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黃永玉的畫作?

Dawn-遠


黃永玉的畫怎麼評價?其實對於黃永玉本人來說,已經不在意你怎麼評價了。但是既然樓主問到了這個問題,我還是中肯的予以回答。畢竟,黃老的人和畫,都是我所喜歡的。

黃永玉是個苦孩子,12歲謀生,14歲發表作品,16歲以繪畫和木刻謀生。資歷深厚,經歷多樣。小工當過,教員幹過,編輯、編劇、教授、美協副主席、顧問、榮譽委員等等,一生榮譽令人欽佩。

黃永玉作畫,他說“我沒念過什麼書,也沒受過什麼正規教育,美術技法都是拾來的,東撿一點西撿一點,是缺點,也是風格。”

他還說自己作畫就是“好玩、快樂”,“我作畫就是為了開心過癮,沒有那麼多的意義要講”。他對來人的一些疑問,回答道“你們總覺著有什麼深奧的道理,其實就是特別熟悉而已。”

以上種種,可以看出,黃老作畫,已經跳出了畫的範疇,是玩兒。但他的玩兒和別人不一樣,就如同書法裡面,書法家也是玩兒,但玩得雅,玩得合乎美學邏輯和規矩。

都說美沒有規律和規矩,但是如果美沒有規矩和定律,那麼為什麼隨便的人隨便的畫,一點也顯不出美來呢?

黃老畫的猴票、設計的酒鬼酒,畫的荷花、生肖系列,以及一些大尺寸的畫作,都令人十分欽佩,十分的耐看。他和豐子愷的畫不一樣,豐子愷的畫妙在寓意,美在筆畫功力深厚,橫平豎直,處處見功夫。

但是黃老的畫,就是耐看,越看越喜歡的那種,給人一種有意思、有趣、美的享受。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他與黃霑的結交就可以看出來。黃老是性情中人,說話直,文筆老辣,筋骨皮尤為到位,多年前看他的小說,辛辣至極,至今難以忘懷。

黃老九十歲畫展,尺寸大的有很多。《白描荷花》、《阿詩瑪》、《山鬼》等等,濃筆重彩、輕絲如引,曼妙惟肖,不可勝觀。好的作品和好的人一樣難得,更難得的是黃老,人、文、畫都臻於妙境,實在的難得和傳奇呀。






大秦觀


黃永玉是中國近百年來的一個繪畫人奇葩或者怪才,說是奇才我覺得有點勉強,因為已經近百歲的老人且經歷過今朝的“風、霜、雨、雪”,又有諸多的各色文化名家之人緣背景, “漫畫人生”著又開心無限,這樣的“開心果”活到百歲也不成問題。要想寫他的整個人生決不是一句半言可以說完的,說說他的書畫是喜聞樂見的性質也難喻全,說他高深恐怕他自己也會不同意,說他是“大玩家”似乎確切也不夠妥當。所以,我有疑問三:

一,是不是這個時代讓本來陽光明媚的黃永玉逐漸地悲觀社會人生的窘境而成為嬉笑怒罵般調侃現實的滑稽而可笑著?

二,由於在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下,親身體會到許許多多的文化藝術人都被壓制得默默無語或被扭曲又被摧殘地生不如死且性命難保就轉而以痞子的口味而胡侃亂彈著塗抹?

三,從他:畫100萬/平尺、書法20萬/字的實價來看他的書畫行情,達官貴人卻經常光顧,恰好說明了當今是文盲、美盲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社會客觀存在,這些文美盲們以為:只要有權有錢就是藝術的價值!所以,黃永玉是否故意嘲諷戲弄這些文盲美盲才亂塗胡畫著?

通過我與他的摯友交流後,我也證實了這些疑問還有一定的合理性。

文學痞子王朔曾經說過:“玩的就是心跳!”用這句話形容黃永玉的行為恐怕比較確切;不過黃永玉之“玩”卻幾十年如一日地被中國人推到了正經典範且大紅大紫的頂峰,雖然像趙本山的小品一樣但比文盲趙本山還經久不衰著;由此可見,文化藝術的平庸媚力依在。按這樣的中國畫標準來對照黃永玉也許比較勉強,但作為對一箇中國文化藝術家的評定而言,黃永玉先生確實在文化藝術的精神層次不算高,他雖然不能與趙本山之流的文盲搞笑明星混為一談,可與歷史大家的藝術無法等同。他已經九十多歲了,對人生的各種體驗豐富且多彩,然而,從他的書畫創作來看,基本上還是處於世俗表象的譏諷,當然這也可能是他負“愚”“玩”抗的老“畫痞”真正招數吧。


雲祥囚一齋主


黃永玉的畫作,是大師對自己多年對自己人生經歷所形成的人品性格的一種解構。


殷從容末代農民


說實話我既不會畫畫,也不懂畫,百分之百的小白一枚,不能不懂裝懂。所以我就以一個外行的目光來一個冷眼評畫作。

黃永玉老先生的畫作,水平超高,寓意超深,看似隨意,實則認真,達到了超凡脫俗返璞歸真的境界。人稱為大師,畫稱為絕倫,當之無愧,實至名歸。黃老的畫作到底好在哪裡?我給歸納了四點。分別是:

