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在校,學校每天考試,成績一點沒提高,尤其是數學成績一塌糊塗,該怎麼辦?

一棵小豆苗兒


我的經歷跟你一樣,厭倦了考試,厭倦了分數,導致後來老是想請假回家。但是後來,我怎麼都覺得這不是一種辦法,於是我換了一種態度去看這樣的情況。高三,大家都對成績非常看重,這很正常,但是!平時的成績並不代表高考的成績,這一點尤其重要!平時的考試所反應出來的成績只是提供給我們一個查漏補缺的機會,那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利用這些機會呢,於是啊,我代入這種看法,瞬間變得輕鬆起來了,我把成績拋走,把注意力集中在每次考試試出錯的地方,這次考試錯了什麼,考試時哪個地方卡我最久,下次考試我該如何把握之類的問題,我每次都留意這些,同時一邊做基礎題一邊整理錯題,就這樣反覆鞏固,慢慢地我發現,效果還不錯,成績一點一點地提高。由於高考考的會比平時練的容易,我最後是超常發揮了,考了廣州某一本學校,我現在想起來啊,就覺得心態非常重要。大家都在競爭,但是,把包袱卸下,好好練習,又何嘗不是一個好機會呢。我覺得樓主需要卸下這種包袱,把它看做一次練習,一次提升你自己的機會,而不要糾結分數好低啊,怎麼辦之類的,從基礎做起,反覆鞏固錯題,放好心態,相信你最後會有意想不到的大收穫的,這是我的親身體會!希望可以幫到你。


treeh


我兒子和你的情況一模一樣。不過,他是去年參加的高考,現在是大一的學生。

高三的最後一學期,兒子的數學成績已經到達了高中以來的底谷。不管是各類大考還是小考,一直在八九十分之間徘徊。剛開始,兒子對自己還是挺有信心的,他數學學得非常認真,非常努力。考前看起來狀態也非常好,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連續的十幾次考試,成績卻不見任何起色,孩子有些心灰意冷,甚至是絕望。有一次他傷感的對我說,媽媽,我對數學已經絕望了。我記得說這話時,是在考前的最後一個月。

說實在的,聽孩子說出那樣的話,再看看他那痛苦的樣子,做為母親,我心裡非常難受。我知道,此時再多的鼓勵,都是蒼白無力的。所以,我當時什麼話都沒有說,只提醒他,“盡力吧。”

後來的一個月裡,我從來沒有過問過孩子數學的事。後來孩子高考,數學考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分,130分。這個分數真的出乎意料。

回想兒子在數學學習上的一路曲折,我感慨萬分。不到高考最後一刻,誰都不可能預料最後的結果。數學現在的成績差,並不能代表高考就差。所以說,你現在不要耿耿於懷自己目前的數學成績。你現在最該做的就是,在數學上埋頭苦學,狠下功夫。

當然,苦學不是讓你死學,而是讓你有策略的,有針對性地學。以你目前的實力的,你該把重點放在基礎題和中等級的學習上。對難題最好直接放棄。一套150分的高考題,基礎題中等題的分值大概在135分左右。所以能把每一道基礎題弄懂,做對,你就非常了不起了,高考數學130分就一點問題沒有。

我兒子去年採取的就是這樣的策略。據他後來說,在高考衝刺階段,他把主要的精力全用在基礎題中等題的攻克中,對難題他看都不看。每一道基礎題,他都要求自己必須是100%的準確率。這種大量的對基礎題的練習,大大提升了,他解基礎題中等題的能力。速度快,準確率高。在他所做的134分的基礎題中等題中,他僅失了4分。對於一個平時數學只能考八九十分的孩子來說,這個成績令人驚喜。

以上就是我的一個個人親身體會。希望我兒子的經歷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示,對你有所幫助。加油!


