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寫詩有什麼用?

小姐自然醒


寫詩,既不能當飯也不能當衣,甚至有時候還搭錢,於是總有人質疑:會寫詩有什麼用?

會寫詩有什麼用?我覺得還是有用的。

當我遇到高興事的時候,我可以寫一首詩,形容一下自己的心情。比如這次疫情,一個多月我每天上網,刷頭條,關注疫情。當看到那些冰涼的數字的時候,確診數字和疑似數字不斷攀升,格外揪心。可當我看到經過我們白衣戰士奮戰好消息傳來的時候,分外高興。怎麼表達自己的心情呢?我性格內向不會大喊,於是我寫了一首詩:

寫在廊坊清零的時刻 新韻

王會苓

忽聞疫患已清零,

心夢心花兩娉婷。

縱使餘寒還料峭。

春風仍舊到鄉城。

表達了自己此刻格外高興激動的心情。

當我憂愁、憂傷的時候,我也可以通過寫詩讓自己把不好的情緒抒發出來。下面這首詞,是我在那年清明節寫的,是思念我父親的。

江城子 清明

王會苓

十年一別兩茫茫。嘆無常,恨無常。斷了肝腸,誰解我寒涼?夢裡清歡時小聚,悲夢醒,淚千行。

清明又到祭慈祥。路長長,念長長。春暖花開,天國可花香?難越乾坤同歲月,唯祈願,共安康。

雖然寫的時候我淚流滿面,可寫完心裡舒服多了。

文字是心上的花,用花開花落表達自己的心情不好嗎?

我沒有優美的文筆,也沒有多大學問,可我卻喜歡寫詩。經過努力,我取得了一點成績。一些詩詞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了。

雖然只是一點點的收穫,但若干年以後,會是美好的回憶。

當皺紋爬上我的臉,當霜雪侵入我青絲的時候,看著這些詩詞,就會回憶曾經的歲月。

寫詩,抒發自己的感情,記錄自己的生活。只為自己喜歡,自己高興。寫詩的同時,既學習了詩詞,又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陶冶了情操,抒發了自己的感情。若干年以後,當你看著自己寫的詩詞時,也是美好的回憶。

怎麼能說寫詩沒用呢?會寫詩你會覺得生活是那麼充實,生活是那麼美好。


用戶芳草心


我雖然不會寫,但是我熱愛詩歌,熱愛文學…

我白天干活,夜寫詩歌,風敲樓門,月斜寒窗

學寫五載,原創百首…通過寫詩上了省電視臺6次,省報刊四次…本人在大學打工十五年,學寫五載,我發現大學生,寫詩的人少之又少、

原因(一)高考語文不寫詩,寫詩不掙錢,所以寫詩的人少…

原因(二)就是文學院的學生,大三、大四的百分之二十的學生寫出詩歌來…

那麼里科生更少…

詩是古國的傳統文化,應該發揚廣大,應該傳承下去,而不是越傳越窄…國家應該重是詩歌……

我現糗一首打油;

花甲憂恨才疏淺,銀鬢揮毫詩賦深。

淡茶醇酒書萬卷,清風閒問詩百篇。

悟空老師好,各位網友好,山師樓管



老魏160769903


我未退休前在單位也常寫的,常常是寫好後,壓在桌子玻璃板下,算是賣弄吧,我一個同事,他一天除了圍著老婆孩子轉外,對工作一向是不認真,但對我的小作頗有微詞,認為寫此類東西領導也不會多給一分錢的,其實我覺得寫一下只是對心情的發洩和放鬆,未必是壞事,至於有沒有用,就無所謂了。


下里巴人7938l652


會寫詩有什麼用呢?我想起了一個段子,說一批旅客去江邊看日落,太陽逐漸西沉,漫天彩霞絢爛,江面倒映著雲影,也染上了絢麗的色彩,兩相呼應,分外妖嬈,面對這樣的景色,在場的遊客都分外的有感覺。一個遊客說:“哇,好看,漂亮!”另一個遊客說:“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以感受一下整個感覺,這裡倒不是為了評判兩個遊客表達的好壞,樸實的表達與詩意的表達都是一種方式,並沒有優劣的區別,我只是想說明,詩詞可以給人一種文與景相和諧的意境美感。