笑畫。這可不是筆誤,此笑畫非彼笑話。之所以稱笑畫,是因為黃老的許多畫作幽默風趣,詼諧搞笑。如《豬鼻子插蔥裝象》的搞怪,《媽媽瞧小天使》的傻二缺老鼠望蝙蝠等等,有的如畫中小品,有的似畫中相聲,還有的像腦筋急轉彎,有的像燈謎,剛看是笑話,看後是笑畫。

童畫。據網媒講,九零後的黃老說畫畫就為了開心。於是就有了調皮可愛,無拘無束,平易近人,大智若愚的畫風和畫作。就像《射鵰英雄傳》裡的周伯通,武功高強,童心未泯。黃老是畫功深厚,褒稱頑童。如大作《九十啦》、《蟾戲圖》等,不由讓人笑一笑十年少,看了又看回到童年。


醉畫。黃老的畫作獨闢蹊徑,另立畫風,隨意而不隨便,畫小而寓意深。武術醉拳是形醉人不醉,黃老的畫是畫醉人也醉。例如《百思不解》、《不可不醉不可太醉》等,似漫畫但不隨意,是國畫卻不拘泥。

魔畫。不知黃老是得到了馬良的神筆,還是傳承了馬良的畫功,濃墨重彩畫出大千世界,寥寥數筆畫出百態人生。像美味佳餚色香味俱全令人流連忘返,又像大雜院街坊四鄰平添妙趣橫生,從而吸引你我他。


趙伯文41762883


和愛憎分明的性格一樣,黃永玉的畫也常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畫純水墨,淋漓盡致,不染絲毫丹青。需要用色彩了,又大紅大綠大紫等“俗”色一股腦上來。國畫講求飛白,此中最顯功力,黃永玉卻絲毫不理會這些規則:“我的畫沒空飛白,要飛去自個腦子裡飛去!”但他的另一類寫意畫,卻異常地空,偌大的畫面上只有一個極小然而特徵極明顯的人或物,興致來了,皮紙、高麗紙、水粉、丙烯、國畫色無所不用。反面潑墨,正面點染。巧拙互補,工寫結合,一切出自表達內心情感的需要。






大雨798


黃永玉的藝術特點就在於,他和吳冠中一樣,在擁有紮實的傳統繪畫基礎上,敢於打破傳統,創造出新的繪畫技巧和藝術風格。刷鍋笤帚的大筆觸,和線條、色塊的組織,以及濃墨重彩的畫面效果,這都是黃老超越許多循規蹈矩、或只會耍花槍的中青年畫家的過人之處。

黃永玉也被稱為“荷痴”,不單是緣於他畫的荷花多,還在於他畫的荷花獨樹一幟,神韻盎然。國畫傳統講究“計白當黑”,他偏偏來個“以黑顯白”,這種反向繼承不但使畫面看上去主體突出,色彩斑斕,而且顯得非常厚重,有力度。

就是這位自稱“太貪玩而又不太用功”,只有初中二年級學歷的黃永玉,卻無師自通、多才多藝,讓世人不解和困惑,他怎麼可以這樣聰明!

黃永玉的藝術特點在於,在擁有紮實的傳統繪畫基礎上,敢於打破傳統,創造出新的繪畫技巧和藝術風格.刷鍋笤帚的大筆觸,線條、色塊的組織,以及濃墨重彩的畫面效果,這都是黃老超越許多循規蹈矩、或只會耍花槍的中青年畫家的過人之處。

黃永玉曾經不止一次表示,文學在他的生活裡面是排在第一的,第二是雕塑,第三是木刻,第四才是繪畫。他說:“文學是文化裡最全面的東西,就像鋼琴在音樂裡的地位一樣,文學能表達各種情緒,雕塑、木刻只能算大提琴、薩克斯。”

汪曾祺在1946年時對年輕的黃永玉的讚賞,黃永玉是個小天才,看樣子即比他那些小朋友們高出很,汪曾祺讚歎黃永玉的天才或許是指他的繪畫。因為有天賦,黃永玉對繪畫這個他一輩子都要做的事似乎並不在意。

黃永玉90歲高齡為什麼還能一直保持著充沛的創作慾望?他笑著說:“我說不出什麼道理,人要活著總要對得起這三頓飯,我只會畫畫和寫點東西。”黃永玉說現在很忙,沒有豐富的生活,“上午寫東西,下午畫畫,有時上午、下午都是寫作,下午三四點以後好朋友來了聊一下天,玩就是看電視。

黃永玉筆下的荷花是具有獨特風格的,它們沒有給人那種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覺,而是一種很絢麗、很燦爛的氣質。他曾開玩笑說荷花從哪兒長的,從汙泥裡面長的,什麼是汙泥呢?就是土地摻了水的那個叫做汙泥,是充滿養料的那種土。



每天一個小知識


我們相信黃老師的作品來自個人修煉,來自生活哺育,來自美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