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離合都賣瘋了,為什麼日系車就是死活不用?

用戶75523049610


雙離合這個技術,從理論上來說是個很不錯的東西。既有自動擋的便捷又有手動擋的直接。

但是願望是美好的,實際是殘酷的,雖然理論上看起來很不錯的東西,在實際使用中肯定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新技術新事物,都有其不成熟的地方。

日本人做事,在講究創新的同時,也保守的堅持可靠的原則。世界上最牛的兩個自動變速箱廠家一個是採埃孚ZF,一個是愛信,愛信就是日本本土的企業。自動擋AT變速箱雖然在傳動效率上比雙離合略遜一籌,但是勝在其穩定性好,加上本土又有一個這麼牛X的變速箱廠,所以優先使用本土的愛信變速性當然是首選了。

同時,日本人人造車,首先考慮的是穩定性。大家可能不知道,渦輪增壓這東西,最早做出來的是日本人,但是很長時間,日系車很少用渦輪增壓技術,倒是德國車,從老的帕薩特B5奧迪老A6的1.8T就開始普及渦輪增壓技術了。為什麼日本自己先搞的東西自己先不用呢,那是因為日本人喜歡把東西搞成熟了再用,等了這麼多年,本田思域才開始用渦輪增壓,才算是日系車大面積使用渦輪增壓的開始,所以說,日本人不用雙離合,是因為覺得技術還沒成熟不夠穩定,相信再過幾年,雙離合的技術也會在日系車上得到普及的。


汽修功夫熊貓


雙離合目前的確是很“🔥”,德、美以及國產的一些車型目前的一些車型都在傾向於用雙離合,可是,日系對於雙離合卻一直不感冒,實際上,我不認為日本不會對雙離合技術進行研究,之所以遲遲不見動作,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雙離合的優點和日本目前的AT、CVT相比,並沒有明顯的突出。

雙離合的主要優點就是省油,而對於日系車來說,採用CVT變速箱的主要特點也是省油,以大眾速騰和本田思域為例,思域的1.5T匹配cvt版本和速騰1.4T匹配雙離合相比,油耗甚至要更低一點點,1.4T的速騰工信部油耗是5.9L/100km,1.5T的思域工信部油耗是5.7L/100km。

從加速能力比較,0-100加速思域比1.4T的速騰快了0.5秒,當然,思域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輸出功率要大一些。

從上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到,DSG在油耗方面和CVT比較並不佔優勢,實際上的加速能力也不一定有多大的優勢。現在的CVT可承受扭矩已經可以達到450牛米,即使是匹配2.0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也是綽綽有餘。斯巴魯森林人在2012年就使用CVT匹配2.0T發動機,0-100加速時間就已經達到了6.8秒。



2、日本自身的AT、CVT的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

經過多年的發展,日系車早已經有了自己的成熟的變速箱生產體系,中高端以AT為主,中低端以CVT為主。日系的各個廠商要麼自己生產,比如馬自達和斯巴魯就是自己生產,要麼合作控股成立變速箱廠,比如著名的愛信,捷太格特所生產的變速箱主要供應給豐田、日產的車企。從發展的角度看,短時期內日本不太可能拋棄自己成熟的AT和CVT來玩目前並不太成熟的DCT。

3、雙離合技術目前還存在一定的缺欠

由於利用摩擦來緩衝檔位之間的衝擊,雙離合變速箱對於離合器片的材料以及換擋邏輯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另外對於散熱來說更是重中之重,雖然說大眾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基本解決了散熱問題,但是對於雙離合低速換擋頓挫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的,這一點從很多車型從最初的使用雙離合又悄悄地換回6AT就可以得到驗證。


4、雙離合的成本

雙離合變速箱現在的成本實際上應該比6AT高一些,無論如何也比不過CVT,對於擅長精打細算的小日本來說,肯定不可能輕易換裝雙離合。

5、日系車未來的技術路線---混動

實際上,日系車在未來的技術路線就是所謂的“雙擎戰略”,低端用CVT,中端車型用混動,匹配ECVT,這些技術和雙離合更是沒有半毛錢關係。

6、未來

雙離合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的,不過,汽車的技術方案是綜合考慮汽車的市場定位、油耗、耐久度、加速能力等等多個方面,現在不用,不等於以後不用,就像渦輪增壓發動機一樣,日系遲遲不用,突然在2015年前後大批量採用,這實際上是基於環保和市場的考慮。到底日系用不用雙離合呢實際上日系車也有雙離合,只不過沒有大批量採用雙離合!