也許有人會說,這也不是那遊客自己寫的呀。我不知道題主的“會”是哪種程度,詩詞的門檻其實不高,屬於易學難精的類型,會寫詩的前提是會讀詩,至少要對詩的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的,押韻也好,句式也好,不然也算不得詩。我認為會寫詩的人,對生活會多一點感性的觀察,會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苦和愁,也會更容易發現生活的甜和美。

我們長慣於問“有什麼用”,會寫詩有什麼用?會化學有什麼用?會唱歌有什麼用......何必這麼功利性呢?

從物質上講,存在即合理,技能存在就有其發揮作用的地方,有大有小,哪怕是最沒用的“屠龍之技”,把它用在舞臺表演上,也比不會的人演的像,會更有感染力。

從精神上講,很多技能不是為了有什麼用才去學的,有的只是純愛好,是給生活添色的,我想很多會寫詩的人,本身就不追求,甚至從來就沒想過“我會寫詩有什麼用”,更多的是,我喜歡,我想寫,就寫了,就是這麼簡單,非常的隨性。

如果硬要一個答案,想知道會寫詩有什麼用的話?我想說用處很多,我覺得最有用的,是它讓生活變得更有味道了。


飲墨書心


如果從實用的角度講,寫詩無用,因為靠詩詞發家的鳳毛麟角!但從生活的角度講,我們的生活又不能沒有詩。沒有了詩和遠方,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可言?詩是感情的凝聚,是思想的昇華,是生活的代言,是夢想的終結,是精神的家園,是歷史的傳承。假如沒有了詩,我想象不到我們這個民族會貧瘠到何種程度!

把酒賦唐詩,

此意有誰知?

身與俗事交,

神隨古人馳。

一嘆一吟哦,

半傷半嗔痴。

不覺西風起,

明月照竹枝。

把酒品宋詞,

纏綿語競痴。

一嘆一腸斷,

半吟半淚溼。

婉約閨閣事,

豪放大江時。

千古傷心客,

此情有誰知?

把酒嘆元曲,

扼腕長太息。

鐵騎三千里,

故園何處居。

山水不改性,

詩人寄東籬。

曲筆書幽思,

唏噓復唏噓。



揹著家的蝸牛3


說實話,會寫詩的人,咋一看的確沒什麼用處,所謂百無一用是文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過,文人有文人的妙用。

一,在現實生活中,有素養、會寫詩的文人,對付現實生活中的一般工作,大多都比較輕鬆愉快,不像那些什麼都不會的大老粗,對工作茫無頭緒,不知從哪裡下手。

二,有素養會寫詩的人,可以在業餘時間,還可以陶冶情操,自娛自樂。

三,生活充實,對身體健康也有好處。

四,古代以文取士的道理,就是充分考慮到上述這些因素。


止水如心


寫詩有什麼用,能當飯吃嗎?能當錢花嗎?這是很多人都鄙視和輕看詩人的話,時間久矣!

尷尬地說,現在寫詩確實也沒用,也不被視錢如命的多數人青眼。詩歌換不來車,也換不來房,也換不來存款,換不來所謂的派頭和地位……

好像寫詩是浪費時間和生命,詩人壓根就不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可他們恰恰就忘了,在家國不幸,民族遭難之時,惟有詩人才能在現場,在第一時間裡用最簡短,最激情,最深刻,最抓心的藝術語言,撥動和震撼了千千萬顆痛苦和徬徨的心……

不僅是在大的場合,在人們日常的生活當中,詩歌的蹤影也頻頻出現不可或缺。

比如談戀愛,比如看風景,比如過中秋節,比如舉辦大型晚會,甚至在你最痛苦最寂寞的時候,都會有名人的詩句閃現,為什麼呢,不用我再說了吧,傳統,文化,血液,說起來太長了……

說句明白話,詩歌,尤其是好的詩歌是一種超於任何物質的高貴食糧,是我們精神世界的血液,它滋養著我們向著美好的遠方前行!

別忘了,在這個世界上不僅僅只有物質的滿足啊……、


高粱179816305


會寫詩有什麼甪?

