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欣賞田世光先生的百花園。

田世光先生是:“一位刻意的寫實畫家,絕非其模擬者可望其項背。”他的一生,致力於中國花鳥畫的繼承,開拓與發展繪畫記憶。治學認真、從藝嚴謹、注重法出正典,循本出新的原則,主攻宋元畫派的雙勾重彩花鳥畫和山水畫的畫家。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田世光先生1916年10月出生於山東的樂陵,早年求學於京華美術學院中國畫花鳥,師承張大千、齊白石、趙夢朱等人。早年拜師張大千門下,為大風堂弟子之一。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副會長等職務。代表作品有《中國畫集》、《當代中國畫》、《中國畫選集》等。1964年,中國郵政採用田世光先生繪製的17款牡丹圖案,“富貴牡丹”的郵票作品備受追捧,大家尊稱田世光為“牡丹之父”。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田世光先生出生於大家庭,幼年時期遭到家族中有錢人的白眼兒,使他痛感“富有不仁”的古語,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田世光幼年時候就喜歡繪畫,經常用石筆或粉筆在方磚上畫花鳥、小鴨、汽車、飛機等,還喜歡繪畫燕子、蝴蝶、草蟲等。看到別人放風箏,自己買不起就只能自己動手繪製,在小學時期,他的美術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的,後來因經濟困難不得不輟學,由親友介紹去店鋪學徒。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田世光先生時刻學習工筆花鳥畫的時尚感,他經常到故宮參觀古畫。他認為古畫是“重紅重綠”的,從此萌生了光大宋元畫派,雙勾重彩花鳥畫技法的宏願,開始潛心專研。抗戰前夕,田世光有幸認識了張大千先生,當時

張大千先生對他的花鳥畫很是欣賞,準備拜門收徒。拜師禮在頤和園長廊東頭的養雲軒舉行,田世光向張大千行了傳統的三跪九叩的拜師禮。從此,田世光正是拜在了大風堂名下,當時的同門學生還有梁樹年、王學敏俞致貞等。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廖靜文女士在《徐悲鴻一生》一書中有段話講述了田世光先生,她說:““一位刻意的寫實畫家,絕非其模擬者可望其項背。”田世光徐悲鴻

相識是在1946年6月,當時徐悲鴻先生出任國立北平藝專的校長,徐先生正與北平某些畫家們論戰,在幾時會面中,田世光徐悲鴻大師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認為大師虛懷若谷,非常厚道,對美術界新人關懷備至,有長者之風,令人敬佩之至,是一位值得敬仰和學習的藝術典範。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今日藝術」作為張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郵票備受集郵愛好者追捧

歡迎您關注,歡迎您留言和點贊,讓我們相互學習,共同增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