順便再說一下,本田思鉑睿所用的雙離合,嚴格來說已經不能算雙離合了,這個變速箱是一個嫁接的產物,前段採用液力變矩器(不是兩組離合器片),後端的原理和雙離合結構相同。


眾口說車


的確,最近幾年很多車型的雙離合的確是賣瘋了,特別是國產自動擋車似乎都想著了魔咒似的,紛紛用上雙離合。網上就有段子調侃雙離合:“乾的怎麼玩?溼的才過癮”。


不過調侃歸調侃,就算雙離合再火,但對小日本來說,他們似乎對此並不感冒,在他們的世界裡,CVT依舊是王道。關於雙離合,網上已經有了很多相關的介紹,在這裡壹車熱評也就簡單重複一下它的原理和特點。

雙離合變速箱:簡單點說它就是由兩套離合器組成,兩根驅動分離軸承分別控制各自的離合器片。當一套離合器處於工作狀態時,另外一套隨時待命。雙離合基本可以做到動力的無縫連接,行駛更平順,由於沒有液力變矩器的存在,動力在傳遞時的損耗較小,因此大大提高了車輛的燃油經濟性。


雙離合的缺點除了低速和頻繁加減速有頓挫以外,它的穩定性也要比AT變速箱稍微差一些,特別是乾式雙離合。而CVT變速箱,它現在雖然是被日系車廣泛使用,但它的發明地點卻是在歐洲的荷蘭。

當年CVT被髮明出來後,奧迪、寶馬、菲亞特等車企也都曾嘗試過,但之後CVT還是基本被歐洲車企所拋棄,這主要是由於CVT自身的一些尷尬所造成的。 例如CVT不太勝任大扭矩、大排量的車型,而像奧迪、寶馬這些歐系品牌在雙離合和AT技術上的調校也有非常不錯的水平,因此CVT在他們眼裡就有點雞肋的感覺。


正所謂“好馬配好鞍”,再好的千里馬也需要有一位伯樂,而日本人就正是CVT變速箱的這位伯樂。我們都知道日本人的骨子裡都是非常會精打細算的,特別是在K-Car這種車在日本盛行起來之後,CVT這種適合小排量,經濟省油,成本低廉,行駛平順等特點的變速箱就更加符合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定位。

和歐美人追求操控、動力、駕駛樂趣不同,日本人更追求省油、平順、好開。在日本人尋得CVT這匹好馬之後,以日本人精益求精的精神,CVT在日系車企的手裡可算是被玩出了花,品質和性能也都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昇華。 在現今世界各大車企越來越追求節能排放的大前提下,CVT的特點被再次放大。


更重要的是,如今日系車企手裡的CVT技術已經爐火純青,它的動力輸出已經不輸給那些傳統的變速箱,再加上它的平順性和低成本,日本人對CVT的痴迷將依舊會持續下去。

同學們你們喜歡乾的還是溼的?或者是CVT?歡迎下方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壹車熱評


無級變速箱CVT和雙離合器變速箱DCT都是摩擦傳動。

CVT可以看成是點或者線摩擦傳動;而雙離合器可以看成是面摩擦傳動。從傳動效率上來說,雙離合器要更好一點。

CVT傳動自身的效率損耗,主要來自鋼帶(比如:博世鋼帶)或者鏈條(比如:舍弗勒鏈條),進入摩擦半圓和離開摩擦半圓的熱損失;還有就是泵壓夾緊錐形變速輪的泵壓能量消耗。

DCT的自身傳動消耗是摩擦片的半聯動過程,後面齒輪傳動的表面摩擦消耗很小。


CVT是傳統自動變速箱,有長期製造經驗的積累,而且用起來也很方便。日系廠家對CVT情有獨鍾,是不會去輕易地跟隨DCT的熱鬧。而且他們還有更穩定的愛信精機的AT變速箱可選。

國內廠家本身在CVT製造技術就沒有什麼積累,之前長城等用的CVT變速箱是比利時提供的。這幾年國產車銷量大漲,都想生產變速箱,AT技術壁壘多,CVT的線摩擦傳動並不適合更大的扭矩,因此,國企就一頭扎到DCT陣營裡面去了。而日系車仍然堅守自己的CVT和AT.