會寫詩有什麼用?我想用四個字來概括:肯定有甪;但在這四個字的前面,我要加一限制語:會寫好詩才肯定有用;那麼,什麼內容的詩才能稱之為好詩呢?

第一是立意美:一首好詩首先是立意;就是將自已寫此詩的念頭,意向通過詩句貫穿在整個詩意中。

第二是意境美:讀者在閱讀這首詩的某一句,或者是某一段詩句時,會在閱讀者頭腦中產生一個意象。比如:我們在閱讀柳永的《雨霖鈴》一詞中:今宵酒醒何處?揚柳岸,曉風殘月。於是我們便會在頭腦中產生一個意象,一個畫面,這就是意境美。

第三當然就是語言美了:任何詩作,不論古體詩,近體詩;不論是《詩經》,《樂府》,魏晉曹操的《步出夏門行》數首短歌行;以及唐詩,宋詞,元曲和現當代的名作品,都是語言出眾的精品詩作。我再借用杜甫名言,寫詩要: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在成都的大小風景配圖中,這兩句詩是非用不可,而且還經常用,反覆用,百用不煩。由此可見,語言美對一首好詩的重要性了。

什麼詩才能稱之為好詩,以上三點就是我為一首好詩下的定義;然後我再說詩寫好了的用處:

首先:詩寫好了,寫多了,出了一本詩集,或者是兩三本詩集;這樣第一你成名了,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地位,而且還有稿費,作為對你精神的物質回報。

其次:在你寫作過程中,你感受到了靈感的衝動,美句的雲集和作品完成後,如釋重負的心理享受。

再次:你的作品問世後,同樣的通過讀者的閱讀,也令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了一團審美享受。比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和戴望舒的《雨巷》等。

最後:當你的作品問世後,你還希望文藝評論家對你的詩作“評頭品腳”;認真的,嚴肅的,公正的肯定你的作品,並細微的從我以上寫的好詩三要素中,找出你作品的不足,敦促你今後創作出更多的,受廣大讀者歡迎的好詩出來。

當然,要想當好一位作家服你的文藝評論家,重點是要獨具文藝評論的“慧眼”,沙裡淘金的,公正的發現作品的不足。

我再補充一句:如果你的詩寫得好,任何一個自媒體都願意你去投稿,因為任何一首好詩,才能為任何一位編輯人員所組稿的版面“抬色”。也不是我自吹:我的文藝評論寫作也達到一個高度了。

(插圖系網上收集,侵刪)


昌國7504


關於讀書寫詩-------------------給兒子的一封信,

放寒假了,你如同鳥出籠,犬解繩,偷懶灰復燃,貪玩心重萌,妄圖再發童年輕狂,攪動節日雞犬不寧。

可是,你如意算盤沒學精。一場空,天天作業似練兵,讓你叫苦連天悲秋風,經常眼含悽淚在眶中,讓我不禁反思,是否對你禁錮太緊,怕是引起逆反作用,反而厭煩學習了,也讓我徹夜難眠,我的憂鬱陪你過一個鬱悶的寒假。

兒子,你以為我陪你完成作業是虐你千遍而自娛嗎?你以為老師淳淳教導不厭其煩是擊打你心靈而自樂嗎?不是,都是為你將來負責,是為你鋪路,讓你長大後的人生少走彎路,通往幸福的道路有很多種,最簡單的一種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而讀書是最快捷的方式。

我看到一句網上流行的話,讀書,是為了將來能和你的愛人,不止討論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談論琴棋書畫詩酒花。我不希望你將來有多大的作為,至少勤讀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優良傳統能傳承下去,給你的子孫。其實這是個淺顯的道理,我再解釋明白一點就是,再精緻的花瓶都有碎掉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顏都有老去的一天,唯有你讀過的書、寫過的字,都會逐漸積累在你的身體裡,變成你的財富。展示給後代,彰顯才華,讓他們以你為豪,而不是調皮搗蛋的反面教材活生生現例!

