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全長僅有90米,但名氣卻異常大

據1934年出版的英國《全英大百科全書》中稱:“熱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流。”

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世界上最短河流應當是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東南部的坦波拉西河。此河流長20米、寬15米,堪堪是比熱河還要短。

它是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全長僅有90米,但名氣卻異常大


但毫無疑問,熱河一直都是是中國最短的河流。

源於承德,熱河成名

熱河的全長只有90餘米,在地圖上,更是連標註都沒有。

儘管如此,在100多年前,它卻曾經是作為一個大省的名字,民國時期的南京下關地區最為繁華的一條商業街,也曾經以它為名。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熱河的歷史與存在。

熱河,位於現今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的承德避暑山莊,乃是由溫泉湧出而形成,其長約90米。

熱河雖很短,但是卻具備著河流所有的地貌特徵以及幾何特徵,所以它乃是一條真正的河流,而並非泉水。

如今的承德原名熱河,其歷史悠久,還有著極為豐富的多民族歷史文化內涵。

據考證,承德地區早在新石器時代便有了有人類活動遺蹟,在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則是是古燕國的屬地。

明朝初,承德屬京師北平府,清王朝則是在此修建了避暑山莊,即是熱河行宮。


它是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全長僅有90米,但名氣卻異常大

雍正元年,即1723年,設熱河廳,取“承受先祖恩澤”之義,將其改名為承德州,這也正是“承德”名稱的起源。

而自戰國時期的文字記載,關於熱河地域的行政問題,歷代的中央政權都曾經在此設置過行政機構,以來管理承德地域。

但是也由於承德地域的特殊性,所以在北方少數民族的勢力強大時,這裡便又成為了少數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權的轄地,歷代以來,山戎、烏桓、鮮卑、東胡、匈奴、厙莫奚、契丹、蒙等諸多民族,都曾在承德地域居住。

一躍成為東北四省之一

據《熱河志》記載:承德府的本境、以及灤平縣、豐寧縣、平泉州、建昌縣等地都是諾音衛的地方。諾音、福餘以及泰寧是高皇帝所建的三衛。並且從大寧,即是今遼陽,前抵喜峰口,接近宣府的地方便是諾音。

清朝十一年時,雍正額改設為承德直隸州。乾隆七年,廢掉州,並且仍然設熱河廳,乾隆四十三年,則改設承德府。

彼時的熱河已經統領了一個州五個縣,即是平泉州、灤平縣、建昌縣、朝陽縣、豐寧縣、赤峰縣。

而嘉慶七年時,清朝則是建立了熱河督統署,且督統署府所在地便在承德。

民國十七年,即是1928年的9月17日,國民政府則是正式公佈將熱河改為省,並且是屬於關外東北四省之一。


它是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全長僅有90米,但名氣卻異常大

彼時,熱河省主要管轄的區域範圍乃是如今的內蒙古以及河北和遼寧三省。其行政區的面積是非常巨大的,再加上當時的熱河省還有避暑山莊坐落,使得熱河省在我國的地位也是極為重要的。

而熱河的還有兩個優勢,也註定了其名氣之大。

兩個優勢註定熱河名氣大

熱河的第一個優勢便是在於地理位置好。清代的帝王都認為熱河群山環抱,乃是一個氣候冬暖夏涼之地。

而四面的山川是如同天下百姓和群臣,行宮則是類似紫禁城一樣,群星拱月。

所以在康熙時期,康熙帝才會在熱河附近開始營建一座大型的帝王宮苑——承德避暑山莊。

在康熙皇帝之後的雍正、乾隆兩位皇帝依舊是繼續營建承德避暑山莊。在經過了長達90年之久的大規模營建,承德避暑山莊終於建造而成,成為了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承德避暑山莊的佔地面積達到了564萬平方米之巨,乃是故宮的8倍。

第二個優勢則是在於其政治價值。眾所周知,清朝的前身乃是後金,其崛起過程類似於其他遊牧民族稱霸的方式。


它是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全長僅有90米,但名氣卻異常大

十萬的八旗子弟精銳便是清朝和明朝較量的資本,故而清代帝王自是不忘“弓馬得天下”的基本祖訓。

熱河的天然牧場,便極為適合帝王和皇子們在此狩獵。在娛樂的同時,帝王也能夠觀察皇子的體魄和武力,同時也是警示所有的八旗和皇族成員忌驕奢淫逸。

因此在公元1703年,清政府還特地設立了熱河總管一職,在負責熱河行宮中的大小事務的同時,還能夠管理和處置巴克什營、十八里臺等地行宮之事。

1810年時,熱河總管的權利更是進一步提高,級別從最初的正五品提升到了一品。此時的熱河總管不僅能夠管理行宮中的各種事務,也能夠管理承德府的軍政之事等。

但儘管如此,熱河還是迎來了衰落。

1948年時,熱河全省解放。1955年的7月30日,熱河省與西康省一起被撤銷了。其所屬的行政區域,分別劃歸到了河北省、遼寧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下轄。

自此,熱河省便結束了27年的歷史使命,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好在,儘管熱河省已經被撤銷了,但南京市的熱河路保留至今,繁榮依舊。

小結

時至今日,熱河早已不復當年,但是熱河的名聲卻是一直存在的,它給後世帶來的影響也依舊還存在。儘管它是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但其輝煌歷史卻是不遜於許多大江大河的。

參考資料:《全英大百科全書》、《熱河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