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買鯉魚要買公鯉魚,鯉魚如何區分公母?

棒奔霸


鯉魚也是淡水魚中常見的魚類,雖然沒有被列入四大家魚的行列,但是在我們這邊,不管是遇到喜事還是過年時,因為紅鯉魚代表著紅紅火火,所以鯉魚也是我們的首選。而平時裡吃鯉魚,也經常會聽家人說到要買公鯉魚吃,這又是為什麼呢?該如何區分鯉魚公母?



為何買鯉魚要買公鯉魚

其實說買鯉魚要買公鯉魚,是因為公母鯉魚的口感存在差異,尤其鯉魚在春天的季節更為突出,母鯉魚的肉質又老又柴,口感上也是大打折扣。而這時的公鯉魚膏肥脂厚,自然選擇公鯉魚用來食用。

對於公母鯉魚口感差別就在春季區別最大,平時食用鯉魚根本沒有這麼多的說法,其中母鯉魚魚籽特別多,而公鯉魚魚油就相對多些,所以這完全根據個人喜好來選擇。


如何區別公母鯉魚

1.看魚外表體型:一般同等重量的情況下,公鯉魚要相對瘦長些,而母鯉魚則寬胖些或圓較短些。所以從魚的外表體型也可以分辨出鯉魚的公母。

2.觀察或擠壓生zhi口:靠近魚尾的魚鰭部,那是魚的生zhi地方,凸出狀為母鯉魚,相反凹陷進去則為公魚,如果不方便看出,可通過輕微擠壓魚腹,若擠出液體,一般為公鯉魚,而擠出魚籽則多數為母鯉魚。

3.觀察魚游泳靈敏度:在繁殖期間,同樣在水中的公鯉魚和母鯉魚靈敏度也是不一樣的,母鯉魚游泳相對較慢,而公鯉魚靈敏度就相當敏捷。

4.觀察魚的腹部:公鯉魚腹部比較硬,而母鯉魚腹部比較柔軟,而且在繁zhi期母鯉魚大又圓,而公鯉魚沒有變化。

掌握以上幾個方法,便可方便區別出鯉魚的公母,不過我覺得買鯉魚只買公鯉魚的說法有點侷限性,只是適合在春季時。若是有些地區不愛吃鯉魚,不管是公鯉魚還是母鯉魚想必也不是他們的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挑選魚的時候最好是親力親為,以免上當受騙。朋友們你們那邊愛吃鯉魚嗎?喜歡公鯉魚還是母鯉魚呢?歡迎評論補充,謝謝!!

感謝大家對肥仔的支持,歡迎大家關注“肥仔農經”,每日分享實用三農資訊,讓大家更多瞭解三農。同時也感謝大家點贊、關注,謝謝大家!!


肥仔農經


鯉魚雖然不是四大家魚之一,但是在我們這裡的飯桌上經常能看到鯉魚的影子。這不前幾天下雨不能下地幹農活,媽媽便讓我去集市上買一條公鯉魚回來燉著吃,要不等過幾天收麥子時候就只能對付一口了。雖然我吃鯉魚吃的不少,但是第一次聽說買鯉魚要公母鯉魚,看所有的鯉魚長的都差不多,這母鯉魚和公鯉魚怎麼判斷呢?

聽媽媽說,之所以吃鯉魚要吃公鯉魚是因為公鯉魚中有很多精巢,除此以外還有很多肥美、鮮嫩的魚肉,而母鯉魚中除了魚卵一外幾乎沒有多少肉,所以要想多吃肉就要買公鯉魚。在說完公鯉魚和母鯉魚的區別後,在我們看一下如何區分公鯉魚和母鯉魚吧。

1、 看外形。其實賣魚的商販子從外形上就能看出哪一條是公鯉魚哪一條是母鯉魚,只不過大家都不想要母鯉魚,所以商販並不會告訴大家,我們就只能自己來判斷。公鯉魚的體型要比母鯉魚長一些,偏窄一些,而母鯉魚則要稍微短一些,胖一些。不過這個方法只有在春天的時候來區分公母鯉魚比較後好,其他幾個季節兩者的差距並不明顯。

