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漆黑的夜,我在寂靜之中品味《廊橋遺夢》。

淚水隨著弗蘭西斯卡和羅伯特訣別時的傾盆大雨而洶湧,一度抽泣難止。

看著弗蘭西斯卡再見羅伯特時震顫的表情;他落寞轉身後她不甘的搖頭;她手握車門把,幾次欲奪門而出的痛苦掙扎;

看著大雨中羅伯特的深情凝視;在她的微笑裡心意相通的微笑和轉身;綠燈中遲遲不肯前馳的再次等待......

生平第一次為一段婚外情感觸到難以自持。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既是情深,奈何緣淺。她有婚姻有子女,有責任有束縛,她不只是她,她是人妻,更是人母。

因為有情有義讓她懂得深愛,因為有血有肉讓她懂得責任。愛是她美麗的夢想,但已婚的身份讓她忘我的護家,

所以,她沒有隨心所欲,沒有隨愛而去。

婚外情,我一直認為它是道德的汙點,而當我知道了弗蘭西斯卡和羅伯特生前愛而不得的無私、死後仍求相守的堅毅,卻對這份婚外情批判不起來。

反而覺得這段情,無可厚非。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我不是為婚外情辯解,更不是支持這種行為。

只是覺得他們的感情如果單純從道德層面去評判對錯的話,不免單薄。畢竟這部電影裡呈現更多的是各種人性的掙扎。

畢竟,於我們而言,比對錯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以他人為鏡,反觀自己的人生,珍視自己生命中優與劣,有所悟有所得。

每個人的人生裡光景各異,對生活、生命、婚姻、情感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在此,我只想說說自己的觀點,不奢望共鳴,但求理解。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1. 熱烈而赤誠的真愛,一生難求

女主弗蘭西斯卡是一個人到中年的家庭主婦,她的生活主題是操持家務、照顧丈夫子女。

男主羅伯特是個浪漫溫情的攝影師,四處攝影採風,四海漂泊。

一次不經意的問路,讓兩個人的愛情都找到歸宿。

他要去拍攝曼迪遜橋,她熱心帶路。當她得知羅伯特去過她的家鄉,因為鄉郊的景色迷人而下火車在那裡住過幾天,

她驚歎於他的灑脫:不顧完全陌生的環境,駐足停留只為一念歡喜。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而自己的心早已被多年瑣碎枯燥的婚姻生活消磨的如一潭死水。即使心中壓抑,即使心有渴望,她也已經忘了要怎麼勇敢。

到達橋邊,為表謝意,他摘了一束小花給她,不料她說花有毒,他嚇得瞬間放手,而她笑的前俯後仰,說只是玩笑。

情緣於此,她像個孩子般開心,他感染於她的逗趣純真。

回去的車上,他找不到藍調曲的電臺,她脫口報出“1410”頻道,這次是他驚訝於她的默契。原來他們都喜歡藍調曲。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那天她客氣的邀請他留下用餐,他們一起做飯吃飯,像老朋友一樣聊天,說著各自的過往。

他講的生動,她聽得感動。說到有趣的經歷時,她總會開懷大笑。她被他的見多識廣、成熟風趣深深吸引。

她告訴他自己也曾有過夢想和喜愛的工作,但是早已被婚姻家庭所淹沒。

傷感之餘是渴望,渴望生活的不一樣,渴望夢想與遠方。他懂,所以默默的望著她,望穿她眼裡的遺憾和不甘。

那夜一起散步月下,不曾想,同樣喜歡葉芝的詩又讓彼此的靈魂靠近了一步。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他們一起抽菸,一起喝酒,肆無忌憚的聊天。興趣愛好的相近,讓兩顆孤獨的心彼此歡喜。所以相約再見。

第二天在橋邊,她捂著臉羞澀的笑,他按下快門興奮的抓拍。他的鏡頭裡是她從未有過的美麗。

四目相望時,他們眼裡滿是柔情,愛情已然臨幸,以致他們雙雙沉淪。最後,他們纏綿在一起,渡過了生命中最難忘的四天。

他於她,是新奇世界的嚮往,是內心深處夢想的復燃;她於他,是漂泊一生的港灣,是生命意義的濃墨重彩。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她的善良和矜持,他的真誠和溫暖,讓他們渴望與彼此為伴,他結束飄蕩,她重獲新生。愛情最美的模樣,不過如此。

