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導讀:

我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又因為地理、氣候、習俗、特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菜系。在我國菜系的劃分也是相當仔細的,根據傳統的飲食特點劃分,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就表現出差異,在清朝初期,以“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四大菜系”。時至清末,“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中國傳統飲食的“八大菜系”。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當然“八大菜系”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即使是某一個菜系也會有各個地方的自己的特色飲食文化,畢竟地理、氣候、習俗、特產等等地不同,自然而然也就造成了飲食文化的不同,更是我國南北菜餚風味差異更為。在唐宋時期,我國的飲食就根據地理位置劃分為南食、北食兩個自成體系。發展南宋時期,更是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南甜北鹹”的格局形成。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南甜北鹹”,對於我們來說都不陌生,尤其是江浙一帶的人更是對“甜”不陌生,甚至是無甜不歡的狀態。我們都知道上海本幫菜的特色就是醬油和冰糖放得多,基本每道菜都會放點糖,用糖來體鮮,用醬油來著色。還有我們最熟悉的八大菜系中的“浙菜”,大部分的菜都會加糖,對於糖也是有著深深的執念。不過上海本幫菜河浙菜都不是國內最“甜”,最“甜”的則是位於太湖之濱的江蘇無錫。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說道無錫人有多愛吃糖,對“甜”有多熱衷,相信去過無錫的人都深有體會。即使是早上一碗牛肉麵,也是甜甜的味道,無錫小籠包更是甜到心裡,對於無錫人來說這份“甜”是美好生活的開始,但是對於外地人來說,即使是江浙地區和上海人來說,“甜”到齁不住。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位於太湖之濱的無錫,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也形成獨具特色的本幫菜,也叫“錫幫菜”,是江蘇主要的地方風味菜之一。太湖給無錫帶來了豐富的水產,無錫人也擅長各類水產,無錫菜最“甜”也是其最主要的特色。在我國飲食文化中南方以甜出名,但是“甜”味最重也最愛吃“糖”就是無錫菜,素有“甜出頭,鹹收口,濃油赤醬”之說。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對於不愛吃甜和不能吃“糖”的人來說,在無錫大概就只能餓著肚子了,無錫菜最“甜”是出了名的,可以說無錫人每頓飯都必須要有糖,可以說是無糖不歡。無錫菜中,每個人都有熱衷的一道菜,其中最具特色的一道菜就是無錫排骨,是無錫特色傳統名菜之一,極具有地方特色的一道特色菜,而且歷史悠久,興起於清朝的光緒年間。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無錫排骨,也叫“醬排骨”,它的特點是油而不膩,酥軟香甜,鹹甜調和,肉美汁鮮,具有吳中菜餚風味,在悠久的歷史中,無錫本土更是先後出現過“老三珍”、“陸稿薦”、“老陸稿薦”,“真正陸稿薦”等中華老字號。對於無錫本地人來說,無錫排骨是一道特色菜,是逢年過節家中必備的一道菜,但是對於外地人來說,它的甜是“齁”不住,即使是江浙其他地方愛吃甜的人也會大呼“齁”不住。不過這些年,無錫的旅遊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來這裡的遊客也越來越多,為了迎合外地遊客的口味,在口味和烹飪方式也相應做了調整,越來越多的遊客能夠“齁”得住這份甜。

我國最愛吃糖的城市 吃飯要有糖 一道特色菜只有本地人“齁”得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