2、 看魚臉。我們在買魚的時候可以摸一摸魚臉的光滑度就能分辨出公鯉魚和母鯉魚,公鯉魚的魚臉部位比較粗糙,而母鯉魚的魚臉摸起則比較滑溜。

3、 摸魚鱗。除了可以從魚臉的光滑度上區分公鯉魚和母鯉魚以外,從魚鱗的手感也能區分。在春天母鯉魚的肚子中會有很多魚籽,這些魚籽會將鯉魚的肚皮撐得很圓,所以魚鱗摸起來就會很粗糙,而公鯉魚因為肚子中沒有魚鱗,所以魚鱗摸起來就很滑。

4、 擠壓。用擠壓的方法來判斷鯉魚是公鯉魚和母鯉魚是快速,也是準確度最高的方法。將鯉魚輕輕的抓起來用手摁壓魚的生zhi器,有奶白色的液體流出來的就是公鯉魚,什麼都沒有的就是母鯉魚。

以上四個方法就是分辨公鯉魚和母鯉魚最常用的方法,雖然魚販子並不會告訴我們哪一條是公鯉魚,哪一條是母鯉魚,所以就只能我們自己來區分了。


悠悠鄉村路


其實要區分鯉的公母,只要您見的魚多了,自己通過仔細觀察時間一長也不難,踏火主要從以下幾點來區分:

1、體型:在同齡的鯉魚當中,母的鯉魚都會比公的鯉魚豐滿一些(在懷卵期和繁殖期最明顯),而體型則比公的鯉魚短小些,公的鯉魚體型略顯修長(看上去肚子較小)。

2、頭部:母的鯉魚的頭部較窄且較長,公的鯉魚頭部的額部稍有突起且頭較寬。

3、腹部:母的鯉魚的腹部豐滿,而公的鯉魚的腹部比較寬平。性成熟的魚這一特點在繁殖季節會特別明顯。

4、胸鰭:胸鰭完全張開後,母的鯉魚的胸鰭呈現橢圓形,而公的鯉魚的胸鰭則是比較尖的。

5、看生殖孔:30cm以上時的魚通常可通過生殖孔來分辨,生殖孔是往外突出並有點寬的是母鯉魚,母魚整個生殖孔呈梨形,性成熟後在繁殖季節用手輕壓腹部有卵粒排出;公魚生殖孔往裡凹陷,呈棗核形,性成熟的公魚,用手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6、看追星:性成熟的魚,公魚胸鰭的第一根鰭條及鰓蓋上會出現若干白色爛狀小突起,我們稱之為"追星",用手去摸有明顯的顆粒感,甚至有點刺手。追星在繁殖季節特別明顯,繁殖季節過後追星則會慢慢消失。

7、看體色,同一個池的魚,正常情況下公魚通常體色較深,母的淡些。

8、看腹稜:在生殖孔與兩腹鰭正中的連線處有一條突出來且較硬的梗,在水產學上稱之為腹稜。母魚的腹稜突出不怎麼明顯較短,通常只佔整個連線的1/2-2/3左右,而公魚的腹稜突出較明顯且較長,一般佔據整個連線的2/3以上,這一點通常用作非繁殖期和年齡較小的魚做公母區分的一個很好的依據。

9、看在水中的遊姿,通常公魚遊的較快,特別是在繁殖期,經常去追母魚。而魚一般遊姿態緩慢。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希望對您有幫助,如您有不同區分方法歡迎下方留言分享。更多水產、水族類的經驗分享敬請繼續觀注踏火逍遙,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農村老人說鯉魚分公母,怎麼區分鯉魚公母呢?

農人酷愛釣魚,幾乎每週都在接觸鯉魚,為了釣上鯉魚,對鯉魚的習性和生理特徵瞭解的非常透徹,而區分鯉魚公母,更是拿手好戲。


買魚的時候,為什麼要挑公母?在咱們那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春水鯉魚母豬肉”,意思是春天裡的母鯉魚,肉質和母豬肉一樣粗糙難吃,而春天的公魚恰恰相反,魚精巢、魚膏最為豐富,此乃壯身之物,所以就單獨春天而言,自然公魚更好,而其餘三季,就看個人愛好了,喜歡吃魚籽的挑母魚,喜歡吃魚精的,挑公魚,那麼到底怎麼識別公母呢?就由咱這個釣魚半桶水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簡單實用的方法。