我們這一生,相知難得,真愛難求。多少人終其一生,都不曾見識愛情真身。遇到一個默契的愛人,真的是三生有幸的驚喜。

人有七情六慾,渴望愛與被愛再尋常不過。而對於一個長期圍守在枯燥婚姻生活裡的主婦、一個常年奔波、浪跡天涯的遊子來說,情愛的渴望更是濃烈如火。

再者,愛是一個人的本能,是與生俱來的精神和肉體的共同嚮往,是不由自主的人性渴望。

如此靈魂之愛,本能之愛,讓我不忍苛責。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2. 當愛情與責任碰撞,她的選擇痛苦不堪

第四天,因為外出的丈夫子女明天就要回來了,她擔心幸福煙消雲散。

一大早她開始忐忑不安,一再跟羅伯特求證他不是到處花心的浪子,她要確定他的真心。

當一個女人真正愛上一個男人時,她才會如此患得患失。

所幸的是,羅伯特深情落淚地回應,言辭懇切地告訴她:我唯一找到沉迷拍照的理由就是為了朝向你;我漂泊一生,就是為了遇見你。

確定了對的人,可惜是錯的時間。這份遲來的愛,讓他們抱頭痛哭。如她所說,他們的開始就註定了結局的遺憾。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他對她說:跟我走,和我一起離去。但她始終不忍,她捨不得孩子,不想他們以後受苦。

她不忍心拋棄家庭,婚姻雖然平淡卻也安穩,她說她的丈夫一生未做過錯事,不該為她而蒙受恥辱。

她告訴他,即便她為愛遠走天涯,這個房子裡的一切依然會是她永遠的牽絆,她不願這樣終身揹負強大的心理包袱。

他失望起身,她仍聲淚俱下地解釋說:作為女人已婚之後,人生已不屬於自己,她的需求只在婚姻家庭之後。

遇上他是場美麗的意外,能擁有那四天美妙的愛情,她已經心滿意足。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她在感性與理性的掙扎中痛苦地辭別。

他告訴她“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她淚流滿面卻又無可奈何,望著他離去,起身追隨屋外,夜色蒼茫中,空遺滿腹痛惜。

半生已過,她何嘗不懂愛之可貴,何嘗不渴望內心的聲音有一個人傾聽和共鳴。那浪漫的生活、熱烈的愛情,一直是她夢寐以求的嚮往。

但是,當愛情與責任碰撞,當人性與道德較量時,她的個人追求唯有無奈擱淺。

因為她深知婚姻的意義是責任與擔當,她不得不思量大局、考慮到整個家庭的幸福。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子女還未成年、丈夫生性純良,她不忍心辜負他們。

善良如她,早已把責任刻入骨血成為她身體的一部分,所以,她一如既往地選擇了隱匿自我、擁護婚姻和家庭。

婚外情多是私慾的放縱,而她忘我的選擇責任與道義。讓我不忍苛責。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3. 他的愛是無條件的尊重和隱忍,至死方休

從第一眼見到弗蘭西斯卡,即使羅伯特心有愛慕,他也總是小心翼翼的靠近她。這份感情裡,他愛的很被動,既想擁有她,又擔心她負累。

當他知道小鎮上的人對出軌的雷露西排擠歧視時,他趕緊打電話提醒弗蘭西斯卡,他擔心如果別人知道了他們的約會,同樣的流言蜚語會傷害到她。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他始終顧慮到她的處境,她的想法。

之後他們第一次親密接觸,儘管彼此喘息聲已濃,他欲衝破防線親吻她的前一刻,仍控制住先徵求她的意見。

還有那場大雨中的訣別。他站在雨中凝望她,眼裡充滿深情、充滿呼喚,他希望她能跟他一起走,但他始終一語不發,只是默默地立在雨中安靜等候。

直到她用微笑回應他,他會意到她的為難,還以一展風度的微笑後,依依不捨的轉身。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接著他的車子開在她和她丈夫車子的前面,紅綠燈處,綠燈早已亮起,但他繼續停留做最後的爭取。

他把她送的項鍊掛在後視鏡下讓她看到,她終於情緒高漲,幾次緊握門把,想下車奔向他。可始終沒有成行。

他理解她的顧慮,懂得她所揹負的責任。所以他一直尊重與妥協,一再的剋制和隱忍,直到分開後也不曾再回來打擾,

直到死後他才託律師送來信件和遺物。他把大部分的遺產都轉給了她,並要求律師把他的骨灰撒在他們曾經相愛的曼迪遜橋下。

他曾說“曾經的夢,都是美夢,雖未成真,但慶幸我曾擁有過。”所以,於他而言,他們的愛情沒有遺憾。

不負擁有,便是天長地久。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愛情是什麼?是懂你心憂的體諒;是愛而不得的剋制;是生前死後都渴望的相守。