花朵5506


曾經我數學也很差,差到什麼程度,我高三剛剛進班的時候數學只考了60多分,那個時候150分是滿分,班主任按成績排座位,我不僅數學差,其他都差,很順利,我坐到了最後一排,對我打擊很大。


後來那一年,都在不斷努力,最後高三第一年沒有考上大學,但是數學考了109分,不高,但對於平常數學就一直不及格的我,已經算是不錯了。


那麼數學差該怎麼提升呢?數學不同於語言類學科,語言類學科是會有語感的,但是數學不會有,你能做的,就是掌握每一個題型,從而熟知解題方法。


而對於數學不好的問題,首先你要搞明白你是怎麼不好。


是粗心大意、馬虎導致的每一道該會的題都做錯了還是本來就是不會,所以才導致錯誤。


如果是粗心馬虎,那就很好辦,慢慢鍛鍊自己認真就好了。


如果是後者,你什麼都不會,那一定就是基礎不好,那你要注意打基礎了。


當然不是盲目去從頭開始補基礎,所謂讀史可以鑑今,這個時候你的錯題就有大用處了,通過錯題,你可以看出你的薄弱之處在哪裡,然後著重去補哪裡,那下一次,你碰到他,肯定不會出現不會或者根本完全不會的情況。


另外,到高三這個階段,如果基礎再不好的話,就別去挑戰難題了,所謂的難題是什麼,比如圓錐曲線第二題難不難,肯定難,那我們只拿第一問的分就好了。


把基礎題做好,不慌不忙地做對,也至少能夠拿100分以上,希望能夠幫到你!


家裡蹲大學畢業生


從時間上來看,我回答問題的時候,你應該已經參加完2019年的高考了,不知道考得如何?

我外甥女也是今年參加高考,她平時也是被數學各種虐,各種90多分,今年高考她數學卷二,132分。

她最後的高考成績提高,我和她一起分析過,可以歸為兩個“小技巧”。

為什麼稱之為小技巧,因為的確是對原有正常複習的非常小的調整,並不需要各種推到從來重新學習和複習。

第一,就是耐得住寂寞。我們複習的時候,總會遇到,我學得很辛苦,卻見不到起色的階段。這個時候,更應該努力去堅持。蘇炳添,中國最優秀的男子短跑運動員,他29歲才能在100米跑進十秒。這之前的幾年,他都是重複同樣枯燥的訓練,這期間如果他放棄了,他就不會有今天的成績。對於我們學習,因為每次考試的題目是不一樣的,所以,真正的成績起色是要晚一些才來的。對自己的成功有些耐心,就能剋制浮躁,耐得了尚未成功的寂寞。

第二,成績不如預期,一定是有原因的,從我多年對許多高中生的調研來看,他們的複習,存在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當日的問題不能當日解決掉。因為高三的複習強度很大,今天的問題,你帶到明天的結果,就是依然沒有時間去解決他,所以,一旦考試,過去錯的,還是錯的,所以就看不到進步了。所以,高三複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把問題帶到明天。具體一點,就是,把錯題,在你弄懂之後,至少重新做兩遍,第一遍重新做,保證你能真的獨立完成這道題,意味著,你可以在最近一兩天不會犯同樣的錯誤。然後,還是這道題,再重做一遍,這次要求速度快,因為是主動檢索解題方法並要求速度,這大大幫助了他對這個知識點的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這就會幫助你在下一次遇到類似的問題不再錯。如果規避了這個問題,你的成績自然就在下次考試有明顯的提高了。你會問,為什麼要做同一道題目,還要重新做兩遍,我們做題的目的,是保證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問題不錯,重新做兩遍就是建立在人的生理特點基礎上的,幫助把這個知識點記牢。如果你愛好乒乓球,你觀察,他們在練習接發球的時候,是不是,同樣的發球,他們要量上千次,直到肌肉適應這樣的發球。初期,當你問題比較多的時候,這樣的調整會讓你辛苦一些,但不會忙不過來,到後期,問題越來越少的時候,也就和正常複習的強度接近了。

所以,暫時性的沒有看到成績沒有提高,不要太苦惱。知道問題在哪,就去調整自己,去解決問題,相信你一定會在以後的考試中都取得成功。


達人有方


靠考試提高成績是不現實的,考試是對近期學習成績的檢驗,是一個驗證過程。可以通過考試來知道自己哪裡不足,然後有針對性的改正,最後達到提高的效果,重點是考試之前和考試之後。

