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豬肉多少錢一斤?

~唯の噯倪~


我看了大家的回答,覺得有一種心酸的感覺,大家拿以前的一、二級工的工資來比較,當時的工資每天一塊多,肉每斤按0,72元計價,一天的工資也只能買到1,5斤左右(你可要知道那時的豬是放養的,純農家豬,現在山上放養,有點半農家豬,每斤肉是25元,排骨每斤30元),大家喜歡以現在的工資,拿去買肉作比較,你們有沒有想過,五十年代上海資本家與共產黨爭奪工人,一般的工人都在一百三拾元以上,相當於那時廳級幹部的工資,這些工人公有制後,仍保留那時的工資,你知道可以買多少肉嗎?我還覺得大家將以前和現在的比較不適當,你們為什麼不把你們的工資收入與買北上廣的房產去比呢?為什麼不把現在的住院費和過去的住院費去比較呢?這裡我還要說明一點,農民的產品大便宜了。


春天84155764


上世紀七十年代前的石家莊的鄉下,那種沒有肥膘的瘦豬肉,叫做“三級肉”,六毛八一斤,肥膘很厚的,是“一級肉”,八毛一一斤。

那個時候,在生產隊幹活,一天掙不到三毛錢(許多生產隊還不到兩毛錢),三天掙一斤肉。但是,要到年底才能“分紅” !問題在於,孩子們多、勞動力少的戶,不但年底分不了“紅”,還得‘’貼錢‘’,也就是辛辛苦苦幹了一年,還得欠生產隊的錢!

現在,豬肉二十元一斤,如果在村裡的建築隊、鋪草隊打工,一天可掙一百五到二百,換成豬肉,就是七斤半到十斤!呵呵


新豐齋主


從我記事起豬肉是每斤0.70元,可要想吃到豬肉很不容易,一個是豬肉要憑證買,一個是有證還要有錢才行。那時候農村很貧窮,種糧的農民糧食不夠吃,經常捱餓又受寒冷,那時農村人吃的是定量糧,夠不夠頂多分給三百六拾斤,那可是毛糧食(顆粒未成面),城裡人吃的是供應糧,領糧用的是糧票。那時糧食精確到一兩,錢精確到一分。可想而知糧食和錢的重要性。

那時由於糧缺乏,所以餵豬的農民非常少。即使有農戶把豬喂,一年下來也只有毛重百十斤,有時只長到六七十。那時自己喂的豬不能隨便殺,要完成統購統銷的任務。我們這喂的豬要拉著送到崞陽鎮,那裡有個食品站,過完秤算錢時會一同給發幾斤的肉票證,用肉票證方可再買到肉來吃。可想到了吧,能吃到豬肉是多麼幸福的事。

後來隨著社會發展,農村裡大多數農戶家中養了豬,逢年過節把豬殺,那一頓殺豬菜香味至今仍記得清。豬肉一直是農村人最好的食品,做個紅白事宴認定好與壞的標準,就是豬肉上得多與少。

豬肉就是香,豬肉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無論豬肉的價格是低還是高,吃點兒豬肉就是好。





李增喜3


記得小時候豬肉燉粉條是逢年過節時千家萬戶的美味佳餚,平時很少吃的。那時,生豬由一家一戶散養,喂得都是刷鍋的泔水,麥麩子,玉米皮,碎紅薯,油餅和青草等純天然飼料。過了年,奶頭豬崽,


趙先生110047856


我記得我們結婚時候是九角幾了,後來漲到一元零六分錢,每家還是每人半斤肉,發肉票 ,人們都要肥肉,只有過年時,才能頓肉吃。

那時候生活真苦,想吃點肉都很難,公家限量,沒有票就是有錢也不行。買到肉了,那都是很小一塊了。我記得我在寬平當代銷員時,晚上賣冬儲菜,給一大碗肉,大果子就肉,別人吃的可香了,而我,見到沒多了,反而要吐,沒吃就回家了,你說傻不,也不知給我媽帶回家吃,這個後悔了幾十年,如今日子好了,吃肉成了家長便飯了。感謝黨領導的好。





金秀雲


我都忘記了小時候豬肉多少錢了,好像是七毛吧,那時候我家年年會餵豬,八幾年的時候不用割資本主義尾巴了,我們是兵團,在連隊住家裡喂的豬和羊,都是臘月才殺的。

那時候沒有冰箱只有點了大凍肉寸能放住,一般會殺三頭賣上二頭,留一個自己吃,那時間的肉真叫個香,一輩子也忘記不了那個味!