後來她收到他的遺物,當看到他的相機、他的留言、她當年送他的那條項鍊和他的手鐲,她落淚不止,滿頭白髮中,是她深深的懷念和痛惜。

她知道了他的深情,原來他用整個餘生懷念她,懷念那四天。

而她又何嘗不是。丈夫死後,她去找他無果,但每年生日時,她都會去曼迪遜橋懷念他,懷念他們的愛情。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多年以後弗蘭西斯卡也去世,她要求子女把她的骨灰也撒在曼迪遜橋下,與羅伯特一起。她對子女說:我活著的時候,屬於這個家,但願死了以後,屬於他。

那四天,雖然短暫,於他們的生命裡卻是一生的貫穿。前為相遇做鋪墊,後成相思的養分。

愛是尊重併成全她的選擇,他和她一樣愛的無私。不忍苛責。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4. 面對愛情和責任,到底該如何取捨

年輕一點的時候看這部電影,我一度覺得弗蘭西斯卡太膽小,庸俗的禁錮於世俗的枷鎖。

如今閱歷增深,嘗過愛情,見過婚姻,才能理解她的選擇。

生而為人,自由從來都是奢侈的夢想。

人這一生,生命裡裹挾的何止只有愛情,還有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有其它情感道義。也許肉身能獨立自由,但思想上免不了有多多少少的牽絆。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我們擁抱愛情、選擇婚姻,是因為我們有思想有情感,倘若我們罔顧責任和道德,豈不是又失去了血性?

當人類脫離了責任和道德,沒有思想文明的填充,沒有活生生的血性,那我們空洞的人身與冰冷的機器又有何二質?

再者,婚姻制度是枷鎖,但也是保護鎖,因為人心柔軟,常有迷茫,而制度是方向、是監督、也是輔佐。

不是道德制高點論,人生走到這裡,我們都懂得,人性有太多的不可控,生活有太多的不得已。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當我們選擇了婚姻的時候,就該懂得,削減自由是必然的代價。

因為已婚之後,身份不再單一,是人妻人夫,是人父人母,你的所作所為,影響著每個家庭成員。

如果因為一個人的追求,一個家庭從此分崩離析,那即使你擁有了曼妙的真愛,又如何幸福的起來?

正如劇中弗蘭西斯卡所說:愛情的魔力雖然無法抗拒,若因為愛情而放棄責任,那麼愛情的魔力就會消失,而愛情也會因此蒙上一層陰影。

因此也可以看出弗蘭西斯卡的選擇更多的是出於對家庭的責任、對丈夫子女的責任,出於她自己對愛情和責任的理解,而非道德面的壓制。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對於責任的定義,在我看來也是一種人性,是後天形成但根植於內心的一種本能。而不是外界賦予你的社會屬性。

我們每個人在每個不同的身份裡都有相應的責任。

作為一個已婚女人,家庭責任感是她選擇婚姻時就已清楚明瞭的自知自覺,尤其是生兒育女之後,愈發強烈。

影片末尾,弗蘭西斯卡自言自語“現在我只想和家人一起,若我走了家會變成怎樣?你們能體會到家庭生活的甜蜜嗎?”

所以,她雖深愛羅伯特,但她最終為自己的婚姻家庭留守。所以,沒有什麼可以撼動家在一個已婚女人心目中的地位,包括真愛。

《廊橋遺夢》:一段中年人的婚外情,讓人不忍苛責,反倒心疼


我曾問一個與弗蘭西斯卡同齡、育有3個子女的已婚主婦:如果你是女主,面對這場絕美的愛情和枯燥的婚姻,你會怎麼選?

她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跟女主一樣,多個人痛苦不如一個人承受。

我想,並不是她們認為這樣的選擇在道德上有多高尚、多偉大,而是她們作為一個已婚女人的本心所向。

而是當你經歷過生活的心酸、經歷過生離死別的傷痛、更經歷過婚姻家庭的溫暖,便會懂得,

有一種叫責任的情感會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你的生命,讓你根本不忍得你愛的人受苦。


(完)

寫在後面的話:弗蘭西斯卡的留下,除了選擇責任外,還有對愛情真相的理解。之後,如果時間允許,我會再開篇寫寫,期待與大家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