的挑戰

文件指出:公司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服務脫貧攻堅、汙染防治等政策性投資任務持續增加,投資需求增長與投資能力不足的矛盾凸顯,公司經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文件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投資需求和投資能力的矛盾凸顯,公司經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事實上,這的確是SG前所未有的挑戰。

注意,這裡用詞是前所未有!

但是,事實如此。

一個壟斷企業,本應該坐收漁利,為何現如今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答:只有原有盈利模式受到嚴峻挑戰之時,此時生產經營才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2)難以為繼的發展模式

緊接著文件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對降低電價還存在普遍預期,依靠電量高速增長支撐大規模投資的電網發展方式將難以為繼

這裡又用了一個很堅決的詞兒,難以為繼。原來,經濟高速發展,電量高速增長,是可以支持大規模投資的。但是,現在,這種發展經營模式不行了。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電網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答:只有當外部環境出現了巨大變化,而現有模式無法適應發生鉅變的外部環境時,才可能發生。

(3)外部環境怎麼了?

那麼,外部環境發生了什麼變化?

第一、兩輪政策性降低電價,19年核對輸配電價愈加趨嚴趨緊,對SG營收有巨大影響。可以說,這是導致SG出現虧損的重要原因。但是,這也為用戶側讓出了巨大的電費紅利,堅決響應了國務院減稅降費的號召。

第二、電力改革持續推進,電力市場在各個省份已經陸續建立起來,競爭性售電如火如荼,越來越多屬於SG的優質客戶被更加適應市場化、靈活性強的售電公司挖走。這是導致SG利潤下降的另一個原因。

第三、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電力是經濟的晴雨表,電量增長乏力,SG收入受到影響。電量增長慢,作為企業,本來就應該壓縮投資,合乎邏輯。

第四、還有一大部分政策性投資,例如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脫平攻堅等等。這部分投資哪怕是再虧錢,也要投。因為講政治一直是電力企業的優良傳統。

此外,國資委對央企盈利能力考核進一步加強,由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這更加促使SG要開源節流,壓縮投資。


3、該文件下發後,電力行業的哪些層面將受到重大影響?

(1)嚴控投資,首先要嚴控基建項目。SG將充分審查核對基建項目的必要性,對於虧損的省能電網企業,基建工程將大幅削減。基建工程減少,受到影響的有:

第一、電力設計院。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電力建設高峰也基本已經過去,隨著SG嚴控投資,電力設計院未來國內業務勢必不太好做。

第二、電力施工企業。邏輯簡單,沒有工程了。

第三、上下游的電力設備的供應商。不建設新房子,空調邁不動。道理相同。


(2)無法計入電費收回的“無效”投資將被強力壓縮。2019年,第二輪輸配電價核價文件明確指出,儲能、抽水蓄能不能作為核算輸配電價的有效資產。那麼,未來電網側儲能項目、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將越來越少。受到影響的有:

第一、儲能設備的製造商。有觀點認為,隨著調頻市場的建立,若SG不投資儲能,反而促進民營市場和儲能製造商的發展。現階段,筆者不認同這種觀點。現階段,儲能項目基本都處於虧錢狀態,只有SG這種實力雄厚的公司才能大量購買儲能設備,並嘗試做一些示範工程。未來幾年如果SG真的不再做電網側儲能,儲能設備製造商將受較大程度影響。因為調頻市場的培育成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並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涉及多方利益博弈。

第二、抽水蓄能相關設備。


(3)SG將進一步減少用工規模。個人猜測,對於管制性業務,SG可能採取的策略是 用工規模只減不增;對於未來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即競爭性業務,SG還會較大規模的招收新人。但是競爭性業務很難向管制性業務流動,而從管制性業務流向競爭性則相對容易。

第一、高校畢業生。未來SG管制性業務單位招收應屆畢業生將進一步減少。如果打算進入SG,抓緊機會。

第二、SG的在職人員。各個單位將會嚴格定崗定編,一個蘿蔔一個坑現象將更加嚴重。有些單位可能出現只出不進的現象。有些管制性單位有可能會整體劃轉為競爭性單位,需要去市場上搶飯吃,而不是僅僅依靠管制性電網業務的支持。


(4)科研項目投資可能進一步縮減,尤其是對於務虛的(不解決實際問題)軟課題研究。SG將回歸企業屬性,而非政府,基礎理論研究本應該由政府組織。受影響的有:

第一、電力專業的青年教師。他們沒有太雄厚的資源,在橫向項目有限的前提下,他們拿到項目的概率進一步降低。

第二、電力上下游的諮詢公司,例如省級電力設計院。軟課題減少,他們受影響挺大的。


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我們所有人應該慶幸。因為變革意味著機會,我們既是歷史的親歷者,又或許是歷史的創造者,加油吧,少年們!


備註:此文得到知乎流蘇穗子授權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