一、撫摸魚臉

先和大家說個捉魚的技巧,3斤內的魚,左手拇指和食指虎口對準魚背,食指和拇指輕捏魚鰓下方的胸鰭位置,注意輕捏,這樣魚就不會奮力掙扎,然後右手輕輕撫摸魚臉,手感粗糙的是公魚,手感滑的,母魚。


二、外形

公魚和母魚的外形最大差異在於前者修長,後者短而胖,意思就是同重量的情況下,公魚要比母魚長,母魚要比公魚寬,胖,從體型辨別最好的季節在春季,其他幾個季節就較難了,所以有一定的侷限性。

三、摸魚鱗

因為母魚一到春天肚子裡的魚籽就會把身體撐的圓圓的,所以魚鱗經常受到向外的一個支撐力,手觸摸起來感覺比較粗糙,公魚修長的體型,魚鱗排列的更加緊湊,所以摸起來很滑手。


四、觀察,擠壓

最為準確的方法就是看魚的生.殖.口,母魚的凸出來,公魚的凹進去,如果觀察不出來,就用手沿著生.殖.口擠壓幾次,不用太用力,如果出來的是奶白色的液體,那就是公魚魚精巢中的魚精.子,如果什麼也擠壓不出來,或者擠出魚蛋,魚糞便等,那就是母的多。

掌握了這四個方法,識別鯉魚公母,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不過有一點,兩三指大的鯉魚,就不適用了,識別出來也沒有什麼意義,所以上面的方法僅適用斤重以上的鯉魚。

鯉魚和鯽魚的區別

我們都知道,鯉魚的價格比鯽魚要便宜的多,有些魚販就把鯉魚鯽魚放一起,你想買鯽魚,卻挑個鯉魚,魚販不一定會告訴你聽,那就虧大了,怎麼識別鯽魚和鯉魚呢?


有人就說了,這誰不會?鯉魚大,鯽魚才多大?這大家就錯了,目前市場上的鯽魚類型多重多樣,以農人這為例,土鯽、湘鯽、東北鯽、黃金鯽等等,除了土鯽,其中幾種鯽魚,外形和鯉魚幾乎一樣,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而識別是鯉魚還是鯽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魚的嘴巴,嘴巴大而厚,兩側有鬍鬚的是鯉魚,相反是鯽魚。

總結:買公鯉魚步驟,首先根據魚是否有鬍鬚區分出鯉魚、鯽魚,隨後觀察體型,選修長型握於手中,手觸摸魚臉魚鱗,選魚臉粗糙,魚鱗滑的魚,最後觀察生.殖.器,並沿著魚肚子擠壓,有奶白色的就是公魚。


農人解說


農村老人說鯉魚分公母,怎麼區分鯉魚公母呢?


一點生活在南方,我們村子裡有鯉魚育苗的傳統和技術。既然說到育魚苗,肯定對鯉魚公母的區分有一套成熟的手段。

對於鯉魚區分公母,網上有很多種方法,比如說看魚頭啦,看魚鰭啦,看魚鱗等等,這些方法不是說不行,只是需要一定的經驗,不然很容易看走眼。

對於吃貨而言,鯉魚的公母的區別最主要的就是:公鯉魚有魚膏,母鯉魚有魚蛋,僅此而已。可是,要這麼區分的話需要把鯉魚開膛才能直觀的看到,對於挑活魚並沒有多少幫助。

但是,一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鯉魚分公母的方法還就是利用魚膏(精子工廠)來判斷的:

我們可以用左手先抓住鯉魚,掐住魚的鰓部,這樣做魚不容易逃脫,也省力不少;然後用右手擠壓鯉魚的腹部。如果擠出來的是白色牛奶狀的液體(精子),那就是公鯉魚;如果剛擠出來的是魚糞,那就再擠壓一次,如果什麼都沒有的話,那就是母鯉魚了(如果用力過大,可能會被擠出魚蛋)。

當然,這種方法是無法鑑別魚苗的公母的(鑑別魚苗公母也沒有多大用處,畢竟魚苗數量大,成活率也不是非常高),大概1年齡的鯉魚(至少兩指大)就可以用上述的擠壓法鑑別鯉魚的公母了。

