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忘羨知己情:一場既婉約,又豪邁的風花雪月


已到2020年春天,依舊有不少人沒有從《陳情令》的坑裡爬出來。春節假期延長,劇荒的我又重新刷了此劇。越刷越覺得,《陳情令》的世界觀構架與主角情感線不輸於原著。越刷越認可朋友的話:磕了陳情令的忘羨CP,別的偶像劇CP都索然無味。

為什麼忘羨的感情如此讓人上頭呢?


《陳情令》忘羨知己情:一場既婉約,又豪邁的風花雪月


一、兩人都是理想主義者

原著作者曾談及兩個男主的性格是現實生活中難有的理想型。

藍湛是神仙般的存在,姑蘇名門望族的二公子,與哥哥同被譽為藍氏雙璧。他像一塊落入凡塵的無暇美玉,經不得世俗的汙染。魏嬰對他有崇拜,有敬畏,有傾心。三番五次被藍湛禁言也心甘情願,再神經大條也會惦記著不要弄髒了藍湛的衣服,不要玷汙了藍湛的眼睛跟耳朵。那是他的光,他的信仰,神聖不可侵犯。

魏嬰是個瀟灑派。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拘小節自來熟,眼角眉梢盡是笑意,從來都是站無站相,坐無坐相。他對自己的魅力是很自信的,大言不慚跟江澄說"所有人都喜歡我",特別提一下,溫柔的師姐那一記摸頭殺真是太暖心了。

藍湛對他有無可奈何,有疼惜,有愛憐。前世有一幕:藍湛見他罰跪時雙肩抖動,以為他在哭泣,走上去以教導之名寬慰幾句。卻發現他在玩螞蟻,氣得拂袖而去。非常生活化的一個日常片段,竟讓人心動不已。可見藍二公子不止外冷內熱,還有一副"憐香惜玉"的心腸呢。

論聰明,是魏嬰更厲害。自創符咒,三個月修習詭道得大成自不必說;論智慧,又是藍湛更甚一籌。他對世事看得通透,也通曉人性,知道魏嬰終將不被世人所容,準備帶回家,藏起來。

綜合條件來看,魏嬰有天賦加持,藍湛有背景加持,兩人平局。內心都有惺惺相惜之意,這是兩人成為知己的前提。

魏嬰給藍湛帶來了紅塵裡的煙火氣息,把他從九天之上拉下凡間;藍湛給魏嬰帶來了光明的護身符,把他從混濁的世界裡輕輕托起。一個下沉,一個上揚,他們的靈魂在相遇的那一刻融合為一體。


《陳情令》忘羨知己情:一場既婉約,又豪邁的風花雪月


二、CP感十足的選角與獻舍式演技

製片人說,藍忘機的扮演者是最後一個定下來的角色,千挑萬選之後看中了王一博,"他從門口走進來的一剎那,我就知道他是藍忘機。"

我們不得不佩服團隊的選角眼光。能出演高冷氣質的男星並不少,但像這種又萌又攻,溫柔仙氣,可少年可成熟的扮相,只有王一博可以。

曾國藩有言:端莊厚重,謙卑含容為貴相,事有歸著,心存濟物為富相。說的不正是有錢哥哥藍湛麼?並且王一博的扮相高貴極了,魏嬰的五官有稜有角,俊美有餘,圓潤不足。恰好藍湛的圓潤能彌補,幫他兜住世間的福氣。

魏嬰太張揚,鋒芒太盛,藍湛心性穩重,能收住他的光;魏嬰飛得很高,藍湛可以把他拉回來;魏嬰從高處跌落,藍湛把他托起;魏嬰笑得肆無忌憚,藍湛治得住他。

有朋友認為肖戰的魏嬰過於嬌俏,我卻覺得恰到好處。他的嬌俏嫵媚與藍湛的高冷具有天然的CP感,多一分會尷尬油膩,少一分則泯然陌路人矣。

調皮的魏嬰,傲嬌的藍湛,天姿聰穎又生性愛玩的魏嬰,風采照人又冷峻嚴謹的藍湛。截然相反的兩人,日常的相處火藥味十足卻又輕鬆自然。真真是神仙選角和獻舍式的演技啊。

魏嬰和藍湛在事業上都是沒有太大進取心的。沒有進取心並不意味著二人一事無成,恰恰相反,他們生來就站在人生的巔峰。一個天賦異稟一個家大業大,名聲地位和財富唾手可得,根本毫無挑戰性。

遇見魏嬰之前,藍忘機安靜站在哥哥的身後,幫他撐起藍氏的門面。一個傳承千年的世族,最重要的瑰寶不是獨門絕技,而是無可複製的家風與文化。他才是藍家的靈魂,是以藍家小輩敬畏藍忘機比敬畏家主藍曦臣更甚,原著裡曾提到:藍忘機作為高山仰止的仙門名士,不少同輩見到他都心裡犯怵,何況是後輩。

這樣一個人,會因何而動情?又是什麼樣的人可以打動他?