我高三的時候,數學和英語都不好,數學基本都在70分左右徘徊,滿分150的卷子。經過兩個月的有針對性的訓練,目前數學成績上來了,基本在110分左右。雖然說還不夠優秀,至少提升的分數還是非常可觀的。

下面我就把我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1.注重基礎題,不去挑戰難題

高考數學其實還是注重基礎的,拔高題是少數,大部分題都是一些基礎的知識點。千萬不要走進挑戰難題的誤區,對於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學會基礎的題才是最大的現實。

所以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一定立足於教材,重點就是教材上的題,其次才是課外題。不要盲目的追去課外題,把所有課後題都弄懂,弄透,基本可以保證你及格沒問題了。

2.考試有技巧,學會選擇性放棄

考試的時候也有技巧,很多人做不完題,時間不夠用。其實是他們在某些題目上浪費的時間太多了,要學會選擇性放棄,不要在不會的題上浪費時間。

那麼試卷的基礎題在哪裡呢?哪裡才是重點呢?一般來說高考試卷第一部分是選擇題,一般12道,其中前8個是送分的基礎題,很簡單,這部分分數一定拿到。對於之後的題,不要浪費時間,尤其是最後一套題,更是可以憑感覺了。

第二部分是填空題,一般4道題,其中前3個是基礎題,比較簡單,是一定要拿分的題。最後一個填空題也是不要浪費時間。

第三部分是簡單題。一般5道題,前2個是送分的,同理,後三道是拉分題,不建議基礎差的同學挑戰。

只要這三部分基礎題不丟分,基本可以保證90分及格,然後再把精力投入剩下的題中,一張卷子110分還是有保證的。

結束語:高考數學主題還是考基礎知識,只要方法得當,在短期內可以達到及格,稍加努力就能超過100分。不要掉進挑戰難題的誤區,學會選擇性的放棄。


家庭教育婆媳課


我曾經就有一個這樣的學生,最後數學卻出乎意料的考了136分,我把他的經歷分享出來:

他一直都很平凡

就稱他是A同學吧,因為我是教文科的,所以數學並不是我帶,但是我當時是他的班主任,所以對他的情況相對了解。他是以特長生的身份考進我們班的,所以他的成績並不算是很優秀,最多也是中等的樣子,尤其是在數學方面,可以說是他最差的一門。

我其實就因為學習的問題和他家長有過多次的溝通,但是在高二分班之前,並沒有多大的起色。直到分班後,他選擇自己留在我們班,大家都知道文科的數學比理科的數學要簡單很多,但即使是這樣,他由於學習態度不好,導致數學基礎較差,成績也沒有顯著的提高。

直到高三前的那個暑假,由於某次訓練出了事故,所以導致他不能在以特長生的身份,考進大學。他的家人找到我說孩子還有沒有希望考上大學,我為了鼓勵他就說當然有機會,但是私下裡又和他的父母說,除非他很努力的學習,否則考入本科的幾率並不是很高。

後來,我並不知道他的父母怎麼和孩子溝通的,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開始努力學習起來。最後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三本院校(我記得當年的分數線,三本好像是424分,他考了465分),但是數學卻考了126分。

題目中,不知道你的情況和這位同學有沒有相似的地方,我想說的是,一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現在你應該冷靜思考一下,自己考不好的原因,是不是該停止考試一段時間,讓自己好好冷靜一下。

突飛猛進的數學

他的學習方法和別人不一樣,由於時間非常緊張,他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所以他找到了自己最容易拿分的數學來作為突破點。(雖然我是文科老師,但是我通過觀察,其實他的邏輯思維能力很不錯,而文科那種背誦的東西,似乎對他有些困難)他的做法如下:

