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ASLA 分析與規劃類榮譽獎:長城復興 – 中國山西大同古長城文化遺址走廊

2019 ASLA 分析與規劃類榮譽獎:長城復興 – 中國山西大同古長城文化遺址走廊 / 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等

風景區鳥瞰圖

感謝 ASLA 對gooood的分享

“中國長城是世界最重要的文化資源之一。然而,這座古老的寶藏正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當地環境惡化、旅遊機會減少、以及周邊社區陷入貧困等。基於對歷史和文化的分析、廣泛的公眾參與和最新的實地調查,設計團隊提出了本項目中這個258公里長的大同古長城遺址走廊總體規劃,以實現古長城的復興。該規劃根植於當地的自然景觀和非凡的文化遺產,著眼於大規模的生態修復和風景名勝區的建立,以期在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同時,從社區中復興整個古長城區域。”

– 2019年評審委員會

項目概述

長城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大同古長城主要建於明朝(公元1368-1644年),儘管經歷了滄桑鉅變,但其主要部分一直保存到了今天。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處文化遺產一直在遭受著侵蝕和破壞,其周邊區域也正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旅遊業停滯和居民貧困等問題。

本總體規劃建造了一條長258公里、面積186平方公里的線性遺產走廊,可以實現遺址保護、生態修復、文化旅遊恢復、鄉村振興等多重目標,將直接惠及其沿線的53萬人。該總體規劃充分發揮了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在保護與發展、文化與旅遊、工業與生態等各個方面之間都取得了收益的平衡。可以預見的是,得益於古長城的保護和靈活發展,本項目所覆蓋的區域都將會得到振興。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總體規劃: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走廊的總體規劃建設了一條長258公里、面積186平方公里的線性遺產走廊,可以實現遺址保護、生態修復、文化旅遊恢復、鄉村振興等多重目標。

項目說明

項目背景

自古以來,大同就坐落在遊牧民族和農業民族聚居地的交界處,長城便是由農業民族建立起的防禦體系。不熟悉長城的人通常會認為它僅僅是一堵巨牆。但實際上,長城的功能比人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在明朝,長城是由用於防禦敵人的圍牆系統、用於情報傳遞的烽火臺系統、用於駐軍值班的部隊駐防系統、和用於提供物資的駐軍開墾系統組成的,是一個龐大而完整的防禦系統。在修建和保衛長城的過程中,許多士兵、工人及其家屬都在長城附近定居了下來,從而形成了一系列定居點。而隨著來自於遊牧民族的威脅的消退,長城也逐漸衰落。

所面臨的的挑戰

1. 遺址保護

由於分佈得過於分散,古長城遺址並沒有連續的保護區。而長城的大部分地區都缺乏管理,人為造成的損失十分普遍。

2. 生態環境

大同地處溫帶草原和溫帶沙漠的交織地帶,生態環境本就脆弱,植被也稀疏。在明朝,燒荒破壞了長城周邊的生態環境,甚至還有部分長城由於水土流失而倒塌。

3. 交通系統

目前為止,長城沿線還沒有連續的交通運輸系統。同時,由於長城的資源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大同境內的長城風景名勝區在規模、系統和吸引力上都極度缺乏競爭力。

4. 社會經濟

除了農業經濟效益低下和農村人民貧困外,當地社區還面臨著年輕人外流的困境。這也導致了老年人和兒童所居住的村莊逐漸陷入絕境。

規劃過程

考慮到項目的規模和複雜性,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BLLA)和北京林業大學專門組建了一個規劃團隊。該團隊囊括了景觀設計、GIS技術、生態綠化、水土保持、建築設計、文化旅遊、文化遺址保護等眾多領域的專業人士。與此同時,當地的長城保護協會成員、植物學家和農業經濟學家也建立了一個專家諮詢小組,以便為規劃團隊提供必要的支持。