擠壓法的優點就是準確率高,辨識速度快,純體力話不需要多少技術,新手就能輕易操作。缺點就是買家的手要沾水了,可能還會被調皮的魚兒搞得水花濺一身。


以上是一點當地辨別鯉魚公母的方法,親自實踐真實有效。對於鯉魚公母如何辨別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吐槽、批評指正和補充。

——END——(完)


一點三農


鯉魚公母很好區分,查看有無外生殖器是最簡單實用又有效的方法。

辦法是將魚翻過身來,肚皮朝上,在魚的肛門稍上方有一小三角肉錐是公鯉魚的生殖器官,沒有的是母鯉魚。再就是從體形上看,公鯉魚肚子小,母鯉魚肚子大,身子圓。

市場上賣魚的大多數人都能辯別魚的公母,但決不會告訴你,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人們不喜歡吃母魚,為了利益,賣魚的會說可能哪一條是,反正錯了你也不會去找他。


南極冰火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鯉魚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魚,不管是在飯店裡家裡吃魚都是一般選擇鯉魚,因為鯉魚肉質比較肥嫩,比較適合大眾的口味,有一些在農村的酒席用的魚也都是鯉魚,足見鯉魚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較讓人接受的一種淡水魚,比如我們老家這裡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是購買一些鯉魚來走動親戚之間增加感情的一種禮品,還有的一些正式場合的宴席都是要用到鯉魚的,像我們山東老家這裡,最具有代表作的就是黃河鯉魚了,糖醋鯉魚這道菜也是魯菜其中的一道菜!所以對比山東人來說吃鯉魚也是比較多的!


對於鯉魚怎麼選擇公母,這個本人可以在這裡說一下,因為三農堂之前家裡有時餵過魚的,對魚還是比較瞭解的,那麼為什麼老人會說吃鯉魚就要吃公鯉魚呢?其實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出窟的鯰魚,抱窩的雞"這句話雖然說沒有鯉魚,但是這個跟鯉魚也有關係,出窟的鯰魚和抱窩的雞是好吃的,由於是鯰魚和鯉魚這些魚類都冬眠,經過冬天的食物缺乏以後,開春的魚是最不好吃的,因為經過冬天的營養缺乏後,魚身上都是沒有營養的,後感也是非常的差,所以春天的鯉魚不好吃。對於抱窩的雞,這個時候的雞在孵化小雞,此時的雞吃起來都是特別的腥,所以不好吃!


說起鯉魚等一些魚類,也是很奇怪,在小的時候是不分公母的,只有到了繁殖的季節才可以出現公母一說,鯉魚從魚苗到繁殖的魚要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經過兩年的是時間後才可以進行繁殖,每年的3月1日到6月30日期間是鯉魚繁殖的季節,所以這個季節老人讓我們買公鯉魚也是有道理的,因為此時的鯉魚正在繁殖,所以說此時的鯉魚肚子都有小魚仔是不能吃的,老話叫"勸君莫吃三月鯉,萬千魚仔在肚中"說的就是這個時候不能吃鯉魚!對於我們要去買公鯉魚應該怎麼挑選呢?


無需任何接觸一眼便可區分

公鯉魚和母鯉魚都是能很好的分別出來的,一般從外觀都能出來,公鯉魚的外形是細長的,肚子不大就是公鯉魚,母鯉魚則是屬於短粗的類型,肚子比較大,這個就是母鯉魚!另一個鑑別方法就是從鯉魚的魚鱗就能看出來,公鯉魚的魚鱗是比較緊密的,而母鯉魚的魚鱗是比較鬆散的,以上方法就可以區別出來,不需要用手接觸就可以甄別了!你學會了嗎?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全面還望大家補充,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三農堂廣訊


長輩們常說要多吃魚,魚類營養豐富,說經常吃魚的人也比較聰明。我覺得農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魚類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一個人的身體強健,精神好,學習能力就會強很多,自然就變得聰明。

農村的野生魚肉可以說是非常鮮嫩的,沒有泥腥味,由於這幾年來農村環境變化較大,河流的水是越來越少,魚肉也沒有以前那種鮮嫩的感覺,有些水流域還堆積著很多垃圾,所以現在的野生魚類泥腥味還挺重的。



吃魚也有講究,買魚更是一門學問。農村老人說買魚要買公鯉魚,為什麼要買公鯉魚?

