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內深交所連開8張罰單,釋放哪些重要監管信號?

琅琊榜首張大仙


歡迎提問,我來回答!

一天之內深交所開8張罰單,說明交易所對股票市場一些違規行為加大加快了處罰力度!

2020年3月起,我國證券市場正式進入註冊制!延續了多年的審批制結束!

由於歷史原因,審批制時期公司上市比較困難,過去股票市場很多遊資對殼資源,新股,爛股重組等非常偏好,經常妖氣橫生,部分投資者跟風高位接盤,然後遊資撤走暴跌,這些投資者損失慘重!退市少,操作花樣多,套路深,很多散戶總是在衝動中進入割肉!

證監會和交易所不斷頒佈法令,嚴監管,但是總有一些人頂風作案,也包括一些上市公司違規披露,財務作假等等!

註冊制後,上市相對容易,證監會和交易所將打造更加公平的投資市場,倡導理性投資,做好投資者風險教育,嚴監管,重披露,嚴處罰!

一天之內開8張罰單正式一個快速嚴格監管的體現,也是切實保護投資者的行為!

以後我相信證監會和交易所會更加審慎的態度對待股票市場上的違規行為,包括上市公司和各類機構,投資者等!




謝強168


3月8日,深交所連開8張罰單,天晟新材、永太科技等前期連續拉板的8家公司,因蹭熱點被給予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這是繼海南海藥被通報批評後,深交所高度關注上市公司“蹭熱點”的又一標誌性事件,也是監管部門加大對違規信息披露查處力度的重要信號。強行蹭熱點,無論手法多麼“高明”,最終都將面臨監管部門的“秋後算賬”。

新證券法已於3月1日生效,新證券法將“信息披露”相關內容由一小節升級為一整章,明確要求加大對違規信息披露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查處力度。上市公司打擦邊球蹭熱點未來或許很難再“低風險高收益”。

此次被深交所紀律處分的8家公司分別是天晟新材、銀邦股份、永太科技、延安必康、中恆電氣、北玻股份、泰和科技、聯創股份。根據深交所官網信息,這些公司的處分結果還將被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 並向社會公開。

伴隨著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生效,上市公司打擦邊球蹭熱點可能面臨更加嚴厲的監管,投資者跟風炒概念則可能面臨更高的市場波動風險。新證券法將原法中僅為第三章一個小節內容的“持續信息公開”升級為第五章“信息披露”。其中第八十四條指出,除依法需要披露的信息之外,信息披露義務人可以自願披露與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關的信息,但不得與依法披露的信息相沖突,不得誤導投資者。新證券法還明確,信息披露義務人“不履行承諾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從兩大交易所近期的動作看,交易所已經加大了對違規信息披露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查處力度,並在積極落實新證券法對自願性信息披露的規範要求,引導公司規範披露。有業內專家表示,新證券法實施後,上市公司需要更加謹言慎行,通過互動易、投資者說明會以及接受媒體採訪等方式進行自願性信息披露時,應該更加規範,避免不完整不準確的信息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對於投資者來說,遠離跟風炒作,迴歸價值投資理性投資,方是正道。


90後獨處BOY


前日,深交所連開8張罰單,中恆電氣、延安必康等前期連續“拉板”的8家公司,因蹭熱點被給予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這是繼海南海藥被通報批評後,深交所高度關注上市公司“蹭熱點”的又一標誌性事件,也是監管部門加大對違規信息披露查處力度的重要信號。

除了深交所開出的這8張罰單,截至目前,深交所還對29家公司發出了關注函或問詢函,主要關注公司信息披露不準確、不完整等問題,對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披露經營業務或產品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較小,對公司業績影響有限,但未充分披露或揭示相關風險的情形進行關注。

此次被深交所紀律處分的8家公司分別是天晟新材、銀邦股份、永太科技、延安必康、中恆電氣、北玻股份、泰和科技和聯創股份。根據深交所官網信息,這些公司的處分結果還將被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 並向社會公開。