整個團隊對大同古長城片區的歷史資料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並在計劃範圍內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長2,000多公里的實地考察。結合無人機的航拍圖像以及土地資源和林業信息的數據庫,團隊人員創建出一個詳細的GIS數據模型。此外,團隊還深入當地的村莊和社區,以便廣泛收集當地人的意見。

規劃策略

1. 遺產保護

項目團隊通過文化遺產評估方法來識別古長城遺址保護區的空間肌理。通過分析發現,高質量的遺址大多分佈在距長城1000米的範圍內。根據這種情況,團隊確定了遺址走廊規劃的空間格局。

1.1 核心保護區

長城及其相關遺址之外50米內的區域將由專門的管理和保護機構嚴格防護,並對具有潛在倒塌危險的長城遺址進行保護性的修復工作。

1.2 生態修復區

在核心保護區以北100米-500米內的區域內進行生態修復,以保護長城遺址免遭生態災害。

1.3 旅遊服務區

在核心保護區以南500米-1,000米內的區域內進行生態修復,並在此基礎上增加風景區娛樂系統和全程的旅遊基礎設施,從而將人為活動對自然的影響降至最低。

1.4 發展協調區

在確保與長城的景觀和特色相協調的基礎上,將旅遊服務區以南500米-1,000米內的區域作為發展協調區,以指導當地的農業升級和鄉村旅遊發展。

2. 生態修復

2.1 確定生態敏感

使用GIS信息模型確定生態敏感區,同時結合遺產保護的影響因素,進一步縮小補救範圍。

2.2 定義生態修復策略

本總體規劃以當地的原生植被群落為藍圖,針對五類生態敏感區的自然特徵制定了預定義的種植匹配模型,同時建立了低維護成本的植被群落,併為瀕危物種提供了棲息地。

3. 方法的建立

3.1 資源選擇與風景名勝區的確定

項目團隊對長城沿線的文化遺址和自然資源按照等級進行了評估,最終確定了12個資源優質且集中的地區作為建設風景名勝區的重點。

3.2 旅遊設施系統

總體規劃計劃建設一條全長255公里的觀光路線和自行車道系統,將長城統一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綠色走廊將被佈置在道路系統的外側,不僅創建一個連續的休閒系統,還能夠提供一個可以俯瞰長城的空間。

沿途將設立12個風景名勝區的服務中心,以便建立連續的旅遊服務設施系統。服務中心可以提供多種服務如:停車、餐飲、住宿和旅遊信息查詢等。在建築設計上,項目團隊則充分考慮了建築空間與長城在視覺上的聯繫,以打造適宜的服務空間。

3.3 風景名勝區的規劃

在風景名勝區內,通過重建自然地形來恢復植被和建立旅遊設施。建立包括觀光步道、休閒娛樂設施和餐飲住宿空間等在內的景區服務和講解系統,並配備導遊人員和文化自然科學的科普設施。

在對生態敏感性、遺址分佈、建築適宜性和其他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景區設施的佈局、材料、顏色和形式,從而讓它們能夠完美地融入古長城遺址的環境中去。

4. 工業指導

4.1 農業指南

政府的財政補貼和科研機構的支持下,考慮經營規模等因素,引導農村居民種植油料植物、藥材及其他種類的經濟作物,發展農業觀光,以增加收入。

4.2 發展鄉村旅遊

根據長城沿線村莊的評估結果,適度發展成熟的古村落,並引導村民創建家庭旅館、開發鄉村旅遊和餐飲、生產和銷售當地的特色產品、以及發展一系列其他的旅遊服務,以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從而讓農村人民擺脫貧困,過上更好的生活。

