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俞正強:要想教師對學生好,先得學校對教師好


特級教師俞正強:要想教師對學生好,先得學校對教師好


著名特級教師俞正強看上去似乎不是那種通常意義上的“好老師”,作為校長,他也有些另類,比如,對於過於忘我的老師,他不鼓勵他們總是廢寢忘食地加班工作。他也不主張給老師制定過於嚴格的校規,而是希望給老師創造充分的空間。在他看來,師德不用總是那麼高大上,而應該浸潤於點滴間。

那麼,在俞正強看來,到底什麼是好老師呢?一起看看吧!

1

工作、按時回家、準時吃飯

十多年前的一個暑期,我調到一所由兩所薄弱校新合併而成的小學任校長。剛來到新崗位,學校的家屬樓就面臨市政拆遷,一些教職工為了個人利益和學校鬧得不可開交,麻煩首先就找到我這個校長頭上。

當時,我和老師們的關係降到了冰點以下。在學校,即使是為了推進在走廊上為學生安雨傘掛鉤這樣的小事,都遭遇層層阻力,很難推行。

面對種種非難,溫和如我也難免每每滑向暴怒和狂躁的邊緣。頭三年,老師們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老師們。

可是,作為一所城區公立薄弱校的校長,我既無人權,也無財權。換句話說,對不負責任的教師,我不能開除,對盡職盡責的教師,我也沒有更好的激勵手段。

在這樣的前提下,要保障教育教學質量,徹底扭轉學校的落後局面,太難了!苦苦思索過後,我找到了一個重要的抓手——師德建設。

提起師德,一些宣傳的典型事例往往讓人們覺得具備高尚師德的教師要麼在偏僻山村,要麼是為學生拋棄家人,要麼是身患重病。在我看來,這就是師德“知、情、意、行”中的“知”出現了偏異。它將師德過於拔高,讓老師們在感動的同時心生敬畏,不自覺地選擇了逃離。

原來,學校有一位老教師,每天都要在學校待到傍晚6點以後才回家。她的敬業,我看在眼裡,卻從沒在校會上表揚過她,也沒有對她進行過個別鼓勵。後來,她因為身體欠佳,要求減課。我給她的建議是:先別忙著減課,而是按時回家,開展個人鍛鍊。

我的想法是,老師們最好都能妥善安排好工作時間,然後按時回家、準時吃飯。飯後如有時間,可以去公園走走,陪陪家人。我不鼓勵這位老教師忘我地工作,但又不能傷她的心。於是趁著她提要求的機會,表達了我的意見。

2

忘我的自我一點,自我的“無我”一點

讓太忘我的教師稍微有點自我,讓太自我的教師稍微有點“無我”,我在學校裡提倡的師德是一種大多數教師都能有的、自願達成的,略高於普通道德的“大眾師德”。

教師群體性動力缺失,是當前一些學校,尤其是薄弱學校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它表現為教師工作倦怠、工作方式簡單粗暴等。提倡“大眾師德”實際上是賦予師德利己性、通俗性。

教師感覺工作累,很多時候是因為對付出的期待比較低,對收穫的期望比較高,一高一低之間的落差帶來了心靈的疲勞。而“大眾師德”慢慢將付出的期待調高,收入的期待調低,這個過程就是教師在工作上漸感舒適、快樂的過程。當教師有了快樂的感覺之後,才會積極地想問題,才會將自己的積極感傳遞給學生,學生的學習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略去一些具體的思考與借鑑,我把“大眾師德”簡單概括為“改變自己,影響他人”。

影響他人?談何容易!理念可以說得很好,但對於一個底子薄弱的學校來說,要實現上述目標,不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無異於天方夜譚。怎麼辦?還是得從“改變自己”做起。

以前,教師上班要簽到,下班要簽退,中途不準擅自離校。然而,嚴格的規定從來沒有阻止過教師遲到早退的步伐,制度成了一紙空文。後來,我們學校將規定更改為教師上下班不簽到、不簽退,只要不影響上課,保持“課堂的神聖”,中途離校辦點私事學校並不干涉。

當給予教師充分的理解,教師無故遲到早退的現象反而變得越來越少,更少有中途外出長時間不歸的現象發生。沒過多久,制度就內化為老師們行為的一部分。

3

要想教師對學生好,先得學校對教師好

制度有了自己的溫度,靠的是信任、等待與堅持。這樣的話說起來也許很輕鬆,但信任與不信任,等待與不等待,堅持與不堅持——克服“心魔”的歷程仍然不那麼容易。

教師首先是人,是人就有自身的發展追求,有時表現為去考公務員,有時表現為生孩子,有時表現為進修學習,等等。這些發展追求有時候與學校的利益相吻合,有時候與學校的利益相悖。學校往往比較容易支持有利於學校的發展,而很難做到支持有利於教師的發展。

在我看來,學校的道德性恰恰在於,當教師的發展有悖於學校發展時,只要有利於教師,學校也要支持。因為其意義在於,當學生的發展有悖於教師的利益,只要這種發展真正有利於學生,教師就要給予支持。

當學校管理者改變自己、影響教師,教師就會通過對學生的觀察與研究來改變自己、影響學生。

學校有位年輕女教師,一個暑期不見,面龐曬得黧黑。同事都以為她到海邊度假,而她卻笑著說自己哪兒也沒去,只是去學了游泳,因為“做班主任,這個本領可能用得著”。

我聽了心裡很感動。女孩子,愛美是天性。為了學生學游泳曬黑了皮膚,這件事沒有人表揚,純粹是自己的行為。

這,就是師德。算不上高尚,但是很雋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