總體來看,這8家公司被紀律處分,都跟前期蹭“疫情防控、特斯拉、華為、小米、光伏電池”等市場熱點有關。其中,蹭疫情防控熱點的公司多達5家,蹭特斯拉概念的有3家,蹭華為概念的有2家,還有1家蹭光伏電池概念。其中3家公司通過公告直接蹭熱點,其他幾家公司則通過互動易平臺問答、媒體組織的投資者交流活動等手段蹭熱點。手法上大多涉嫌“信息披露不完整、不準確”,或含糊其辭,或存在誤導性表述,且未向投資者充分提示風險。

蹭熱點公司的股價難逃“過山車”式的震盪,回看A股市場可以發現,炒熱點的股票最終或是被監管揭穿“陰謀”,或是“主力”高位出貨引發資金一鬨而散,無論概念多火熱,手法多高明,都逃不過“一地雞毛”的結局。本次隨著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生效,上市公司打擦邊球蹭熱點可能面臨更加嚴厲的監管,投資者跟風炒概念則可能面臨更高的市場波動風險。

新證券法剛於3月1日起生效,新證券法將“信息披露”相關內容由一小節升級為一整章,其中第八十四條指出,除依法需要披露的信息之外,信息披露義務人可以自願披露與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關的信息,但不得與依法披露的信息相沖突,不得誤導投資者。新證券法還明確,信息披露義務人“不履行承諾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新證券法明確要求加大對違規信息披露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查處力度,這次深交所發出的8張罰單和多張關注函或問詢函,就是在告誡上市公司,今後其打擦邊球蹭熱點的行為不僅不能“低風險高收益”,反而會根據新證券法的新標準進行嚴格的處罰。無論用怎樣的手法強行蹭熱點,最終都將面臨監管部門的處罰。

因此,上市公司需要更加謹言慎行,通過互動易、投資者說明會以及接受媒體採訪等方式進行自願性信息披露時,應該更加規範,避免不完整不準確的信息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對於投資者來說,遠離跟風炒作,迴歸價值投資理性投資,方是正道。


50計劃


伴隨著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生效,上市公司打擦邊球蹭熱點可能面臨更加嚴厲的監管,投資者跟風炒概念則可能面臨更高的市場波動風險。

新證券法將原法中僅為第三章一個小節內容的“持續信息公開”升級為第五章“信息披露”。其中第八十四條指出,除依法需要披露的信息之外,信息披露義務人可以自願披露與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關的信息,但不得與依法披露的信息相沖突,不得誤導投資者。新證券法還明確,信息披露義務人“不履行承諾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從兩大交易所近期的動作看,交易所已經加大了對違規信息披露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查處力度,並在積極落實新證券法對自願性信息披露的規範要求,引導公司規範披露。


AZSKY


正常的監管行為,3月1日生效的《新證券法》明確要求,加大對違規信息披露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查處力度。對於產生誤導投資的上市公司蹭熱點行為,監管及時出手,既是對信息披露義務人的合法約束,也有利於引導市場合理預期和理性迴歸。

從這8家公司被紀律處分的原因來看,都與前期蹭“疫情防控、特斯拉、光伏電池”等市場熱點有關。

此次被深交所紀律處分的8家公司,分別是永太科技(002326.SZ)、中恆電氣(002364.SZ)、延安必康(002411.SZ)、 北玻股份(002613.SZ)、天晟新材(300169.SZ)、銀邦股份(300337.SZ)、 聯創股份(300343.SZ)、泰和科技(300801.SZ)。

有5家公司是蹭疫情防控熱點,有3家公司是蹭特斯拉熱點;這些公司不在主業上發力,卻動歪腦筋,蹭熱點,拉高股價;不排除是想通過蹭熱點,誤導投資者,待股價上升後減持。對違規信息披露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希望監管部門嚴厲查處,引導市場迴歸理性。


宏看財經



影視航拍演藝


形式上的警告,對市場炒作模式沒有什麼影響,註冊制下要加快退市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