用戶9679508889447


以前平時哪有條件買肉吃,過年能吃上生條(一種豆製品)紅燒肉就不錯。一直到八幾年,回鄉探親,優先買肉。算起來八毛錢一斤。那時候買肉之前,肉食供應店用一個一個小盒子裝肉,一份兩斤半,有肥有瘦,肥瘦搭配。後來慢慢上長,已是那時的二十幾倍了。


興海亭


我是六零後,不過是最小的。記得小時候的副食店總是那麼親切,東西不多,有幾個玻璃儲物罐是裝糖果的,一般放在玻璃櫃臺上,一面貨架上放著各種罐頭,中間的水果架上有蘋果,梨之類的水果,香菸,餅乾,點心也放在玻璃櫃臺裡面……

那時的副食店有專門的豬肉部,與這些副食品是分開的,豬肉是憑票供應的,一斤肉一塊二,這個價格持續了很多年,從我記事的七十年代末到廢除肉票的九十年代初,天津市的豬肉價格十分穩定,一直是一塊二,牛羊肉比豬肉便宜,都是一塊錢。那時的豬肉和現在的不太一樣,總是肥的多瘦的少,家長用肥肉煉油,因為植物油供應的,不夠用,那個豬油渣特別香,放點鹽夾著大餅可好吃了。到過年時,一次多買一點肉,燉一鍋紅燒肉,滿屋飄香……

大肥肉現在見不到了,天天吃燉肉也覺不出香了,豬肉價格十幾塊到三十幾塊,影響生活質量了,慢慢習慣也就算了,不行就少吃一點豬肉,多吃點魚,現在的東西太多了,選擇餘地也太多太多了,吃好喝好已經不再是生活最大的追求了,但是,總是會想起兒時,母親燉完一鍋肉,全家人幸福的樣子。


鄞粵強


我小時候豬肉大概五六毛多錢一斤,時間是七十年代初,由於年齡小時間久記不太清楚了,特別有印象的就是每到快過年了,跟父親一起去賣豬(賣給食品公司叫統購)大概也就三四毛一斤的樣子,一頭豬也就一百來斤,不夠重量人家還不要呢,有一次我和父親好不容易借輛架子車去賣豬,差五斤不夠統購標準拒收,可把脾氣不好的父親氣壞了,好說歹說食品公司就是不要,回來的路上非常沮喪……

當時叫支援國家建設,也有任務指標,必須完成,當然那時群眾覺悟高,寧願自己不吃肉也要上交國家。我們家是軍屬(哥哥參軍)全家光榮啊,更應該帶頭。

自己過年吃什麼?有時家裡也喂兩頭豬,這樣過年也能殺一頭賣一頭了,儘管一年就殺一頭豬,平時很少買肉(也得憑票),但只要糧食夠吃就滿足了。

一切服從國家!以國家利益為重!


鐵鷹


上午好,我是62年生的,看到這問題不由想起了小時的記憶,父母親在單位上班,在我小時候豬肉價格記不清了,因我們家住在比較偏闢的農村,離鄉市場遠,跟著爺爺,奶奶住老家,需要什麼爸媽會買回來,直到我上小學快完時才轉到我爸媽工作的地方,爸媽在當時供銷社辦的飯店上班,好象肉價5一6角1斤,飯店的肉包子3分錢一個,但必須要糧票,也可以用大米換,各算各的價,到我上高中時我爸調到了鄉肉食品站,那時豬肉價格是7角5一斤,憑票供應,非常緊張,到我79年高中畢業後在家待了一年後也招到了肉食系統,肉也是7角5一斤,派購豬最高收6角8分2釐(那時農村有派購任務,基本上是四個人一頭派購豬、豬價分四個等級:130斤以下為不及格價0.589元/斤,130一151為一個等價0.62元/斤,151一181為一個等價0.589元/斤,181以上為特等,每頭豬國家級獎勵糧食指標60斤,生產隊獎谷200斤)。82年我們這裡取消了牲豬派購,議價儀銷,當時肉價是0.98元/斤,慢慢又長到了1.3元/ 斤,再後來隨著物價一直長了下去,幾年一個價,直到今天是幾天一個價。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幾前好一點,雖然工資不高(我剛參加工作時每月24.5元加糧食補助5元,共計29.5元),但感覺壓力沒有現在大。我說的不知大家認不認同,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