階段性成果

到目前為止,總投資3.6億美元的觀光道路系統和生態綠化工程已經基本完工,部分景區已經向遊客開放。盛開的杏花和迷人的長城吸引了大批的遊客。

結論

該總體規劃充分發揮了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在保護與發展、文化與旅遊、工業與生態等各個方面之間都取得了收益的平衡。可以預見的是,得益於古長城的保護和靈活發展,本項目所覆蓋的區域都將會得到振興。此外,本案還充分證明了景觀設計師在跨學科類的大型複雜項目中的核心作用。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振興長城:大同古長城主要建於明朝(公元1368-1644年),儘管經歷了滄桑鉅變,但其主要部分一直保存到了今天。2017年,大同市政府

提出了構築古長城文化遺址走廊的構想。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大同古長城的歷史里程碑:自古以來,大同就坐落在遊牧民族和農業民族聚居地的交界處,長城便是由農業民族建立起的防禦體系。而隨著來自於遊牧民族的威脅的消退,長城也逐漸衰落。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挑戰與目標:大同古長城遺址一直在遭受著侵蝕和破壞,其周邊地帶也正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旅遊業停滯和居民貧困等問題。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項目推廣:成立了一個由許多相關專業的專家所組成的團隊。該團隊不僅在現場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和數據收集,還深入村莊和社區以收集意見。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文化遺址的分部狀況 – 以左雲縣為例:通過對古長城文化遺址的分析,項目團隊發現優質的遺址大多分佈在距長城1000米範圍內的區域中,從而為確定遺址走廊的空間格局提供了依據。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根據長城及附近五種文化遺址的分佈和保護現狀,將遺址保護區的空間格局劃分為四個層次,以實現長城遺址的分級保護和開發。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生態修復 – 以左雲縣為例:總體規劃確定了有效的集約化生態修復區,並以當地的原生植物群落為藍圖,不僅在修復區內建立起低維護成本的人工植被群落,更為所有動物提供了棲息地。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建立通路 – 確定核心區域:項目團隊對長城沿線的文化遺產和自然資源進行了評估和分級,找到了12個資源集中的高質量區域。隨後便以“為整個遺址走廊提供核心景點”為目標,對其進行重點建設。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旅遊設施系統:總體規劃計劃建設一條全長255公里的觀光路線和自行車道系統,將長城統一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靈活的綠色走廊將被佈置在道路系統的外側。沿途將設立12個風景名勝區的服務中心,以便建立連續的旅遊服務設施系統。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風景名勝區的規劃 – 以德勝古城為例:為了保護長城的歷史特色,項目團隊認真考慮了風景名勝區內植被的恢復和旅遊設施的建立。在對生態敏感性、遺址分佈、建築適宜性等要素進行了綜合分析後,制定出一套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案。

風景區鳥瞰圖 – 以德勝古城為例:通過恢復自然地形可以建立起地域性的植被群落。建立包括觀光步道、休閒娛樂設施和餐飲住宿空間等在內的景區服務和講解系統,並配備導遊人員和文化自然科學的科普設施。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風景名勝區 – 以德勝古城為例:恢復了風景名勝區的生態環境。區域內所有服務設施的佈局、材料、顏色和形式等都參考了長城及其周邊地區的環境,從而與遺址區和諧地融為一體。此外,總體規劃還引入了增強現實技術來重現長城的歷史場景。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工業指導:在政府的財政補貼和科研機構的支持下,考慮經營規模等因素,引導農村居民種植植被以增加產量和收入;引導村民發展民俗旅遊,引進開發商以開展投資和商業經營,促使當地人擺脫貧困,過上富裕的生活。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現階段取得的成果 – 生態修復:經過為期一年的建設,總投資2.14億美元的生態修復項目已基本完工,總計在荒山、山澗、山谷和平原上種植了近1.5億棵樹木,為長城創造了一道美麗的生態屏障。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現階段取得的成果 – 旅遊設施體系:長城沿途的觀光道路系統已經部分投入使用,部分景區也已經對遊客開放。盛開的杏花和迷人的長城吸引了大批遊客。可以預見的是,得益於古長城的保護和靈活發展,本項目所覆蓋的區域都將會得到振興。

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