  1. 先攻克選擇題,他找到了一種方法,如何在他看不懂題目的情況下,排出錯誤選項(這個方法我讓他在我們班分享過,很驚豔,他說只要找到了出題老師的出題技巧,就可以蒙出答案),結果在開始的一段時間,他通過這種方法,25道選擇題,可以對18道左右,在我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以他的基礎也就能作對一半就不錯了。

  2. 攻克大題。這個對他來說難度不小,他是直接做大題,然後看答案,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在短時間內明白別人是怎麼做題目的,通過答案,他在反推考察的知識點,在去看書。結果用這種方法,在高三上半學期,他每次的考試成績都在進步,尤其是在平時的小考中。

  3. 他有獨特的數學筆記。他的數學筆記和別人的不太一樣,他自己買了高考狀元的筆記,上課並沒有聽我們的數學老師講課(這個讓我好幾次被數學老師反映),他似乎認為數學老師講課的內容還不如直接看人家高考狀元的筆記好呢。結果,讓數學老師大跌眼鏡的是,他最後高考數學考了126分。

題目中,數學成績一直不好,肯定是你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你可以結合我的這位同學,看看他的這種方式適不適合你。


欣慰的結局

其實,他總共努力學習的時間也僅僅有一年,而且還是因為時間問題,導致其他科目跟不上,最終才上了個3本。我想說的是,高三這年的確對孩子的壓力很大,那麼如果在這個壓力中成長就是人和人的區別了。

現在離高考越來越近,你應該要做的事是和上面這位同學一樣,找到自己最容易出分的科目,保證他的出分率,然後找到自己最低分的科目,儘可能的不要拉分,這樣起碼可以讓自己的總分提升一點,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考上1本的,你只要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

總結:成績上不去,千萬不要急躁,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如果要達成自己的目標分數,哪些科目的分數是最好提升的,然後找到最有效的提分方法努力去學習,我想總比現在一次次看到自己考試不理想而發愁的強。

我是知高,每天分享教育相關內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如果您對題目中的情況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在下方評論處留言。

知高出品,必是精品!


知高


現在離高考還有五十多天,學校天天考試成績一點沒提高,尤其是數學一塌糊塗,怎麼辦?

一,幸好不是英語一塌糊塗,英語一塌糊塗,如果連題目都看不懂,選項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在幾十天裡面基本上無力迴天。

王小波1978年去考大學,之前只上過一年中學,還是十二年前上的,最後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說到數學,這可是我最沒把握的一門課,因為沒有學過。其實哪門功課我都沒學過,全靠自己瞎琢磨。物理化學還好琢磨,數學可是不能亂猜的。我覺得自己的數學肯定要砸,誰知最後居然還及了格。聽說那一年發生了一件怪事:京郊某中學畢業班的學生,數學有人教的,可考試成績通通是零蛋,連個得0.5分的都沒有。把卷子調出來一看,都答得滿滿的,不是白卷。學生說,這門課聽不大懂,老師讓他們死記硬背來的。不管怎麼說吧,也不該都是零分。後來發現,他們的數學老師也在考大學,數學得分也是零”。

我舉王小波的例子,一是因為他是我最喜歡的作家,沒有之一,二是他裡面體現出來的觀念,自己琢磨,不要死記硬背亂答。現在的高考哪怕是文科,死記硬背已經沒有市場。

二,不要著急也不要消極,現在這個時候著急沒有意義,消極會讓自己輸給自己。

拿一天的時間什麼事情也不要做,把自己所有的卷子梳理一次,分科分知識點,做好一張表,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就按照複習資料的目錄來做知識點的樹幹,把每一張試卷的每一道題進行知識歸類,因為現在高考的試卷題型基本上是固定的,知識點的考察也差不多,也就是說每張試卷的結構都是一樣的,相應的地方的分值也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知識點的側重問題,有很多時候知識點基本上也是一樣的,梳理了五六套試卷之後就會發現這個規律。

那麼就可以把每次考試的知識點考察的分值標註出來,看看到底是哪裡得分,哪裡失分,哪些是相同的知識點失分,哪些失分是可以拿到手的,這一步驟的目的就是把基礎的知識點丟分的題型找出來,解決它,讓它成為加分項,在剩下的時間裡面針對這些失分的知識點強化訓練。

