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破綻”的犯罪記錄?現場留120種物證,警方一籌莫展

年底了,很多公司照例要給員工發獎金。發獎金的方式很多,最常見的是直接銀行劃賬,或者在年會現場送現金大紅包。問題來了,大家更喜歡哪一種方式呢?小編肯定會更喜歡前一種,畢竟懷揣著現金實在不方便風險也高,號稱史上第一“完美犯罪”的案件發生後,大家就更偏好銀行劃賬了。

一個沒有“破綻”的犯罪記錄?現場留120種物證,警方一籌莫展

1968年12月10日,是日本東京芝浦電氣府中工廠給員工發年終工資獎金的日子。可那一天,員工們卻等來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消息:他們的年終獎暫時發不成了,因為這筆錢中途被人劫走。辛苦工作一年的回報被搶,大夥氣得不行,紛紛抓著來人問怎麼回事?

原來,這天早上信託銀行國分寺支行開往工廠的運鈔車在半路被一個騎摩托車的“警察”攔下,他告訴車上的人,警局收到情報稱車上有炸彈,請大家配合檢查。大家不由得想起之前銀行經理收到的恐嚇信,信上說如果經理不送幾百萬到指定地點,自己就炸了經理的家。

一個沒有“破綻”的犯罪記錄?現場留120種物證,警方一籌莫展

這事最終並沒發生,警方也沒抓到人,所以面對此情此景,運鈔車上的人自然以為對方採取了報復行為,於是接連下車,讓“警察”上了車。隨後,車裡冒出了濃濃的煙霧,傳出了“警察”的喊聲:“快臥倒!炸彈要爆炸了!”

大家嚇得立刻聽話臥倒,隨後那輛運鈔車迅速被開走,起初大家還以為“警察”犧牲自己保全他們,十分感動,可隨後就發現不對,沒有聽到爆炸聲,那摩托車也有點不對勁。這場案件的罪犯就以一種十分簡單的方式,拿走了員工們等了一年的獎金,總計近3億日元。

一個沒有“破綻”的犯罪記錄?現場留120種物證,警方一籌莫展

員工們聽了事情經過,都覺得不可思議,紛紛表示希望快點破案。可之後無論警察怎麼明察暗訪,這樁日本歷史上被盜金額最高的案子都無法破解,是罪犯來無影去無蹤嗎?不是,罪犯在4個現場留了120種物證,但警方還是一籌莫展。

除了運鈔車被攔截的地點,罪犯停留過的現場還有某片橡樹林、某個停車場、某高中附近的空地。他(們)在這些地點或者預先做準備,或者拋棄運鈔車換乘了新的車逃走。然而這些地方留下的罪犯痕跡幾乎都相當於“雞肋”,食之無用,棄之可惜:

一個沒有“破綻”的犯罪記錄?現場留120種物證,警方一籌莫展

比如高中附近的空地是罪犯預先藏摩托的,在那裡他用雨披蓋著摩托。事後調查,這雨披的生產工廠早就倒閉,購買者的身份無法確認;摩托車上有一個警用的擴音喇叭,調查後發現這喇叭產品生產了5個,只有4個被找到,另一個本來放在工地上,後來不翼而飛了;

再比如摩托車上的假文件盒是用甜點盒冒充的,這種盒子一共生產了3萬個,根本沒法一個個地去查詢來源;還有罪犯留下了一頂帽子,原本可以靠提取汗液查詢他的信息,但警方一開始太過樂觀,查案時爭著戴帽子玩,結果帽子的原始痕跡被破壞,線索中斷。

一個沒有“破綻”的犯罪記錄?現場留120種物證,警方一籌莫展

總結一下,罪犯留下的物證要麼是大量生產的,要麼是年代久遠無法追蹤的,要麼就因為意外而被破壞,要麼是牽引出來的路線調查後一無所獲。這之後的7年裡,日本警方為了破案列出了11萬嫌疑人的名單,投入17萬人力,民眾提供線索2萬多條,總成本達9億日元。

一個沒有“破綻”的犯罪記錄?現場留120種物證,警方一籌莫展

然而,員工們希望看到的案件被破結局卻遙遙無期,這件案子過了民事訴訟時效年限,成為一樁歷史無頭案。案發後沒多久,員工們拿到了保險公司賠償的年終獎,但大家開始意識到用大批現金當年終獎容易引發現場犯罪,於是紛紛改成銀行劃賬,運鈔過程的保護也加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