說的不對的地方,請賜教;說的對的地方,請點贊。

謝謝閱讀。


藍色方向盤


日系車使用CVT和AT變速箱居多,使用雙離合變速箱的比較少,而德系車和國產車使用雙離合比較多,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

1、第一個原因就是在於技術和產業方面,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日系車發展至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了,日系汽車產業已經有了很多技術積累,並且汽車相關的產業也非常發達,在發動機技術和變速箱技術方面都是自成一派,日系車的變速箱技術主要集中在AT和CVT方面,對於雙離合變速箱的研究較少,產業也不發達,因此日系車更願意用成熟的AT和CVT,如果要重新研發雙離合變速箱,不僅技術水平比不過德系車,而且也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

2、第二個原因就是日系車的車型特性,其實日系車的定位都是更偏向於實用性的,所以日系車比較受家用消費者歡迎,CVT變速箱比起雙離合變速箱來說,駕駛感受更加平順,並且在油耗方面差別也不大,因此CVT變速箱更符合日系車的車型特點,並且隨著技術發展,CVT變速箱也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基本上能夠滿足各種排量車型的需求了。

3、目前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就是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車,日系車更傾向於發展輕混車型,比如豐田和本田的混動技術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CVT變速箱用在小排量和混動車型上面是比較合適的,而雙離合變速箱容易出現低檔位頓挫的問題。

其實一些德系品牌和國產品牌之所以要使用雙離合,也是一種無奈之舉,畢竟其它變速箱的技術壁壘更高,而且有很多專利無法繞開,如果想要自研自動變速箱,那麼雙離合就是最佳的方向了。


汽車兄弟


看圖:

看見價格了嗎?這就是原因。

CVT傳動效率低下,油耗高,可靠性差,但是成本低,於是日系車就選CVT。

最省油前十名,沒有一輛CVT。

可靠性極差,四年換三個變速箱。


用戶12682920456


雙離合之所以會給人一種比較熱賣的感覺,主要並不是因為雙離合優勢有多麼大,雖然理論上雙離合好處非常多,但是實際上這款變速箱的問題也一樣多。雙離合熱賣是因為大眾使用了雙離合,大眾本來就是一個銷量很高的汽車企業,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雙離合對於大眾的幫助並不是多麼大。可以說之前大眾沒有使用雙離合之前,很多人是因為大眾買的大眾,而現在大眾使用了雙離合之後,很多人是因為雙離合放棄的大眾。

大部分中國人消費觀念和做人觀念裡面從來就講究一箇中庸,我們不想佔到大便宜,因為大便宜的背後可能是陷阱,而我們也不想承擔太大的風險。雙離合就是這樣,雙離合雖然性能比較高,但是問題也非常多,小編認識的由CVT車型或者AT車型換雙離合車型的車主都有比較羨慕AT和CVT車主,而CVT車主和AT車主則很少羨慕雙離合車主。

其實德系使用雙離合是因為他的先天優勢比較大,德國品質德國技術深入人心,換句話說,日系車本身在不具備先天的優勢,德系車有大眾情懷,日系車則是相反的,畢竟兩國之間在歷史上有一定的矛盾。所以日系車的銷量完全就是靠著自己的技術水平打出來的,如果日系再換上一個不靠譜的雙離合,恐怕日系直接就和韓系一樣由勝到衰。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有汽車大V答疑解惑,車主危難時刻緊急救助等,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日系不僅不用雙離合,就連渦輪增壓發動機也不打算採用,但是限於全球排放壓力和國內市場對於排量的嚴苛要求,不得不退出渦輪增壓發動機。未來我想日系也不會研發雙離合變速箱。原因可以概括為:日系是非常嚴謹的,對於可靠性不強的技術在運用上非常謹慎,這也證實了為什麼CVT一直被日系所長期使用的道理。像是本田之地球夢發動機、豐田TNGA架構,甚至馬自達的創馳藍天技術,都代表了日系精益求精的技術研發實力,而把一項技術運用到極致的,也只有日系,這是一種堅持,更是對技術的尊重與潛力的無限探索。

雙離合變速箱,就是英文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中文翻譯,大眾的DSG與其同理。他是通過是兩套手動變速離合器無縫銜接的工作,實現快速換擋的目的。其分為乾式雙離合與溼式雙離合兩種規格。雙離合優點不言而喻:換擋迅速,發動機輸出動力就會減少損失,從而實現降低油耗的目的。但是其缺陷也非常明顯:低轉速下扭矩不足被無限放大,複雜的內部結構+電子元件,帶來不可避免的高故障率。