說到這裡,你還有理由不讀書了嗎?覽遍史書只有宏創鉅著的文化人才流芳至今,大眾耳詳目睹的都是今古詩詞歌賦,卻不是權貴草莽的豪言壯語,讀書,是修養,更是修行,它能讓人心生聰慧,寬厚質樸、精神豐盈又鏗鏘有力,這樣才能溫文爾雅,鶴立雞群,出類拔萃,在越來越競爭激烈的社會洪流中脫穎而出,是為了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為人信賴,含熱度,讓人感受,站高度,被人推崇有激情會思考,是為了以後跌宕起伏生活中有處變不驚的內心。

這個寒假因為學習讀書,你經歷了很多不愉快,卻也收穫了很多財富,(知識)裝進了腦袋,唯你獨享,別人不能分享,就算將來最終你走入繁瑣,洗盡鉛華,迴歸平凡,面對同樣的工作,你會有不一樣的心境。

面對同樣的家庭瑣事,你會有不一樣的文藝情調;培養同樣的後代,你會有不一樣的素養境界。這些感悟,你現在不會領悟,只盼你在讀書的過程中少些失誤,勿犯錯誤。

今天就說這麼多,良言需入耳,猛藥驅病苛,希望你能讀懂我的苦心,瞭解我的用心,現在就培養好讀書的習慣,以後品味讀好書的樂境,將來享受讀書好的成果!


風在等待


這個問題問得好!寫詩到底有什麼作用?


閒暇之餘,也曾胡謅那麼幾句聊以自慰,美其名曰:此乃吾詩。恬不知恥按個標題,然後就在平臺上提交了,很有點猴子唱大戲的感覺!

記得有日提交了幾句,後來被一個友友狂數落一番:你就這水平?還是高級中學教師?本來就沒這方面才能,為啥還吹牛?坦白說,那友友說的也沒錯,只是當時著實有些如梗在咽。其實,我早已不是老師了,之所以有個標籤在那裡,真心不是我想放上去的,是申請時平臺要求,我就找出來這個放了十多年的證件來看看會不會通過,就這樣給按上去了。若純是從詩歌內容與形式上來評論,我也不會生氣的,畢竟寫的不好就是不好,不用狡辯,而且畢竟平臺高人一大把,人家願意指點,也是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嘛。可那友友把我那個標籤也一併數落了,這個叫人淡定不下來。


每個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是不一樣的,這個事實!那麼每個人看待文章詩歌的方式和角度也肯定會有差別。其實,我一直都覺得:詩歌也好,其他文藝作品也好,都是人的情感表達方式,它們重在言情言志,只要在那一刻能將自己心聲表達出來,這就夠了。或許很蹩腳,更或許會汙了高人法眼,但這不是阻止人學習和進步的攔路虎,更不應該成為人人表達的緊箍咒。

這個世界是有法則和規矩存在的,這點毋庸置疑,但所有的法則與規矩都是為活人服務的!我們可以去遵循,但這遵循的前提是我們必須先要表達出自己的意願與想法來,也就是我們必須得先做才會思考為什麼要去遵循並怎樣去遵循?而絕不該是先給個規律或法則來,然後把人的積極性與進取心直接從萌芽狀態扼殺掉。猶如人的成長,剛學習走路那會就告訴孩子:要穩要平要直。可你不先讓他抬腳,不讓他摔跤,他能學會麼?如果是一開始就把各種條框擺於人眼前,光去學習研究那些條框都夠人學習一輩子了,還作什麼詩寫什麼文?人人畏懼不前,甚至不敢言語,那麼文化談何繼承與發揚光大?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這是聖人語。言語表達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都沉默不言且不敢嘗試(萬馬齊喑究可哀)。興趣愛好也好,反思總結也好,就是學習摸索也好,只要不觸犯法律和平臺底線,那就盡情的展現吧!誰都不會是一出生就能出口成章的,誰都不可能阻止他人的學習與進取意願的!怕犯錯怕被人數落才是最大的過錯!而那些拿著標尺去衡量和要求別人的,要麼是職業習慣,那麼就是顯擺自己的高傲!

說了這一大堆,貌似偏離了主題。實則不然,寫詩也好創作其他文藝作品也好,作用是相通的,那就是言情言志皆出於心,均為表達之需要!同時也是提升自我之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