《陳情令》忘羨知己情:一場既婉約,又豪邁的風花雪月


三、少年情誼更可貴

之前寫了多篇劇評,一直著墨於魏無羨重生後的感情;現在一看,前世的感情戲也是格外細膩與精彩,讓人為之動容。劇版拓展了原著前世的戲份,劇情更張弛有度,人物形象更為豐富飽滿總讓人懷念起自己的年少時光。


那一年,我在雲深不知處撫琴。忽然聽到了你爽朗的笑聲。不經意間,撥動了我兩世的心絃。

兩人第一次打架打成了平手,藍湛的內心非常震驚。他本是驕傲之人,小小年紀就在藍家掌罰,見識過的手段恐怕比魏嬰摘過的蓮蓬還多。卻沒有見過這麼厚臉皮,撩完就跑的。偏偏對方又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怎能不讓他好奇。他自以為把一切掩蓋得很好,沒成想,兄長把他內心的波動都看在眼裡。兄長說:

"我看魏公子就不錯。…你們打成平手?"

"我看你神色,似乎有想讓江家兩位公子同去的意思,我才答應的。"

"魏公子這一走,雲深不知處又要清淨如往昔了。"

兄長對他的情緒洞若觀火。沒有這位讀弟機的神助攻,觀眾要讀懂藍湛的情感恐怕要費些腦細胞。當然,魏嬰那邊也有一位助攻江澄。他第一時間發現了魏嬰與藍湛走得近,忍不住冷嘲熱諷一番。得到魏嬰的答覆"雲深不知處哪有蓮花塢好玩,我不會留下的"答覆,才眉開眼笑。

身後的藍湛,臉上有隱隱的失落。見過了繁華,才知道往昔的自己是多麼寂寞。

兄長特地問一句"尋找陰鐵一事要不要告訴魏公子",他說不必。只因他心知魏嬰終將回雲夢,有些事還是不要牽扯他進來。

但聰明的魏嬰猜到了他要獨自一人尋找陰鐵,私自去找他,那一刻他是很驚喜的。參考兄長給觀眾們科普過的讀弟方式,他嘴上說著無聊,內心不知有多開心呢。由著魏嬰踢踢踏踏地跟著自己,也默認了他所有的胡鬧。

尋找陰鐵的過程讓兩人結下了革命友誼,兩顆心逐漸靠攏。在溫家做人質的那段時間真正對彼此產生了認同,也在百鳳山圍獵確認了知己之情。

曾有一幕:藍湛看著"清風明月曉星塵,傲雪凌霜宋子琛"並肩離去,他微微失神,深深看了魏嬰一眼。這一段是忘羨感情的伏筆,鋪墊得很自然,不禁為編劇的水平讚歎。


《陳情令》忘羨知己情:一場既婉約,又豪邁的風花雪月


四、既是愛人更是知己

我們普遍認為,魏嬰對藍湛是一見鍾情,動情而不自知;藍湛對魏嬰是日久生情,專注而堅定。

得知魏嬰棄了劍道改修詭道,藍湛無比震驚,脫口而出一句話:"那就跟我回姑蘇,好好說明白!"

相比百鳳山圍獵時"你把我當什麼人"的小心翼翼和玄武洞底相濡以沫的照應,這句話才是真正的表白,挾裹著不顧一切的保護欲和佔有慾呼嘯而來。他下意識要保護他,宣示自己的主權,像父親待母親那般。他看到了更大的災難即將降臨,他要在這個災難到來之前把他藏起來。

"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帶回去,藏起來"是對兄長說的;"跟我回姑蘇"是對魏嬰本人說的。後者比前者更浪漫,因為他更激動,更情難自制。

藍二公子的情緒管理一向做得相當好,僅有的幾次憤怒和流淚都是為魏嬰。而魏嬰嬉皮笑臉,輕浮浪蕩的樣子,反而很難看出真心。唯有當自卑的情緒如潮水般湧來,他才發現他比想象中的還要在乎藍湛。偽裝成強大的樣子,渾身帶刺,氣走了他。

看到這裡,本以為劇情會按舊套路走,歷經千辛萬苦才能解開心結,不把觀眾虐死不罷休。沒想到下一集就和好了。與其說《陳情令》是仙俠劇,不如說是披著仙俠外衣的甜寵劇。另外,忘羨二人不擰巴、不糾結的性格,有誤會能及時澄清,也比男女CP好磕太多。

從魏嬰修煉詭道起,藍湛的人生都是牽掛。私自去夷陵找他,他墜崖後替他守住亂葬崗,問靈十三載……直到十六年後他重生歸來,真相大白的那天。後世的愛情已寫過多篇,不在此重複。

問題是,他們到底是知己,還是愛人?

愛人未必是知己,知己未必是愛人。忘羨之戀如此讓人稀罕,是因為:他們既是知己,也是愛人。

因為是知己,他們彼此認同,彼此理解。成年人的愛情裡少不了的爭奪控制權的博弈,他們沒有;

因為是愛人,他們彼此呵護,彼此成全。成年的交往中少不了的界限分明與利益糾纏,他們沒有。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忘羨的感情,是一場高山流水,永不凋零的風花雪月。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心安,亦有"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的思念。既婉約又豪邁,比單純的愛情格局更宏大,更令人嚮往。

這應該是忘羨之戀如此讓人留戀的原因吧。願你我皆如此幸運,愛人亦是知己。


《陳情令》忘羨知己情:一場既婉約,又豪邁的風花雪月


我,牡丹芳主,心理諮詢師一枚。喜歡影視劇評與情感寫作。喜歡本文,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