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民國年間,在哈達街,乃至整個熱河地區,提起揚子彬的名號,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他的知名度之所以如些之高,原因在於他在赤峰的政商兩界都混得風聲水起。在經濟方面,自打他在倒買糧油的商戰中擊敗眾多競爭對手之後,便一躍成為赤峰本地的首富,並長期在商會會長的位置上盤踞;在政治方面,他先後擔任過若干重要官職,還曾經一度出任赤峰縣的最高行政長官代理縣知事一職。當年揚子彬幾字簡直就是權勢與金錢的代名詞,同時他也成為了當時許多人心目中的偶像。不過揚子彬又是一個善惡集於一身、譭譽參半的具有雙重人格的人物。他時而以一個熱心公益、訪貧問寒的慈善家或社會活動家面貌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時而又向世人顯露出一副投機倒把、玩弄權術的奸商政客嘴臉。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那麼,應該怎樣認識揚子彬這樣一個人物呢?我們通過他的人生軌跡,或許能看清他的本質,還其歷史本來面目。但是由於年代久遠,資料匱乏,很難對他的行狀作出全面的評述。鑑於目前僅有的散見於當地文史方誌之類書籍裡有關揚子彬生平的零星記載,只能大致地勾勒出一個揚子彬其人的粗淺輪廓。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揚子彬(1868~1942)名裕文,字子彬,以字著稱於世,名子反而鮮為人知。出生于山東省壽光縣揚家莊一個窮苦家庭,大約還在幼年的時候,便隨父母逃難來到赤峰居住。他的父親流落赤峰不久,就在本縣的衙門裡謀取了一個差使,自此他家的經濟狀況才逐漸好轉。家道有了起色後,揚子彬便開始跟隨堂兄揚子僑讀書。飽受了長達十年的寒窗之苦後,終於迎來考取功名的機會。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揚子彬原本以為憑介自己的才學,可以毫不費力地考上秀才,誰知世事難料,想不到還沒等開考,在報名階段就遇到了麻煩。原來清朝朝庭規定凡屬於⺀娼優隸卒″的出身不清白之人,不允許參加科舉考試。揚子彬的父親身為衙役,為四種人中的⺀隸″,自然他就沒有參加考試的資格。於是本縣的一些書生就此為藉口,聯合起來反對他參加考試(目的是減少競爭對手)。無奈之下,他只好到河北(直隸)省的灤洲去報名,經過了縣、府、院三階段考試,方才取得秀才資格。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按理說揚子彬在直隸省永平府灤洲進學後,下一步應當留在當地的學校當生員。但是灤洲畢竟離家太遠,在那裡就學,生活上有著諸多不便,故此他就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返回了家鄉,之後又輾轉來到省城承德府落腳。這一時期,他一面靠教授家館賺錢來維持生計,一面又拜進士出身的馬進為師,並利用空閒時間繼續讀書深造,以便為下一次科考作準備。此時他的年齡只有十九歲。七年後,也就是光緒二十年(1894年),他參加了這一年的甲午科鄉試。放榜後,揚子彬一看榜上無名,便破口大罵,將自己落第的原因歸咎於主考官的不公。受些意外打擊,揚子彬患雙眼瞳仁反背,落下個半盲殘疾。從此,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揚瞎子″。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考場上的這次失利,意味著揚子彬所走的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老路已經終結。面對自己多年的心血行將付諸東流,他實在心有不甘,兼之回鄉後又怕遭人嘲笑,為此他只好留在承德府另謀出路,以期擺脫目前的困境。在承德府,他又混跡了七八年時間,最後經過託人行賄,走動官府,花三千八百兩銀子捐了個後補知府的空頭銜。有了後補知府的頭銜,揚子彬隨後春風得意地返回家鄉尋求發展。在赤峰他起初只是擔任一些象勸學員、林業董事之類的閒職。不過這期間他倒為地方操辦了不少造福子孫的公益事業,比如創辦學校、植樹造林等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宣統元年,赤峰農業歉收,揚會同士紳李林梓、舉人董承榮等到四鄉查囤平糶,借商會地址,按戶口平價售糧、抑制投機糧商的不法行為,頗受百姓感戴。揚子彬的此舉,無疑為他贏得了極高的社會聲譽,同時也為他撈取了一定的政治資本。於是當年秋季,他就被選為赤峰直隸州議事長。次年正月,熱河境內各自治機關公推揚子彬為請願國會總代表。進入民國時期後,揚子彬適時地加入了同盟會,從事政治投機活動。從此他官運亨通,相繼出任了熱河全境保安會長、熱河全境困練總局局長、熱河懇植局總幫辦、赤峰縣理所所長和車捐局局長等多項官職。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從清末民初起,揚子彬利用他做官時積累的資金和人脈資源,開始有意識地從事經商活動。約摸過了個七八年功夫,他的資本漸漸地變得得雄厚起來,接著又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幸被眾商號推舉商會會長,成為了本地舉足輕重的商界領袖。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擔任商會的會長後,揚子彬馬上藉助他的勢力,以中和糧店為基地,幹起了囤積居奇,倒賣糧油的營生。