如果有良好學習習慣的話,每科因該會有錯題本,2018年江西高考狀元,她的媽媽把她每次考試做錯的題目,分門別類的整理好。

三,做好詳細的計劃,這個對於現階段的學生特別重要,要清晰的知道今天自己要做什麼,這節課要做什麼,每個時間段要做什麼,切不可漫無目的的複習,拿到什麼做什麼,想到什麼做什麼,有時候心情好中午就不睡午覺或是晚上晚點睡,都是不好的學習習慣,劃出一張課表,標註好時間段,把它填滿,做好周計劃和每天的計劃,讓自己的學習在有序的計劃之內進行,當然包括運動時間,哪怕十分鐘,二十分鐘的跑步也要進行。

而且要相信老師,關掉手機,能在高三備考的老師都是學校認真挑選過的教學骨幹,在專業水平上絕對沒有問題,按照老師的方法去學習。

四,堅持,高考的勝利者都是堅持到最後的人,高三的老師都會有一種感覺,有些學生是來考高考的,有些學生是來經歷高考的。語文更是設計了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學生完成不了整張語文卷的閱讀量,換句話說,只要你堅持到最後,完整的作答,就已經比百分之十五左右的考生要厲害。


職場奶爸成長手冊


學校每天考試,成績一點沒提高,出現這種情況,你的“考運”有點差啊。

雖然口頭說我們不在意平時考試,但是遇到這種情況請心裡不著急,尤其是在臨近高考的時候,更會懷疑自我實力不濟,帶著這樣不自信的心情上考場,高考結果可想而知。

我做高三班主任時,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我一般都是對這些學生另作要求,分別指導,最後,這些一路看似磕磕碰碰,平時“考運”極差的學生,高考時常“超常發揮”,實現逆襲——也就是平時考試倒數的學生最終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首先要清楚,你要的結果是什麼?

許多同學說,讀高中肯定是高考,考大學嘍。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許多學生想不明白。如果你能夠想明白這個問題,你還會在意平時考試的結果嗎?

平時考試只是診斷我們知識出現的漏洞,幫助我們查渥補缺的,何必在意卷面的分數呢,何必為卷面的分數分心勞神不快樂呢!

歷史上“聞過則喜”的君王一定是聖明的君王,生活中“聞過則喜”的人一定是智慧明達之人,正確地看待平時考試中的蹭蹬磕碰,一定是笑到最後的人。

其次要清楚,複習的節奏是由你還是老師主宰

據我所知,高考前的模擬考試大都是綜合性檢測,即一本書或者幾本書的考查,尤其是數學更是如此。你每次都考不好,尤其是數學,說明你的章節基礎內容打得並不牢靠,這時,你能做的就是迴歸課本,溫故知新。

我有一個學曾經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每次考試都倒數第一。最後心理崩潰實在受不了,找到我問該如之奈何。我告訴她,不要理會,我們回到課本,按自己節奏來,或者把試卷上不會的習題按照章節內容迴歸課本;慢一點,哪怕少做一份試卷呢——天下那麼試卷,我們哪能都一一做遍。

最後的結果,她高考分數超越了班級大部分學生。許多學生說她是超常發揮,其實,高考考場哪有那麼多的超常發揮,只不過是策略運用得恰當而已!

高考也像行軍打仗,講究戰術戰略,如果只是單純認為自己兵精糧足,上來就一頓不顧章法亂打,有幾個人能勝。

高考複習同樣講究戰略戰術,而這戰略戰術尤其是高三後階段複習更是要“以我為主”,自己才是複習的主人,跟著別人的節奏,只會帶亂自己的節奏,所以說,老師(試卷)只是“我”高考的“路標”,“自己”才是複習的主人。

我講的這兩點不知是否對你有幫助?祝你和天下今年的所有考生“考運高照”,六月高考金榜題名!


