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對人體有沒有輻射之外的損傷?

夏末川


估計說核磁共振沒有輻射可能沒人信,一大部分朋友會說:“那你們核磁室弄那麼厚的防護強幹嘛?為啥做核磁你們大夫不在身邊?為啥做核磁的時候老有個大夫在核磁室對面坐著看電腦屏幕?做核磁的時候那麼冷肯定是防輻射措施!沒輻射做核磁的時候你們告訴要把手機、Pad啥的拿出室外…………”,我說的對吧!這都是患者問過的問題,今天不管大家信不信,都再次給大家科普一下核磁是否存在輻射的問題。

核磁的成像原理決定核磁不可能有類似x線或者ct那樣的輻射

X線和ct的成像原理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依靠射線來成像,所以會有電離輻射,量大會對身體有害。然而核磁的成像原理是基於磁場,在成像的過程當中並不會產生任何的電離輻射,對身體並沒有任何的傷害。

今天謝醫生用最簡單的語言給大家解釋下核磁的成像原理,以前謝醫生寫過相關的文章,用我姑娘心愛的小馬寶莉來舉例說明,相信您看完之後就會理解核磁的工作原理了。

在我們人體內具有豐富的氫質子,比如我們身體的骨骼、脂肪、骨髓、身體內的水以及血液都是富含大量的氫質子的,但是它的極性排列是自由無序的,我們人體當中的氫質子是帶有正電荷的,而且會做自旋的運動,會產生磁場而且具有極性。核磁成像正是利用了這樣的情況,通過產生強大的磁場來完成一次掃描,得到清晰的人體影像。

(謝醫生將骨骼、脂肪、腫瘤、血液等組織用小馬來替代,方便各位更好的理解核磁的原理)

當患者準備做核磁的時候,由於沒有磁場的存在,身體內的骨骼,脂肪等都是無序的,就如同下圖當中的這些小馬,雖然都在行駛著各自的使命,但是並沒有非常好的順序。

當核磁機器啟動以後會形成一個強大的磁場,強行的把所有小馬都拉到一個方向,其實也就是說將人體置入磁場中,使自由排列的組織內的氫質子重新排列。

之後我們撤去磁場,小馬們就又會試圖回到自己原來的方向,但是這些小馬有的比較靈活,回去的特別快,有的小馬就相當笨重,回去的比較慢,於是就形成了差別。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小馬們迴歸原場地的方向又會有不同的影像學表現,所以就形成了核磁報告單中常見的T1WI以及 T2WI等各種不同的影像學表現。







這就是核磁的基本成像原理,原文是相當複雜的,謝醫生儘量用簡單的話、大家都能看得懂的語言做一下科普,真正核磁成像的道理要比以上所說的複雜的多得多。

如果磁場能傷人,那麼您帶的手機、電子錶、身邊的iPad等所有電子設備早就把人類消滅了。

接下來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核磁室要有防護,氣溫要低,醫護人員沒有特殊情況不會陪在身邊。

第一,核磁防護的不是電離輻射,是防護電磁波。核磁並不是簡單的一套機器,在核磁周邊還有很多的電子設備,比如有隨時可以觀看核磁影像的監控系統,都是完全的電腦操作,那麼如果有大量的磁場在周邊,就會嚴重的影響電器的運作。而且不僅會對操作核磁的電子設備有影響,對於周邊患者任何的電子設備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要有防護。下圖就是受到簡單磁場影響的電視,出現的影像結果,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在巨大的核磁機器周邊如果存在著電視電子錶,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最起碼也是手錶、電視的短暫失靈或者是長久的報廢吧。

第二,核磁機器噪音特別大。相信有過做核磁經驗的人都會對做核磁的時候巨大的噪音感到反感。這是目前來看的技術無法避免的,核磁運轉的時候確實會有巨大的噪音,很多人都難以接受。所以防護也有一定的防噪音的作用。

第三,為什麼核磁室氣溫低。越是高端、昂貴的機器,對於溫度要求往往就越低,在核磁內有專用的防凍液,只有在低溫下才能保證磁場正常的運轉,而如果氣溫過高會導致遺棄的失靈。所以為了避免損害機器,無論春夏秋冬,核磁室內溫度都會偏低。為了維持這種溫度,往往也是一些核磁機器維護費用比較高的原因,比如定期更換防凍液,所以一些小的醫院不採購核磁機器,有時候量不夠就是賠本買賣。




第四,為什麼最核磁時候沒有醫生陪護。首先,核磁室的醫生是沒有義務陪同患者進行核磁檢查的,很多人認為醫生給患者擺完體位以後,就喝茶倒水去了,其實不然,患者做核磁的時候在是在核磁室,但是在對面的操作室,還有醫生一直在監控著患者核磁影像的表達是否清晰準確,如果有哪個層面表達的不好,還必須要給患者重做。

