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三年半,奔赴1亿公里,欧空局ESA-345太阳探测器抢先印度发射

照理说,在天文界及太空探索领域,2020年的热议话题当属四辆火星“战舰”7月份前后上演“速度与激情”。然而,“火星年”话题还没开炒,太阳老大哥抢占热度先迎来一批访客。

2月10日,欧空局太阳轨道器ESA-345,联合NASA于当地晚间11时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升空。其后,它将花费三年半时间调整轨道接近太阳,以近距离观测日光层的产生和控制机制,并从高纬度拍摄到太阳两极的第一张照片

耗时三年半,奔赴1亿公里,欧空局ESA-345太阳探测器抢先印度发射

ESA-345海报设计图,图源:ESA

ESA-345一个完整轨道周期需耗时6个月,走的是一个高度椭圆形轨道。其远日点介于水星和金星之间,而近日点则只有4,200万公里,达到日地平均距离的四分之一,比水星近日点还要再靠近太阳400万公里。

耗时三年半,奔赴1亿公里,欧空局ESA-345太阳探测器抢先印度发射

ESA-345运行轨迹,图源:ESA

要知道,水星在近日点的表面温度最高能达到427℃。ESA-345如此接近太阳,隔热确实成了一个棘手的大问题。高温是其一,日珥和太阳风带出来的高能粒子流破坏力则更强。因而,ESA-345只能严严实实的裹上钛合金防护罩,并始终将肥大的“屁股”朝向太阳当挡箭牌。当仪器开始工作时,探针再从保护层后方悄悄伸出窥视。

耗时三年半,奔赴1亿公里,欧空局ESA-345太阳探测器抢先印度发射

ESA-345运行想象图,图源:ESA

诚然,这些细枝末节是还得再过三年的后话,但太阳引来的访客远不止ESA-345。

2018年8月,NASA就已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同年10月29日,“帕克”打破“阿波罗2号”于1976年创下的纪录(距太阳表面4,273万公里)。2020年1月29日,“帕克”完成第四次近日飞行,其最终目标是创下2,400万公里近日点终极记录,成为人类史上首次真正近距离“触摸”太阳。

耗时三年半,奔赴1亿公里,欧空局ESA-345太阳探测器抢先印度发射

“帕克”发射,图源:NASA

尽管“帕克”看上去似乎比ESA-345要亮眼的多,但后者也被委以不同使命的重任,为“帕克”提供深空背景信息、更细节指引行经路线就是其中之一。毕竟,ESA-345携带着日冕仪、日震成像仪、日光层成像仪、X射线望远镜、日冕光谱成像仪、太阳风等离子体分析仪等众多可以窥探太阳的相机。而“帕克”则更像是飞蛾扑火般的“盲驾”,主要任务在于多种粒子的测定,距离性数据搜集,日冕、太阳风及探测器周围激波成像等。

千百年来,我们头顶上那一轮即熟悉又陌生的红日,或许是时候换一批更清晰的靓照了。

以往,我们所能拍摄出来的太阳,是酱紫的☟☟☟☟

耗时三年半,奔赴1亿公里,欧空局ESA-345太阳探测器抢先印度发射

图源:PixaBay

再清晰点☟☟☟☟

耗时三年半,奔赴1亿公里,欧空局ESA-345太阳探测器抢先印度发射

图源:PixaBay

而新设立的Inouye太阳望远镜,看到的太阳表面是酱紫的☟☟☟☟

耗时三年半,奔赴1亿公里,欧空局ESA-345太阳探测器抢先印度发射

Inouye望远镜太阳表面高分辨率图像,图源:NSF

再清晰点☟☟☟☟

耗时三年半,奔赴1亿公里,欧空局ESA-345太阳探测器抢先印度发射

太阳表面活动高分辨率动态图,图源:NSF

太阳还有太多不为人知的一面,也难怪有印媒在“月船二号”升空后当日就宣传:印度的下一个目标,是于2020年上半年发射Aditya-L1(阿迪蒂亚一号)太阳探测器,而且NASA对参与这一项目有极大兴趣。

印度Aditya-L1目前还没看到任何动静,ESA却悄悄抢先了一步。虽然我们也无法确定ESA-345成绩会如何,但我们期待着人类科学的进步!


最后一波小福利:ESA-345太阳轨道器公开介绍资料已在手,欢迎有兴趣的朋友 关注后私信 索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