青衫李探花


你好,我是一名北大在讀博士,當過8年高中生家教。

我是2010級山東考生,當年考了682分被北京大學錄取,進入大學之後,我開始了高中生家教,根據高中生在高考衝刺中遇到的問題及學習上的困難,寫了一本書《直擊高考漏洞》,書裡介紹了高中各科學習方法和提分技巧,總結了高中生在高考階段學習的盲點,給出了針對性分析與策略,直擊高考。

如果有需要領取這本書的學生或者家長,私信:領書,就可以免費獲取。

高三複習節奏很快,複習量大,一旦跟不上節奏,就很難跟上,複習起來會很吃力。

學校每天考試,對一部分學生來說起到了督促、鞏固的作用,但對其他一部分學生來說,效果會適得其反。

每天刷題,大量時間花費在做題上,而缺少思考的機會。這時,你需要做的是及時反思,找到自己的複習節奏。不能“廣撒網”,這樣複習起來會沒有方向,增加複習時間,複習會很沒有效率。

1.花一天時間把各科目的知識框架捋一遍,清楚各科目的考點,考試內容都是根據這些來命題的。同時制定嚴謹的學習計劃,可以讓同學提出建議,但一定要嚴格遵守計劃。

2.抓基礎知識。數學80%都是基礎題,保證基礎題100%的正確率,拿100分會很容易。不要花太多時間在不會做的大題上,平時考試中如果覺得某道題是你不會的,建議你直接放棄,回頭檢查基礎題,確保正確率。之後再重點學習這道題的知識點,循序漸進。

3.改變自己的學習生物鐘。學校考試是沒辦法逃避的,你只能不斷調整自己的複習節奏,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集中突破兩門你的弱勢學科。

4.不要太在意成績,把每次考試當做是一次訓練,考試後及時糾錯,把每次糾錯當做一次複習。調整心態,人在越平靜的狀態下越容易集中精神。

這裡將我教過的一個學生的數學學習經驗分享給你:

1.認真分析3—5套歷年真題,可以總結出每道題的考點,研究那些題是易錯題,那些題可以保證分數,那些題是難點(經常不會做的)。

2.分階段訓練。第一階段訓練自己確定可以得分的題,保證每次都是100%正確率;第二階段訓練易錯題,逐漸掌握這些題的做題思路;第三步訓練難點題型,分析5—8道類似題型,結合錯題本,分析這些題的做題思路,即使在考試中無法解出,也要寫一下部分答題步驟。

3.整體訓練。這時既要把握考試時間保證錯題率。多刷幾套題。腦海裡會逐漸清晰數學試題的出題規律,做到知己知彼。

刷題切記不要過於重視量,每套題都有一定的價值。三套有思考地做題勝過三十套無意識的刷題。利用資源學習各種學習技巧與小竅門,至少可以提高10分。

如果需要高考數學的相關資料(框架圖、易錯點、偷分技巧),可以私信:數學,即可領取。


北大博士教數學


高考每一套模擬題,題型、廣度、難度都差不多,把知識面全部覆蓋。我常常對學生講:你跑馬觀花的做10套題,不如認真研究一套題,舉一反三。不然,你每一套題都是,懂的無謂的反覆做,不懂的永遠不懂。

舍與得 ,模擬題、高考題80%的基礎題和中檔題。基礎題一網打盡,中檔題穩紮穩打;20%高難度題捨棄。高考試卷難易比例是3:5:2。30%的基礎題,50%的中檔題,20%的高難度題。就是用來劃分學生的等級。我2015年對我女兒講(她高考) ,舍20%。750分*80%=600分。一本沒有問題,可能更好。她2015年考上211,陝西師範大學(免費師範生)

量變與質變。與其為自己沒有別人進步快而痛苦,不如每一天把學習安排好,痛苦不可能改變現狀!只有每一天都努力了,才能夠突破瓶頸。

身體與效率。每天休息不好,總是昏昏沉沉,效率太低太低,更談不上靈感,理科絕對死路一條。身體好、休息好、靈感來。

心態與成績。每一次考試,總是緊張,考結束了,冷風一吹,明白了,其實你明白的!關鍵是心態出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