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該怎麼測?

自防疫工作開展以來,測溫槍需求猛增,測量位置不一、測量數值有誤差等問題也隨之而來。目前,我國尚無針對額溫槍的國家標準,測溫槍市場亂象叢生。


疫情防控期間,無論進出小區、公司還是超市等地,都需要測量體溫。不少人都會發現,同一個人在不同場合測出來的體溫可能都會不一樣,有時候相差兩三度,甚至有時候測出的人體溫度竟然是32℃、33℃。


不管是測額頭,還是測手腕或者手背,額溫槍測不準的尷尬總是存在。


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該怎麼測?

(圖片源自網絡)


儘管測溫槍存在差異較大的問題,作為防疫必備物資,測溫槍的生產、銷售市場依然十分火爆。

市場數據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日,我國目前共有667家企業從事額溫槍的相關業務。在數量上,廣東省以596家的絕對優勢遙遙領先,佔全國相關企業總數的89.4%,其次為浙江、江蘇、山東。


2020年以來,我國共新增147家經營額溫槍業務的相關企業,佔總量的22%,依舊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值得一提的是,3月以來,我國就新增73家經營額溫槍業務的相關企業,增速驚人。


此外,從成立時間上看,大部分額溫槍企業都比較年輕,有58%的企業成立於5年之內,成立10年以上的企業僅有68家。


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該怎麼測?

(圖片源自網絡)


市場監管


從2月初起,全國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大了對口罩、額溫槍、消毒液等防疫用品的檢查和監管力度。其中,市場監管總局公佈的防疫期間價格違法案件中,山西運城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將進價僅為45元和85元的紅外額溫計、紅外線檢測儀分別以590元和800元的高價銷售,結果被處以50萬元罰款。

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該怎麼測?

與額溫槍的火爆形成對比的是額溫槍標準的缺失。據悉,額溫槍目前暫時還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由於紅外額溫計屬於醫療器械,因此機身、銘牌或是包裝上,會有藥監部門的批號。工業用測溫槍沒有藥監部門的批號,消費者在選購時,可以以此為判斷標準,以免購買到錯誤的商品。


對此業內也呼籲,加大監管力度,規範市場准入,促使額溫槍行業迴歸正軌。


測量建議

人們通常所稱的測溫槍、額溫槍,專業名稱叫“紅外額溫計”。按照要求,應當對著額頭進行測溫。一款合格的額溫槍,實驗室測溫誤差控制在正負0.2攝氏度至0.3攝氏度以內。


由於額溫計所採用的是非接觸測溫的方式,準確度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大,如果天氣寒冷,而額溫計又要在室外使用,那麼就有可能會出現“不準”的情況。因此要根據不同的環境情況,選擇不同的測量部位。


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該怎麼測?


在室外溫度較低的情況下,被測人的額頭直接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這時候,如果對著額頭測溫,測量出來的人體體溫就會相對較低;而人的手腕通常有衣物遮擋,手腕的溫度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在室外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用額溫計測量衣物覆蓋下的手腕溫度,會更加準確。


如果是在室內測溫,室溫有保證,那麼對著額頭測溫則會獲得更加準確的數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