關於中和糧店的來歷有兩個版本,其一焦世民在他寫的《揚子彬其人其事》說:⺀以他家堂號中和堂為名,在三中銜獨資開設中和糧店,作為他發展實力的基礎。″認為中和糧店是揚家祖傳的產業,此說法是錯的,可能是根據任廷楷的同名文章《揚子彬其人其事》裡的⺀中和堂是他家的堂號″來的(任的文章先發表,焦的在後)。其實揚子彬憑藉中和糧店發了橫財後,才用“中和”二字作他的堂名的。其二李在洲在他的《我所知道的揚子彬》一文中說,中和糧店是揚子彬採取欺騙手段,從劉麻子手中巧取的。此說法比較合乎實際。因為李在洲的文章中說中和糧店原本是大車店,後來劉麻子改做糧油生意才改成糧店的。另據《紅山文史》第四集吳宇周所寫的《赤峰的保鏢業》敘述,⺀隆泰鏢局設在三道街的中和店″,也說中和糧店原先是客店(從清末就有),與李的說法相符。不過李在洲所描述時間不對,他說劉麻子將中和車店改為中和糧店的時間是在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三年之間,那麼揚子彬接手糧店最早也得在一九二三年之後。可是《赤峰八千年大事記》有如下記載"1920年12月25~26日,因赤峰南部旗縣大旱……2萬餘饑民持械進城示威,強烈要求豪紳揚子彬把其開設的中和糧店囤積的餘糧分售給饑民″。這表明早在一九二零年揚子彬已是中和糧店的主人了。兩個說法是有矛盾的,應該以後者為準,因為前者是作者根據記憶寫成的,而記憶往往是不準確的。合手情理的推斷是,揚子彬是在他當上商會會長後,才代替劉麻子成為中和糧店主人的,也就是在一九一九年冬至一九二零年春這段時間。當時劉麻子由於貯油的幾個油池漏油導致了鉅虧後,被債主追債,求揚子彬替他打圓場。因揚子彬是商會會長,有權有勢,劉麻子欠錢的那些債主是不會不給他面子的。而後,揚子彬就乘機霸佔了糧店,成主它的新東家。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焦世珉在《解放前赤峰市街軼事》中說,揚子彬是於一九一九年秋接替朱四庥子後而任的商會會長,可在《揚子彬其人其事》又說是在他倒賣糧油暴富後才當選為商會會長的,就是說揚子彬被選為商會會長是一九二零年以後的事情。在《赤峰市金融志》的第226頁引用民國八年(1919年)赤峰縣公暑公文有這樣的話:⺀……曾向前會長朱言之,一味支唔未辦″,這說明民國八年朱四庥子已卸任,不再是商會會長。故此焦的前一說法可信。上文說的朱四麻子是當時赤峰街著名的錢莊晉升豫的老闆朱錫棻。揚子彬成為中和糧店新財東後,雖說劉麻子存的油都漏了,但他收的糧食還在,正巧碰上第二年赤峰遭遇旱災,農作物減產,他便趁機將這批糧食漲價(可能在一九一九年秋天他又收購一批糧食)售賣,賺了不少錢。初次嚐到甜頭,使得揚子彬信心爆焩,於是他籌措資金,又連續做了三年糧油買賣,從而搖身一變,成了赤峰街的首富。自此以後,當地的糧油價格便為揚子彬所操控和把持。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任廷楷與焦世珉在他們篇名同為《揚子彬其人其事》的文章都說,揚子彬倒騰糧油的錢是從興業銀行貸的。興業銀行是官商合辦的金融機構,總後臺是熱河都統。揚子彬再怎麼有勢力也不可能讓熱河都統聽命於他,從而操縱興行銀行為自己效力。興業銀行的貨款方式有兩種,抵押貸款與信用貸款。若辦抵押貸款,此時他尚未發達,還沒有多少固定資產;若辦信用貸款的話,按興業銀行規定,需要擔保人擔保,貸款額度不得超過資本額的十分之一。根據以上幾點看,揚子彬是不會從興業銀行獲得大量貸款的。他和一些日本人關係密切,有可能從日本人手中能借到資金。當時赤峰是著名的糧食集散地,錦州、易州、遵化、灤洲、樂亭、朝陽、平泉、建昌等外地的大糧商都來這裡收購糧油,也有可能他們委託揚子彬收購糧食,揚子彬拿了他們的預付款(揚子彬是商會會長,他們把他當作在本地的靠山)。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揚子彬將劉麻子(他偷偷地溜回了河北的老家)留下七間房子油池的窟窿修好,接著收購麻油。任廷楷的文章說揚子彬動用了三百多萬預付款。但當年興業銀行一年發行的紙幣才不過一百多萬,所以這一說法是誇大之詞。他又在同一篇文章中稱揚子彬在此項生意上獲利數十萬之多,揚擁有街宅六七十處,同樣,這後一說法也是誇大之詞。象筆者在另一篇文章(《民國時期赤峰街首富揚子彬有多少錢?》)中分析的那樣,揚子彬總資產有十萬光洋左右,赤峰街房產(北京有一處,值個二三千銀元)有十多處。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民國二十年前後,揚子彬開設的敬和裕錢莊、華琳金店及德億公佈莊相繼倒閉。他參與的包捐清丈之事,也因引發風潮而不了了之,這樣他墊付的錢也落得個血本無歸。偷雞不成偷把米,此番清丈包捐揚子彬非但沒有撈到油水,反而在民眾當中落下了罵名。民國十七年赤峰地區遭遇特大旱災,當年冬和第二年春,糧價上漲九倍,儘管揚子彬的中和糧店又藉機大賺了一筆,但終究也挽救不了他經濟上走向沒落的命運。

赤峰街民國時期首富揚子彬事略

進入偽滿時期後,揚子彬在政治上漸漸地被邊緣化。儘管藉助餘威,他還擔任過商會長、金融合作社社長和偽熱河公署赤峰辦事處長之類的職務,但是他在赤峰政商兩屆的地位顯然已無足輕重了。如此以來,揚子彬在無形中產生了兔死狗烹(日本人利用過他)之感,自然也就對日本人心懷不滿,大發牢騷。當他的一些排日言論被日本人獲知後,便遭到了囚禁,最終落得個病死獄中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