日系普遍採用的CVT變速箱都有哪些優點?CVT應該是目前最理想的汽車變速箱之一。最大優勢是:結構簡單,帶來極低的故障率;高品質帶來與車同壽命的終身免維護特性;沒有檔位,變速過程連續而線性,提速無換擋衝擊,帶來整個行駛過程的平順性;動力性能傳輸明顯優於手動變速器(MT)和自動變速器(AT);更加經濟的油耗表現也遠勝於其他變速箱。日系品牌對於CVT變速箱的鐘愛也讓更多消費者可以放心的購買他們的產品,而大眾、奧迪等品牌頻頻爆出的雙離合故障,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日系為何堅決不採用雙離合的事實。


貓眼看車


這是一個技術路線的選擇問題,就如同近20年來,歐洲選擇了普及渦輪增壓,以應對客戶在動力不下降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排放,降低油耗。雙離合的優勢是傳動效率奇高,電腦優化控制下的雙離合甚至於優於手動,節油,換擋速度快,駕駛感受有運動機械氛圍感,更加適於大扭力渦輪發動機匹配,規模化生產成本低,適應的發動機扭力大。而同一時期,日本人選擇的是更加保守的CVT,同樣有節能和舒適的特徵,有成本低的特性,也更適合日本車小功率小扭力城市化用車需求。所以這應該是兩個汽車生產大國根據自己的國慶產生的選擇。

日本人一旦選擇了CVT這種一場廉價的變速箱,自然就不會關心具有一定風險的雙離合變速箱技術,雙離合變速箱大扭力的適應力對自然吸氣1.0升甚至0.8升排量的車毫無用處,實際根本也帶不起來。換擋快對高速只能限速100的國家更是沒有必要。在早已城市化的日本,雙離合對用戶需求基本不起作用,只能對少數玩車的人有吸引力,那就留給進口唄。

日本人對技術的發明創造不精通,但是對應用技術本身是很敏感的,比如混合動力技術,在美國人舉棋不定偏向氫燃料汽車時,果斷從美國能源部購買了混合動力專利技術,開始埋頭研發生產,當全面開花時才發現插電混動更有前途,日本人就是這麼“軸”,俗話叫一根經。雙離合也一樣,當CVT開始全面應用時,才發現雙離合具有更高性能和價值,但是一切都晚啦。好在日本人僱傭水軍造勢方面是絕對強項,依靠各種宣傳站住了腳,把一個並不可靠,性能低下的CVT,吹成一朵花,勉強忽悠住了一群對車要求很低的客戶群,而這類客戶群才是低端車消費的絕對主力。


joshen1


首先雙離合並沒有“賣瘋了”,而且日系車並沒有死活不用雙離合呀。

就銷量來說,現在國內賣得最多的除了基礎龐大手動擋外(當然家用車手動擋是越來越不好賣了),AT和CVT變速箱也都賣得很不錯。 雙離合在國內是賣得不錯,但世界範圍內看,也不是王者呀。



比如在美國市場雙離合就不是很受歡迎,有大比例所售的車都是將雙離合作為選裝配置的,而我國帶有雙離合變速箱的車型都作為標配。

而且日系車並沒有死活不用雙離合呀,比如本田旗下的一些車型也都搭載了雙離合變速箱。像豐田的Supra性能車、日產GTR也採用了雙離合。


不過整體來說,日系車確實對雙離合不太感冒。比如以下幾點就是原因之一:

1. 本土變速箱企業的技術偏重

日本的愛信、捷特科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頂尖,這兩家一個技術偏重AT變速箱(愛信的6AT 都賣瘋了),一個偏重CVT變速箱。作為緊密的合作伙伴,變速箱企業會極大影響車企的設計佈局。


2. 雙離合變速箱的市場基礎

雙離合變速箱的工作特性決定了它在城市堵車環境下表現不好,日本本來就是居住密集的城市,本來就沒有多少市場基礎。

再考慮到國內合資企業中方的話語權不高,很難讓外方改變方案。現在國內對雙離合的評價不一,外方更不會輕易改變。


3. 雙離合並不具備絕對優勢

除了換檔快、省油和不錯的舒適性外,它在低速頓挫、耐熱性和使用壽命上一直被詬病,雖然有所好轉,但技術先天性的屏障還是在的。既然日系品牌各家都有著自己的殺手鐧,何必趟這渾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