另外患者做一次核磁的時候對噪音與氣溫都有明顯的不適應,那麼如果您要求一個醫生陪同每天所有的患者做每一個核磁,如果您是醫生,您能受得了,能接受嗎?還有必須要說的是,如果做核磁的患者身體狀態不是特別的好,或者是比較幼小的孩童,或者有些患者病情比較危重,身邊是有醫護人員陪同的。

核磁的危害是如果有人將金屬不慎帶入核磁室,或者體內有磁性金屬不告知醫生,將會導致嚴重的傷害事件。

看看上圖吧,這就是核磁磁場的威力,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患者體內有磁性的金屬,比如很久以前放置的鋼板或者是彈片,在進入磁場的時候不告知醫生,當核磁機器一開就會被磁場拔出體外,輕者出血、重者會失去生命。

以上就是對題主問題的解答,核磁本身從它的成像原理來講就不具備電離輻射,並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的傷害。是目前來講非常安全的檢查設備之一。目前網絡上以及身邊有報道的核磁傷人的時間都是由於有人不聽勸阻或者是不夠謹慎,將有磁性的金屬帶入核磁機器內導致的。

雖然謝醫生知道即使如此解釋仍然會有懷疑論者以懷疑一切的態度去看待醫生的解答,但是隻要有一個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也算沒有浪費時間去打這些字兒……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看了我的講解,能明白核磁的道理,也請幫忙轉發給仍然沒有明白的,您身邊的朋友和親屬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你好,我是放射科主治醫師宋醫生,就你提出的問題,我們最有發言權,我們的專業醫學影像就是利用CT、磁共振及DR機子拍出的影像片子,再結合患者的臨床等綜合分析出片子能反應的疾病,所以磁共振是我們經常接觸的機器,一些性能換是有發言權的,下面簡單你給及其他網友科普一下。

磁共振成像(MRI)的基本原理是將人體置於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衝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圖像,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上面的原理是不是有點拗口,通俗的說就是我們人體置於一個大磁場內,人體正常結構和異常病變在磁場下都能夠以自己特有信號反應在計算機上,我們放射科診斷醫生在根據圖像區別正常,辨別異常,所以它的原理是利用我們自身的原子在磁場中自由運動,因此無任何輻射,這個輻射指的是區別CT和X線的輻射。目前來說磁共振對正常人體來說是安全可靠的。

最後在科普一下,做磁共振的注意事項:

第一MRI檢查絕對禁忌症,這些人是絕對不可以做磁共振的,裝有電子植入物(如心臟起搏器、神經刺激器等),還有體內有鐵磁性異物的,這兩種人是絕對不能進入磁共振室。

第二MR檢查相對禁忌症:體內有金屬植入物(義齒、節育環、支架等):請明確植入物金屬材質是否可行磁共振檢查後,再行檢查。幽閉症患者:MR檢查時,噪聲大,個別病人可能出現恐懼感,無法配合檢查,導致檢查失敗。高熱患者:MR|檢查時會讓人體體溫上升,高熱患者慎做MR|檢查。危重病人:神志不清、呼吸循環不穩定亞重外傷、易發癲癇、精神異常等危重病人應謹慎掃描,應在醫生及家屬監護下進行掃描。孕婦:早孕期間(3個月內)慎做MR|檢查,請做好評估,如必需檢查時應當權衡利弊,做好告知簽字後,再開立檢查。並且選擇低磁場(1.5T)磁共振進行檢查。


第三,進入磁場前取出身上所帶的手機磁卡、手錶、硬幣、鑰匙、活動假牙及其他金屬,含磁性物質(包括保健治療內衣之類)放入定區域;輪椅、推床等務必位於安全線外,不得推進入門口等等


放射科宋醫生


首先更正一下,核磁共振沒有任何輻射,他和CT,X射線工作原理完全不同。


精靈天使0217


核磁共振是磁場成像,沒有放射性;CT是X-ray,是有輻射的。 核磁共振 基本原理:是將人體置於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衝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圖像,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 由於它徹底擺脫了電離輻射對人體的損害,又有參數多,信息量大,可多方位成像,以及對軟組織有高分辨力等突出的特點,從它一問世便引起各方面學者的重視,無論是設備的改進、軟件的更新及升級,還是對全身各部位器官的診斷作用的研究,發展相當快,目前已經成熟,被廣泛用於臨床疾病的診斷,對有些病變成為必不可少的檢查方法。


聽覺有道周村驗配中心


核磁共振輻射跟手機輻射差不多,都是輻射的傷害,一般做磁共振對人體傷害影響不大,所以不用太擔心。如果是安裝心臟起搏器及骨折內固定鋼板、心臟支架、胰島素泵、腦外科病史和眼睛受過傷的人要注意。


lmq0324


多少貴有一點 但是很小很小,只是做的時候聲音大,如新生兒做,需等寶寶睡著之後才能做。


三萬溪


核磁共振對人體傷害很小。和CT相比,它的輻射要小,所以不用擔心,只是有些人有假牙或者是含金屬的東西在身上,還是應該注意一些。


波佳娜


就像蚊香,可以燻死了蚊子,我們人類作為高級動物是不是也多多少少會收到傷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