“春水鯉魚母豬肉”,春天是鯉魚繁殖的季節,這時候母魚的營養都輸送給了魚籽,所以這時候的母魚肉就像母豬肉一樣,比較糙沒有公魚那麼鮮嫩。所以,大家都喜歡挑公鯉魚吃。而且,母鯉魚因為腹中有魚籽,所以魚肉比公鯉魚少。而如果喜歡吃魚籽的人,可以挑選母鯉魚。而想吃多點魚肉的人則可以挑選公鯉魚。而且,秋天的鯉魚是最為肥美的,我吃魚的時候最喜歡吃魚腩了,特別是有脂肪的魚腩,最為肥美滑口。



怎樣區別公鯉魚與母鯉魚?

一招很簡單就可以分辨公母鯉魚,我平時去市場裡買魚的時候都翻看一下鯉魚的肛門,然後用手去摸它肛門,如果肛門是凸起來的,則說明這是條母鯉魚,如果肛門是凹進去的,則說明這是條公鯉魚。


而且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看出公鯉魚的頭是比母鯉魚的頭大,身體比母鯉魚要狹長,而且腹部也比較小。而母鯉魚因為有魚籽,所以腹部較大,同時較軟也伴有下垂的現象。如果去市場裡買魚不嫌麻煩,可以按一下鯉魚的腹部,如果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這說明這是公鯉魚,反之則是母鯉魚。


三農天地


你可能還不知道,鯉魚在全世界有多少種吧?鯉魚海洋生物之中,是個龐大的魚種類群。在全世界有1400多個品種呢,有一些特別漂亮的品種更是有著“水中活寶石“”的名號,比如錦鯉魚。價值不菲,被很多高雅人士作為家庭裝飾品餵養。人們給它冠以會游泳的藝術品的美譽,可見它們有多麼漂亮迷人。


鯉魚是雜食性的魚類,非常容易繁殖,而且對水質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繁殖能力很強。魚肉嫩滑,味美可口,受到大家的厚愛。父親的老家住在新莊海邊,爺爺那時候經常給爸爸抓魚吃,我們家的飲食習慣也是隨了爸爸的,全家對魚的喜愛大大超越肉類,所以每星期必趕集買魚吃。不管是海魚還是淡水魚,媽媽都會做成美味佳餚滿足我們的胃口。農村的老人說買鯉魚要買公鯉魚,那鯉魚如何區分公母呢?愛吃魚的豔陽之美告訴你。

說實話,不常買魚吃的人不會區分鯉魚的公母的,而且鯉魚太小的時候也不容易區分。等到它們長到30公分以上,才最好區分他的公母的時機。

所以你買鯉魚要買大的,大的好吃,還易分辨。30公分以上,公鯉魚和母鯉魚的生殖腺發育成熟。公母都有了很明顯的差別。

看肚子圓不圓。

鯉魚繁殖季節,肚子裡有籽兒的雌鯉魚肚子會比較圓,豐滿鬆軟,微微下墜,那是因為肚子裡有籽兒,這樣的鯉魚是母鯉魚,而公鯉魚的腹部比較緊實狹長,沒有突出感。

看頭大小。

雌鯉魚頭小身子大。頭部比較小脊背高聳體型還特別寬大是母鯉魚。頭大肚子小的是公鯉魚。頭部粗硬比較大,身體狹長窄,腹部緊實。

看胸鰭。

繁殖季節公鯉魚魚的胸鰭成錐形,,小而稍遠又粗又硬,上面有白色的小凸起白色小點點,叫做“追星”過了繁殖季節就消失了。母鯉魚的胸鰭又大又軟成圓形,雌鯉魚從過小到大都木有追星標誌出現。



看排洩口。

也叫生殖孔。等到母鯉魚長到30多公分以上的時候,它的生殖孔和公鯉魚已完全不同,是往外突出的有點寬,公鯉魚呢,它的生殖口細小窄,用手一按有白色液體流出,是往裡凹陷的,一比較你就看得出來。

要是你打算買觀賞的錦鯉魚,看魚的遊動,老在後面追的是公鯉魚,老是搖頭擺尾變著花樣扭動著遊耶的是母鯉魚。它在吸引公鯉魚的注意力呢!好讓它來追尾,繁衍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